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一帶一路”倡議海陸並舉、東西並重,相關地緣安全訴求與現實經濟考量互為表裏。能否形成可持續的資本循環是關鍵。“經常項目資本項目組合平衡”和“資本項下流出入自平衡”兩種模式均需有新的突破。

  源於官方儲備的美元融資,渠道難以為繼、後果始料未及。大規模人民幣融資任重道遠,應致力於本幣流出入模式設計和風險控制,引導市場主體境外金融活動“迴歸本源”。

  “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得到廣泛認可,部分重點國家重點項目快速推進。與此相比,基本原理的梳理、歷史經驗的總結、理論含義的挖掘,稍顯滯後,實踐已經走到理論前面。

  可持續的資本循環是關鍵

  以我國的產能、施工作業能力、資本實力,在境外完成世界級工程不是問題。境外無預算約束的需求永遠是現成的,關鍵是:如何將這些潛在需求,轉化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並以此為基礎,形成我國與有關國家間可持續的資本循環。

  從國際收支角度看,可持續的國際資本循環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是“經常項目資本項目組合平衡”。我國通過貨物進口為他國提供貨幣支付手段;其他國家用出口所得資金,用於對中方重大項目投融資的還本付息。本世紀初,中國在非洲重大項目投融資取得極大成功(以至於被指責為“新殖民主義”)。

  基本模式是:各類項目無論有無盈利性,均打包由中方貸款承建,對方國家用能礦資源出口現金流還本付息。這一模式作為範例,被稱為“安哥拉模式”或“埃塞模式”。

  與此前非洲國家相比,多數“一帶一路”國家沒有現成可用的出口現金流,能以國家行為方式保障,用於還本付息,因此安哥拉模式無法直接在“一帶一路”國家複製。為實現可持續資本循環,中國要在開展重大基礎設施投融資的同時,向有關國家轉移產業、培育對方國家對華出口能力。鑑於:具備一定人口規模、文化基礎,進而有工業化潛力和意願的“一帶一路”國家並不多見;我國內區域間存在較大發展差距,產業在境內騰挪空間廣闊,預計短期內中國大規模向“一帶一路”國家轉移產能難度很大。

  二是“資本項下流出入自平衡”。我國輸出資本,對方國家用財政資金或項目自身現金流,還本付息或提供股權收益。這一模式類似於中國負責投融資的境外工程承包。國際工程承包領域此方面多有實踐,項目成功或失敗案例都較為常見。

  “一帶一路”國家財政金融領域的典型特徵是赤字財政、通脹高企、貨幣貶值,用主權信用支撐項目融資難度普遍較大。而項目自身現金流還本付息,則取決於每類工程的盈利特性和風險特徵,不同項目不可一概而論。總體看:人口和經濟活動密度是項目經濟性的基礎,南亞東南亞國家在此方面更加具有可行性;收費還貸等是財務盈利得以實現的方式,部分國家有借鑑中國經驗、建立類似安排的意願;匯率和資本項目管制是資金迴流的瓶頸,多數國家存在風險。

  近期,以當地電力需求為目標市場的能源項目,在中巴經濟走廊推進順利,這可能意味着相關方面已經取得重要突破。

  不可繼續大規模使用美元投融資

  馬歇爾計劃使用美元,黑字還流則部分使用了日元。而到目前為止,“一帶一路”資金主要來自官方儲備的美元,方式包括向絲路基金、亞投行注資,經“委貸辦”向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轉貸等。

  這一資金供給渠道難以為繼,結果始料未及。

  ——儲備源頭的美元供給無可持續性。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外匯儲備對應有本幣負債,大規模動用在理論上存在爭議。

  2014年下半年之後,人民幣匯率開始面臨貶值壓力,儲備吃緊。中國一些機構在發達經濟體大規模開展以併購為主的對外投資。人民幣貶值使得相關投資在財務上具有可行性,這引致對外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而大規模資本流出,反過來再度加大匯率貶值壓力。直至近期實施強有力的資本管制、引入逆週期調節因子,惡性循環才被打破。這一情況不可避免會影響“一帶一路”美元融資。

  ——對國際資本循環和貨幣體系的影響非我所願。從國際金融視角看,動用外匯儲備開展美元融資勢必帶來兩方面後果。

  一是意味着中國央行在做境外資產的重新組合,即用低流動性、低安全性、高收益性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固定資產,置換高流動性、高安全性、低收益性的美元國債。這會打破多年來中美間“貿易順差—資本回流循環”,使得美國可能失去對貿易不平衡的忍耐。

  二是大規模美元融資將擴大“一帶一路”國家對外負債中的美元頭寸、導致有關國家貨幣匯率對美元進一步敏感。美元在歐亞大陸腹地的國際地位,將隨着中國“一帶一路”的推進進一步鞏固。

  人民幣投融資任重道遠

  外匯儲備美元融資窘境可能已經引起高度關注。今年5月“一帶一路”北京峯會,習主席宣佈的絲路基金新增資金和對外援助資金,幣種都是人民幣。

  中國將採取何種方式籌措人民幣資金,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財政不是唯一來源。根據中國商務部《2014年中國對外援助白皮書》估測,中國目前每年從財政口出來的對外援助資金規模可能不到300億元人民幣,即便全部用於“一帶一路”也是杯水車薪。進一步增加財政資金使用規模受到預算等方方面面約束,不可能無限制擴大,未來境內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市場化的銀行間接融資、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熊貓債及境外離岸人民幣資金的參與必不可少。

  坦率説,我國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現狀,距離面向“一帶一路”開展大規模人民幣資本輸出的要求,還非常遙遠。幾十年來,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特徵,是從發展中經濟體流向發達經濟體。過去幾年,中國也不例外。金融機構熱衷於前往發達經濟體成熟市場開展資產管理和套利活動;在發展中國家的分支機構“蜻蜓點水”,業務拓展能力普遍不足;離岸人民幣聚集在少數國際金融中心,除享受人民幣升值收益、等待迴流之外,無所作為。

  近期境內金融整肅的重要原則之一,是要求金融活動迴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以此為參照,境外金融活動也要實現類似迴歸:即,扭轉資本輸出方向,從前往國際金融中心專注於資產管理業務,部分轉向“一帶一路”國家,圍繞重大項目開展人民幣投融資。

  這一過程中,當局以下舉措必不可少。

  一是繼續開展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和投資的人民幣結算,持續推進人民幣流出,為有關國家提供人民幣支付手段。

  二是加強與重點國家財政金融領域合作,強化財政紀律貨幣紀律約束,提升重點國家主權信用。

  三是拓展央行間貨幣互換的人民幣使用,以人民幣補充重點國家外匯儲備,建立集體外匯儲備庫;引導其貨幣與人民幣掛鈎,系統性降低匯率及資本項目管制風險。

  四是加大財政補貼力度,解決長期存在的“優貸不優”問題,提供有競爭力的人民幣優惠貸款。五是擴大海外業務政策性保險覆蓋範圍,提供更為寬鬆的承保、理賠環境。

  “一帶一路”倡議高屋建瓴命題宏大,而具體經濟金融過程需小心求證。政治而經濟、經濟而金融,每一步都是驚險的跨越。只要戰略方向正確,我們並不擔心戰術上的失敗。創造歷史是莽撞的過程,精緻的理性總能在事後建立起完美的邏輯。


