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第69屆黃金時段艾美獎於當地時間9月17日落下帷幕。Hulu出品的《使女的故事》成為了最大贏家,捧起了最佳劇集、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與最佳女配角五個獎盃。

  雖然按照提名的數量來看,Hulu被Netflix和亞馬遜遠遠甩在身後,不過憑藉《使女的故事》,由迪士尼、21世紀福克斯、時代華納以及康卡斯特共同持股的Hulu成為了艾美獎歷史上第一個拿到劇情類最佳劇集獎的流媒體。Hulu並沒有公佈過《使女的故事》的收視數字,不過在艾美的折桂勢必會為它增加更多的觀眾。

  伊麗莎白·莫斯因為在劇中的演出第一次榮膺艾美的最佳女主角。在此之前,她八次獲得提名(包括《廣告狂人》中Peggy Olson的角色)都空手而歸。

  HBO的《大小謊言》則在限定劇中勢頭強勁,獲得了五座獎盃。其中,妮可·基德曼首次獲得電視電影/限定劇集最佳女主角。

  艾美獎提名出爐後,就有很多分析認為政治因素為許多節目推波助瀾了一把。正式的頒獎典禮上,政治氣氛依然濃烈。扣扣熊在開場揶揄了特朗普團隊總是被數據打臉後,前白宮發言人、屢次遭到《週六夜現場》惡搞的Sean Spicer推着移動講台登台亮相。“今年艾美獎的觀看人數是史上最高的。”他説。

  唐納德·格洛沃自編自導自演的《亞特蘭大》為他帶回了喜劇類最佳導演與最佳男主角兩座獎盃。唐納德·格洛沃在領獎台上説:“我得感謝特朗普使得黑人排到了最受壓迫榜榜首的位置。”

  對政治形勢極盡吐槽之勢的《週六夜現場》獲得了最佳綜藝小品系列獎,同時包攬了喜劇表演類的配角獎項。把川普演得惟妙惟肖的亞力克·鮑德温和以假亂真的希拉里凱特·麥金農分別榮膺最佳男女配角。

  喜劇類的最佳女主角被出演《副總統》的茱莉亞·路易斯-德瑞弗斯摘得,這是她連續第六次榮膺該獎,也是艾美獎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一位演員憑藉單一劇集獲得六座艾美獎盃的情況。HBO的《副總統》戰勝FX的《亞特蘭大》獲得喜劇類最佳劇集,這是它連續第三年問鼎。對於它的競爭對手的一個好消息是,《副總統》將在明年畫上句號。

  Netflix成為了本屆艾美的一個失意者,雖然最佳劇集的七個提名中貢獻了三部,卻只能看着《使女的故事》登頂。另外,NBC的《我們這一天》也沒能如預期那樣獲得獎項的垂青,只收穫了最佳劇情類男主角。

  從平台獲獎的數量上來看,HBO仍然是最厲害的角色,哪怕《權力的遊戲》缺席,哪怕《西部世界》沒能閃耀,HBO還是憑藉《大小謊言》和《副總統》的表現收穫了10座艾美獎盃。NBC獲得了六座獎盃,Hulu有五座,比Netflix還要多一座。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瘋子-1573”:小惡魔腿中間的兩個字母,哈哈哈。

  網友“啫啫4”:感覺虎頭蛇尾


  艾美獎新鮮出爐,今年最好看的神劇都在這裏了!

  2017-09-18

  八卦芒果

  今天艾美獎正式頒獎了,我是在【芒果TV】(不是我家開的啦哈哈)看的直播。

  大家都知道,美劇經常出神劇,而通過艾美獎結果,我們可以淘出被權威蓋章的“神中之神”!總結了以下這些,大家看看對哪部感興趣,可以補起來啦!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點擊播放

  GIF/13K

  《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超級slay!橫掃艾美獎!獲得了(劇情類)最佳劇集、最佳女主&女配角、最佳導演&編劇等獎項!

  這部美劇給我的感覺就是…太太太恐怖了我滴媽,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但還是建議大家看一看,尤其是女性盆友,一定要看,以警醒自己不要做一隻温水中的青蛙。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劇中設定在未來世界,有一個新政府取代了美國政府,並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基列共和國。

  在這個國家裏,各個男性主教大人擁有着絕對的權力,女性被當做國有財產,有生育能力的女性稱為“使女”,她們會被迫作為統治階級的生育工具。

  “使女”不能化妝,不允許擁有私人生活,甚至私人財產,讀書會被砍手,走路也不許東張西望,不許交頭接耳。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點擊播放

  GIF/1842K

  “使女”們一開始對政權變化帶來的後果很疑惑,然後她們會被帶去接受嬤嬤的“感化”,嬤嬤把“生育工具”洗腦成一種偉大的行為。當然會有些人不買賬,所以就吐槽一兩句。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結果呢?她先是被電擊...然後被挖掉了眼睛,因為“生育工具不需要眼睛,只要有完整的子宮就可以了”。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點擊播放

  GIF/918K

  很架空嗎?看過你就知道多現實了。

  使女制度剛成立的時候,那個負責感化使女的嬤嬤説,“你們現在可能會覺得很奇怪,但過一段時間就好了,一切都會變得稀鬆平常”。不得不承認,她説的在理。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生活中有什麼明明是不正常的,被漸漸當成了“稀鬆平常”,當你想拒絕這些“不正常”,反而你被指責“不對”。這部劇的神奇之處就是在於,裏面太多的細節可以聯繫到實際生活,給你非常真切的恐懼。恐懼挺好的,恐懼讓人清醒。

  《我們這一天》

  看完《使女的故事》,急需《我們這一天》來治癒一下!感受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

  《我們這一天》獲得了艾美獎很多項提名,但最終只斬獲一個劇情類最佳男主角,可惜可惜,但不妨礙這是一部值得力薦的劇。

  這是一部和韓劇《請回答1988》有點像的美劇。沒有高能預警,沒有大尺度黃暴場面,沒有反轉,沒有科技感,沒有陰謀,就是一部淡淡的生活劇,但拍得太好了,每集都是一股暖流,每集都想哭。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故事的主角,是四個同一天生日的人。其中一個是另外三個的爸爸。

  傑克的妻子,在他36歲生日當天分娩,妻子生下三胞胎,但最小的兒子意外夭折,傑克收養了被遺棄的也是同一天生日的黑人小孩。

  轉眼三個孩子也都來到了36歲。這是一個家庭事業都相對尷尬的年齡,已經脱離了年少輕狂,卻還沒為自己中年人的穩重作準備。大家都面對着一系列生活的困難。

  雙胞胎哥哥是位肥皂劇演員,不甘心36歲還在做花瓶,他在攝製現場崩潰發飆,職業生涯遭遇危機;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雙胞胎妹妹深受肥胖症困擾,自我認同感低,遇見追求自己的男人也無法放開去愛;收養的黑人小孩長成了高富帥,卻放不下被生父拋棄的過往,36歲生日這天他找到了生父,後者卻已身患絕症。(就是他獲得了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聽上去好像是很艱難的人生?但誰的人生又一帆風順呢……劇情裏的親情、愛情、事業、減肥、原生家庭障礙、生離死別等,這些都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須經受的。這一家人很有愛,劇情自然又走心,觀眾一邊流淚一邊看着他們面對問題、處理問題,感覺自己也釋懷了某些執念。

  這部劇是雙線並行,爸爸媽媽的故事也刻畫得很感人。雞湯也很美味。強烈推薦!備好紙巾!

