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輸氧4千小時究竟是怎麼回事?龔大爺是有備而來的,他原本準備了兩面大紅的錦旗:一面送給南京市浦口區公安分局珠江鎮派出所民警,一面送給南京市浦口區中心醫院,感謝他們“救”了自己的哥哥龔正明。
2014年4月29日,接到龔正邦大爺的電話後,派出所民警破門而入,將已經昏迷3天的龔正明急送至浦口區中心醫院救治。這位69歲的獨居老人“左側肢體偏癱”已三月有餘、大小便失禁、全身氣味難聞,診斷為“腦梗塞”,入院治療。
患者輸氧4千小時 究竟是怎麼回事?
經過治療,當年5月21日,龔正明改病危為病重,病情明顯好轉。
即便這樣,龔大爺的錦旗也只送出去了一面,而原本要送給浦口區中心醫院的那面錦旗,還靜靜地躺在龔大爺的家裏。
不僅如此,龔大爺還跟浦口區中心醫院“槓”上了。到底怎麼回事?
浦口區中心醫院住院病人費用明細單,入院日期為2014年8月1日。感激為何變投訴?只因氧氣吸太多
“168天半,一天24小時,連續4044小時給一個智障老人吸氧,簡直聞所未聞。”今年70歲的龔正邦告訴澎湃新聞,“我聽説,國內有據可查的24小時持續吸氧的只有小白鼠的活體實驗,可那也才56天,可我哥呢,一個大活人,還是病人,卻吸了連續4044小時。”
他認為,“是藥三分毒”,醫用氧氣在我國屬於藥品管理範圍,如此長時間的吸氧導致了龔正明氧中毒,損傷了腦神經。
在龔大爺的要求下,南京市浦口區衞生局移交南京醫學會,組織了龔正明與南京市浦口區中心醫院的醫療事故爭議技術鑑定。
根據這份2015年7月30日形成的《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患者系腦梗死合併肺部感染,在ICU(重症監護室)住院期間予吸氧系常規的輔助性醫療措施。根據現有病歷記錄,醫方予低濃度吸氧,不足以導致氧中毒,且患者的臨牀表現亦不符合氧中毒。”
同時,上述《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也承認“醫方在患者病情穩定後長時間持續予以吸氧的指徵不足,有欠妥之處,但未由此造成不良後果。”
對此,南京市浦口區中心醫院副院長褚慶霞對澎湃新聞坦白,正如鑑定書所言,長時間持續予以吸氧有欠妥的地方。但同時,她認為,持續予以吸氧主要是考慮到龔正明的特殊情況。
“我們是低濃度吸氧,並且龔正明身上有很多病,吸氧是一種治療方法,而且也沒有造成什麼嚴重後果。”她還提到,其實並非嚴格意義上的24小時連續吸氧,比如“像吃飯、上廁所之類的,這個時候就不會吸氧。”
南京市浦口區衞生局的李科長也表示,長時間持續予以吸氧的確是有不妥,這一點他們並不迴避。
南京醫學會於2015年7月30日出具的《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ICU住了小半年,到底是誰的錯?
除了吸氧過多,另一件事也是龔大爺和醫院的糾紛點。
龔大爺向澎湃新聞反映,浦口區中心醫院“扣留”他哥哥,病情穩定了,還不讓其轉出ICU(重症監護室)或是出院,一直從2014年4月29日住到了當年10月16日。
在他看來,如果按照《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2014年5月21日,龔正明就已經由病危轉病重,病情好轉,可以從ICU轉出至普通病房進行康復治療。然而,醫院方從未通知他辦理出院或是轉院。
而這一點,恰恰讓浦口區中心醫院副院長褚慶霞很鬧心。
褚慶霞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不是醫院不放人,而是根本沒人來接龔正明。
褚慶霞副院長説,自2014年5月龔正明病情穩定後,醫院就多次通知龔大爺來領人,辦出院手續。但是每次打電話過去,不是沒接,就是説在旅遊,回不來。
“這麼大年紀一個人,還是智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醫院怎麼放心在沒有家屬來接的情況下讓他轉出ICU呢?”褚慶霞説,而普通病房也需要有家屬照顧,因此,醫院才不得不一直讓龔正明住在ICU中。
説到這兒,褚副院長也有些委屈,“我們都把ICU的資源給他哥哥了,他自己作為監護人不過來照料,反而埋怨我們的不是。”她還提到,在ICU住了近半年,龔大爺只交了7000多塊,加上龔正明的一萬多的醫保,總共加起來也不到2萬,這在哪個醫院都算是收費低的了。“更何況,現在他(龔大爺)還欠我們一萬多呢。”
在龔大爺的努力下,南京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於2016年3月1日對龔大爺的信訪作出了回覆,認為“經初步核實,該院存在龔正明生命體徵平穩後仍繼續讓其在ICU治療的不合理狀況。”
南京市人社局醫保辦稽查科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事實上,自2014年5月21日後龔正明確實已符合轉出ICU的病情指徵,病情平穩,但是他還一直在ICU接受治療,因此從5月21日到10月16日這段時間的ICU的花費是不合理的,不予以認可。
據此,南京市人社局確定浦口區中心醫院“涉及違規費用共計65418.20元”,並責令醫院退還龔正明兩次住院涉及的個人自付費用7284.96元。
對於這樣的處理,褚慶霞表示無奈,但也認罰。
目前,龔大爺與浦口區中心醫院的糾紛調解仍未達成一致。南京市浦口區中心醫院副院長褚慶霞建議,龔大爺可以走司法途徑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