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標收聽朗讀音頻
近日,網上關於“學生上網課的真實狀態”的話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討論。許多用户分享孩子“上課”視頻,讓人唏噓。
視頻中,有的孩子,一邊睡覺一邊上課;有的孩子,用電腦聽課,手機玩遊戲。渾渾噩噩,度過一天又一天。甘願淪為碎片化娛樂的俘虜,讓無節制的感官享受淹沒自己。
試問這樣沉迷於垃圾快樂的孩子,哪還有未來可言?
網上有個問題:有哪些是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有個高讚的答案是:能獲得短期快感的事物。也就是“垃圾快樂”。
快樂是人類的追求,不過追求快樂的方式正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重要原因。
社會學家芭芭拉·艾倫瑞克,在“底層”卧底8年後發現,越是處於底層的人,越是會用一種消耗型的方式來尋求快樂,比如肥皂劇、毒品、電子遊戲。越是處於高層次的人,越是會用一種補充型的方式來尋求快樂,比如跑步、閲讀、學習。
這跟著名的“奶頭樂理論”很相似。年輕人一旦嚐到了垃圾快樂的甜頭,就會上癮,忍不住地想要更多,甚至會讓意志迷失,忽略了本來應該做的事情。
還是拿孩子玩手機舉例,手機滿足了孩子一時的歡愉,但是手機制造出的垃圾快樂殺死了孩子的“自制力”,殺死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更殺死了孩子的“上進心”。
垃圾快樂,不僅拉開了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的距離,也在一步步毀掉孩子。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那些愛玩遊戲、愛刷短視頻等沉迷於垃圾快樂無法自拔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對能獲得短期快感之外的事情,毫無興趣。
以前覺得孩子玩遊戲沒什麼,但等到發現事情的嚴重性之後,後悔已然來不及。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麼束手無措任由發展,“玩夠了就不想玩了”,要麼暴力制止。顯然,這兩種都不是什麼好辦法。
父母是孩子和垃圾快樂之間的一道牆。
當孩子體會到這種“垃圾快樂”的快感,他們根本沒有自制力,能夠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所以,避免孩子在垃圾快樂中淪陷,重回正常的學習,是父母的首要責任。
言教不如身教。孩子天生就會模仿,而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重要對象。 楊絳先生説:“好的教育,榜樣的力量很重要”。家長用自己的行為引領孩子,比講千百遍道理更有説服力。
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為了不讓孩子淪為垃圾快樂的奴隸,很多父母認為,只要不給孩子看手機就行了,於是強制沒收手機,但這並不是最明智的辦法。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禁果效應”,越是禁止的東西,就越會勾起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孩子擁有極強的好奇心和逆反心,家長越不讓孩子玩手機,孩子們反而越想玩。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是個漫長的過程,嚴防死守不是最佳選擇,循序漸進才是。當孩子特別想玩遊戲的時候,我們應該把禁止變成商量,孩子會覺得“爸媽沒拒絕我,我過一會還可以做”。如果孩子每天都能保持下去,知道要先做正事再娛樂,長此以往就不會淪陷於垃圾快樂。
可以陪伴,就不要走開。“兩彈元勳”鄧稼先先生是一個很會陪孩子玩的爸爸,他雖然很忙,可一有時間就會陪孩子玩,帶上孩子去爬山、游泳、散步。
龍應台説:“玩,是天地間學問的根本。”孩子從小浸潤在大自然,接受人文氣息的薰陶,在父母的陪伴與關懷成長,孩子自然會眼界拔高,心中有更廣闊的世界,就不會沉溺於小小手機這一方天地之中。
父母應該儘量空出時間,與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下奔跑,只有真心地陪伴孩子,主動關心和靠近孩子,才能讓孩子在愛的守護下,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忘卻虛擬世界帶來的“美好”。
孩子是否遭受垃圾快樂的荼毒,和虛擬世界的關係並不大,主要是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父母教育的缺失,才是孩子痴迷垃圾快樂的根源。
主播:蕙子
媒體人
“人民名品”
瞭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週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