  《副總統》

  《副總統》超厲害,獲得了喜劇類最佳劇集,而茱莉亞獲得了喜劇類最佳女主角,這已是她6次蟬聯這個獎了!這個獎乾脆改叫Julia獎得了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這部劇在國內的關注度比較低,但的確是一部很高質量而且很搞笑的劇。看過的網友都説好。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副總統》描述前任女參議員Selina Meyer當上副總統後雞飛狗跳的故事。這部劇可不是《紙牌屋》那樣嚴肅的“宮鬥戲”,而是一羣白宮工作人員的搞笑日常。

  除了女主的演技,台詞也是一大亮點,有好多對現實政壇機智諷刺的的暗梗。想了解美國政府文化和想學習用英語罵人,可以看看這部喜劇。最終季已經結束了,不用忍受等更新的痛苦。

  《宿敵:貝蒂和瓊》

  這部我之前專門寫過。貝蒂和瓊是好萊塢黃金年代的兩位大明星,她們足足撕逼了30年。而《宿敵:貝蒂和瓊》就是重現了這一段史詩級撕逼

  這部劇的亮點是演技、真實故事還原和bling bling的好萊塢黃金年代,絕對滿足好奇心和視覺享受。

  貝蒂和瓊都是奧斯卡影后,而飾演貝蒂的蘇珊·薩蘭登(SusanSarandon)和飾演瓊的傑西卡·蘭格(Jessica Lange)也都是奧斯卡影后,她們完全演出了貝蒂和瓊的風采。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故事高度還原那段空前絕後的大明星撕逼史,簡直是吃瓜羣眾的盛宴。

  真實歷史上,在某一場記者會,貝蒂和瓊為了出現在照片的優勢位置(見報時名字會排在前面)而使盡心機。貝蒂佔了右邊的椅子,以為穩贏,誰知瓊放棄了左邊椅子,笑着站在了後面,不多不少,就贏一個頭的位置哈哈哈哈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在《宿敵:貝蒂和瓊》中還原了這個故事。瓊剛想坐下,被貝蒂搶座,貝蒂還故意喊她的黑稱“露西爾”: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點擊播放

  GIF/850K

  瓊也不是省油的燈,直接站在她的右邊。看這兩位的尬笑哈哈哈,活體展示塑料花般的姐妹情誼。比芭莎晚宴刺激多了。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兩人到死都在互懟。瓊比貝蒂先去世,據説瓊去世的時候,貝蒂説:對死者,不要説壞話,只能説點好的。所以貝蒂説:You should never say bad things about the dead, you should only say good . . . Joan Crawford is dead. Good.

  但這部戲絕非讓大家看撕逼那麼簡單。它展現了好萊塢工業的繁華和殘酷,女演員處境的艱難。貝蒂和瓊都是很優秀的女演員,但因為年齡大了而沒有人願意找她們拍戲。她們最恨彼此,也最惋惜彼此,簡直要做她們的CP粉了。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大小謊言》

  《宿敵》這麼好看也沒有拿下多少獎,因為輸給了更強大的《大小謊言》。後者拿下最佳限定劇、最佳限定劇女主、男配、女配、導演,橫掃5獎。

  《大小謊言》的陣容也非常強大,也是有兩個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和瑞西•威瑟斯彭)加盟,最終妮可戰勝三個奧斯卡影后,拿了最佳女主角。

  《大小謊言》之所以能吸引這麼多大咖加盟,首先就是它的故事夠牛逼,夠吸引人。妮可通宵看完原著之後,就立刻飛往澳大利亞與原著作者聯繫拿下了版權。

  故事講述了一家幼兒園的三位女家長,各自站在人生交叉口上,因為家長之夜的一宗命案,讓她們團結一起,尋求真相的故事。

  劇情雙線並行,既有讓人慾罷不能的懸疑,又有對女性困境的探討,展示了已婚主婦們痛苦的自我認知、自我重塑的過程,以及一個普通女人一生中最有可能真正遭遇的各種問題,既現實又温暖。

  部部都是優之良品,想好要追哪部了嗎?

  無論題材的廣度深度還是製作水準,美劇真是走在時代前沿!就像這次艾美獎直播的獨家冠名凱迪拉克一樣,一直有突破成規的天性、永無止境地追求不凡以及樂於創造的精神。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凱迪拉克是個百年老品牌,從開發世界上首台自動電子點火引擎到首次將計算機技術融入汽車、首次為用户提供黑色以外的色彩選擇,再到開創出家族史上速度最快的量產車—CTS-V系列,這些成果彰顯了它的輝煌的歷史,優秀美劇都很喜歡使用凱迪拉克。

  例如在《贖金》,凱迪拉克ATS疾速出場,穩準帥: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點擊播放

  GIF/1019K

  在《殖民地》中,裝備ARS主動式後輪轉向系統的凱迪拉克CT6展示了一番靈活轉向: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點擊播放

  GIF/1385K

  凱迪拉克告訴我們,所有的偉大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正是因為創作者勇於開拓,勇於嘗試,精益求精的精神,我們才能看到這些神劇,希望國產劇有一天也能這麼優秀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9-18)


  《使女的故事》橫掃艾美獎,小説原著關乎女性、宗教和預言

  2017-09-18

  澎湃新聞

  【編者按】北京時間9月18日上午,美國電視類最高獎項,第69屆艾美獎揭曉。根據阿特伍德小説《使女的故事》改編的同名劇集,橫掃最重要的劇情類劇集獎項,囊括最佳劇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等獎項。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一系列反烏托邦題材的小説開始在美國熱銷。其中,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也進入了美國亞馬遜圖書暢銷榜。本文為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為新版《使女的故事》撰寫的序言。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1984年春,我開始寫《使女的故事》,它最初並不叫這個名字。我用手寫,絕大多數時候寫在黃色法律記事本上,然後把我難以辨識的潦草手稿在一台租來的德國鍵盤手動打字機上敲出來。

  鍵盤是德國產是因為我當時住在西柏林,那時它還被柏林牆包圍:蘇聯仍然強勢,並且要等上五年才會崩塌。每週日,東德空軍制造音爆,提醒我們,他們近在咫尺。我造訪過幾個鐵幕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東德——經歷了那種警覺、被監視的感覺、死寂、轉換話題、人們用來傳遞信息的曖昧方式,這些對我當時的寫作產生了影響。那些重新分配用途的大樓也一樣。“這本來屬於……但後來他們消失了。”這種故事我聽了很多回。

