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該反思了!這4句口頭禪傷孩子一生,很多家長第一個就中槍了……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綜合

每個人成年後的生活方式都和童年有關,所以,為了減少我們的孩子在成年後得抑鬱症,在孩子的童年的情緒照顧上,要允許孩子表達他們的感受,允許他們看到內在的脆弱,允許他們做自己。

當孩子哭時,我們不説“別哭!”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不允許孩子哭的,我們家長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哭時,大人們是怎麼説的?“哭什麼哭,別哭,哭有什麼用!”哭被認為是軟弱無能的表現。

上一輩不允許哭的方式或許粗暴,到了現在,很多家長開始有意識,語言不再“兇”了,但依然是不允許孩子哭,比如,當孩子摔跤了,哭了,媽媽們就開始哄,“不哭不哭,不疼了”,或是轉移注意力,“看,那裏有隻小鳥在飛”。孩子的哭,容易讓父母覺得自己做得不好,所以聽到哭聲,總是想方設計阻止這種聲音。

哭,確實解決不了問題,但是通過哭泣,內在的情緒被釋放,所以常常會説哭完一場感覺好多了。

所以父母要允許孩子哭,哭不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孩子情緒釋放了,傾聽孩子哭鬧的背後原因,比如餓了,困了,尿濕了。大點的孩子和同學發生衝突了,作業不會寫了,老師批評了等。陪伴孩子,找到哭的背後原因

當孩子説“我怕”時,我們不説“別怕!”

恐懼是另一大最容易影響長大後生活的童年情緒。

有位媽媽講過她的真實故事,她小時候鄰居總是打架,她特別害怕,父母總是説,這有什麼害怕的,不要怕。結果現在她的婚姻,她特別害怕吵架,內心的很多感受都不敢表達,因為她害怕表達了就會產生吵架。

很多父母看不見孩子的恐懼,也不允許表達。

比如,孩子怕狗狗,有些父母會説,狗狗不咬人,寶貝不怕,這有什麼害怕的。孩子通過父母反覆強調的不怕,不但不能緩解,恐懼情緒反而卡住了,認為恐懼是不能夠表達的,這種感受父母是忽視的。恐懼情緒去哪兒了,壓抑到潛意識。成年後,害怕一些事情,恐懼一些事情,會不敢表達。

允許孩子表達恐懼,表達害怕,當孩子表達出來,父母理解了,孩子內在的恐懼被看見,孩子的恐懼不會壓抑到內心深處,恐懼會來也會走

當孩子説“我生氣”時,我們不説“我更生氣!”

經常在街上看到一種情景,孩子很想去某個遊樂設施裏玩,在旁的家長因各種原因,無法帶他去玩,會説:“快走,我趕時間,你再不走我就自己走,你一個人留在這裏!” 然後家長會扭着往前走,然後後面的孩子氣得跺腳,然後又追上家長打家長或是咬着嘴巴沉默地跟在後面。

我們常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説:“快回家吧,要不媽媽生氣了!”“你再不好好吃飯,奶奶生氣了!”等等。大人們似乎認為,只要讓孩子意識到家長生氣了就會乖乖地聽話。事實上,家長總是對孩子説“我生氣了”,就是企圖在用自己的情緒操控孩子,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孩子不太會表達情緒,而又堵得厲害,孩子可能會通過尖叫、打頭、扔東西、打滾等這種方式能夠轉移內心焦慮,緩解生氣的情緒,多次之後形成習慣。

家長在説話時要保持冷靜,聲音舒緩,可以抱着他,輕拍後背,讓她發泄出來情緒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假如她語言能力比較好,也可以鼓勵她説出來,「我很生氣、我不開心」,説出情緒有助於平復孩子大腦裏的衝動。

當孩子犯錯了,我們不説“這都錯!”

很多父母特別喜歡以對錯要求孩子,孩子打了一個碗,也要讓孩子認錯;孩子沒寫作業也要讓孩子認錯;甚至孩子不吃飯,也讓孩子認錯,我只能説,這種教條的思想,只注重了教育的形式,而忽略了從犯錯中應該學會那些能力,應該得到那些啓示。

比如,孩子沒考好,讓孩子承認這次沒考好,不如靜下心來和孩子一起分析,是沒學會,還是馬虎,還是對學科沒興趣,找到沒考好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最好的教育是允許孩子做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家李雪曾説過:“創傷形成越早,痛苦越大,療愈越難。”

時間雖然是最好的良藥,卻對有些負面情緒的創傷無能為力。

很多父母特別喜歡孩子聽話,如果孩子不聽話,甚至威脅孩子不要你了,不喜歡你了。長期下去,孩子的內在感受被壓抑,孩子通過討好父母的方式,做個聽話的孩子,為父母而活。

好的教育不是讓孩子聽話,而是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特長,使其最大化。削弱孩子的特長,把短處發揚最大化,依然抵不過天生的優勢,乖孩子的傷最重。

為了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父母應該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

不要隨意給孩子貼這些標籤。

這孩子怎麼這麼小氣。

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

這孩子怎麼這麼膽小。

這孩子怎麼這麼愛發脾氣。

這孩子怎麼沒有一點專注力。

這孩子怎麼一點也不省心 。

這孩子怎麼一點也不用功。

這孩子怎麼這麼貪玩 。

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

這孩子怎麼這麼固執。

這孩子怎麼這麼慢。

讓孩子自尊心自然的存在着,讓孩子有自我價值,自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