  週一(10月23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本月的會議上預測新加坡2017年核心通脹率將上升1.5%左右後,投資者在等待9月份的通脹數據的公佈,坡元匯率下跌。

  根據彭博社對相關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9月核心通脹率預計將上升1.4%。總體通貨膨脹率預計將增加0.4%。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新加坡CBA亞洲貨幣策略師Andy Ji説:“在過去兩週,日元兑美元匯率下跌了近2%,坡元兑美元的匯率緊緊尾隨這日元兑美元。”

  因2017年實際GDP增長預計將接近3%,新加坡經濟前景變得更加樂觀。因此,本週,美元兑坡元匯率應該突破100-DMA的限制,為美元前景尋找下一步方向。

  亞洲新聞頻道(Channel News Asia)援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的話稱,新加坡今年的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2%至3%的上限。

  週一亞市早盤,美元兑坡元小幅上漲。截止北京時間13:14,美元兑坡元匯率上漲0.04%,報1.3618。

  (2017-10-23)


  中國推出人民幣對盧布同步交收業務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快訊通財經](www.kxt.com)訊:中國俄羅斯這兩個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其貨幣制度也隨兩國的關係而日益走向趨同。

  據中國外匯交易系統( 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e System,簡稱:CFETS)週三(10月11日)在其官網公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依託大額支付系統推出人民幣對盧布交易同步交收業務(Payment Versus Payment,簡稱:PVP),這標誌着我國外匯市場正式建立人民幣對外幣同步交收機制,外匯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同步交收(PVP)是為外匯交易提供的交收安排,涉及交易的兩種貨幣均於同一時間完成交割。建立同步交收機制對於消除本金交割風險,防範不同交易時區交收時差風險以及提高外匯市場運行效率意義重大。

  CFETS表示,PVP系統是基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順應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適時也將推出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同步交收服務。不過,俄羅斯是首要任務,因為俄羅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產國目前已然成為世界上最大原油需求國中國的最大原油供應商。

  中俄貨幣趨同性使兩國金融合作升温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雖然,中俄貨幣制度的趨同性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今年4月發生的一件事卻格外值得關注,特別是美國要重點關注。

  3月16日,俄羅斯銀行(下稱“俄央行”)在北京成立了代表處,這是俄央行在海外設立的首個代表處,這也標誌這中俄已然開始建立一套繞開美元的貨幣體系,並開始採用黃金的標準貿易。就像當時《南華早報》報道的那樣,新辦公室是這兩個鄰國之間的“尋求更強的經濟關係”協議的一部分。

  當時,俄央行副行長Vladimir Shapovalov(德米特里·斯科別爾金)在記者會上表示,中俄金融合作的前景具有堅實的基礎。俄央行在華代表處的設立是“及時的舉動”,中俄經貿合作將更上一層樓。

  斯科別爾金還介紹稱,在中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框架下,中俄2016年簽署了中俄反洗錢和反恐融資諒解備忘錄;支持俄羅斯國家銀行支付系統和中國銀聯繫統的雙標借記卡協議;證券領域的合作備忘錄;保險領域合作共同行動計劃等。

  俄央行北京代表處將解決中俄金融戰略性合作和日常工作中的問題,特別是俄羅斯金融機構和銀行在中國市場上面臨的問題,維護其權益,提高俄羅斯金融市場對中國企業,銀行和金融機構吸引力。

  意義重大!中俄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俄羅斯金融分析師Irina Rogova對《俄羅斯雜誌專家》表示:這一清算中心可能成為歐亞經濟聯盟中的國家大型金融中心。

  清算中心的創建,特別是PVP系統的推出,將使兩國進一步加強雙邊貿易和投資,同時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它將創建一個在俄羅斯的人民幣流動性,使交易貿易和金融業務的順利進行。不僅可以擴大使用本國貨幣進行交易,還可降低人民幣和盧布匯率的波動性。兩國央行都一直非常重視清算中心的所有舉措,但目前正在考慮的一項最重要的措施是前面報道的推出貿易聯合組織的黃金。

  近年來,中國和俄羅斯是世界上黃金市場最活躍的買家之一。去年訪問中國,俄羅斯央行的副總裁Sergey Shvetso就曾經表示説,想促進兩國更多的黃金交易。

  俄羅斯央行第一副行長Sergey Shvetsov也曾對俄羅斯《塔斯新聞社》表示:“我們討論了黃金交易的問題。金磚國家是擁有大量黃金儲備的大型經濟體,也是生產和消費黃金的大國。在中國,黃金是在上海進行貿易,在俄羅斯的莫斯科。我們的想法是創建一個連接這兩個城市之間為了增加兩國間的貿易市場。”

  換句話説,中俄正在繞開美元,嘗試去建一個由中俄共享的東方黃金標準,最終有一天能支撐其貨幣的一套體系。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當然,中俄已經開始行動,據[快訊通財經](www.kxt.com)此前提及,普京上個月就宣佈結束美元的港口貿易以及在金磚會議上表示要進一步加強中俄的黃金交易,另外,中國也擬推出原油黃金期貨,即交易商可通過原油貿易到上海黃金交易所兑換黃金,所有的這一切都暗示中俄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攜手共進,更上一層樓。

  (2017-10-13)


  外匯儲備規模公佈後,人民幣中間價強力調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10月10日調升了220個基點,報6.6273。

  離岸人民幣連續升破三大關口

  在此之前,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經歷了六連貶。北京時間9月21日凌晨,美聯儲公佈了最新利率決議及政策聲明,宣佈將從今年10月份開始縮減總額高達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以逐步收緊貨幣政策。

  美聯儲宣佈縮表的當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貶197個點,報6.5867。從9月25日開始,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相繼調貶至6.5945、6.6076、6.6192、6.6285、6.6369和6.6493。

  在人民幣中間價公佈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也快速走高,連續升破6.6、6.59、6.58三大關口。新浪外匯數據顯示,截至10日下午5點35分,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報價6.5741,較前一日上漲超過400個基點。

  數據顯示,昨日美元整體顯現弱勢,美元對歐元、英鎊、日元均處於貶值之中。

  外匯儲備連續八個月回升

  10月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了2017年9月份外匯儲備規模變動情況。截至2017年9月末,外匯儲備規模為31085億美元,較8月末上升170億美元,升幅為0.5%,為連續第八個月出現回升。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穩中有升,跨境資金流動趨於穩定有序,國際收支呈現基本平衡,促進了外匯儲備規模穩步回升。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認為,四季度受美聯儲縮表、特朗普税改等影響,外儲可能小幅承壓。但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已明顯減弱,企業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基本完成,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特徵更加明顯,外儲不會明顯下降。

