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三位清華新生聊了聊成長的故事,他們都提到了一件事

我們和三位清華新生聊了聊成長的故事,他們都提到了一件事

近日,清華大學2020級本科錄取通知書陸續發放。隨同通知書一同寄出的,還有校長邱勇的贈書《鄉土中國》。

從《平凡的世界》到《瓦爾登湖》,從《藝術的故事》到《從一到無窮大》和《萬古江河》,今年是邱勇校長第六次給新生贈書。邱勇校長表示,讀書是致知窮理,也是立德修身。腹有詩書,才能胸懷天下。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會讓學子受益終生。

今天,小編3位清華大學“零字班”學子的成長故事,快來一起看看,他們有什麼“秘籍”~

1

“我最初對數學感興趣,

其實是因為看書。”

我們和三位清華新生聊了聊成長的故事,他們都提到了一件事

因獲得第35屆中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CMO)滿分金牌入選國家隊被保送清華的嚴彬瑋,是今年首位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2020級新生。

“2020年羅馬尼亞大師杯全球第3名(中國隊第一)”“2019年35屆全國數學冬令營滿分第一名”“2019年全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第一名(並列)”……沒錯,這些令人稱讚的獎項,都屬於一位十幾歲的小姑娘。讚歎之外,你或許也會好奇,這個姑娘,究竟何以藴藏着如此能量?

“我最初對數學感興趣,其實是因為看書。”小時候,嚴彬瑋家中書架上有不少數學故事書,她本就喜歡閲讀,便將這些書看了個遍。

一二年級的她,還無法弄懂書中所提到的除法、開根號之類的運算,便經常去詢問自己的母親。“她解釋後我也只是半懂不懂,但就感覺很好玩——沒錯,好玩!”

數學題的諸多變化,那些探析問題本質的魅力,都吸引着尚年幼的嚴彬瑋。小時候的點滴積澱也成就了後來嚴彬瑋在數學上的優勢,數學逐漸成為了她的愛好,變為生命中的支撐,也帶給了她自信的力量。

初中畢業後,嚴彬瑋正式開始學習數學競賽。她就像一顆充滿能量的小宇宙,正在發出自己的光與熱。但就如冰心的那首小詩所寫的那樣:“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天賦和努力從來都是相輔相成,令人感嘆的成績背後也總有不為人知的付出。2018年進入省隊後,嚴彬瑋曾陷入“瓶頸期”,經歷了長期的自我懷疑。“很長一段時間都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會覺得是不是已經到了‘天花板’。題目做不出來,人的興致也變得低沉,學得也挺孤單的,甚至想過要不要繼續學下去。”

迷茫的無力感困擾着嚴彬瑋,但對數學的喜愛沒有讓她真的放棄。從困惑的泥淖中走出、“撥雲見日”那天也來得很突然:“記不清是在哪一次培訓前,突然整個人就暢通了,前一天還困擾自己的難題,也變得迎刃而解。”嚴彬瑋用“石破天驚”來描述當時那種難以言説的感覺,也是這次“瓶頸期”的遭遇和突破,讓她忽然覺察到了以前所未能體會到的“題目的美”,這或許也是多年量變積累所帶來的質變回饋。

嚴彬瑋流暢的邏輯、清晰的表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身上所沉澱的才氣和靜氣,都離不開她對閲讀的喜愛。

在嚴彬瑋高中教室的後面,有一排書櫃,書櫃中的書會定期更換,而她在每次換書前都要把已有書籍看完。嚴彬瑋認為,在書中可以學到許多為人處世的智慧與道理,在現實中遇到困惑,並在書中找尋到答案時,便會有一種啓發性的、醍醐灌頂的感覺。

2

“科幻小説使我對

科學和世界充滿了好奇,

讓我遨遊於自然科學的知識海洋中。”

我們和三位清華新生聊了聊成長的故事,他們都提到了一件事

在廣州六中,只要你向任何一位老師或學生問起“劉洋”,他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在2020年高考中,劉洋考出了716分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作為考場上的“常勝將軍”,想必劉洋應該是非常勤奮努力吧,是不是像很多人一樣把時間規劃精確到秒呢?