  我出生於1939年,在二戰時開始記事,我知道建立起的秩序可能會一夜之間消失。變化可以迅疾如閃電。“這在這裏是不會發生的”並不可靠:任何事都可能發生,在一定的情形下。

  到了1984年,我那會兒迴避自己的小説已經有一兩年了。它在我看來是一項冒險。自1950年代高中生涯以來,我一直廣泛地涉獵科幻小説、懸測小説、烏托邦和反烏托邦小説,但我從未寫過這樣一本書。我能寫嗎?這種形式遍佈陷阱,其中包括説教的傾向,轉入寓言的危險,以及缺乏説服力。如果我要創造一個虛構的花園,我希望裏面的蟾蜍是真的。我的其中一項原則是,我不會在書中放入任何詹姆斯·喬伊斯所言歷史的“噩夢”中已經發生過的事件,或者任何已經存在的科技。沒有想象的小玩意兒,沒有想象的法律,沒有想象的暴行。俗話説,上帝顯身於細節。魔鬼也是。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電視劇《使女的故事》將於4月開播。

  回到1984年,書中主要的前提假設——即使在我看來——都相當出格。我能説服讀者,美國發生了一場政變,從前的自由民主政權變成了一個缺乏想象力的神權獨裁嗎?在書中,憲政和國會不復存在:基列共和國建立在17世紀新教信仰根基上,它也是我們自以為了解的當代美國的根基。

  這本書發生的具體地點在麻省劍橋,哈佛大學所在之地,如今這裏是一所前沿的自由教育機構,但曾經是新教神學院。基列秘密服務機構位於懷德納圖書館,我在書架間度過了很長時間,查找我的新英格蘭祖先的資料,還有薩勒姆女巫審判的資料。把哈佛牆安排為受刑者屍體的陳列處會不會讓有的人感到冒犯?(的確有。)

  在小説中,人口由於有毒的環境不斷減少,社會急需生育能存活下來的嬰兒。在極權制度之下——或者在任何一個高度等級分明的社會——統治階級獨佔寶貴資源,所以政權精英們安排將具備生育能力的女性分配給他們,作為使女。《聖經》中存在先例,即雅各和他的兩名妻子拉結和利亞,還有他們的兩個使女。一個男人,四個女人,十二個兒子——但是使女不能擁有她們的孩子。他們分別屬於兩名妻子。

  於是故事就此展開。

  我剛開始寫《使女的故事》時,它的名字是《奧芙弗雷德(Offred)》,即主人公的名字。這個名字來自一個男人的名,“弗雷德”,再加上前綴“奧芙”(of)表示“從屬”,就好像法語裏的“德”(de),或者德語裏的“馮”(von),或者英語姓氏如威廉姆森中的後綴“森”(son)。這個名字裏隱藏着另一種可能:“獻祭的”(offered),意味着一種宗教的獻祭,一個作為祭品供上的受害者。

  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我們直到最後都不知道主人公的真實姓名?我回答,因為在歷史上許許多多的人的姓名都被更改了,或者乾脆消失了。有人推斷奧芙弗雷德的真實姓名是瓊,因為使女們在寢室裏聊的所有名字裏,只有“瓊”這個名字再也沒出現過。這並不是我的本意,但它説得通,因此讀者也儘可以採納。

  在寫作的過程中,小説名改成了“使女的故事”,一部分原因是向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致敬,另一部分原因是引入童話和民間故事色彩:這個故事由主人公講述給後來的、遙遠的聆聽者,它具備那種不可置信的奇幻色彩,和那些經歷過驚天動地事件的人們講的故事有共通之處。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經年累月,《使女的故事》有了許多種形式。它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它在1990年拍成了電影。它被改編成了戲劇,還被編成了芭蕾舞。它被改寫成一本繪本。2017年4月,它作為電視劇在MGM/Hulu播出。

  在這部電視劇中我會客串一個配角。在這個場景中,新徵募的使女將會在某種再教育機構裏被洗腦。她們必須學會擯棄之前的身份,明白她們的地位和義務,瞭解她們不具備真實的權利,但只要順從,就能得到保護,她們還將學會輕視自己,以便接受既定的命運,不會反叛或逃跑。

  侍女們圍坐一圈,泰瑟電槍逼迫她們加入到一種如今被稱為(在1984年還未得名)“蕩婦羞辱”的活動中,辱罵她們中的一名叫珍妮的成員,她被迫講述自己青少年時期被輪姦的經歷。其他使女,則唸誦珍妮的過錯,因為她引誘了施暴者。

  儘管這“只是一部電視劇”,女演員們在休息時間裏會咯咯輕笑,而我自己也“僅僅是在假裝”,我仍然覺得這種場景可怕得讓人不安。這太像歷史了。是的,女人們會聯合起來打擊其他女人。

  是的,她們會指責他人,從而保護自己:這在社交媒體時代公開發生在我們眼前,社交媒體本身也讓這種拉幫結派成為可能。是的,她們會欣然攫取權利凌駕於他人之上,甚至——或許尤其是——在女人作為弱勢集體的社會體系裏:所有的權力都是相對的,在艱難的時局裏,任何一丁點權力都比什麼都沒有要好。有的掌權的教官阿姨真的相信她們是在幫助使女們。至少她們沒有被送去清掃有毒的廢料,至少在這個美麗新世界裏她們不會被強暴,至少不會被那樣強暴,不會被陌生人強暴。有的教官是施虐狂者。有的是投機主義者。她們都長於利用1984年女性主義運動的宗旨——比如反色情宣傳以及預防性侵——來達成她們的目的。正如我所説的:現實亦如是。

  藉此我來回答三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

  其一,《使女的故事》是一部“女性主義”小説嗎?如果你指的是一本意識形態的小冊子,裏面所有女人都是天使,或者都是無法作出道德選擇的受害者,或者二者皆是,那麼它不是。但如果你説的是這樣一部小説,裏面的女人都是人——性格各異、舉止不同——並且也很有趣,重要,發生在她們身上的事對於整本書的主題、結構和情節都很重要,那麼,是的。在這種意義上,許多書都是“女性主義”的。

  為什麼既有趣又重要呢?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女性是既有趣又重要的。她們不是自然造物事後添加的產物,她們不是人類命運中的次等參與者,每個社會一直以來都明白這一點。沒有女人生育,人類會滅絕。正因如此,對成年女性、少女、幼童的大規模強暴、謀殺長久以來都是種族滅絕戰爭以及其他意在征服剝削某個羣體的戰爭的特徵之一。殺掉他們的嬰兒,用你的來取代,貓是這樣做的;讓女人生育孩子而養不起他們,或者為了自己的目的將孩子從她們身邊奪走,偷走——這是一個流傳廣泛、年歲悠久的主題。