  ■ 觀點

  人民幣匯率四季度仍是寬幅波動走勢

  莫尼塔宏觀分析師張璐認為,近期人民幣走強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美元在利好消息刺激下,漲幅遲滯,美元多頭的信心可能有所受損;二是,從9月外儲增長的情況看,資本流動形勢和結匯意願還比較好,也提振了匯率市場的信心;三是,十一長假過後,一些之前海外出行的換匯有重新迴流的需求,可能也對匯率有一定拉動作用。

  莫尼塔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在《人民幣匯率的“新週期”?》一文中認為,雖然多項指標支撐人民幣匯率走強,但美元反彈、資本管制放鬆、中美貿易談判都會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產生影響。

  人民幣匯率與美元走勢密切相關,美聯儲在9月份議息會議決定,從10月份開始執行美聯儲“縮表”計劃。

  華泰證券一份研報認為,美聯儲的操作是在市場充分預期的基礎上做出的,對於美元的支撐力度有限,華泰證券認為,本次美元週期已經接近尾聲。人民幣匯率四季度仍是寬幅波動走勢,不存在單邊的貶值,也不存在單邊升值,整體處在較為穩定區間。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撰文稱,近期美國經濟基本面強勢、縮表正式開啓、税改逐漸推進等,對美元指數形成支撐,未來美元可能階段性見底、人民幣短期企穩雙向波動。

  數據顯示,隨着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逐步推進,境外資金不斷增持人民幣資產。中債登和上清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境外機構已連續六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其中8月份大幅增持826.58億元,增持幅度創歷史新高。

  (2017-10-11)


  (央視財經《環球財經連線》)世界那麼大,我們都想去看看,可是如果預算有限,哪些又會是性價比最高的目的地呢?來聽聽專業人士的意見吧。最近,全球知名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獨星球》推出了2018年高性價比的旅遊目的地榜單。

  在《孤獨星球》的這份榜單中,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憑藉其緊湊、時尚的城市風光、以及物超所值的住宿條件和迷人的波羅的海風光,成為當之無愧的性價比最高旅遊目的地。緊隨其後的有西班牙的蘭薩羅特島、美國的亞利桑那州、玻利維亞的拉巴斯等。而我們國家的湖南省,也憑藉張家界、鳳凰古城等秀美景色位列其中。《孤獨星球》在評選理由中還特意推薦了一下讓人大快朵頤的湘菜。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不過,今年榜單中比較令人意外的是英國的上榜,以往英國可並非性價比最高旅遊目的地榜單的常客。《孤獨星球》在評選理由中寫道,當英國政府還在忙着脱歐事務的時候,遊客們可以先享受一下脱歐帶來的“福利”。由於脱歐帶來的不確定性,讓英鎊匯率持續走低,這對於計劃前往倫敦旅遊的遊客們來説絕對是個好消息。而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自去年6月脱歐公投舉行以來,英鎊對歐元匯率已經下降了14%,對美元匯率更是下降了11%。

  這也就增加了英國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來英國旅遊的外國遊客數量同比增長8%,至2310萬人次,今年7月來英的外國遊客人數更是首次超過400萬人次。英國旅遊局預計,到今年年底,外國遊客數量將達到3970萬人次,旅遊相關花費將為257億英鎊。明年頭三個月,來自澳大利亞、巴西、美國等地的預定也都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漲。用《孤獨星球》的話説,起碼在英國正式脱歐之前,英國對於外國遊客來説都是一個性價比不錯的選擇。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2017-10-27)


  本報訊 見習記者餘幼婷報道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計算的2017年10月20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64,較此前交易周最後一個交易日(2017年10月13日)下降0.36。

  為便於市場從不同角度觀察人民幣有效匯率的變化情況,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參考BIS貨幣籃子、SDR貨幣籃子計算了人民幣匯率指數,10月20日上述兩個指數分別為95.51和95.31,較10月13日分別下降0.35、0.27。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2017-10-24)


  當一個國家的所有年輕人為了房子辛苦奔走的時候,當這個國家經濟的中堅力量民營企業家選擇放棄的時候;實業萎縮的中國,難道要靠虛無縹緲的金融業來拯救天下?

  01

  因為債務問題,這些天我一直在催促王老闆還款。王還算是有教養的老闆,對於我這樣的一個年輕人天天電話催促,每次都笑臉面對,從不顯露半點不滿。他是深圳的大老闆,而我只是深圳一家公司的小小職員,身份和地位的落差並沒有造成我們倆溝通的障礙,這得感謝他的大度和一直養成的小心翼翼。

  每一個看似成功人士背後的悽苦並非其他人能懂。作為一個有着20多年創業的經驗的王老闆來説,這個曾經號稱中國最開放的城市——深圳,已經讓他覺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他是做實業的,主要的客户是國企和上市企業,這要是放到過去,這是非常好的業務。但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當下,這個過去看似很好的業務,卻成了他的痛苦來源。

  客户的回款越來越慢,賬期越來越長, 按照正常的財務算法,原來平均每筆單有36% 的毛利,這是相當不錯的行業和收益,但是現在客户的款回不來,賬期從原來的一個月一結算,變成現在半年一結算,王老闆自己大額墊資,倍感壓力。

  王老闆的公司是生產型企業,有一個近300人的廠子,按照現在深圳的工資水平,加之他的產品技術含量較高,員工待遇自然要好,現在員工的月平均工資5000多元,加上各種保險和公積金,他每個月要承擔每個員工6000多元的成本。就人力成本這一項,他每個月的開支近200萬元。外加廠房、電費、水費、税費和各種公關費用,每個月的開支超過300萬元。這300萬元的費用是不管颳風下雨都得支付的。

  可問題是,產品生產出來了,也賣了,但貨款卻遲遲不得收回。他自己估算了一下,就今年上半年,他已經墊付了三千萬的貨款。而且根據現在的形勢,只有可能越墊越多。這樣下去換了誰都受不了。

  原本他認為只要自己堅持過了這段艱難的時期,好日子就會到的。而且政府不是説了嗎?開啓供給側改革,讓資金進入實力。——然而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

  日益緊張的資金鍊,讓他自然而然的想到銀行貸款。銀行貸款並不簡單,當他去銀行諮詢貸款的時候,銀行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有房產嗎?在當下的深圳,相對於房產而言,公司的經營狀況和項目本身根本算不了什麼,就算你是喬布斯,擁有最好的手機產品,如果他在中國,依然是一毛錢也貸不到。劉只好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到銀行,花了很長時間,終於貸到了八百萬,這樣才使得公司業務正常運轉。

  王老闆跟我説,他累了。他説:自己為了這個國家的就業做貢獻,但作為第三等公民的民營經濟,負擔最重的税負,解決最大的就業崗位,卻沒有應有的地位,當下如果還要堅持做實業無非是找死。王老闆還説,錢已經足夠兩輩子花了,沒有必要為了所謂的理想,去受無謂的罪,畢竟,當下已經不是一個有“夢”的時代。

