大部分人覺得憲宗給景泰帝平反,有點無法理解,那是因為這個感覺是建立在憲宗是個昏君的認知上的,《明史》裏面的憲宗,也是被抹黑得有點慘的,説起憲宗,就是專寵萬貴妃,縱容汪直搞西廠,就是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全是黑點,不是昏君是什麼!一個昏君居然能做出給景泰帝平反的事情,讓人無法理解,可是憲宗真是昏君嗎?
其實憲宗也算是明朝少有的好皇帝,他剛即位的時候,因為英宗一夥亂搞,不但天下人心盡失,而且國內流民四起,邊境的蒙古、女真諸部也是蠢蠢欲動,憲宗即位後,給於謙平反,給景帝平反,把人心收拾起來了,又創設鄖陽府解決荊襄流民問題,在軍事上鎮住蒙古和女真,整個局勢控制得很好。如果能理解憲宗不是《明史》裏説的那種昏君,也就好理解他為什麼要給景帝平反了。
我們知道,明英宗時,發生了土木之變,明廷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虜,敵軍都打到了首都,當時的情況是極為嚴峻的。
是朱祁鈺和于謙等人捨命一搏,才換來了國家的安定,避免了滅國的命運。
朱祁鈺於江山社稷有功。
對朱見深來説呢?朱祁鈺已經算是個不錯的叔叔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朱見深都仍然是太子。就算被廢了,也還是沂王。
從始至終,朱祁鈺就沒有想過殺他,歷來對付有威脅的人,做皇帝的人沒有幾個會心慈手軟。
秦二世登基,他的兄弟們幾乎被殺盡,秦始皇兒子可不少,足有三十多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殺光;朱棣靖難之役,哥哥朱標的兒子們,沒有一個活下來,當然,朱允炆是下落不明,而朱允炆的兒子,直接被囚禁到五十多歲,如同傻子一般。
朱祁鈺也軟禁了明英宗,這極有可能是保命的做法,他也沒有對哥哥下毒手。
做過皇帝的人,不管你有沒有野心,你就是再退下來,新皇都不可能不防範,父子之間都沒有親情可講,更不説兄弟了。
我認為,朱見深之所以要這麼做,有以下一些考慮。
一張一弛是為政之道。
朱祁鎮復辟上台後,對朱祁鈺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取消了朱祁鈺皇帝的稱號,用親王的禮數埋葬他,還不能埋在皇陵,同時,又給他上了一個“戾”的諡號。雖然朱祁鈺沒有兒子,不必斬盡殺絕,但朱祁鎮把朱祁鈺的嬪妃都賜死殉葬。相當於把朱祁鈺一家人都殺光了。
除了直接打擊朱祁鈺及其一家人外,朱祁鎮對朱祁鈺的同黨也進行了殘酷的打擊。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被誅殺棄市,所有于謙推薦提拔的官員,都全部遭到迫害。
可以説,朱祁鎮對朱祁鈺及其同黨進行了徹底的清算。
朱祁鎮做這件事,從鞏固政權,避免爭論的角度來説,似乎也無可厚非。不嚴厲打擊,朱祁鎮的皇位就坐不穩。再説了,朱祁鈺是暴斃的。他究竟是怎麼死的,這個誰知道。朱祁鎮如果不進行嚴厲打擊,朱祁鈺也就不可能死。朱祁鈺不死,那就有可能再進行一次“奪門之變”。就算不進行“奪門之變”,朱祁鎮的皇位也坐得提心吊膽。
不過,在朱祁鎮又當了近十年皇帝,而且已經去世以後。朱祁鈺以及他的同黨這時候早就被全部打壓下去了,這件事情也沉靜了下來。也就是説,“張”已經過去了,這時候需要的是“弛”。只有“弛”才能放鬆神經,才能製造一個和諧的朝廷。
乾隆皇帝上台以後,也是大是給他爹雍正皇帝打壓的那些叔叔們平了反。他這樣做,想要表達的也是一張一弛。
天順八年英宗駕崩,十八歲的皇太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明憲宗,憲宗繼位後,立即給於謙平反,實際上英宗晚年對於于謙的冤殺,也是非常自責的,但是殺于謙的是他,不能轉過身來又平反,畢竟君無戲言。他做不成的事情,可以留給他的繼任者。而明憲宗雖然曾被代宗廢去太子之位,但代宗並沒有對他痛下殺手,反而只是將他降為了王爺,朱見深這位唯一的親叔叔並沒有像永樂帝對待建文子嗣那樣辣手絕情。皇位是一把魔椅,但凡坐上這個位置的人,很少會有心軟的。所以,繼位後的憲宗對這位叔叔的遭遇還是挺同情的,再加上自己登基伊始,要樹立正面的明君形象,也要籠絡當時的人心,再加上代宗以死,英宗也駕崩,平反完全沒有任何阻力,他如果這麼做,自己定會在史書上留下賢明的一筆,實在一箭多雕的划算買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