  第二個經常提起的問題:《使女的故事》是反宗教的嗎?同樣,這取決於你的問題的涵義。的確,一羣專制主義的男人掌握政權,試圖重新建立一種極端的父系社會,禁止女人們(就像19世紀美國黑奴一樣)閲讀。更進一步,她們無法掌管金錢,無法在外工作,《聖經》裏的某些女性並非如此。這種政權運用宗教象徵,任何獨裁美國的政權都會採取這一措施。

  基列國的女人們穿着的樸素服飾來自西方宗教標誌——妻子穿着藍色,象徵純潔,源自聖母瑪利亞;使女們着紅色,象徵誕子的出血,同時也源自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的女追隨者)。另外,如果你要出逃,紅色也更容易辨識。社會階層較低的男人們的妻子被稱為執帚,着條紋服裝。我得坦白説,那些遮臉的繫帶女帽的靈感不僅來自維多利亞時代中期的服飾以及修女服飾,還來源於20世紀40年代老荷蘭清潔劑的包裝,上面有個女人的臉被遮住了,我還是小孩時很怕她。許多極權主義都曾採用服飾——無論是禁止穿什麼還是強制穿什麼——來識別和掌控人們(比如黃色五星和羅馬紫)——它們中許多都打着宗教的旗號進行統治。這讓異教徒更容易出現了。

  在這本書裏,主導的“宗教”旨在進行教條主義的掌控,我們熟悉的宗教教派被廢除了。貴格會潛入底下,逃到了加拿大,正如我所料。奧芙弗雷德有一本私藏的聖經主禱文,她拒絕相信這個政權是由一個公正的、慈悲的上帝授權的。在如今的真實世界裏,有的宗教集團引領運動保護弱勢羣體,其中包括女性。

  因此,這本書並不是“反宗教”的。它反對的是將宗教作為暴政的掩護;這完全是另一碼事。

  《使女的故事》是預言小説嗎?這是我被問到的第三個問題——並且伴隨着美國社會中的某些人掌權並通過法令,實施他們過去——甚至就在1984年,我正在寫這本小説時——聲稱想要做的事。不,這不是預言小説,因為預知未來實在是不可能的:有太多的變量,和無法預知的可能性。不妨説這是一部反預言小説:如果未來能如此鉅細無遺地講述出來,或許它不會發生。但這種想當然的想法也靠不住。

  有太多不同的材料孕育了《使女的故事》——集體處決,禁奢法,焚書,黨衞軍的生命之泉計劃,阿根廷將軍偷竊幼童的行為,蓄奴制的歷史,美國一夫多妻制的歷史……不枚勝舉。

  但還有一種文學形式我沒提到:目擊者文學。奧芙弗雷德盡其所能地記錄了她的故事;然後她將它藏了起來,相信它日後可能會被某人發現,他能理解它並傳播出去。這種行為代表了希望:每一個被記錄下的故事都暗含着一個未來的讀者。魯濱遜記日記。塞繆爾·佩皮斯也寫日記,他詳細記錄了倫敦大火。黑死病瘟疫期間也有很多人這麼做,但他們的很多記錄常常戛然而止。還有羅密歐·達萊爾,他記下了盧旺達大屠殺,和冷漠的世界。還有安妮·弗蘭克,把日記藏在她的秘室裏。

  奧芙弗雷德的記錄有兩種讀者:一種就在這本書的末尾,在未來的某場學術會議上,這種讀者能自由地閲讀,但並不總是如我們所願得具備同情心;還有一種就是任何一個時代裏單個的讀者。這是“真正的”讀者,每個作家為之寫作的“親愛的讀者”。許多“親愛的讀者”自己也會成為作者。這正是我們寫作者的開端:從閲讀開始。我們聽到一本書的聲音向我們訴説。

  最近的美國大選後,恐懼與焦慮蔓延。基本的公民自由被視作受到侵害,過去數十載、甚至幾個世紀以來女性贏得的許多權利也遭到侵害,對許多羣體的仇恨開始滋長,形形色色的極端主義者開始表達對民主政權的嘲諷,我確定某處的某人——我猜應該有很多人——正在寫下他們的親身經歷。或者他們將銘記在心,日後如有可能,將它記錄下來。

  他們的訊息將被壓迫和埋藏嗎?幾百年後,在一間舊房子的一面牆後,會有人發現它們嗎?

  讓我們期待這一切不至於遭到那個地步。我相信它不會。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9-18)


  第69屆艾美獎頒獎典禮將在台灣時間18日舉行,本屆女主角競爭可是比男主角激烈,特別是在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部分,6名角逐者就有4位奧斯卡影后,許多大銀幕巨星轉戰小螢幕,為今年的典禮增添不少看頭。

  ►【2017艾美獎相關新聞】

  ▲《仕女的故事》茱莉亞路易德瑞福斯。(圖/《仕女的故事》劇照)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薇歐拉戴維斯(Viola Davis)《謀殺入門課》

  克萊兒弗伊(Claire Foy)《王冠》

  伊莉莎白摩斯(Elizabeth Moss)《仕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s)

  凱莉羅素(Keri Russell)《冷戰諜夢》

  羅蘋萊特(Robin Wright)《紙牌屋》

  伊凡瑞秋伍德(Evan Rachel Wood)《西方極樂園》

  薇歐拉戴維斯是唯一一位獲得該獎的入圍者,和多次入圍皆飲恨的羅蘋萊特此次勝算似乎不大。外媒較看好伊莉莎白摩斯,她在這部改編自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的《仕女的故事》中,細緻、複雜的演技備受青睞,過去未能以《廣告狂人》受到艾美獎肯定的她,本屆呼聲頗高,但是《王冠》的克萊兒弗伊年初才獲得金球獎,首次入圍該獎也有不少支持者。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副人之仁》茱莉亞路易德瑞福斯。(圖/《副人之仁》劇照)

  喜劇類女主角

  潘蜜拉艾德倫(Pamela Adlon)《更美好的事》(Better Things)

  艾莉森珍奈(Allison Janney)《極品老媽》(Mom)

  艾莉坎波(Ellie Kemper)《打不倒的金咪》

  茱莉亞路易德瑞福斯(Julia Louis-Dreyfys)《副人之仁》

  崔西艾莉羅斯(Tracee Ellis Ross)《喜新不厭舊》

  莉莉湯林(Lily Tomlin) 《同妻俱樂部》

  珍芳達(Jane Fonda)《同妻俱樂部》(Grace and Frankie)

  《副人之仁》茱莉亞路易德瑞福斯本屆依然被看好獲獎,尤其該劇集將在明年畫下句點,讓她仍被外媒看好,如果最後順利奪獎,這將是她第6座喜劇類女主角獎。不過外媒也點名《極品老媽》艾莉森珍奈以及《更美好的事》潘蜜拉艾德倫,尤其後者在半自傳故事中演出自己,表現突出,但是礙於艾美獎沒有頒獎給類似的角色過,獲獎似乎有點難度。