  王老闆説:憑什麼讓他辛辛苦苦的為這個國家養活300多人,卻得不到國家任何一點支持,反而成為盤剝和打壓的對象?等他今年把所有的款項收回,不再擴大生產,慢慢把原來工廠裏的員工分流,最後還是打算把工廠關了。看到現在做金融的人,甚至做高利貸的人都能瀟灑的過日子。他選定了自己未來的兩條出路:1、退出實業,把實業交給國家去做,自己也從事投機投資,做輕資產的買賣;2、變賣家產移民。王老闆選擇第二項的可能非常大,畢竟自己的孩子已經在美國留學。

  兩三年以後,深圳又少了一個踏踏實實做實業的老闆,多了一個炒房的炒客;或者中國又少了一個優秀的國民,西方多了一個消費的富翁。王老闆只是過去和現在千千萬萬在深圳苦苦拼搏的創業者中一員,他今日的選擇不是孤立事件,無數個曾經滿懷熱情以實業造福社會的創業者選擇拋棄實業,甚至拋棄中國。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02

  W哥來找我是2016年底的一個下午,我們東拉西扯的聊天,W哥侷促、欲言又止,我漸漸感覺到了異樣。我問他,哥,你是不是找我有事啊。W哥一笑而過,始終沒有開得了口,忽然接了一個電話,匆匆走了。

  W哥是要趕去自己的一家門店——員工把路給堵了,討要上個月的薪水。W哥對此很傷心,對我訴苦,他誠心誠意對他們,這才一個月沒有發工資,他們就這樣鬧。

  他覺得自己用心待人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人情淡薄也好,世態炎涼也好,人心不古也好,對於打工者來説,錢落到口袋裏才算塵埃落定,人情本是如此。

  那天下午W哥來找我果然是想借錢的。後來我得知,他又去了別處,借到了兩萬塊錢,趕去處理員工堵路的事。

  但最後這家店還是關了,W哥在這個城市經營着一個小有名氣的餐飲品牌,店開出了四五家,員工鬧事的是最大的一家店,他傾注了最多的心血,卻沒想到最後收場如此慘然!

  W哥瘦、短髮、頗有江湖義氣,雖然經商,卻算半個文人,我看過他寫的文字,記住了這一句:

  我最近過得挺滄桑的,跑得快了,攆上倒黴,跑得慢了,被倒黴攆上。有些時候真正體會到“玩把戲的躺地上——沒招了”的美妙感覺,真是得勁死了!

  我看着W哥起家的,我深深知道這些文字背後的無奈和感傷,同時又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愧疚!

  2014年,W哥曾經諮詢過我,他想將自己餐飲店的產品電商化,做成真空裝淘寶賣,粉沫化做成方便麪材料。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可以流程化做大體量。他也已經開始建設工廠、承包食材原材料基地,躊躇滿志。

  W哥從銀行貸了2000萬,開辦工廠、租用倉庫、找人研發方便麪食材、打廣告、創品牌、搞營銷,一切都是美好的樣子。

  後來產品出來了,我買了些當年貨送人,一個真空的包裝袋裏囊括了牛身上的各個部位,新奇而有趣,也很拿得出手。

  但是到了2015年,貸款到期了。銀行好説歹説,先還再貸,可以很快再貸出來。W哥就拆借了高利貸還上了。豈料銀行忽然變了臉,不再同意放貸, 2000萬資金斷貸,這直接斷了W哥的後路。

  W哥不得不關閉了工廠,四五家盈利很好的店只能轉讓,只保留了一個總店,等待東山再起。

  小結:

  某些人天天着佔領電視、報紙、網絡頭條,鼓吹“中國夢”;“中國夢”到底是誰的?當一個國家的所有年輕人為了房子辛苦奔走的時候,當這個國家經濟的中堅力量民營企業家選擇放棄的時候;實業萎縮的中國,難道要靠虛無縹緲的金融業來拯救天下?

  亡羊補牢不為晚,本木倒置真可悲。沒有多樣性實業支撐,俄羅斯、阿根廷、委內瑞拉等這些國家經濟水平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內回到了多年以前。自認為樹大根深中國經濟是否可以避免大面積衰退?

  劉煜輝:實體產業已託不住金融地產!

  原文標題:中國艱難求索匯率與資產均衡路徑

  本文寫於執政高層多次到基層考察實體經濟運行的檔口,不可否認處理金融風險已然成為拆解中國潛在經濟危機的頭等大事。

  文章對當下中國資本市場考察全面而透徹,其間所涉問題隱然可見經濟暗湧。乾貨滿滿,讀者可細細品讀。

  1、中國今天所面臨的問題比較清楚,就是整個產業部門現在已經託不住昂貴的金融地產。產業資本的生產率提不上去,資本邊際報酬率(MPK)掉得很厲害,是因為金融地產在經濟中所收的租太高了,某種程度上講,把整個產業耗幹了。

  2、中國面臨着不可貿易品價格過高的難題。如果既想靠金融槓桿托住高企的資產價格,抬高經濟運行的成本,又想獲得一個產業投資回報率的上升趨勢,這比提着自己頭髮離開地球還要難。

  3、一旦境外的金融減槓桿的過程領先於中國,中國資產將相當於被束之高閣,然後被撤掉樓梯。中國順着樓梯下來的時間窗口將非常珍貴。

  1、產業託不住金融地產

  現在,在上海精緻一點的餐館吃頓飯,大概比東京同檔次餐廳要貴30%-40%;杭州凱悦的行政房間住一晚的房價可以在台北住三個晚上。

  中國今天所面臨的問題比較清楚,就是整個產業部門現在已經託不住昂貴的金融地產。產業資本的生產率提不上去,資本邊際報酬率(MPK)掉得很厲害,是因為金融地產在經濟中所收的租太高了,某種程度上講,把整個產業耗幹了。如果把經濟分成兩個部門,可貿易部門和不可貿易部門,那麼,不可貿易品對可貿易品的相對價格變得非常貴。

  1989年的日本也是這個情況,用日元計價的國內財富,那時也可以把全世界很多東西都買回來。接下來日本二十多年裏經歷了一個非常深的資產通縮。日本有運氣不好的一面,也有幸運的一面。從運氣不好的一面來講,日本趕上了全球化的浪潮高點。在20年中不斷有新興經濟體加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最開始是東亞的“四小龍”“四小虎”,然後是蘇聯解體,當然最主要的是2001年之後中國的“入世”,致使這麼多低成本要素體融入全球經濟的範圍之內。

  它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什麼呢?可貿易部門的生產率提高非常快,所以可貿易品的價格,在這二十年中間是不斷往下走的,某種程度上放大了不可貿易品相對價格的扭曲,也加劇了日本後來資產通縮的劇烈程度。

