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2015年08月06日訊】中國“支教”教師與英國學生的“遭遇戰”,究竟該如何看待?由此引發的中外教育差異的震盪,又該如何理性面對?對此,記者專訪了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記者:此前,諸多媒體用“中國老師罵哭英國學生”概括整個事件,你怎麼看?
中國老師赴英教育 專家稱理性注意潛在問題
王烽:關於中外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爭論與碰撞,由來已久,絕非新鮮事。而這次不同的是,英國廣播公司通過創設一個教學情景,一場實驗將中英兩國的教育差異呈現了出來,也引發了比以往更激烈的議論。
事實上,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這次的教學實驗或許並非媒體所描述的那樣誇張。當然,由於文化、管理體制、教育理念的差異,這些身處“中國實驗班”的英國學生,的確對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產生了明顯的不適應。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諸如化妝、聊天這些看似“牴觸”,甚至是“挑釁”中國老師的舉動,其實同樣不被英國課堂所接受。你也不能説這些舉動就是不尊重老師,可能在他們心中有懷疑、有試探甚至牴觸,這只是一種方式。
記者:中外文化及教育差異客觀存在,如何正確對待?
王烽:僅僅一場教學試驗,並不能真切體現中外教育的差異。但是,我們應該理性地從這場爭論中看出一些潛在的問題。
從一直以來的調研結果看,在應試方面,我國的中小學生要優於外國同齡學生,這也是我們的優勢所在。我也曾經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其他國家的優秀學生來做中國的高考試題,被難倒了,在中國他們是考不上大學的。但是,我國學生普遍存在的科學創新能力欠缺,後勁不足,也是我國教育中的突出問題。
正因如此,近年來,我們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髮展和完善,個人修養、理想信念、身體素質、意志品質等等,都成為學校關注的重點。
在我看來,僅就孰優孰劣吵來吵去毫無意義,盲目自信和過分自卑都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應該讓我們更加理性地看到,在東西方文化背景、教育模式差異確實存在的現實下,如何找到有利於我國教育發展的“平衡點”,取長補短,磨合、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是當務之急。
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目光放到這些年來我國教育借鑑西方國家的教育理念和做法帶來的可喜進展,反思這些改革進程中遇到的文化和制度衝突,以及問題解決的路徑和經驗;同時更應清醒認識到,我國多數學校、多數課堂仍然過分強調教師中心,過分強調書本知識,過分強調考試成績。將教學的中心向學生轉移,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加學習的選擇性,更加強調個性和能力,這些都是我們改革的方向。(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