  ▲《美麗心計》妮可基嫚。(圖/《美麗心計》劇照)

  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凱莉昆恩(Carrie Coon)《冰血暴》

  費莉西緹霍夫曼(Felicity Huffman)《American Crime》

  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美麗心計》

  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美麗心計》

  潔西卡蘭芝(Jessica Lange)/《宿敵》

  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宿敵》

  本獎項集結4位奧斯卡影后,《美麗心計》妮可基嫚呼聲相當高,在裏頭飾演被家暴的貴婦,外表高貴,內心卻滿是疤痕和秘密,力壓同劇的瑞絲薇斯朋,雖然《宿敵》的潔西卡蘭芝也有被外媒點名,但演出被認為和過去類似,聲勢依舊不及妮可基嫚。

  (2017-09-16)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影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如果要如《大小謊言》《使女的故事》一般生動多樣,又具説服力,必須要跨過“一個女性的光環要通過得到儘可能多的男性的愛慕得來”的門檻——這個門檻,哪怕近期好評連連的《那年花開月正圓》,都跨不過。

  今年艾美獎最大贏家是女性

  川普當選總統之後的第一個艾美獎,被賦予濃烈的政治色彩是件意料之中的事。但相比於半年前奧斯卡的先例,更貼近普通大眾的電視圈,反映現實的力度比電影界更強了些。

  除了主持人史蒂芬·科拜爾伯延續個人脱口秀裏的實事諷刺風格,最直白的體現,在今年的獲獎名單裏一覽無遺。當中,不得不提到多元化的勝利:劇情類、喜劇類和限定劇/電視電影類的最佳男主角分別被有色人種演員拿下,是首次;蕾娜·懷瑟與阿茲·安薩里一起獲得喜劇類最佳編劇,是黑人女性編劇中首次;茱莉亞·路易斯-德利法絲第6次憑《副總統》裏的角色獲得喜劇類最佳女主角,一個演員靠同一角色的獲獎數量,是首次;劇情類最佳劇集被一部網劇(《使女的故事》)獲得,也是首次……

  不過,如果非要歸納出今年艾美獎的最大贏家,那一定是女性(從演員到編劇、導演),其中以HBO限定劇《大小謊言》和Hulu劇情劇《使女的故事》兩部女性題材電視劇的大獲全勝為代表——《大小謊言》贏得5個獎項,《使女的故事》也不遑多讓,也贏得5個獎項,在各自類別裏都屬於橫掃類型的。

  一部揭開了加州白人上流社會幾個家庭光鮮生活背後的陰暗與醜陋,另一部以反烏托邦式的場景設定,講述着一批女性在未來世界極權社會中,變成了字面意義上的“生育機器”——兩部劇同樣從女性視角出發,在不同背景下對女性的命運做到了不同層面,但同等程度的關注與同情,這在過去一年的美國電視界,可以説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轉折點。

  就像妮可·基德曼上台領獎時發言裏講的:“這部劇裏的女性角色,誕生於我們對當下(影視作品中)女性重要角色缺失的失望。”與她獲得同一提名的劇中搭檔瑞茜·威瑟斯彭之前在訪談中也談論過類似的話題,作為她從電影轉型到電視、從演員到兼任製作人的理由之一,“當我的經紀人拿着某個劇本對我説‘所有好萊塢的女演員都想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我感到詫異,電影中為女性樹立的角色只能做到這樣了嗎?所以這不斷激勵着我去為女性創造更多可能。”

  實際上,美國電視圈中女性勢力的崛起,今年並不是第一次,就在幾年前,《都市女孩》《我本堅強》《副總統》等以女性為中心的熱門喜劇的出現,已經引發過一輪討論,但當時的格局,還停留在“反英雄”類型女主角的出現,打破了電視劇中女性角色的既定印象——換句話説,就是更多敢於直視自己缺點、坦露內心不安與焦慮的角色出現,扭轉了“傻白甜”“追求物質”“心機暗算”等大眾對女性角色的傳統認知。

  然而,這僅僅是集中在“喜劇類”領域的現象——要知道,在美國電視界,“劇情類”的分量,無論是製作成本、播放時段與收視級別,都是各大電視台和製作公司更看重的領域,近幾年一直被《廣告狂人》《絕命毒師》《紙牌屋》等一系列男性主導的劇集霸佔。從這個意義來看,《大小謊言》與《使女的故事》在今年完成了美國電視界對於女性角色的另一個飛躍。

  國內的女性題材不應繼續“瑪麗蘇”了

  如果拿這個轉變來對比國內影視圈的變化,貌似也可以找到些許相應的趨勢。

  從《甄嬛傳》到《武媚娘傳奇》、從《羋月傳》到《歡樂頌》、再從《我的前半生》到《那年花開月正圓》,國產女性題材電視劇,甚至是大女主作品,與伴隨網絡擴散而愈發浩大的“女權”呼聲一起,成了這幾年國內影視圈不可忽視的力量,不僅塑造了多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也讓相關女演員,比如孫儷、范冰冰、劉濤等人設更加鮮明穩固。

  當然,無論是歷史人物改編還是文學IP改編,對女性視角的關注,絕對是件好事——美劇裏的女性因宗教差異、種族與性別歧視而反映出的生活與精神狀態,與國產劇裏的女性在逼婚、出軌、求職、教育子女等現實壓力下呈現的樣子,本質上相同,只是,如今的美劇被整個社會上對“政治正確”的訴求逼得儘可能做到全方位關懷,而國內電視劇更傾向於從事件本身出發折射出不同羣體的不同面向。

  最近看了《那年花開月正圓》卻十分感慨,本是關於舊社會女性從商的故事,從題材來説還是挺新鮮的,可感情線的鋪陳發展,終究沒有逃過所有大女主戲的終極法則:瑪麗蘇。一個女主要與幾乎所有主要男性角色發生情感關聯,似乎是過於關照言情粉的一種設定,用一種稍微憤世嫉俗了點的角度來看,忍不住要解讀成“一個女性的光環要通過得到儘可能多的男性的愛慕得來?”

