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篡奪李氏的皇權以後,當時很多大臣對她這種行為十分不滿,可是又不敢公開的反對她。畢竟武則天的手段他們是見識過的,所以只能旁敲側擊的提醒武則天不要有非分之想。
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了,武則天成了太后,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但李顯有意要擺脱武則天的控制,這對於要成就一番大事的武則天來説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隨便找了一個藉口就把李顯這個皇帝給廢除了,堂堂一個皇帝説廢就廢,可見當時武則天的權力之大。李顯被廢為廬陵王,徐敬業不服武則天,就在揚州以擁護李顯為藉口起兵造反了。
當時裴炎貴為宰相,説起這個裴炎,李顯被廢除其實和他也有關係。當初李顯即位後想要擺脱武則天的控制,所以想要外戚來制衡武則天勢力。
他想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老丈人扶持上位,但遭到了裴炎的反對,李顯當時很生氣,覺得自己身為皇帝,想要提拔一個人都不能。
所以就説了一句氣話:“我就算把國家讓給韋玄貞都沒什麼,何況區區一個侍中。”
裴炎心想這還了得,於是跑到武則天那裏告了一狀,就把李顯給告倒了。但如果您認為裴炎是武則天一面的人,那您就錯了。
實際上裴炎內心是反對武則天的,武則天想要追封先祖,誅殺李氏宗族,裴炎都站出來反對,所以惹得武則天很不高興。
裴炎也是一個暴脾氣,一看武則天這樣子不對勁,似乎隱隱有效仿呂雉臨朝稱制的跡象。所以他當時還謀劃着等武則天去龍門遊玩的時候,發動政變武力要挾武則天還政李氏,結果因為下了好幾天的大雨,武則天取消計劃。
這一次恰逢徐敬業起兵造反,裴炎又站出來旁敲側擊的提醒武則天説:“皇帝年幼,不能親政,所以才會有人叛亂,還政於皇帝,叛亂自然就平息了。”
裴炎這番話卻被御史彈劾了一道,説他包藏異心,不思怎麼去平叛,卻要太后還政。於是就被抓起來關進了大牢了,但是光憑説這麼一句話還不足以治裴炎的罪。
所以武則天就開始冤枉裴炎了,據野史記載,徐敬業造反的時候曾經拉攏裴炎,希望他能夠做內應。於是就讓駱賓王在都城洛陽編了一首童謠散播出去説:
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
裴炎聽説這個童謠以後,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去找駱賓王,這個童謠本來就是駱賓王編的,所以就挖了一個大坑給裴炎跳,對他説:
兩片火加起來是個“炎”字,緋衣則是個“裴”字,“小兒”代表“子”,“當殿坐”表示昌隆,寓意“隆”字,這首童謠就是説你裴炎裴子隆將會成為皇帝。
原來裴炎,字子隆。駱賓王編這個一個童謠,其實就是故意給裴炎挖坑跳。
裴炎一聽很高興,於是就決心和徐敬業一起謀反。後來他聽説徐敬業反了以後,就給對方寫了一封信,上面只有“青鵝”兩個字。
但信還沒有送出去,就被武則天的密探給截獲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字代表什麼含義,武則天把這兩個字拆開分析説:
“青”可以拆分為十二月,“鵝”拆開來看就是“我自與”,意思就是將在十二月在城裏內應徐敬業。
於是,裴炎就這麼給殺了。
以上這個記載出自野史小説《朝野僉載》,可信度不高,應該是對裴炎被殺的編排。因為自被彈劾下獄以後,武則天早就對這個處處和自己作對的宰相不滿。
所以一心想要殺死他,於是就給他定了一個謀反之罪。但很多大臣不承認這個罪名,還站出來用身家性命為他擔保,可見裴炎在當時名聲是很好的。
但武則天連皇帝都敢廢,何況殺一個宰相,最終還是把裴炎給殺了。
最後想説一句,武則天坐上女皇寶座,是有她的手段及頭腦的。從兩個字就能推測出事實,真的是很厲害。從而也能驗證一句話,永遠不要跟公司的領導人對着幹,不然首先吃虧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