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打仗最猛的不是李逵,最會打虎的不是武松,射箭第一不是花榮

提起梁山好漢,打起仗來最不要命的往往想起黑旋風李逵,最會打虎的往往想起武松,射箭第一高手往往想起花榮,而實際上這三人都不是最佳答案。真正的最佳答案另有其人。本文一起來揭示答案。

梁山打仗最猛的不是李逵,最會打虎的不是武松,射箭第一不是花榮

其實戰場上,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李逵打起仗來就夠猛的了,在江州劫法場時,脱光上衣,從樓上跳下來,大喊一聲,像半天起了個霹靂,李逵手起斧落,砍了兩個行刑的劊子手,然後直奔蔡九知府,那麼多保護知府的官兵用槍刺李逵,哪裏攔得住,嚇得蔡九知府嚇跑了,李逵為救宋江和戴宗立下頭功,別人上戰場都穿戴盔甲,可李逵偏偏脱光衣服,一是表現出李逵不在乎自己生死,這種心態往往最重要,所有的官兵和宋江戴宗也沒有私仇,看到李逵這種不要命的架式,先是有些害怕了,誰還敢擋他?知府都跑了,當兵的誰還有心戀戰?

梁山打仗最猛的不是李逵,最會打虎的不是武松,射箭第一不是花榮

可有一人比李逵更猛,更不要命。他是誰呢?並不是我們熟知的魯智深武松等好漢,而是一位地煞星好漢,他叫鄒潤,綽號獨角龍,因為他長得非常怪,腦後有個肉瘤,往常有人和他爭鬧,性起來一頭撞去,被他撞上後果很嚴重,有一次,鄒潤一頭撞折澗邊一棵松樹,看的人都呆了。作者這樣稱讚:“廝打場中為首,呼盧隊時稱雄。天生忠直氣如虹,武藝驚人出眾。結寨登雲台上,英名插滿山東。翻江攪海似雙龍,豈作池中玩弄?”李逵已經夠不要命,但還只是脱光脱衣服,武器是板斧,而鄒潤髮起狠來,直接用頭撞人,能撞斷松樹,大家知道松樹非常堅硬,一般情況下,人撞松樹,如以卵擊石,人撞壞了,松樹也沒事。中國男足有這樣的隊員,頭球攻門時,門將根本接不住,把門將和足球一起砸進球門裏。

梁山打仗最猛的不是李逵,最會打虎的不是武松,射箭第一不是花榮

武松打虎是家喻户曉的故事,在此不再多説,只是説明一下武松打虎有些驚險,唯一的武器哨棒打在樹枝上,哨棒也打斷了,樹枝也打折了,要是這一棒打在老虎頭上,估計老虎也就被打個半死。打完虎,累得武松走路都走不動了,萬一再出來一隻老虎,武松必然下不了景陽岡。

梁山打仗最猛的不是李逵,最會打虎的不是武松,射箭第一不是花榮

真正會打虎的人不會親身和老虎近距離肉搏,人與動物本質的區別是人會使用工具,專業打虎人員會使用專業打虎工具。水滸中提到了兩位專業打虎人員,在山東海邊有個登州,城外有座山,老虎經常出沒傷人,官府命獵户限期捉虎,其中有兩個獵户叫解珍解寶,都使渾鐵點鋼叉,有一身驚人的武藝,全州里的獵户們,公認他們武功第一。他們捉虎有高招,在山上經常有老虎出沒的地方,安上窩弓藥箭,他們穿上虎皮套體,藏在樹上觀察動靜,每天都要換一下窩弓的位置,第三天老虎被窩弓藥箭射中,跑了不到半山裏,藥力發作而死。解珍解寶打虎自己不費力,也沒危險,借用工具,這才是最科學的打虎方式。

梁山打仗最猛的不是李逵,最會打虎的不是武松,射箭第一不是花榮

説起弓箭,大家自然想到小李廣花榮,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給花榮寫的讚詞是:“中心慕漢,奪馬而歸,汝能慕廣,何憂數奇。”如果細讀這個讚詞,發現作者歌頌花榮像李廣一樣忠貞不二,而不是歌頌花榮射箭厲害。歷史上的李廣是一位愛國將領,在絕境中(被捉)奪馬而歸,又稱為飛將軍,古人有詩讚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歷史上的李廣首先是一位深得民心的愛國將領,其次才是一位箭法出眾的將領。

梁山打仗最猛的不是李逵,最會打虎的不是武松,射箭第一不是花榮

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有一位好漢叫張青,不是菜園子張青,菜園子張青是虛構人物,給他的讚詞是:“箭以羽行,破敵無頗。七札難穿,如遊斜何”他的外號叫沒羽箭,“沒”應讀為mò,出自李廣射石的典故。根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李廣在一次打獵時誤將草叢中的一塊大石當成老虎,於是一箭射去,結果“中石沒鏃”。有詩為證:“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沒羽箭意思是説箭射得又準又狠,竟連箭羽都沒入石中。通過外號和讚詞,我們發現張清才是宋江手下第一射箭高手,可以説李廣再世也不算過分。後來的水滸故事創作者把“沒羽”理解為“沒有羽毛”,因此把張青這位神箭手塑造成投石子專家。又因創作出菜園子張青這個好漢,把他名字改成張清。

今日一悟:大家熟知的好漢,被越傳越神,反而有的高手,因為沒有足夠的知名度,能力在人們心目中大打折扣。這也許就是馬太效應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6 字。

轉載請註明: 梁山打仗最猛的不是李逵,最會打虎的不是武松,射箭第一不是花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