  影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如果要如《大小謊言》《使女的故事》一般生動多樣,又具説服力,這好像是必須要跨過的一個門檻。

  但是,鑑於國內影視行業的井噴,樂觀的心態還是可以有的。正如《使女的故事》的創作者布魯斯·米勒的得獎感言裏激勵台下的電視工作者:“回家繼續工作吧,我們還有好多東西要去爭取。”

  國內的編劇們也一樣,回家繼續工作吧,影視劇裏更多的女性角色等着被創造。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一”:權力已經是原創劇情了,馬丁老爺子寫太慢了,下一季就完結了將就看看吧。

  網友“westlover”:呵呵。隱形開掛,要不然,女豬腳都是死了n回了,你讓人家編劇怎麼混?再説了,實際情況就是,成功的女人背後有一大羣男人啊。

  網友“剎那⇟永恆”:……

  (2017-09-19)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9月18日上午(美國當地時間9月17日晚),第69屆美國電視艾美獎頒獎禮在洛杉磯舉行。圖為眾星獲獎瞬間。(視覺中國/圖)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想想東湖”:真的很棒的電視劇

  (2017-09-18)


  《創智贏家》

  鳳凰網娛樂訊 北京時間9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創意艾美獎日前公佈獲獎名單,由於獎項比較多,所以花了兩晚才分別頒出。第一晚頒出的主要是綜藝、真人秀和紀錄片類別的技術獎項,黑人女導演阿娃·杜威內執導的《第十三修正案》拿下四個獎項,《地球脈動2》、《週六夜現場》、《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等節目也各有斬獲。第二晚劇集、限定劇、電視電影類的獎項頒出,《使女的故事》、《怪奇物語》、《罪夜之奔》、《大小謊言》這幾部熱門新劇成為大贏家。

  劇情類劇集最佳客串男演員

  傑拉德·麥克雷尼(Gerald McRaney) 《我們這一天》(This Is Us)

  劇情類劇集最佳客串女演員

  阿里克西斯·布萊德爾(Alexis Bledel) 《使女的故事》

  喜劇類劇集最佳客串男演員

  大衞·查普爾(Dave Chappelle) 《週六夜現場》

  喜劇類劇集最佳客串女演員

  梅麗莎·麥卡西(Melissa McCarthy) 《週六夜現場》

  短篇劇情類或喜劇類劇集最佳客串男演員

  金·艾斯特斯(Kim Estes) 《混蛋》(Dicks)

  短篇劇情類或喜劇類劇集最佳客串女演員

  簡·林奇(Jane Lynch) 《丟肥皂》(Dropping the Soap)

  劇情類劇集最佳選角

  《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

  限定劇、電視電影、特別節目最佳選角

  《大小謊言》(Big Little Lies)

  喜劇類劇集最佳選角

  《副總統》(Veep)

  單鏡頭劇集最佳攝影(半小時長度)

  《副總統》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使女的故事》

  單鏡頭劇集最佳攝影(一小時長度)

  《使女的故事》

  多鏡頭劇集最佳攝影

  《牧場趣事》(The Ranch)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攝影

  《罪夜之奔》(The Night Of)

  劇集類最佳音樂創作

  《紙牌屋》(House of Cards)

  限定劇、電視電影、特別節目最佳音樂創作

  《冰血暴》(Fargo)

  最佳原創主題曲

  《怪奇物語》

  最佳喜劇單鏡頭剪輯

  《無為大師》(Master of None)

  最佳喜劇多鏡頭剪輯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

  劇情類劇集、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特技協調

  《盧克·凱奇》(Marvel’s Luke Cage)

  劇情類劇集、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時代/幻想服裝設計

  《王冠》(The Crown)

  敍事類時代劇最佳美術指導(一小時以上)

  《王冠》

  最佳兒童節目

  《芝麻街聖誕特輯》(Once Upon a Sesame Street Christmas)

  敍事類節目最佳美術指導(一小時以下)

  《副總統》

  敍事類當代劇或幻想劇最佳美術指導(一小時以上)

  《使女的故事》

  喜劇類或劇情類劇集最佳音效剪輯(一小時以上)

  《西部世界》(Westworld)

  喜劇類劇集或綜藝節目最佳特技協調

  《無恥家庭》(Shameless)

  互動媒體劇本類節目創意成就獎

  《西部世界》

  最佳商業廣告

  《Calling JohnMalkovich.com – Squarespace》

  最佳視覺特效

  《西部世界》

  最佳配角視覺特效

  《哥譚市》(Gotham)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髮型設計

  《宿敵》(Feud: Bette & Joan)

  最佳音樂監督

  《大小謊言》

  《怪奇物語》

  劇集類最佳音效剪輯

  《怪奇物語》

  喜劇類劇集、劇情類劇集(半小時)、動畫劇最佳音效剪輯

  《叢林中的莫扎特》(Mozart in the Jungle)

  限定劇、電視電影、特別節目最佳音效剪輯

  《罪夜之奔》

  劇集、限定劇、電視電影、特別節目最佳特效化妝

  《美國恐怖故事:羅亞諾克》(American Horror Story: Roanoke)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音效剪輯

  《罪夜之奔》

  最佳簡短劇情類或喜劇類劇集

  《風騷律師》(Better Call Saul)

  單鏡頭劇集最佳髮型設計

  《西部世界》

  最佳標題設計

  《怪奇物語》

  劇集、限定劇或電視電影最佳當代服裝設計

  《大小謊言》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單鏡頭畫面剪輯

  《罪夜之奔》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化妝(非特效化妝)

  《宿敵》

  劇情類劇集最佳單鏡頭畫面剪輯

  《怪奇物語》

  最佳原創互動節目

  《人民的房子——和奧巴馬伕婦探訪白宮》(The People’s House – Inside the White House With Barack and Michelle Obama)

  單鏡頭劇集最佳化妝(非特效化妝)

  《西部世界》

  最佳綜藝特別節目

  《拼車卡拉秀黃金時段特輯2017》

  最佳結構類真人秀

  《創智贏家》(Shark Tank)

  最佳真人秀/競技類真人秀主持人

  魯保羅·查爾斯(RuPaul Charles)《魯保羅變裝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

  最佳紀錄片或非虛構特別節目

  《第十三修正案》(13th)

  最佳紀錄片或非虛構劇集

  《地球脈動2》(Planet Earth II)

  動畫劇集

  《開心漢堡店》(Bob’s Burgers)

  最佳原創音樂

  Common、羅伯特·格拉斯博(Robert Glasper)、卡里姆·雷金斯(Karriem Riggins) 《第十三修正案》

  最佳簡短非虛構類劇集或真人秀

  《Viceland電視台現場報道女權遊行》(Viceland at the Women’s March)

  最佳信息類劇集或特別節目

  《利亞·雷米妮:科學家及其後果》(Leah Remini: Scientology and the Aftermath)

  最佳旁白

  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 《五人歸來: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Five Came Back)之《勝利的代價》(The Price Of Victory)

  綜藝特別節目最佳編劇

  《薩曼莎·碧面對面之白宮記者晚宴》(Full Frontal with Samantha Bee Presents Not the 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Dinner)

  綜藝特別節目最佳導演

  格倫·維斯(Glenn Weiss) 《奧斯卡頒獎禮》

  綜藝特別節目最佳燈光設計/燈光指導

  《超級碗Lady Gaga半場秀》(Super Bowl LI Halftime Show Starring Lady Gaga)

  真人秀節目最佳選角

  《生來如此》(Born This Way)

  綜藝節目、非劇本節目、真人秀節目最佳服裝設計

  《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結構類、競技類真人秀最佳畫面剪輯

  《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真人秀節目最佳攝影

  《生來如此》

  多鏡頭劇集或特別節目最佳髮型設計

  《髮膠明星夢現場版》(Hairspray Live!)

