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流動監管趨嚴 公募“抱團”投資模式戴上緊箍咒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綜合

  流動性監管趨嚴

  公募“抱團”投資模式戴上緊箍咒

  □本報記者 黃淑慧

  多家基金公司觸及15%警戒線

  《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下稱《管理規定》)第十五條規定,“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開放式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可流通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投資組合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可流通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

  資料圖

  這一規定在原有公募基金“雙十比例”投資限制的基礎上,以流通股為切入點,提升了對於組合分散、底層資產流動性的考評要求,進一步對公募基金持股集中度加以限制。

  其豁免情形在於,“完全按照有關指數的構成比例進行證券投資的開放式基金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定的特殊投資組合可不受前述比例限制。”而採取定期開放方式運作的基金在開放期內適用《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

  公募基金投資運作向來遵循“雙十比例”規定,即一隻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其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淨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不得超過該證券市值的10%。但“雙十比例”是以上市公司總股本為基準計算,而在我國現有發行制度下,由於主要股東限售等原因導致上市公司的總股本與流通股本差異較大,也使得基金運作雖未違反“雙十比例”規定,但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多隻基金抱團持股且占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較高的現象並不少見。

  儘管新規的徵求意見稿早在今年3月31日就已經發布,但梳理基金半年報發現,仍有幾家基金公司觸及15%警戒線。

  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多家基金公司有重倉股觸發警戒線,共涉及9只個股。其中,中郵基金共有4只重倉股超出15%限制。數據顯示,中郵基金旗下7只基金共持有宣亞國際829.44萬股,持股持續佔公司流通股本比例為30.72%;旗下6只基金共持有耐威科技1275.72萬股,持股佔公司流通股本比例為17.65%;旗下7只基金共持有東方網力6765.5萬股,持股佔公司流通股本比例為17.06%;旗下8只基金共持有視源股份608.06萬股,持股佔公司流通股本比例為15.01%。

  富國基金則有3只重倉股超限,旗下7只基金持有韻達股份共計1611.86萬股,持股佔公司流通股本比例為19.85%;旗下8只基金持有廣博股份共計5482.05萬股,持股佔公司流通股本比例為16.84%;旗下16只基金持有台海核電共計4027.66萬股,持股佔公司流通股本比例為16.47%。此外,廣發基金和華夏基金也各有一隻重倉股超限。(注:以上統計包含定期開放型基金)

  對此,其中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為避免對市場造成短期影響,監管部門對涉及基金管理人需進行投資調整的事項均給予了6個月的過渡期。公司投資團隊此前因看好相關個股的表現,持股比例較高。為滿足監管要求,公司會在過渡期內進行一定的減持。

  相關公司股價影響料有限

  對於上述所涉及的相關個股,投資者也擔憂,如果基金被強制減持,會不會對股價構成衝擊。

  對此,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曾令華表示,僅一隻個股可能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從超出15%比例限制的9只個股來看,絕大多數個股超限幅度不高,超過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20%的個股僅有一隻,即宣亞國際,中郵基金旗下基金持股佔其流通股的比例為30.72%。目前該股票停牌中,根據4月18日中郵基金公告,已經採用“指數收益法”予以估值。

  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桑柳玉也表示,對於個股股價不會有很大的影響。《管理規定》雖然近期才正式公佈,但是徵求意見稿早前就已經公佈。對比2016年四季報和2017年二季報的抱團股情況,可以看到單家基金公司對單隻個股的抱團程度有所下降,説明基金公司對於流動性新規並非毫無準備,很可能已在逐漸慢慢地減倉中。

  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顯示,一些基金公司今年以來已適度減持了一些重倉個股,比如耐威科技,去年四季度末,中郵旗下9只基金共計持有1677.28萬股,佔流通股本比例為23.63%。今年多隻基金均已經作了一定的減持,因此今年中報數據中,這一比例已下降至17.65%。而從耐威科技的股價看,年初至今的跌幅達到23.80%。

  桑柳玉進一步表示,宣亞國際處於停牌中,復牌之後價格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波動。而觀察其他8只個股9月份以來的走勢,並未出現異常於市場的急跌。總體來説,基金公司大概率是採取逐漸少量減倉的方式應對流動性新規,因為急促減倉對其旗下基金產品的業績也會有較大的負面影響。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上述8只個股中,9月以來漲跌各半。