  當然,日本也有幸運的一面,它的資本輸出做得好。在這20年間,大量的資本輸入以中國為中心的蓬勃發展的新興經濟體中。從宏觀上講,建立了一個非常有效的對沖交易結構,最大限度地吸取了全球化擴張的紅利,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對沖了國內經濟的收縮。所以日本的GNP在20年中並沒有萎縮,雖然比全球經濟增長的平均水平稍微差一點,但也不弱。一直到2012年,日本經常項目的盈餘還比較健康。當然最近幾年出現了一些變化,直接的因素是中國經濟的顯著減速。

  中國今天也面臨着不可貿易品價格過高的難題。這當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糾正貨幣價值(人民幣)與過高的本幣資產價格之間的過度背離。這兩者的背離本質上根植於實體資本回報率與昂貴的資產價格之間的衝突。如果既想靠金融槓桿托住高企的資產價格,抬高經濟運行的成本,又想獲得一個產業投資回報率的上升趨勢,這比提着自己頭髮離開地球還要難。除非出現“殺手級”的產業革命,新興產業呈現集羣式迸發,但是這樣的場景仍難以看到。

  從全球歷史的經驗看,匯率和資產價格之間的調整過程有兩個極端的個案。一個是日本,一個是俄羅斯。我們看到,日本在1990年後的20多年中,日元對美元一直是相對強勢的狀態,日元兑美元基本上在80-120區間波動。與此同時,我們看到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資產通縮。

  另外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俄羅斯。2011年是商品週期繁榮的頂點,莫斯科的房價換算成美元的話,在全球國際化大都市中,應該都是非常貴的。到現在,以盧布計價的莫斯科的房價,比2011年又上漲了10%。但是這5年中,盧布兑美元跌了50%。

  2、匯率與資產的艱難抉擇

  貨幣價值(匯率)與過高的資產價格之間實現均衡的路徑,中國會如何選擇?我們需要讓兩者儘可能走向收斂,找到一個新的均衡點。

  理論上講,名義匯率快速釋放掉高估的壓力,能為本幣資產價格找到支撐。但現實操作中短期也可能會出現失控,即兩者相互證明式的正反饋螺旋式下跌。經歷了2015年8月11日和2016年1月4日兩次匯率市場化闖關嘗試後,都出現了明顯的全球外溢性的反應(貨幣競爭性貶值),中美(G2)之間似乎建立了事前溝通的機制,接下來匯率的每一步想法可能都需要與對方磋商。

  從2015年12月份至“脱歐”事件前,人民銀行所參考CFETS人民幣指數跌了6.9%,而同期美元指數也跌了6.6%,人民幣兑美元(CNY)只貶值2.9%。某種意義上説,主要靠美元弱勢,人民幣對美元軟盯住的狀態,實現人民幣貶值壓力慢慢地釋放。個人推測,如果美元進入上升波段,比方説這次受“脱歐”事件影響美元大幅反彈,人民幣可能也會與美元一定程度脱鈎,但CFETS人民幣指數可能保持相對穩定狀態。

  人民幣採取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現階段語境的重點在“管理”,也就是説中間價的機制依然是重點。就個人觀察體會,現在人民幣匯率調整好像存在兩個參考錨:美元和一籃子貨幣。即在美元貶值的時候,人民幣的匯率更多盯住美元,主動跟着美元一起貶;當美元走強升值的時候,人民幣與美元明顯脱鈎,更多盯住一籃子貨幣指數。人民幣對美元呈現出一種非對稱性貶值狀態。當然這種脱鈎是以不產生貨幣競爭性貶值為前提的,所以CFETS人民幣指數要保持相對穩定。簡單講,現在的人民幣匯率有點像一種參考弱“錨”的體制,美元和一籃子貨幣,誰弱,人民幣和誰保持相對穩定。

  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理解,作為超級經濟體的貨幣價格不太可能像小國貨幣那樣,完全自己説了算。換句話講,名義匯率難以成為調整的主要方向,貨幣價值與本幣資產價格之間尋找均衡點的過程會拉長,意味着未來資產通縮可能不是方向的問題,我們需要討論的只是方式、方法、時間、節奏和可能演變的場景等等問題。

  3、債務週期調整的邏輯路徑

  研究西方經濟體所經歷過的債務週期調整過程,可以檢索出相似的邏輯路徑。

  債務週期的調整都是先從金融系統內部槓桿的解構開始的,降低金融密集度,由此引致資產縮水和債務通縮的壓力。非金融部門的債務重組(在西方主要是私人和家庭,在中國主要是國企和類政府實體)一般在資產價格縮水之後才可能會實質性發生。

  這個特徵很好理解。因為在債務週期上升末端,經濟四部門(政府、企業、居民、金融)中唯有金融部門槓桿加得最厲害。2008年之前的5年中,美國金融部門加槓桿對整體債務率上升的邊際貢獻達到了60%-70%。金融同業和衍生(槓桿)交易形成資產的比例快速上升。

  回頭看,2012年對於中國是個確定性的分水嶺。“經濟增長-通貨膨脹-貨幣政策”的框架從2012年開始失靈。美林時鐘被玩成了“電風扇”。原因是債務出現了旁氏狀態,投資的收入不能覆蓋債務的利息。

  所謂“脱實入虛”,2012年之後就沒有再“實”過。金融開始空轉,金融開始獨自繁榮,開始時是影子銀行和銀行的影子,到今天是琳琅滿目的披着“互聯網金融”馬甲的財富管理平台和越來越複雜的資產交易結構。

  中國雖然沒有龐大的標準化的衍生品市場,但中國有很多灰色的抽屜協議和配資的交易結構,那裏面藏着很多槓桿,它們像一根根灰色的吸血管扎入低效率的正規金融體系中。現在的金融管理層是不是能實時地監控到金融市場真實的運行狀態令人存疑。今天銀行做一筆10個億的委外投資,可能要形成40個億的資產規模,才能做平這一交易結構的成本。

  金融既然不能從實體回報中獲得足夠收入,那就只能通過金融交易來創造價差,加槓桿,加大久期錯配,有意識地低估風險。鬆垮的地基上靠金融交易的“積木”來搭建的資產樓閣越來越高。

  當下中國是金融供給不足(金融壓抑),還是金融供給過度?的確不太好講,這涉及對過去10年特別是最近5年金融自由化進程的評估。在城市土地等不可再生類的要素由政府主導資源分配體制下,金融自由化的單兵突進,除了把國有部門都變成了資金掮客和影子銀行,並沒有看到金融結構的變化,留下的只有套利和金融槓桿膨脹。

  沒有金融降槓桿,經濟的去槓桿很難開啓。如同去產能不可能在價格上漲的狀態下開始,債務重組也一樣。如果能夠以非常低的利率融資,非常便利地借到大量的錢,資產市場還在高位,土地市場依然活躍(“地王”頻出),怎麼可能把債務合約的相關利益人都請到談判桌前來商量縮減債務的事情?邏輯上是不可能的,這是客觀的經濟規律。金融部門壓槓桿所產生資產通縮的壓力,才會促使非金融部門進入實質性的債務重組談判。

