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小霞運動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按宗法制規定,如果嚴格執行,只能封老皇后為太后,新皇帝的生母倘若不是前皇后,只能稱為太妃。如果運氣好,將來生母去世後,可以獲得追封為後。不過,這種死板的制度,到了清朝有所改變,通常以“兩宮太后”兼顧法與情。
死板的宗法制,隔斷母子情
與“妻”和“妾”的地位差別一樣,“太后”與“太妃”地位相差懸殊,太后是嫡,是後宮的主人,皇帝法律意義上的母親。太妃是庶,是後宮的僕人,哪怕是皇帝的生母,見到太后、皇帝、皇后都要行大禮。
為何皇帝不能立自己的生母為太后?
中國古代宗法制規定,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主人只能有一位妻。之所以有這個規定,就是為了明確家族遺產,特別是政治遺產的繼承法統,避免將來發生家族內部,因繼承不明產生兄弟鬩牆,導致家族勢力衰退。
按照宗法制規定,嫡系是一個家族唯一的繼承人,具有至高無上的法律地位。男主人無論有多少庶妻,庶妻的兒子們,都必須尊崇嫡母的地位。
如果嫡妻沒有兒子,男主人要麼改立嫡妻,要麼從庶子中選擇一人,過繼給嫡妻為子,這個兒子就從庶子身邊變成嫡子,同時必須與生母隔斷母子關係。
也就是説,從法律意義上,新皇帝是嫡母的兒子,他登基後必須裏嫡母皇后為太后。
皇家在等級管理上更加嚴厲,某些階段,為了壓制後族的權勢,皇子們出生後,被交給指定機構撫養,母子相見都很困難,這也造成了母子情的淡薄。
過繼給嫡母的皇子,通常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另有其人。比如宋仁宗,他的生母李妃原是皇太后劉娥的侍女,劉娥無子,李妃生下宋仁宗後,就將他過繼給主人劉娥。宋仁宗登基後,才有人告知實情,差點引發宋仁宗與劉娥之間的矛盾衝突。
這種不近人情的法律,雖説維護了繼承法統的嚴肅性,但也違背了人情天理。
滿清的“兩宮太后”改變了情形
滿清入關後,這個制度發生了鬆動,他們通常是嫡母和生母同時冊封為太后,俗稱“兩宮太后”,即便如此,嫡母皇太后的地位,依然高於生母皇太后。
滿清為何打破這個禁忌呢?
首先,滿清相對於漢文化是外族,他們在汲取漢文化的同時,還保留了大量的滿族文化特色,而不是完全恪守漢制。
其次,嫡長子繼承製的破產,勢必影響皇太后的冊立。嫡長子繼承製不適應時代要求,滿清只有道光皇帝一人以嫡長子身份繼位。嫡長子繼承製下,嫡母不是生母的情況不多,而嫡長子繼承製的破產,導致嫡母很難與生母合體,成了一個常見的大問題。這種情形,必然推動太后冊立制度的變革。
最後,太后在現實中的關注點,遠不如皇后。滿清後宮干政的情況比較少(除了末代),再加上皇后主管六宮的規定,皇太后在後宮的存在感相對較低。這些現實情形,決定了“兩宮太后”並存的可能性。兩千多年曆史,為何一直沒有出現“兩宮皇后”?因為皇后直接涉及繼承法統,不能變,太后則不存在這個麻煩。
歷史上的嫡庶之爭
雖説後宮女人大多情況遠離政治,即便不能獲得太后尊榮,有皇帝這麼個親兒子在,實際待遇也查不到哪兒,除了正式場合要受點委屈,關起門來什麼也不差,但是歷史上為了這個名,發生了多次摩擦事件。
最著名的是嘉靖皇帝登基後的“大禮儀”之爭,為了追認生父為帝,迎立生母為太后,嘉靖帝與大臣們鬥智鬥勇數年,最終才達成目的。
漢哀帝即位後,他的祖母傅氏,為了爭取太皇太后地位,聯合漢哀帝和朝中部分大臣,與王莽、師丹、孔光等大臣奮戰數年,最終以“皇太太后”這麼個獨一無二的古怪名稱,基本與“太皇太后”王政君打了個平手。
西漢第一任皇太后呂雉,在她去世後二百多年,竟然被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廢黜了太后之位,她的位置被強行轉讓給漢文帝的生母薄姬,估計一輩子沒當上皇太后的薄姬笑得墳頭直顫,呂雉氣得冒煙。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些為數不多的太后之爭,發現其背後都是皇權之爭,而不單純是後位之爭。
嘉靖帝的“大禮儀”,本質上是他與內閣,對朝政權力的掌控之爭;傅氏與王政君之爭,本質上是王氏與傅氏兩大外戚之爭;薄姬代替呂雉,是劉秀為了強化自己的正統地位。無一不是外界因素,推動了太后之爭。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