  不過,在《管理規定》實施之後,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中小盤股的表現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為這些個股被集中投資的概率較高。對此,財富證券分析師皮輝娟表示,中小盤的超額收益或將受到影響。中小盤流通股股本較低,因此基金公司集中持股成本較低。然而在市場行情下降時期,也正是這部分高集中度持股難以出售,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新規的落地也是對這些集中重倉中小盤的基金公司進行限制,使得市場投資趨於合理化。

  事實上,業內人士也基本認同,此次新規影響較大的主要是以中小盤成長股投資為重點策略的基金公司,尤其是一些主動權益管理規模較大而又偏好成長股投資的基金公司。

  基金“抱團”模式生變

  長期以來,基金抱團是A股市場常見的“玩法”。整體而言,對於《管理規定》,公募基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對於基金的投資和操作模式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此前廣泛存在的“抱團”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對於基金持倉集中度問題,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風控人士透露,實際上在《管理規定》出台之前,除了“雙十比例”規定,各家基金公司對於持倉集中度和流動性風險也都制定有內部約束規範,比如自己所在公司的要求比新規要求略為寬鬆,其比例要求設定為20%。不過,在實際投資中,不同公司投研團隊對於流動性風險的理解不同,因此操作上差別較大。

  “我們每一季度都會進行抱團股的分析,其實有幾家公司是常常會出現在視野中的。”桑柳玉表示,《管理規定》15%的規定肯定會影響這些基金公司的“抱團”程度。

  根據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報告,中郵、富國、易方達、匯添富等公司都是歷史上比較愛抱團的基金公司。

  對於業內一直存在的“抱團”現象,也有基金經理直言,一般而言,基金經理抱團股票的基本面相對不錯,但是在高度一致的時候還是比較危險。

  事實上,經歷了2015年年中的股市異常波動之後,市場對於抱團投資的“雙刃劍”作用認識得更為直觀。曾經被一些基金公司高度重倉並扶搖直上的個股,如全通教育、安碩信息等,如今早已墜落神壇。而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重倉基金所釀成的踩踏悲劇至今令人唏噓。

  總體而言,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整體持股集中度呈現下降態勢。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顯示,今年二季度所有開放式公募持股佔流通股本比例超過20%的有112家,超過15%的有220家,超過10%的391家,相比去年四季度的121家、227家、463家略有下降。

  不過,桑柳玉也同時指出,“抱團”這一模式是由基金公司自身的研究力量、投研體系、決策流程,甚至是公司文化共同導致的,不太可能會在短期內發生大的變化。只能説,對於原本抱團程度非常高的公司,會新增一些風控的流程去使得其佔比下降,比如本來全公司抱團一隻股票高達20%,在新規之後可能會降到10%左右。同時這一新規,一方面對於基金公司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去挖掘更多優質個股,而不是重押在幾家上市公司身上;另一方面,其實也降低了擠兑的風險,單隻基金操作可以更加自由,不用擔心賣出個股對於同公司其他基金業績產生影響。

  至於《管理規定》對於公募基金行業的影響,國信證券分析師表示,整體來看,新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募基金規模擴張的速度,與今年加強金融監管的大原則匹配。從另一個角度考慮,更全面的規定也限制了過度競爭,有利於整體行業更持久的發展。

  證監會近日發佈的《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將自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開放式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可流通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梳理基金半年報可以發現,有多家基金公司有重倉股觸及15%警戒線,這些個股在未來半年裏或面臨一定的減持壓力。

  更為重要的是,流動性監管趨嚴,將使得部分基金公司的抱團投資模式遭遇新的挑戰。一直以來,基金抱團可謂業內常見的現象,這一模式一度成為某些基金公司“盈利奇蹟”的重要推手,但因其中暗藏的流動性風險,相關基金亦多次遭到“反噬”,導致業績大起大落。如今新規實施在即,業內普遍認為,此前廣泛存在的“抱團”模式,雖難言在短期內發生巨大變化,但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