  為了應對由此產生的系統性宏觀風險,政府對應的是一套避免經濟長期蕭條的超常規貨幣財政方法,比方説槓桿的部門間挪移等等。説實話,我們沒見過資產還在高位,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就跑到前台去承接槓桿的。政策騰挪的空間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資產縮水的進程。

  4、我們正在做第一步:金融整肅

  中國的債務市場與3年前最大的變化是,金融資產的收益率與負債端的成本出現了倒掛,裂口發散使得整個金融系統薄如蟬翼。2013年融資很貴,融入一筆錢可能要10%的成本,但可以找到一筆收益15%的資產,把這個成本覆蓋掉。而今天,4%以上的融資成本去支持3%的資產收益率的交易結構普遍存在。

  經濟在加速膨脹的金融資產和快速收縮的投資回報中艱難以求。我們顯然意識到自己已被包裹在危險之中。

  首先,清理金融風險無疑是正確的。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修正“金融自由化”的過程,由繁雜浮華到簡單樸素,甚至原始迴歸。當金融穩定和降低系統的道德風險成為選項後,金融創新和自由化會被先擱置一邊。常理上講,這是一個降低系統厚尾風險的過程。當然矯枉過正、下手過猛也可能形成短期過大的擠壓。但我們迄今所看到的過程還是有章法的,正面的流動性壓迫式的擠壓(如2013年“錢荒”)幾乎沒有,更多是迂迴、構建超級金融監管體系、清理監管的真空和盲區。“強監管、緊信用、頂短端(利率走廊的下沿)、不後退”可能是貨幣政策的常態。

  如同當初金融槓桿和負債將資產推到高位一樣,現在要經歷的是一個反過程。資產價格是由邊際力量決定的,如果金融槓桿上升的力道出現衰竭,比如一季度,整個金融部門資產膨脹的速度是18%,如果這個18%的速度不能進一步提速到20%的話,那麼金融資產也就漲不動了。如果未來從18%可能要跌到17%、跌到16%,甚至跌到15%以下,那麼所有資產都將面臨系統的壓力。這是一個貨幣消滅的程序,金融空轉的錢是會“消失”的,即當風險情緒降低時,貨幣會隨着信用敞口的了結而消失。

  這是一個泡沫收縮的時間,這是一個由虛回實的過程,這是一個重塑資產負債表、重振資產回報率的階段。洗盡鉛華是好事,少了那些浮華,經濟和市場自身的韌勁才會顯現出來,中國經濟就不用太過擔心。鑑於中國信用繁榮的內債性質,政府在必要時有足夠的能力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的資產和流動性實施雙向的管控,外部頭寸的資產和負債的結構以及資本項目的管制。金融和財政政策的潛在空間,讓中國發生債務危機的概率並不高。

  未來的資產價格調整可能要更倚重於結構性公共政策(税收)來解決,這才有解。與過度金融交易和房地產税收相關的公共政策選擇,可能不亞於金融監管的具體技術和金融數量以及價格(利率)的調控。

  中國資產價格調整中,肯定會有非市場力量干預出清的過程,比如説資本流出的管制,把門關起來;比如説階段性地釋放流動性,來平滑價格出清的壓力;比如直接入場進行價格干預。但是整個趨勢的力量是難以改變的。資產的重估雖然從價格的調整上表現遲緩,但趨勢的力量會以另外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即交易的頻率顯著下降(高頻-低頻),流動性顯著變差,讓時間成本去消耗虛高的價格。信用債市場是一個例子。如果錯失了3月份資產結構調整的窗口,很可能很多標的就進入了一種有價無量的狀態,一夜之間交易對手全部消失。

  股票市場也出現了類似的狀態。可交易標的越來越集中,比例越來越收縮。大部分股票向着換手率歷史的低水平迴歸。而流動性溢價(顯著高的換手率)是A股估值的重要基礎,即A股有交易(博弈)的價值、低投資的價值。如果資產交易狀態進入向低頻率迴歸的趨勢中,流動性溢價會處於耗損的狀態。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重估。

  預期未來房地產調整也一樣。過去幾年靠套利的交易結構所形成的資產都有被“悶”在裏面的風險,比方説信用債、PE/VC、新三板、定增。

  5、負利率正壓縮中國調整的時間窗口

  未來會不會出現“黑天鵝”的狀態?一般來講,“黑天鵝”的導火索通常是內部金融系統脆弱性的崩潰和全球性外部衝擊。

  從目前的狀況來講,內部的問題正在進行清理,但是外部的問題不是由中國自己能夠把握的。今天的外部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全球的超級債務週期被玩得沒有“底線”。金融資本可以脅迫貨幣當局不斷壓低利率,甚至突破零利率到“負利率”,企業盈利不斷下降卻能靠融資成本下行繼命,以換取低效率狀態的“苛且”,僱傭更多的人,減少裁員,產業的新陳代謝變得很慢。沒有增長,沒有通脹(因為企業低效率,工資漲得慢),企業盈利下降,就業看上去還可以,但剩下的只有滋長的金融泡沫。

  這是我們未知的一個領域,而且西方經濟正系統性地“飄”向負利率。目前全球已有10萬億美元的負利率資產。比方説,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都跌到了1.5%以下。甚至意大利國債收益率(3年期)也進入負利率狀態,2012年作為“歐豬”五個重債國之一,國債到期收益率曾經達到了6%。

  投資與儲蓄,是宏觀經濟的兩大基石。量寬和負利率毀掉了投資積極性,負利率如果持續下去,也將毀掉儲蓄,可能給年金、保險、社保帶來災難性的結果,給金融市場的穩定埋下巨大的隱患,波動率可能顯著上升。

  央行主導市場的日子還有多久?令人擔心的是,有一天交易者會意識到,央行不可能再推動資產價格上漲,那時候他們就會撤離市場。要知道,風險規避(riskoff)是一種自然力。一旦境外的金融減槓桿的過程領先於中國,隨着信用敞口的降低,啓動攜帶交易的平倉,中國資產將相當於被束之高閣,然後被撤掉樓梯。所以中國順着樓梯下來的時間窗口非常珍貴。

  我們或許已經身處拐點之中。當然,拐點其實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時間區域。資產結構層次很複雜,關聯結構也是動態的,變化會有先後的次序,但都進入了這一變化的區域,這種概率還是很大的。這是一個泡沫收縮的時間,這是一個由虛回實的過程,這是一個重塑資產負債表、重振資產回報率的階段。

  新財富雜誌(ID:newfortune)綜合自博聞、米筐投資(ID:mikuangtouzi)、上海證券報

  (2017-10-26)


  厲害了!人民幣兑美元匯率逆市升值,中間價創近10個月以來新高

  2017-08-14

  經濟好望角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文 | 劉傑(經濟學博士,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

