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全程陪伴,他們是導師也是摯友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經典

全程陪伴,他們是導師也是摯友

——記上海大學本科生全程導師制“三全育人”新模式

光明日報記者 任鵬 曹繼軍

對於面臨畢業的大學本科生來説,順利實現畢業和就業,在今年受疫情影響的特殊時期顯得尤為不易。對此,上海大學錢偉長學院的全程導師們早早做好了準備,疫情期間,他們通過郵件、微信等在線交流方式,實時為76名2016級畢業班學生提供課題選擇、文獻查閲、數據處理等各方面指導,確保畢業設計高質量完成。與此同時,導師們還積極針對考研、就業、出國深造等不同目的為學生出謀劃策,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在實施了二十多年的本科生導師制之後,上海大學正在進一步深化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改革,強化導師的育人功能。今年7月中旬,上海大學舉行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工作專題部署會,校黨委書記成旦紅表示,作為實踐上海教育系統“三圈三全十育人”的重要舉措之一,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有助於更好地實現大學“立德樹人”。

  “全程”導師制“三全育人”

今年2月初的一天,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18級學生楊哲賢和同學在研究課題時遇到了難點,便給自己的全程導師陸永生髮了一條求助信息。由於當時恰是春節假期,又是深夜,楊哲賢的心情十分忐忑。沒想到,陸永生迅速回信了,通過耐心講解,難題很快被解決。“師從陸老師的時間雖然不長,卻學到了很多。他非常認真負責,為人幽默風趣,每一次談話都能讓我受益匪淺、備受鼓舞。”楊哲賢每次談到導師都心懷感激。

楊哲賢與陸永生結對始於去年下半年。經過雙向選擇,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57名專業老師成為專業分流後83名本科生的全程導師。導師除了負責指導專業學習、吸收學生參加科研項目,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截至目前,已有87%的學生多次主動與導師進行過深入交談。

早在1994年新上海大學合併組建之初,學校就按照老校長錢偉長的教育思想,在全國率先探索本科生導師制。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上海大學有本科生的24個院系普遍實施了不同形式的本科生導師制,有學業導師、班導師、學術導師、科創導師、職業生涯導師、人生導師等導師類型,在上海大學的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對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新形勢,為了更好地落實“三全育人”,從2019年7月起,上海大學用了將近半年時間反覆研討論證,決定深化改革,加強頂層設計,在全校實行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改革的主要內容除了將以上各種導師的職能集中到一位導師身上,還從時間上突出“全程”兩個字,從本科新生入學起即配備一位導師,一直陪伴大學生涯全過程。

全員參與、全程陪伴、全方位指導,上海大學用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改革,探索“三全育人”新模式。

  轉變觀念,建立新型師生關係

目前國內大學裏都有學生輔導員,為何還要專業老師發揮育人功能?

成旦紅認為,首先,大學輔導員與大學生的一般比例為1:150,很難滿足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而每位全程導師所面對的學生總數僅有10人左右,遍佈全部年級,思政教育的質量將會大為改觀。此外,上海大學的老師一般都擁有博士學位,有着紮實的專業知識,不僅可以在學業上給學生以充分指導,很多老師還具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的經歷,對世界的理解,對社會的認識,使他們在學生面前就像是一本厚厚的書,足以勝任教育引導學生。專業老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可以形成合力,完善“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

對於專業老師的育人功能,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2017級本科生胡晴濤深有感觸:“我在公司實習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不同於學校的複雜事情。當我心情低落、迷茫或者有些感悟時,找導師聊一聊,他的人生閲歷和立場往往會帶給我一個全新的視角。導師也會經常主動找我、幫助我,就像一個送上門的‘寶藏’。”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老師魏秦説,深入瞭解學生,把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育人形象呈現給學生,學生會對老師有更深層次的肯定,也會了解老師的一片苦心。“我們堅持‘立德樹人’,實現‘三全育人’,可以從建立師生間良好的關係開始。”

上海大學黨委常委、教師工作部部長曹為民向記者介紹,上海大學的導師制是由教師工作部牽頭推進,不僅是學生的學業指導,更是全面落實大學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教學相長,導師也會得到“反哺”

2017年入職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的青年教師張衍已經先後擔任過9名學生的導師,學生們經常會主動分享自己對周遭的認識與感受,有時會異常有活力、有見地。“通過學生的分享,我瞭解到他們對於明星的態度、家庭的觀念以及學校課程的建議。這些都反向促進我不斷調整自己的溝通與交流方式、授課方式乃至調整課程的內容。”

同系的青年教師李芙蓉也通過擔任本科生導師得到了意外收穫:“導師制設計的幾個任務,其中有‘共讀一本書'、與學生談心等內容。自從工作後,我閲讀的要麼是論文,要麼是上課需要用的教材,閲讀目的有點功利。因為這個任務要推薦一本書,自己不讀一讀也不好意思。在被動的閲讀中,體會到其實時間擠一擠還是有的。每天一個小時,一年的閲讀量十分可觀。”

曹為民介紹,在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過程中,學校發現,老師給予學生知識和情感上的幫助時,自己也會獲得一種作為老師那份崇高職業的價值認同,而且這種感受通常也是物質獎勵無法滿足的。

在擔任導師的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付出並非單向,而是教學相長。成旦紅認為,立足中國大地辦教育,大學教師中不論黨員、黨外人士還是羣眾,對於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都要了解。擔任本科生全程導師,對老師本身的思想政治學習也有鞭策和激勵作用,倒逼教師更加註重言傳身教,自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未來,要讓“人人做導師”成為上大校園新風尚,讓潛心立德樹人成為上大教師的價值追求。

一項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改革,不僅豐富了“三全育人”的形式,還重塑了師生之間的關係、增加了學生對學校的情感黏度,激發了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使教師迴歸本職、初心……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成為上海大學撬動學校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31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