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日前,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決議,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國內引發激烈討論。不少人很不高興,在他們看來,按照《中國加入WTO議定書》的規定,中國今年理應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而歐洲出於貿易保護,違反條約義務,如果容忍,中國對外貿易將會損失巨大。果真如此嗎?…[詳細]
要點速讀
1
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反傾銷壓力依舊沉重。
2
未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也不一定是壞事。
3
“市場經濟地位”難自動獲得,不被承認,對中國外貿影響不大
“市場經濟地位”是不是可以自動獲得,要看《中國加入WTO議定書》(2001年)的第15條“確定補貼和傾銷時的價格可比性”,內容如下:
從條約文本可以確定的是:無論中國是否滿足市場經濟地位,在15年後(2016年12月11日),WTO成員國都不能繼續使用“替代國價格”。然而,不能繼續使用“代替國價格”和中國能否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是兩回事。現在,歐洲國家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嚴格意義上説,並不能算違反條約義務。
這讓不少人感到擔心:“市場經濟地位”能讓中國企業免受反傾銷之苦,沒有這個地位,中國的對外貿易會損失巨大。實際上,早在議定書籤訂之初,就有學者表達過這種憂慮。事實卻表明,這種憂慮有些多餘。
沒有“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外貿有多大影響,並沒有權威的計量分析。不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峯認為,通過對中國遭遇的反傾銷案件數和貿易爭端涉案金額的統計,可以對此做出大致推測。2002-2014年,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共有788次,年均61次,平均佔全球同期反傾銷率立案的27.8%,恰好和同期中國GDP增量對全球經濟貢獻比例相近。
由於缺乏反傾銷案件金額的詳細數據,盧峯用貿易救濟訴訟案的涉案金額作為代替觀察指標(一般認為,貿易救濟訴訟案中有七成是反傾銷案件)。數據顯示,涉案金額最高的是2012年,為277億美元,佔當年出口總額的1.35%,最低的是2004年,佔比為0.21%,平均為0.42%。
如果把這看作是沒有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損失,固然有可能被低估——因為整個行業的損失,政府的交涉成本等,未算在內;但更有可能被高估——要知道,外貿飛速發展常常會伴隨反傾銷訴訟的增加,如日本的市場經濟地位被廣泛承認,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也依舊面臨大量反傾銷訴訟。中國遭受反傾銷的損失,全算在沒有“市場經濟地位”的頭上,太誇張。
2015年中國仍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
現實中,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以及13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這也可以證明沒有“市場經濟地位”,並未對中國外貿產生太大影響。
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也不意味着中國反傾銷壓力會大幅減輕
常有人以20世紀90年代歐盟對中國的彩電反傾銷案為例,説明“市場經濟地位的重要”。當時歐盟將新加坡作為替代國來計算我國彩電的生產成本,新加坡勞動力成本高出中國20多倍,中國的產品自然被計算成傾銷。
他們認為,如果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就要用產品在中國的實際成本和價格來計算其正常價格,不以成本更高的替代國為標準,中國的外貿環境將大大轉好。
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確實有助於減少貿易摩擦,大幅減少卻很難。WTO《反傾銷協議》第2.2條規定,“如……由於出口國國內市場的特殊市場情況或銷售量較低,不允許對此類銷售進行適當比較,則傾銷幅度應通過比較同類產品出口至一適當第三國的可比價格確定。”
這意味着,即使中國被承認為“市場經濟地位”,別國仍可以中國國內市場屬於“特殊市場情況”為由,採取其他比價標準。以澳大利亞為例,雖然2005年該國就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該國仍多次以“特殊市場情況”為由,全部或部分拒絕使用中國國內市場價格作為計算正常價值的基準。
今年4月23日,澳大利亞接受反傾銷委員會建議,對中國出口的鋼筋和鋼圈徵收反傾銷關税
由於WTO對“特殊市場情況”並未明確內涵,一國是否屬於“特殊市場情況”,常由他國國內法判定。一些學者認為,在實踐效果上,這與認定一個國家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並無差異。
現實中,“市場經濟地位”也很難阻止主要經濟體之間的反傾銷行為。根據世貿組織最新統計,上訴到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貿易救濟爭端,美國上訴和被上訴分別為109例、126例;歐盟分別是96例、82例;中國為13例、34例。告美國最多的是歐盟,告歐盟最多的則是美國。而它們相互承認市場經濟地位。
急於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可能被人佔便宜
由於大量現實因素的影響,中國能否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已經慢慢從一個反傾銷的技術問題,變成了是經濟問題、法律問題、政治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大肆渲染“市場經濟地位”的好處,甚至將其與國家形象相聯繫,反而容易被別人佔便宜。
在歐盟國家中,英國強烈支持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有媒體認為,這和去年以來中國在英國各領域投資不斷加碼,大力支持其北部建設,不無關係。
截至2014年底,中國對英國直接投資存量逾400億美元,英國已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投資目的地國
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稱,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可能威脅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順利開展以及中歐自貿協定未來的前景。中國目前是唯一一個決定慷慨向容克投資計劃(歐委會主席容克制定的一個3000億歐元投資計劃)注資的非歐盟國家。
中國在與歐盟國家進行經貿合作時,並不吝於付出。不過,經貿合作的前提應是互利互惠,如果為爭取“市場經濟地位”,還需要中國向其作出經濟或貿易補償,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更不應像龍永圖説的那樣,“我們每天找人家承認我們的市場經濟地位,讓人家拿着一根棍子來敲我們,跟人家交換一點東西。”
未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有倒逼作用
長期以來,投資、出口和消費是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加入世貿後,出口增長尤為強勁,但這種增長主要得益於價格競爭,即以價廉取勝。價廉,並非我國企業生產效率高,而是以低工資、低利率(存款利率)、國內生態環境惡化為代價。在很大程度上,這樣的出口增長是便宜了外國人。
學者蘇慶義認為,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主要有利於出口部門,不一定有利於整個中國經濟,因為出口慣性使企業很難轉型。而非市場經濟地位的存在可以迫使出口企業做出改變:要麼進行差異化競爭,要麼通過對外投資規避國外反傾銷。
鞋廠工人在辛勤工作
從更廣的角度看,雖説中國的市場經濟並不需要別人承認,但無論是歐盟還是美國,是否承認一國是“市場經濟地位”,都有較為具體的標準。如果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被主要市場經濟體承認,一些亟待改革的市場主體難保不會以此為藉口搪塞改革。
未獲“市場經濟地位”,不僅讓這些部門面臨壓力,普通人心中也難免產生這樣的疑問:加入世貿15年了,為什麼主要市場經濟體依然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難道他們都錯了?我們就沒有需要改革的地方嗎?即使這種疑問形成壓力,也未必是壞事。因為很多時候市場化改革既需要動力,更需要壓力。
結語
歐洲議會現在的決議並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也不一定是最終的結果。但即使最終結果依舊不如願,也沒有必要過分擔憂與焦慮,畢竟,“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外貿影響有限,換個角度看,還是對中國進一步市場化改革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