然而,在與劉洋聊天中得到的結果卻讓人“失望”。劉洋説:“我是住宿生,每天六點半起牀,七點半開始早讀,然後上課,午飯後午休半個小時,下午接着上課,放學後吃晚飯,然後晚修,一段和二段晚修之間跑步,十一點十五分睡覺。”

這份作息表就是廣州六中的住宿生作息表,跟許多中學生的作息表也大同小異。不温不火,穩健如一,劉洋幾乎沒有絲毫的焦慮和緊張,他就是這樣日復一日,規律、從容地走完高中三年。

在學習層次上,劉洋認為理科(特別是數學、物理和化學)需要對知識點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很好地運用,這是理科學習的基礎。適當合理的預習對理科學習有比較大的幫助;上課時認真聽講,不要因為自己提前預習了就不在意,而是要更加重視通過聽老師的講解發現自己思維上的漏洞,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所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劉洋認為,及時反思總結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

而語文和英語則有些不同,這兩科更重積累,需要在平時多記多背,廣泛閲讀也很重要。記背和看書的時候最好動腦思考,這樣可以提高記憶效果,同時提升語感。語文和英語的語感特別重要,這也需要平時多將自己代入特定的文化氛圍去把握。

劉洋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喜歡看《十萬個為什麼》,後來又愛上讀《三體》《地心遊記》等科幻小説,像看故事一樣享受,而且激發了他對物理的興趣。“在中學學習物理時,我會主動去找一些科幻書籍來看,鑽研所學的知識和這個世界之間的聯繫。”

科幻小説使他對科學和世界充滿了好奇,讓他遨遊於自然科學的知識海洋中,不斷推動他去做更多的探索,也是他課餘放鬆的重要方式。

3

“文學是取之不盡的財富,

是認識世界、走向自我的工具。”

我們和三位清華新生聊了聊成長的故事,他們都提到了一件事

陳諾畢業於上海市七寶中學,是清華大學新雅書院2020級新生。陳諾從小便喜歡閲讀和寫作,有一本葉芝的詩選被她從初中珍藏至今。當時年幼,詩中還有許多讀不懂的英語單詞和隱喻,但僅僅是磕磕絆絆,連蒙帶猜的朗讀,都能讓她感受到神奇的平靜與美。

真正將陳諾領進文學這道門的是她的高中語文老師:在老師的幫助下,她的作文多次刊登在上海市中學生年度優秀作文選上。這些微小的成功,一步步幫陳諾樹立起自信,讓她開始考慮將文學作為一生的志向。

在高二升高三的過程中,陳諾曾深深地陷入了迷茫。“我質疑我的動機,我想知道我所謂夢想果真是心之所向,還是我過於懦弱沒有勇氣脱離世俗價值評判體系的結果。我沒有劇烈而深沉的痛苦,也沒有劇烈而深沉的熱情。到這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空虛遠比失敗可怕。在這種困境之中,是文學給了我救贖。”

那段時間,陳諾翻來覆去地閲讀毛姆,沉迷於看他筆下的人物逃跑,逃向巴黎,逃向珊瑚島,逃向大溪地。“我會擁有書及海洋和天空,你覺得我太沒有上進心了,但我的一生都與美同行,我只求找到我的靈魂所在。”書籍點醒了陳諾:生命好在沒有意義——這樣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

這份經歷讓陳諾明白了兩件事:第一,文學是取之不盡的財富,是認識世界、走向自我的工具;第二,生命的答案不存在於任何一本小説教案或哲學書中,唯獨確確實實地存在於自身。

楊絳先生曾説:“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請高明,和他對質。”

附清華大學邱勇校長贈書:

2015年《平凡的世界》  2016年《瓦爾登湖》

2017年《藝術的故事》  2018年《從一到無窮大》

2019年《萬古江河》      2020年《鄉土中國》


編輯:沈湫莎

圖片:清華大學官網
責任編輯:任荃

來源:中國教育報(ID:Zhongguojiaoyubao)綜合整理,清華大學《清華大學首封本科錄取通知書發出!校長邱勇贈書《鄉土中國》寄語新生“植根家國熱土”》、清華大學《CMO滿分金牌的嚴彬瑋,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啦!》、清華大學《他拿下多個“第一”,入讀清華致理書院,投身國家強基計劃!》、清華大學招生辦《零字班來了!新雅書院新生陳諾:我對一切可能性展開雙臂》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8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們和三位清華新生聊了聊成長的故事,他們都提到了一件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