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布鞋王的做鞋故事:傳承工藝賠錢也要賺吆喝

  傳承傳統布鞋製作工藝,賠錢也要賺吆喝

  平遙布鞋王的做鞋故事

平遙布鞋王的做鞋故事:傳承工藝賠錢也要賺吆喝

  製圖王辰翔

  他沉默寡言,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一針一線納鞋底的慢功夫上。他低調又固執,為了保證寶龍齋字號布鞋的質量,他寧可失去很多賺錢的機會,也不願另開分號,砸了自己的招牌。為了讓“老鞋”得以在現代人中普及,他甚至經常做賠本買賣,送鞋給來自己店裏的顧客。他是省級“非遺”傳統布鞋製作技藝傳承人――平遙寶龍齋字號的擁有者侯天龍。

  今年9月,一個關於侯天龍做鞋的視頻在微博上火了起來,上傳它的,是人民網的人民播客。該視頻的宣傳語是:“這雙鞋,只有中國後生懂。”視頻上傳之後,迅速引起網友關注,並勾起大家穿布鞋的興趣。

  今年國慶節期間,趁長假人多,記者特意去尋訪了平遙寶龍齋,見到了侯天龍,聽他講述了做鞋的故事。

  A 不足15平方米卻容納了千餘雙鞋

  10月3日,細雨紛飛,氣温驟降。平遙城裏熙熙攘攘,遊客的興致並未因寒冷而受到絲毫影響。進入古城後,他們迅速在明清街上購買了圍巾、雨傘、雨衣等,在秋雨綿綿中繼續欣賞古城美景。

  尋找寶龍齋並非易事。按照網上所説地址,寶龍齋鞋店開於明清街上,然而,當記者趕到明清街時,卻發現那裏根本沒有寶龍齋的蹤影。走到一家麪館前詢問,一位年輕的夥計説,侯天龍的哥哥就在麪館打工,當天恰好不在,而他又無法説清寶龍齋的具體地址,他只知道其從明清街搬走後,開在了城隍廟附近,“門牌不知道,你得自己現找。”

  因當天遊客實在擁擠,打傘都成了吵架拌嘴的根源。記者在城隍廟附近來回走了幾圈,均未發現寶龍齋的招牌。無奈,走到對面一家鞋店,報出侯天龍的名字,對方只一味搖頭稱不知其人。記者只好重新尋訪,在已走了幾圈的路上再次兜起了圈子。就在記者已幾近絕望時,一抬頭,猛然看到了寶龍齋的招牌,頓時心生歡喜,有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喜悦。

  店裏只有一位年輕的夥計,正在招呼顧客試鞋。見到記者進來,他立刻熱情地上前招呼:“穿過布鞋嗎?看上哪雙了?上腳試試。”

  記者詢問:“這裏是侯天龍先生的寶龍齋嗎?他在店裏嗎?”

  夥計立刻笑着作答:“是侯天龍的店,我是他兒子,我叫侯相甫。他現在在寶龍齋鞋業藝術館那邊。”

  記者向侯相甫説明來意,他立刻致電侯天龍。在等待侯天龍的間隙,記者仔細打量了一下寶龍齋的整個店面。店面屬狹長型,不到十五平方米的樣子,兩側擺滿了鞋櫃,下方的貨架上陳列着各式質地的鞋子,有些是絲綢,有些是真皮,還有一些是麻布的。女式鞋子分為拖鞋、繡花鞋、棉鞋,布鞋多為千層底,式樣輕巧、美觀,與網店裏售賣的,或是街頭開設的一些小店裏售賣的布鞋相比,它更多了一份原汁原味、手工縫製的古意。男式布鞋中有老百姓俗稱的懶漢鞋,也有經過改良更適合現代人審美的布鞋,此外,還有皮面光潔、輕巧舒服的手工皮鞋。最使人感興趣的,是那一排專給兒童穿着的各式布鞋,稚拙可愛,很是抓人眼球。

  此外,在所有貨架的頂端,都垛滿了大大小小的鞋盒。而在店鋪最後的工作區,也整齊地垛了許多鞋盒。記者目測,這鞋足有上千雙。侯相甫笑稱,鞋的總數比記者的預計還要多一些,多半是寶龍齋鞋廠出品,少半出自其它廠家。手工鞋要貴一些,價格在200至400元左右,機器鞋在100元左右,雖然便宜,但比手工鞋要粗糙許多。

  正説話間,侯天龍帶着幾位顧客走進店裏。這些都是去寶龍齋鞋業藝術館參觀的遊人,因愛上布鞋,特意跟隨他到店裏選鞋。狹小的店裏,立刻一派繁忙景象。與視頻上相比,侯天龍顯得更清瘦一些、儉樸一些。在他身上,洋溢着一種特殊的匠人氣質。

  B 他經常送鞋給喜愛手工鞋的客户

  把跟隨前來的顧客向兒子侯相甫做了簡單交待之後,侯天龍坐在自己的簡易工作台前,開始“乒乒乓乓”地拿起手邊的一雙鞋子敲了起來。鞋子是一位顧客一早就拿到店裏的,説穿着有點大,希望改小點,下午過來取。侯天龍一邊忙活,一邊舉着手裏正在修鞋的木把銅錘告訴記者:“可別小看這把錘子,它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是我父親傳給我的。而我父親則是從我爺爺那裏接過來的。”説完,他又拿起放在手邊的一把剪刀給記者看:“剪刀也一樣,上百年的老物件,用着稱手,也有感情。想想它已經在侯家人手裏傳承了上百年,心裏沉甸甸的,有一種責任在裏面。”

