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看來,廚房刀具容易傷人,火容易灼人,總是用一句“危險,快出去”來掐斷孩子的好奇心。因此在很多父母眼裏,廚房成了孩子的禁區。
但是有了家,就有了家務。孩子作為家庭的一份子,當然需要參與到家務中來。要是當孩子眨巴着懵懂的大眼睛困惑地問你,“媽媽,為什麼我要學做飯?”,你的回答可要小心了。
案例:
放假期間,朋友宅家開始教她十歲的女兒煮飯。她的一番演示和吩咐之後,就忙工作去了,沒過一會兒女兒就焦急地跑過來告訴她:“媽媽,我把鍋燒糊了!”
朋友趕到廚房把火關了,然後對女兒説:“沒關係,接一些冷水泡一泡,用鋼絲球擦洗就乾淨了。”女兒但當時就對朋友説:“媽媽,我覺得我真的不太適合煮飯,我們還是點外賣吧,外賣還可以隨便點,又方便,為什麼我還要學着做飯呢?”
朋友告訴女兒:“寶貝,點外賣雖然很方便,但媽媽更希望你能夠學會煮飯。媽媽並不要求你做得有多麼色香味俱全,只要你能夠自己做一些簡單的飯菜就行了。媽媽讓你學會煮飯,是希望有一天爸媽不在的時候,你可以更好地照顧自己。”
這位媽媽的回答值得家長們學習,但現實中很多家長對孩子會不會煮飯,會不會做家務並不是很看重,反而更加關注孩子的智商、情商、習慣、性格和學習等方面。殊不知,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也是不能丟的!
研究表明,越早能自理獨立的孩子,未來獲得的成績越優異,無論是生活還是事業都要明顯好於獨立性差的孩子,所以聰明的家長會在孩子5歲左右,開始嘗試鍛鍊孩子的家務能力,若是孩子到了10歲還不會做家務,也被教育學者稱之為:“養廢了”
1、會做家務的孩子更獨立
孩子在做家務時,很多事情都需要獨立完成,慢慢自己在生活中就不會再像其他孩子那樣依賴父母,等着父母包辦,變得越來越獨立。當自己面臨需要解決問題時,處理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更能獨當一面。
2、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能和睦幸福
每個家庭都有家務,而且家務活是每個家庭需要每天去做的事情,也有很多家庭發愁沒人樂意幹,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推託的事情。若孩子從小形成愛做家務的好習慣,在家庭生活中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與爭吵,並且這種對家人的關愛和對家庭的責任感,能讓他們的家庭生活更加和睦幸福。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爸媽都應該鼓勵孩子參與家務勞動。
很多家長認為,我們家兒子,之所以我沒有必要教他做家務,因為做家務這種事情通常都是女生完成的。還有的家長認為,我們家就這麼一個獨生子女,我怎麼能讓她做這些粗活呢?要是把女兒都教會了,將來她豈不是要累死累活地伺候別人的一家老小。其實,不管是家有男孩兒,還是女孩兒,我們都應該鼓勵孩子參與家務勞動,讓孩子體味勞動最光榮的同時,也能增加孩子的價值,同時也在充實孩子的精神世界。
因此,對於家長來説,應該以一種積極的狀態鼓勵孩子多做家務,循序漸進,讓孩子逐漸養成愛做家務的好習慣。
對於孩子自身而言,少些抱怨,要明白父母並不是自己“懶”得去做,而是在“幫”自己,讓自己在這個温柔和殘酷並存的社會生活裏,用美食的能量治癒自己,頑強茁壯地走下去。
讓孩子學會做飯,這和伺候人無關。孩子在需要做家務時儘可能自己完成,也不要因此和父母發生不愉快的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