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90週年閲兵式系列報道, 為什麼只有這款裝備局部被打上了馬賽克?
建軍90週年閲兵,沒有選在天安門,而是在朱日和基地,受閲部隊沒有着禮服,而是全部迷彩服,絕對突出實戰。
但是,此次閲兵最為搶眼,最讓小夥伴們興奮的是,有40%的軍事裝備是首次公開亮相,什麼概念,也就是説我們軍隊或許有近一半的裝備都是沒有見過的(或許某些國家要小心了)。
然而,此次閲兵的最高潮部分卻是殲—20編隊的出現,這絕對是高潮中的高潮。殲-20編隊的出現可以説明兩個問題:
第一、殲-20的性能已經穩定可靠,不再是像某些國家、某些人説的那樣,殲-20根本沒有成熟,要知道,如果重要的閲兵儀式,誰敢拿測試裝備出場,出了問題誰負責。
第二、殲-20已經開始裝備部隊,從突出實戰這個閲兵主題來看,我們軍隊距離殲-20量產服役已經不遠了。世界上現在擁有五代戰機的國家好像只有美國形成了戰鬥力,日本研究多少年一直沒有看到結果,法國開始的時候走過彎路,現在正在補歷史欠賬,阿三説是搞五代戰績,只是為大家徒增笑料,而北極熊俄羅斯的T-50處境好像有點尷尬,説是2016年底或是2017年初開始交付部隊,但現在好像還是沒什麼動靜。所以,閲兵式上出現殲-20編隊足以讓我們信心滿滿。
正因為已經列裝部隊,為了保證殲-20部署的保密性,所以,在飛行員接受採訪時,背景飛機全部在機身局部打上了馬賽格,因為通過飛機編號就可以推測出殲-20列裝的數量和部署的位置,對於國防建設不利。
另外,殲-20在頭部也打上了馬賽克,這一點小編不太明白,經請教有關專業人士,這或許是智能蒙皮加共形天線技術(如此拗口)。
所謂智能蒙皮加共形天線技術,就是利用超材料設計,將部分機身變身為機載通信天線和合成孔徑雷達,實現超材料智能蒙皮的共形設計。採用該智能蒙皮,飛機可實現“全方位、多任務”的快速雷達波束掃描,同時能保證“高機動、低可探測性”的關鍵指標。美國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其已經經該技術現廣泛應用於F-22“猛禽”、F-35“閃電”戰鬥機和UAV“全球鷹”無人機,用於提高飛行器的綜合性能和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