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國時期虎踞江左的東吳,相信很多人會想到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它的評語,也就是"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和曹魏、蜀漢這樣靠曹操、劉備一代人就基本奠定的政權不同,東吳的基業經過了"江東虎"孫堅的開創、"小霸王"孫策的開拓和孫權的開發,才得以牢牢坐斷東南,併成為了三個國家中最後滅亡的一個。
不過,率領江東子弟打下東吳基業的孫策在臨終之際卻選擇了傳位於弟弟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孫紹,這令不少人覺得疑惑。畢竟,和弟弟相比,自己的親生骨肉無疑要更加親一些,而且把自己的財產傳給兒子是我國古代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認可的規則。
那麼,為何孫策沒有傳位給孫紹,孫權繼位後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侄子、侄孫的呢?
首先,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也就是為什麼孫策傳位孫權而不傳給孫紹,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孫紹的年齡太小,相比之下年紀大一些的孫權更能夠得到大臣們的支持。
孫策去世時年僅二十五歲,而此時他已經有了一子三女,因此作為最年長孩子的孫紹應該才五歲左右,孫權當時則是十八、九歲。正所謂"主少國疑",也就是説如果君主年幼,羣臣百姓便會心存疑慮,擔心他不能治理好國家,甚至有野心的人會開始計劃趁其弱小攫取權力,甚至將其取代。
另一方面,當時的東吳只是剛剛被孫策所佔領,地方上的豪族以及山林中的少數民族都還沒有完全歸心,而北方的曹操、西邊的劉表也都非等閒之輩。如果此時讓一個年僅五歲的孩子來統領江東,可想而知會有多少人心生不滿,多少人窺私權力。所以説,儘管當時孫權也沒有多大,但作為繼承人來説,要比還是孩童的孫紹更加合適。
年齡是一個重要問題,而能力則是讓孫策選定孫權的最大理由。
當年孫策剛剛打下江東,就為了鍛鍊十五歲的孫權將他封為陽羨縣令,天生就有治國才華的孫權在任期間做的非常出色。
後來,漢朝廷曾派出使者劉琬前往江東為孫策加錫,在見過孫家眾人後,劉琬曾對別人説道:"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試識之。"
另外,孫權還經常跟隨孫策四處征戰,他參與謀劃的計策常常讓孫策都感到吃驚,自認為比不上。因此,有時孫策宴請諸將士,就會告訴孫權:"此諸君,汝之將也。"也就是説,這些人遲早都要交給你來調遣。
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孫策內心早有把孫權作為繼承人的想法,當然,他當時估計是不會預料到自己會如此年輕就去世的。
建安五年(200),被行刺而導致重傷的孫策在彌留之際將象徵江東統治權的印綬交給了孫權,並囑咐他道:"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在他的心裏是很清楚的,如果要帶兵打仗、開疆拓土,那孫權是不如自己的,但孫權的治國才能遠勝於他,能夠將大致安定下來的江東帶到一個新的高度。
因此,即使是大權以後不會被交給自己的兒子孫紹,他也並不介意。
那麼,孫策的後人們最後結局是怎樣呢?對此,史書中只記載短短一句道:"權稱尊號,追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紹卒,子奉嗣。孫皓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也就是説,孫權稱帝后,將孫策封為了長沙桓王,而孫策的獨子孫紹則先後被封為吳侯、上虞侯。
孫紹原本有一子名叫孫奉,但暴君孫皓在位時,人們都討論應該立其為新君,這讓殘暴的孫皓十分生氣,於是直接將其誅殺。
另外,孫策還有三個女兒,她們分別被嫁給了顧邵、陸遜和朱紀。當時,江東的四大家族就分別是陸、朱、張、顧,可見這三女基本屬於是政治聯姻的籌碼,被當成了鞏固豪族和皇室關係的工具。
不過,對於亂世中的女性而言,或許能夠嫁入大家族也不失為一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