  綜藝類、非虛構、真人秀或真人秀競技節目最佳藝術指導

  《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

  限定劇、電視電影或特別節目最佳技術指導、攝影操作和畫面控制

  《髮膠明星夢現場版》

  劇集最佳目技術指導、攝影操作和畫面控制

  《週六夜現場》

  最佳動態設計

  《超越魔法》(Beyond Magic)

  《第十三修正案》

  最佳編舞

  《與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

  《舞魅天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非虛構類節目最佳音效剪輯

  《披頭士樂隊:每週八天——巡演年》(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 The Touring Years)

  非虛構類綜藝節目、活動或頒獎特別節目最佳藝術指導

  《髮膠明星夢現場版》

  多鏡頭劇集或特別節目最佳化妝

  《週六夜現場》

  綜藝類節目最佳畫面編輯

  《約翰·奧利弗上週今夜秀》(Last Week Tonight With John Oliver)

  最佳簡短動畫節目

  《探險活寶》(Adventure Time)

  動畫個人成就獎

  《武士傑克》(Samurai Jack)團隊

  《星際漫步》(Wander Over Yonder)

  最佳簡短綜藝類劇集

  《每日秀——鏡頭之間》(The Daily Show – Between the Scene)

  非虛構類節目最佳導演

  伊斯拉·埃德爾曼(Ezra Edelman) 《辛普森:美國製造》(O.J。: Made in America)

  非虛構類節目最佳攝影

  《地球脈動2》

  非虛構類節目最佳畫面剪輯

  《辛普森:美國製造》

  最佳互動節目

  《約翰·奧利弗上週今夜秀》

  互動媒體無劇本節目創意成就獎

  《奧斯卡:全接觸》(The Oscars: All Access)

  互動節目創新獎

  《珍珠》(Pearl)

  最佳音樂指導

  《登上舞台:非裔美國音樂和改變美國的故事》(Taking the Stage: African American Music And Stories That Changed America)

  最佳紀錄片電影

  《LA 92》

  最佳角色配音

  賽思·麥克法蘭(Seth MacFarlane) 《惡搞之家》(Family Guy)

  綜藝類特別節目最佳音效剪輯

  《第59屆格萊美獎頒獎禮》(59th Grammy Awards)

  《2017年搖滾名人堂盛典》(2017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Induction Ceremony)

  非虛構類節目最佳音效剪輯(單鏡頭或多鏡頭)

  《披頭士樂隊:每週八天——巡演年》

  最佳非虛構節目編劇

  阿娃·杜威內(Ava DuVernay)&斯賓塞·阿瓦里克(Spencer Averick) 《第十三修正案》

  非結構類真人秀節目最佳畫面剪輯

  《零下極限生活》(Life Below Zero)

  非結構類真人秀

  《美國B面》

  最佳特殊類節目

  《第70屆託尼獎頒獎禮》(70th Annual Tony Awards)

  綜藝類節目最佳燈光設計/燈光指導

  《與星共舞》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_黎大俠”:使女的故事呢?!

  網友“U星人37xxxx713”:使女的故事?

  網友“消逝滴中學生”:有的人看故事,有的人注重深意。

  (2017-09-12)


  茱莉亞·路易斯-德瑞弗斯憑藉《副總統》獲得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喜劇類最佳女配角:

  凱特·麥克金農(Kate McKinnon),《週六夜現場》(SaturdayNight Live,NBC)

  劇情類最佳男配角:

  約翰·利特高(John Lithgow),《王冠》(The Crown,Netflix)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斯特林·K·布朗(Sterling K. Brown),《我們這一天》(This Is Us,NBC)

  最佳限定劇集:

  《大小謊言》(Big Little Lies,HBO)

  (2017-09-18)


  第69屆艾美獎頒獎禮剛剛在洛杉磯落下帷幕,美劇《大小謊言》和《使女的故事》成為今年艾美獎最大贏家。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憑《大小謊言》獲得限定劇/電視電影視後。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里茲·阿邁德(Riz Ahmed)憑藉《罪夜之奔》獲限定劇/電視電影視帝。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茱莉亞·路易斯·德瑞弗斯(Julia Louis-Dreyfus)憑藉《副總統》創造歷史,連續6年摘得喜劇類視後。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斯特靈·K·布朗(Sterling K.Brown)憑藉《我們這一天》拿下劇情類視帝。

  ▲伊麗莎白·辛格爾頓·莫斯(Elisabeth Singleton Moss)獲得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唐納德·麥金利·葛洛佛(Donald McKinley Glover)摘得喜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

  除了備受關注的頒獎現場,在這之前的明星紅毯秀也是艾美獎年年的保留節目,一大波華服美人集體上線,2017新一輪的美劇熟臉連連看,看你能集齊幾張?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凍齡女神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穿紅裙嫵媚性感。

  朱莉安·浩夫(Julianne Hough)束長髮盡顯幹練,黑裙貼粉色羽毛花美豔十足。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硅谷》女星阿曼達·克魯(Amanda Crew)珠光長裙秀S曲線。

  憑《怪奇物語》入圍劇情類最佳女配角的“小11”米莉·波比·布朗(Millie Bobby Brown),造型宛若小白雪公主。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紙牌屋》喬爾·金納曼(Joel Kinnaman)白色西裝帥出天際。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薩拉·海藍德(Sarah Hyland)紅色“露胃裝”俏皮性感。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安娜·克魯姆斯基(Anna Chlumsky)銀色戰袍秀婀娜身材。

  “小鮮肉”布蘭登·弗林(Brandon Flynn)淡藍色西裝帥氣迷人。

  《女子監獄》瑪德琳·布魯爾(Madeline Brewer)烈焰紅唇皮膚白皙。

  詹姆斯·柯登(James Kimberley Corden)摟愛妻朱莉婭·凱里(Julia Carey)大秀恩愛。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伴娘》女星艾麗·坎伯爾(Ellie Kemper)透視裙優雅迷人。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珊農·瑪麗·沃德華德(Shannon Marie Woodward)粉色長裙氣質憂鬱。

  琪蘭·席普卡(Kiernan Shipka)一襲白紗長裙清新俏皮。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香蕉姐”莎拉·保羅森(Sarah Paulson)從頭到腳銀閃閃。

  《怪奇物語》四少,從左至右:菲恩·伍法德、諾亞·施納普、伽塔·馬塔拉佐、凱萊布·麥克勞克林。

  佐伊·克拉維茨(Zoe Kravitz)漸變裙秀性感身材。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無恥家庭》威廉·H·梅西(William H.Macy)入圍喜劇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英國女演員譚蒂·紐頓(Thandie Newton)。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路易絲·羅伊(Louise Roe)挺孕肚秀事業線。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哥倫比亞裔美國女演員索菲婭·維加拉(Sofía Vergara)。

  iWeekly+

  艾美獎(Emmy Awards)是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和電影界的奧斯卡獎一樣包含普通獎項和技術獎項,簡單來説就是美國給電視劇設立的獎項,包括連續劇、短劇電視劇、電視電影、談話節目等這類的電視節目。“艾美獎”其實是由兩個獎構成的。通常説的“艾美獎”是指黃金時段節目《艾美獎》,由總部位於洛杉磯的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ATAS)頒發。此外還有一個日間節目《艾美獎》,由總部位於紐約的國家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NATAS)頒發。