  上週(7月7月至11日),人民幣兑美元匯率大幅升值,中間價由6.7132上調至6.6642,累計上調490bp。

  在岸市場方面,在岸即期匯率由6.7181升至6.6668,累計升值513bp。離岸市場方面,人民幣兑美元即期匯率由6.7356升至6.6745,累計升值611bp。匯差方面,截至8月11日,兩岸匯差為77bp。

  一籃子貨幣方面,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漲跌互現。根據外管局公佈的數據,在7月28日至8月4日期間,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由92.74升至92.86;參考BIS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由93.64降至93.56;參考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由93.89降至93.54。

  上週,人民幣兑美元匯率走出一波逆市上漲行情,日內升破6.70關口,中間價和在岸即期匯率雙雙創近10個月以來新高。

  上週,美元指數仍處於階段性的探底企穩狀態,但人民幣兑美元匯率卻大幅升值,這表明,人民幣的升值並非由美元走弱驅動。觀察上週人民幣中間價與即期匯率的偏離度可知,在五個交易日中,有四個交易日即期匯率強於中間價,其中8月9日即期匯率與中間價的偏差高達299bp,這是典型的客盤大規模結匯的表徵。實際上,在人民幣兑美元匯率升破6.90和6.80關口前後,也出現過類似的大幅升值現象。由此可見,當人民幣兑美元匯率升至某些關鍵點位(尤其是整數點位)時,可能會觸發長期看空人民幣的止損盤,並刺激大量持有美元頭寸企業進行結匯。而人民幣的升值進一步引發了“羊羣效應”,帶動其他市場主體跟進結匯,從而加速了人民幣的上漲。

  因此,此輪人民幣匯率升值與以往有所不同,是人民幣逼近關鍵點位時引發大規模“結匯潮”所致。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長達2年的人民幣跌勢使得貶值壓力得到了釋放,而今年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也提振了市場信心,緩解了貶值預期,使得人民幣能夠在某些時點形成自我驅動的升值態勢。

  總體來看,從年初至今,美元指數跌幅超過9%,而人民幣匯率升值幅度約4%,在目前人民幣大致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政策下,人民幣兑美元出現升值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大幅貶值後的補漲行為。當然,央行匯改的側重點並非要讓人民幣持續升值或貶值到某一具體點位,而是形成“美元漲、人民幣跌,美元跌、人民幣漲”的寬幅雙向波動態勢,讓人民幣匯率更加的市場化,成為更加成熟的國際貨幣。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8-14)


  過去一年,全球城市漲幅排行榜中,前20位中大部分是中國的。

  樓市瘋狂,以及這幾年P2P和金融監管的亂象,引發一個直接後果就是脱實向虛。經濟低迷—貨幣寬鬆—樓市回暖—資產泡沫—脱實向虛,這是20年來不斷重複的套路。

  如果這就是故事的全部,那我們現在就可以散了,按老經驗去應對就行。但這一次,出現了一個意外。

  在房價飛漲的同時,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大幅下跌,同時,外匯儲備也大幅下降。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一邊你的資產價格在蹭蹭蹭往上漲,一邊你的購買力和外匯儲備在咣咣咣往下跌。這是矛盾的兩面。

  這個意外的出現,使得中國面臨着一個從未有過的兩難選擇:保房價,還是保匯率?去年年中,圍繞這個甚至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討論。

  一方面,如果想保匯率,那麼貨幣就不能發行太多,貨幣越多越不值錢,匯率就會下降,因此貨幣政策應由寬鬆變為緊縮。而樓市跟貨幣超發密切相關,貨幣一旦緊縮,房價勢必受到影響。雖然官方在擠泡沫,在出台限購政策,但絕不是想讓房價下跌,只是讓它不要漲得太快而已。不僅如此,貨幣緊縮,企業資金緊張,還會影響到整個經濟的活力。

  另一方面,如果想保房價,那麼貨幣寬鬆的情形還會持續,貨幣發行越多,就越不值錢,匯率還會下跌。

  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案例。

  俄羅斯模式是保房價棄匯率,在烏克蘭危機前後,匯率下跌了50%,資本大量外流,但房價穩住了,小有上漲。

  日本模式是保匯率棄房價,在上世紀90年代後,匯率變化不大,但房價下跌了一半以上。

  中國會如何選?大多人認為,房價事關中國全局、事關中國穩定、是優先選項。中國的資本市場尚未開放,匯率對全局的影響沒那麼大。從這點來説,匯率下行的走勢還是大概率事件。

  事後來看,16年毫無疑問是保住了房價,但是犧牲了匯率。其核心邏輯在於穩增長政策放在首位,而房地產是穩增長的重要動力,因而要穩增長就得保房地產、保房地產就得保房價。

  這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意外”,高房價疊加上了貨幣貶值,它對我們的財富管理的既有經驗造成了一個顛覆,但這還不是故事的全部。

  未來就是一連串意外

  2017年我們看到:

  匯率反轉下跌的意外

  特朗普加劇全球波動的意外

  身邊的地緣風險劇增的意外

  從這一連串意外可以看到:

  1. 我們越來越多地受到全球因素的影響,不管是匯率、特朗普現象還是地緣衝突。

  2. 這種影響深入到了微觀個人層面,不光是國家層面和宏觀層面的影響。影響我們的錢包,影響我們的人生選擇。

  歸結一句話:波動和不確定性正成為時代主題。

  時代變了,身處的環境變了,故事的講法變了,我們怎麼辦?任何只談問題不談解決方案的都是耍流氓。在這個全新的時代、在這個劇烈變動的環境中,一定要有:全球化佈局的思維。

  這是前面故事的一個自然延伸。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正在發生改變。原來,基本是割裂的,先做好自己再去征服外界;現在,融為一體,彼此影響。

  更深層次的是,就像前面的故事所説,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我們的環境越來越具有不確定性,以及,由不確定性引發的安全感問題。舉着火把快速地穿過一個火藥廠,你最後可能仍然活着,但你仍然是一個傻瓜。

  安全感成為這一代中國人的一個心結。霧霾、權力、教育……每一個人面對這些問題時都是弱小的。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到哪裏去?

  面對前面的問題,侷限在一個區域中經常無解,有全球化佈局的思維,就豁然開朗。

  全球資產配置,魅力何處?

  聰明的投資人只需要一款理財產品,那就是資產配置。成熟市場的研究表明,機構投資者90%的絕對收益來自於資產類別配置。“耶魯模式”就是這一結論的最好例證,其多元化的資產有效地實現了全球配置和宏觀對沖。

  大衞·F·史文森有一句名言,管理好風險,收益自然就有了(Focus on the downside and the upside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作為耶魯捐贈基金的首席投資官,其負責管理的捐贈基金在過去近三十年裏創造了無人能及的近17%的年均回報,開創了改變傳統機構策略的“耶魯模式”。

  那麼,我們該如何配置資產,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存銀行?炒房產?買股票?還是股權投資?選擇那麼多,到底應該怎麼做資產配置呢?

