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庭前獨角獸”鄒碧華 主旋律電影感染力強
銀幕再現“庭前獨角獸”鄒碧華 主旋律電影感染力超強
2014年12月10日,上海高院副院長鄒碧華遽然離世,震動整個法律界,網上網下,哀思如潮。為重現這一光輝形象,鄒碧華的故事不僅出書立傳,搬上話劇舞台,上海電影集團還以鄒碧華生前事蹟為藍本,在銀幕上再現了一位公正為民的好法官形象,將他的點點滴滴播撒在更多觀眾的心中。
電影《鄒碧華》海報
當上海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首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地區之一時,鄒碧華作為最高法“審判權力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司法公開平台建設改革試點”等方案的參與者和制定者,理所應當地挑起了推進司法改革的重擔。這也成為電影《鄒碧華》重點展現的情節。
法官員額制是此輪司法改革的“牛鼻子”,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改革要求法官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法官比例被壓縮至33%,這意味着有一批現任法官進不了法官序列,怎麼改?鄒碧華帶着同事們開了無數次會議,改了三十多稿,都沒有想到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傳統做法通常為了保持法官比例搞“一刀切”的做法,把助審員切掉。這樣一來,年輕人工作積極性沒了,而一些多年未辦案子的老法官們重返一線,他們能否擔得起獨立審判責任?康達正是後者的代表。
康達跟隨鄒碧華工作多年,是鄒碧華最器重的手下,但當他面臨法官員額制改革時,也陷入了兩難境地。一方面,他無比渴望跟着鄒碧華為中國的司法改革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康達高聲誦讀拿破崙在修訂《民法典》時所説的話,讓人動容;另一方面,康達5年多沒有辦過一件案子,如果改革,他將被逐出法官隊伍,無奈之下,他向鄒碧華提交了一紙辭呈。
面對這樣的兩難處境,鄒碧華偶然從跳水的難度係數中得到啓發,隨即帶領司改辦團隊,調研全市法官分佈情況、人力資源實際投入,獨創了一套“案件權重係數”,分析全市法官辦案質效,並請來調查公司進行專業分析,尋求最佳方案。最終,員額制改革避免了“一刀切”,一批真正有才幹的人進入了法官隊伍。
像法官員額制改革這樣的真實案例在《鄒碧華》這部影片中還有很多,主創人員依據客觀事實打造劇情,不僅不避諱敏感的矛盾點,反而匠心巧用,塑造成扣人心絃的戲劇衝突,直面很多法院工作中的痛點難點。這一幕幕精彩大戲,真實再現了鄒碧華光輝而又短暫的一生。這位“庭前獨角獸”始終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在短暫的生命旅程中成為了一個有厚度的人。
工作以外的鄒碧華
電影《鄒碧華》不僅藝術再現了鄒碧華為司法事業鞠躬盡瘁的一生,還講述了他與唐海琳的夫妻情,與鄒逸風的父子情。鄒碧華過世後,兒子鄒逸風想到父親常年忙於工作,自己對父親的事情知之甚少,於是打開父親的電腦和手機,希望能更多地瞭解父親。
在鄒碧華的電腦裏,有他精心製作的PPT,有他編寫的法學著作,還有他為兒子生日錄製的祝福視頻,鄒碧華忙得甚至來不及將視頻錄完,就匆匆被叫去開會。有一年兒子生日,鄒碧華在接他去開會的車上,搖下車窗,對身後的兒子深情地説:“大風,生日快樂!”影片就在兒子的尋找和追憶之中,將鄒碧華的生平呈現在大家面前。
工作得力,鄒碧華的美學素養也相當高,他業餘喜歡攝影和畫畫,還非常愛看書,家裏和辦公室全被書籍堆滿了。追求完美的個性讓鄒碧華做一件事就能成一件事,連演講用的PPT他都親力親為,演員佟瑞欣在片中演講時所用的PPT正是鄒碧華生前製作的。影片將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先進人物形象搬上銀幕,成功還原了一個真實、生動、鮮活的鄒碧華。
上影老中青三代戲骨齊上陣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上海電影集團舉全上影演員劇團之力,給了《鄒碧華》最強的演職人員配置。資深導演史鳳和擔任導演,上影演員劇團團長佟瑞欣擔任主演,在影片中扮演鄒碧華。製片人周利平表示,這部電影沒有配角,沒有羣眾演員,片中都是大牌演員,更準確地説是藝術家們在共同完成這部電影。
也因此這部電影星光熠熠,你可以在長寧區法院裏的上訪羣眾裏看到中國電影金雞獎“終生成就獎”獲得者牛模法庭戲裏看到金雞獎華表獎雙料影后于慧,還可以在很多片段中發現王志華、張文蓉、王詩槐、崔傑、徐才根、肖榮生、張曉林、何琳等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身影。在電影開篇不久的鬧訪戲中,因為演員們演得太過逼真,長寧區法院周圍的居民以為真的有人在鬧事,甚至撥打了110,直到民警趕到現場後才發現,原來是在拍戲。
82歲高齡的牛乃擔自己雖只是在影片中飾演一位上訪羣眾的角色,但在研讀劇本的時候,深深被鄒碧華法官的崇高精神所感動,為自己能夠出演這樣一部好題材的電影感到榮幸。拍攝結束後,牛姆治奈詞昭莩齔昀停只為烘托好鄒碧華同志這個優秀黨員領導幹部的形象。
雙料影后于慧結婚成家後常年居住在美國,劇組邀請她出演法庭案中被告的妻子秦曉一角,雖然戲份不多,但當於慧瞭解到鄒碧華的感人事蹟之後,二話沒説就飛回國內,參與電影的拍攝。這些藝術家正是擁有着對錶演事業的熱愛和對鄒碧華的崇敬,才讓影片擁有了主旋律題材難能可貴的感染力。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趙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