  (2017-09-18)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最佳劇情類獎項

  在連續兩年維持着類似的提名名單後,今年艾美獎對於最佳劇情類劇集的肯定多了更多元的內容,五部首播新劇集都獲得提名,包括Netflix的《王冠》、《怪奇物語》,Hulu的《使女的故事》,NBC的《我們這一天》還有HBO的《西部世界》,使得最佳劇情類劇集獎充滿了想像。雖然歷屆最大贏家《權力的遊戲》在今年缺席,不過最佳劇集依舊競爭激烈。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連續三年都待在名單裏屹立不搖的《紙牌屋》,儘管最近幾季的故事精彩度逐漸下滑,單靠着主角凱文·史派西和羅賓·懷特的優異表演,依然讓這部劇在每一季播出時都掀起廣大的話題,維持着高水平的製作品質。同樣連續三年入圍的還有《風騷律師》,它既是《絕命毒師》的前傳,又是一部完整的獨立作品,同樣的製作水平與敍事手法讓人完全進入了阿布奎基的犯罪世界裏,是最該被肯定也是評價最高的的原創衍生劇系列。

  《權力的遊戲》因今年不符合報名資格,將名額拱手讓給了自家人——熱門新作《西部世界》。《西部世界》從播出開始就獲得了一批死忠影迷追捧研究劇情,因為編劇喬納森·諾蘭將過去在電影裏的多重時間線呈現手法帶入了劇集裏,成功地將深奧的哲學議題包裝在暴力刺激的科幻劇情中,這次艾美獎《西部世界》獲得22項提名,成為本屆最大贏家應該毫不意外。同樣科幻題材的驚悚劇《怪奇物語》也不容小噓,在金球獎兩劇已經競爭激烈了,童星們樸實近人的演技與原汁還原致敬80年代的精緻細節,以及相比於《西部世界》更淺顯易懂的劇情,《怪奇物語》同樣擁有廣大的觀眾羣。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不過論製作品質,無劇能敵《王冠》,在金球獎拿下最佳劇集達成里程碑後,這次能否在憑藉王者氣勢橫掃艾美獎呢?相比其他作品,《王冠》是屬於小眾劇了,主題嚴肅且不易完全瞭解的異類,但它完整重現了歷史上相當重要的一段歲月,解構了神權與現代政治的差異,對我們這個時代來説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

  《使女的故事》是Hulu耕耘了幾年後好不容易得來的成果,改編自經典的小説原著,原汁原味地將故事裏面可怕的“烏托邦世界”反映了出來。故事敍述基督教的基本教義狂熱派掌權,在政權下女人們的權力低落,“使女”的身份更是遠低於一般人,只有負責生育的功能,被迫贈予主人們完成任務。這部劇集的成功不僅是因為精緻的劇情,更是因為它部分反映了現在世界的真實情況,越來越多狂熱主義的政權出現,表示這在1985年就虛構出來的世界離我們並不遠,只要人們稍加不注意自己現在擁有的權利,隨時有可能落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當然,《使女的故事》能否在本屆艾美獎獲得殊榮,就看評委們有沒有好好用權力了,無論得獎與否,但《使女的故事》絕對一部好劇。

  《我們這一天》感人肺腑,故事既生活化又充滿絲絲入扣的精心細節,每個人都可以在戲劇裏找到自己曾經面對過的困難,以及引導着我們突破的希望之光。在重口味劇集當道的風潮下,《我們這一天》的清新路線,令人耳目一新,但即便收視率屢創新高,觀眾羣與影響力和其他幾部作品相比之下還是缺乏成為熱門話題的動能,所以也可能需要潛沉一兩年後較有獲獎機會。

  ▼最佳主角獎項

  相比於最佳劇情類名單,最佳男女主角的名單就較少黑馬出現,依舊是那幾位實力派演員霸據山頭,所以這次就來看看是哪些人擠掉了名單上的前輩們吧!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斯特林·K·布朗(《我們的生活》)和安東尼·霍普金斯(《西部世界》)這兩位是擠下前幾次名單中的新面孔,但相信熟悉電影的人都知道,兩位新面孔裏最有機會的是誰了?安東尼·霍普金斯這樣祖師爺等級的人物,一出手就是驚為天人。他所飾演的角色是《西部世界》裏的福特博士,他一手創造了西部世界,給予了機器人智慧的定義,他所設計的終極目標,也揭起了機器人的革命,究竟生命與意識的真相是什麼?繼續在他精心巧手的設計下激盪。安東尼·霍普金斯在劇中最令人佩服的是精密的情緒變化,唯有像他這樣的表現才能在欺騙劇中角色的同時,又給觀眾適當的暗示,在劇情真相反轉揭露時,給我們最大程度的震撼。《西部世界》第一季的成功,可以説是安東尼·霍普金斯、艾德·哈里斯、埃文·蕾切爾·伍德與伊雯瑞秋伍德三位撐起來的。

  最佳女主角方面,三位新人都有強大的表現,各自演出的類型角色都無可超越,從觀眾的角度而言非常難選擇:埃文·蕾切爾·伍德挑戰人類極限地演出了智慧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細微差異,如果沒有這些一秒變臉的神技演出,《西部世界》的複雜劇情,以及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靈魂掙扎,恐怕都不能説服觀眾。克萊爾·芙伊飾演的也是數一數二困難的角色,要詮釋目前還在世的英國女王,不僅要考究服人,滿足歷史的專業度,更要引領觀眾進到她的心中,去體會這個身兼多重身份的困難。從季初充滿朝氣的年輕夫人,到季末城府漸深,學會和老練政客交手的女王,中間的轉變令觀眾心疼也佩服。伊麗莎白·莫斯在《使女的故事》裏飾演必須違逆自心,壓抑自我的使女,將複雜的人際關係與心理狀態詮釋得淋漓盡致,讓這個尚未發生的架空時空,感覺起來就像現在進行式一樣可怕。

  2017第69屆艾美獎頒獎典禮將於9月17日在洛杉磯微軟劇院舉行,當天典禮將由九次獲艾美獎的知名主持人史蒂芬·寇貝爾(Stephen Colbert)擔綱主持。

  好劇有毒將持續更新本屆艾美獎最新動態,帶你直擊艾美獎。

  關注好劇有毒,看最新海外劇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三年級大佬”:權遊天下第一!!!!

  (2017-09-16)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937 字。

轉載請註明: 艾美贏家《使女的故事》 流媒體的又一個里程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