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武王得了天下之後,把功臣和貴族們該封的封,該賞的賞,之後就跟弟弟周公旦(就是後來的周公)進行了一番長談。談話的內容大概是,商朝乾的不好失去了天下,我們要勤奮努力才能讓天下歸心,這一年是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去世以後,幼子周成王繼位,周公代替侄子做起了天子的工作。周公按照哥哥的教導勤奮努力工作,可其他幾個弟弟不理解,管叔、蔡叔夥同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叛亂了。眼看這剛打下的江山要亂,周公果斷行使雷霆手段,派兵把叛亂給平定了,武庚和管叔被殺,蔡叔被流放。這敲山震虎很有效,其他蠢蠢欲動的人都把野心給憋了回去,周朝的江山穩當了。
幾年以後,周公把國家鑰匙上交,周成王正式治理國家。成王去世之前,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怕兒子不能擔當重任,讓召公等人進行輔佐,結果也是順利交接,這位天子就是周康王。周成王和周康王父子倆業務能力都很強,後人把這段歷史稱為成康之治。
興衰總是交替的,周康王的兒子就不太給力了,他是周昭王。《史記》裏對他的記載不多,可是裏面確是大有玄機,説周昭王去南方視察,死在了江上。在其他史書零散的記載中,周昭王是去南方跟楚國較勁,結果較勁失敗,被老百姓給搞死了。
周昭王死了,兒子周穆王終於出頭了,因為此時他已經五十歲了。周穆王年老雄心在,他對當時的周邊環境不是很滿意,力派眾意對少數民族犬戎動武了,這次有記載的收穫是四隻白狼和四頭白鹿。打仗只是周穆王的本事之一,在他的任期之內,制定了詳實的法令,讓周朝有法可依成為了現實。
周穆王之後的歷史是這樣的,周穆王—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周厲王,周厲王是個有故事的人。
周厲王有個愛好,錢。為了這個愛好,他重用了榮夷公給他搞錢。結果搞的都城老百姓們意見很大,怨聲載道議論紛紛。周厲王也真厲害,他見招拆招,派人監視老百姓,誰敢非議國君就殺頭。這樣下來,國都的百姓走在路上都不敢説話,互相遞個眼神就算打招呼了。
不讓人説話誰受得了啊,三年之後,都城的百姓憋不住了,他們抄起鍋碗瓢盆衝進了王宮,想讓周厲王嚐嚐他們的手藝,衞士們也不阻攔,周厲王哪敢消受這個,趕緊逃命去了。大傢伙覺得不解氣,要殺掉太子靜,召公就把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交了出去,這場動亂才得以平息。
此後周朝進入了一段天子真空期,召公和周公(另一個周公)共同管理國家,史稱“共和執政”。
十四年後,周厲王在外地去世,太子靜上位,這就是周宣王。周宣王為了一雪前恥發動了幾場對戎狄的戰爭,結果損失慘重。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周朝的根基已經搖動,諸侯們已經不太尊重天子了。
接下來上場的這位,就是被稱為西周最熟悉的面孔,周宣王的兒子周幽王。周幽王掌權以後,經常發生天災人禍,不是地震就是旱災。可週幽王顧不上操心這些,他寵愛褒姒,就廢掉申王后和王后生的太子宜臼,立褒姒生的兒子為接班人。
這褒姒是個冷麪美人,笑點有十八層樓那麼高,周幽王為了博美人一笑,居然使出了玩命的招數,烽火戲諸侯。那烽火台是天子有難,向諸侯們求救的時候才能點的,周幽王憑空就點燃烽火台,引得諸侯們慌忙趕來,結果空忙一場,這才戳中了褒美人的笑點。本來周天子在諸侯心中就沒有多少威信了,被周幽王這麼三折騰兩折騰的,信用值造的精光。
終於到了自食惡果的時候,申王后的父親給女兒和外孫宜臼報仇,聯合犬戎部落進攻都城,周幽王慌忙命人點燃烽火台,沒有一支諸侯軍隊前來救駕,周幽王被殺死在驪山之下,褒姒被搶走,都城被洗劫一空。
宜臼繼位,就是周平王。為了防止戎狄再次來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國都到了洛邑,西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