  其實,在資產配置這件事上,老祖宗早就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明確的指引:我國古代兩部優秀文化經典著作《道德經》和《孫子兵法》中就有明道、取勢和優術之説。明道,明確道路,就是要有一定的投資策略;取勢,就是順勢而為,響應大趨勢;優術,即優化戰術,就是找到最好的投資武器。

  小編我仔細想一想,老祖宗真有先見之明,這説的不就是大名鼎鼎的黃金三原則嗎?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黃金三原則

  跨地域國別配置,跨資產類別配置,以母基金的方式超配另類資產,最終達到分散投資,化解風險,穩定收益的目的。這樣的投資理財策略簡直棒極了。

  財富因勢而生。沒有美國持續200多年的國運上升,就不會有巴菲特、芒格的投資傳奇;沒有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厚積薄發,也絕不會有今日中國層出不窮的技術創新的“神創板”(即創業板)。財富出海乃當前的大趨勢,中國的高淨值投資者要把握大機遇,響應大趨勢,資產配置全球化。這樣既能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同時也能更好地把握全球性的週期機會,並充分享受海外資產管理市場的紅利。

  而要説最好的投資武器,非母基金莫屬。降低投資門檻,分散投資風險,科學配置資產,簡直牛到逆天啊。

  然鵝,資產配置這麼專業的事還是需要專業的機構去打理。從英美日等國的歷史經驗看,必須通過專業機構,才能專業化理財。

  對於許多投資者而言,資產配置並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在專業機構的幫助下,做好跨資產類別的配置,跨投資區域的配置,精選投資產品,克服貪婪與恐懼,不管在任何市場環境下,都可遊刃有餘。

  (以上內容整理自互聯網 僅供參考)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tjx”:一句話,你的錢交給我用就絕對安全了,因為你不會用,放銀行裏太浪費了。

  (2017-10-23)


  中長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單邊大幅升值或貶值可能性下降

  2017-09-07

  金融時報

  近幾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改此前貶值的趨勢,節節攀升。進入8月,更是先後突破6.7、6.6、6.55的重要關口。截至9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達到6.5311,調升59個基點,連續8天調升,創去年5月18日以來新高,較年初升值6.4%左右。

  專家表示,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美元指數走弱、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加強和引入逆週期調節因子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動了本輪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雙向波動特徵將更加明顯,單邊大幅升值或貶值的可能性在下降。

  多因素推動人民幣匯率走高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整體上在波動中走強,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走勢日趨統一。截至9月6日,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6.5246,離岸人民幣匯率報6.5274。

  “人民幣匯率止跌回升,有國內經濟趨穩、外部美元回調、中美貨幣政策差異收斂等基本面改善以及加強和改進跨境資本流動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分析認為。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周景彤認為,本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強勢上升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國內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基本面的支撐,也有美元指數不斷走弱、中美利差持續擴大、跨境資本流動管理趨嚴、中間價形成機制調整等因素的推動。

  今年以來,中美利差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強形成支撐。另外,7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155億美元,環比下降26%。遠期結售匯簽約順差26億美元,連續第4個月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實現了連續數月環比上升,扭轉了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持續減少的趨勢。

  “資本外流壓力的減輕有利於緩解外匯市場上美元供不應求的壓力,從而助力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業內人士表示。

  2017年5月26日,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在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逆週期調節因子,中間價形成機制變為“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週期調節因子”。專家指出,這有利於對沖市場情緒的順週期波動,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實現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在美元走弱的情況下推動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

  記者還注意到,本週的人民幣即期匯率和中間價的走勢與美元指數出現階段性脱鈎。8月29日,盤中美元指數走弱,導致人民幣匯率升破6.6點位,並且最終收於6.5975,且在隨後的3個交易日,在美元指數反彈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繼續升值,且人民幣匯率收盤價持續高於中間價。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其主要原因在於,當人民幣匯率升破6.6、6.7等整數關鍵點位時,短期往往會帶來更多的美元供給,其來源可能是企業的“存量結匯”力量,從而造成外匯市場供求情況取代美元指數成為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

  人民幣匯率企穩是“一石多鳥”

  多位受訪專家告訴記者,當前人民幣升值有助於人民幣跨境使用,有助於提高境外投資者的持有意願。

  管濤也表示,現階段人民幣匯率企穩是“一石多鳥”,能夠影響市場持匯意願;有助於抑制恐慌性資本外流;改變市場對於人民幣的單邊貶值預期;利於國內進口行業等。

  “目前我們的訂單一般比較穩定,為規避匯率風險,一方面,我們現在和一部分客户已在使用人民幣結算;另一方面,我們也與銀行在溝通,尋求在續做產品組合上規避一部分匯率風險。” 浙江一家外貿型企業負責人在談及人民幣升值對出口訂單帶來的影響時説。

  當然上述企業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客觀來説,當前人民幣匯率升值會給企業出口匯兑帶來一定影響,從而影響利潤;且短期內也不可能完全改變貨幣結算方式,但我們一般會在合同中約定匯率變動分擔方式,以減輕相關影響。”

  其實,匯率變化是把“雙刃劍”,有利就有弊。不少市場人士擔憂,人民幣升值會給國內出口行業帶來影響。

  對此,管濤建議,一方面,國內企業應該汲取教訓,逐漸習慣匯率的雙向波動,建立嚴格的財務紀律,運用金融工具去管理匯率風險,不要用市場判斷替代市場操作;另一方面,如果確實構成市場關切,其影響本身應該通過市場交易在匯率形成中反映,不能都指望通過“逆週期因子”來解決問題,否則市場就永遠不可能成熟。

  招商銀行外匯分析師認為,從長遠看,利用匯率波動盈利並不是進出口企業的本職工作,建立一套體系將匯率波動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控制在可控範圍內。因而,建立一套能應對各種市場變化的機制是擺在每個企業面前的課題。

  匯率雙向波動趨勢明顯

  “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雙向波動特徵將更加明顯,單邊大幅升值或貶值的可能性在下降。”周景彤認為,隨着我國經濟運行韌性增強,短期將繼續給人民幣升值提供空間;弱勢美元短期或將持續,未來美元指數走勢不確定性較大;短期內中美利差將維持高位,但需關注美聯儲加息進程。

  周景彤建議,未來為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最根本的還是需要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同時要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堅持匯率市場化大方向、完善匯率管理模式,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表示,未來特朗普税改具體方案獲批通過可能提振美元。歐元持續走強可能不利於歐元區出口,甚至拖累GDP增長。歐元區貨幣政策從預期轉為事實後,歐元或將回調,相應地,美元可能反彈。此外,潛在的中美貿易衝突也可能對人民幣匯率構成負面衝突。綜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將繼續呈現雙向波動走勢,年底前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出現回調。

  作者:許婷

  編輯:吳粵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我牆我色”:有本事也操縱離岸人民幣匯率

  (2017-09-07)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665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的任重道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