  記者接過剪刀,仔細觀察,發現剪刀周身所鍍的那層金色已被磨光,尤其是經常被手握到的那兩個弧形處,更是鋥光瓦亮,釋放着一種歲月的光華。

  “對於手藝人來説,每天使用的工具很重要。如果不稱手,或者沒有感情,做出來的東西也沒有精氣神。自從我父親把這錘子、剪刀傳給我,我已經用了三十幾年,用它們做鞋子我心裏踏實。”侯天龍邊説邊從記者手裏拿過剪刀,拿起一塊布剪了一小塊,貼在後跟處,又把鞋子套在楦頭處,“乒乒乓乓”地敲打起來。

  來自北京的吳女士是一位媒體工作者,曾來平遙採訪過侯天龍。回京時,她買了一雙懶漢鞋帶給父親做禮物。這次國慶長假,她特意再來平遙,為的就是滿足父母的心願,一人給他們帶一雙布鞋回去。

  “老人越來越懷舊,不想穿商場裏買的那種成品鞋,就想穿這種手工縫製的布鞋。”吳女士告訴記者。

  此時,一對來自太原的夫妻帶着孩子走進店裏,女士先為孩子選了一雙黑色的布鞋,又為自己選了一雙手工皮鞋,試了試有些大,便揚聲問侯天龍:“師傅,這鞋能不能改小點?”

  侯天龍趕緊接過來,把鞋子套在楦頭上,忙活起來。“你看,咱們這皮鞋的皮子是一整張,沒啥接縫,皮面也光滑。鞋底也是牛皮,只是與鞋面相比,皮質沒那麼好,是次一等的皮子。你看意大利手工皮鞋為啥那麼受歡迎,就因為它是手工縫製、私人定製。勞斯萊斯為啥比普通汽車貴?也因為它是手工定製。可在咱們中國,好多人就愛穿個旅遊鞋、流水線上加工出來的皮鞋。這些鞋要麼把腳穿壞了,腳上的孤拐都出來了。要麼就是不符合腳的特性,有些人腳面比常人高,有些人腳後跟比常人平。怎麼辦?手工定製能夠解決。”

  當侯天龍把修好的鞋子遞給那位太原女士,她再次試穿,覺得合腳,便把錢付給了侯相甫。侯天龍從角落裏又翻出一雙皮鞋,起身遞給那位女士:“我看你是真心愛穿手工鞋,把這雙也送給你吧,感謝你對我們手工鞋的支持!”

  C 15歲起開始做鞋 最怕“老鞋”失傳

  據記者瞭解,寶龍齋的前身是迄今已有兩百多年曆史的永慶齋,是平遙一家真正的老字號。身負家族使命,侯天龍15歲跟着父親侯寶庫學習做鞋。他的手指不知多少次被錘子錘到,也不知多少次在納鞋底的時候被針扎破。直到如今,他手指上還遍佈着大大小小的傷口和針眼。

  1984年,侯天龍創建寶龍齋製鞋廠,開始帶徒弟,將製作布鞋這樣古老的手藝傳承下去。起初,因為不瞭解市場行情,他只敢謹慎地生產最常見的圓口布鞋,後來,他發現來平遙旅遊的人來自四面八方,需求也多種多樣。他開始增加布鞋的品種,並開始學習做手工皮鞋。

  1997年,侯天龍把自家生產的布鞋拿到明清街上去賣,沒想到很快便被搶購一空。“我意識到這個祖傳下來的手藝有活路,必須傳承下去。我和我的徒弟每天一大早就起來做鞋,一針一線都不能馬虎,必須做到精益求精。為了尋求獨特,我們一般一款樣式的鞋每個號只做一雙,如果顧客來了已沒有鞋號,我們就登記了他們的聯繫方式,事先量好腳樣,做好之後寄過去。”

  有些來平遙旅遊的商人看到寶龍齋布鞋的商機,主動找侯天龍談合作,希望他在一些城市開設寶龍齋分號,或是搞批發,讓寶龍齋布鞋行銷到國內的諸多大城市去。侯天龍犯了難,他拒絕開設分號,但嘗試批發過一段時間。“批發本身就要求量化生產,可我們製作一雙手工鞋要經過選樣、滾邊、納底、細加工等5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嚴格要求,比如每平方寸要納81針,一雙鞋要納2100多針,針腳還得分佈均勻,手工縫鞝鞋時,緊繃楦形,平整服帖,鞝鞋的針碼更得間距齊整……完全做好一雙鞋子需要五六天時間。儘管銷路很好,卻無法配合銷售。”侯天龍説,他決定停止批發,只在本地做好寶龍齋。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布鞋的歷史文化、製作工藝、使用功能、保養方法,他專門成立了寶龍齋鞋業藝術館。同時,他還研究了國內外諸多的老手藝、老匠人,發現最好的傳承,就是把它做精、做細,以質量贏得口碑。

  2004年,寶龍齋布鞋被平遙國際攝影節組委會指定為特別推薦產品。

  平遙中國年期間,侯天龍展出一雙長一米八的千層底布鞋,被譽為布鞋王,鞋底共納了1068針。

  2016年10月,寶龍齋布鞋被專門佈置了一個展區,參觀者多被侯天龍的精湛技藝所吸引,流連忘返,那些精緻、美觀的布鞋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同年,山西省文化廳又為侯天龍製作了專門的視頻,用鏡頭記錄下他做鞋的每一個步驟,讓老手藝得以在鏡頭中還原。這一視頻在2017年9月突然被人民播客上傳,並引起轟動。這讓侯天龍感到十分意外。

  30多年來,讓侯天龍真正投入的只有一件事――做鞋。因常年勞作,他患上了嚴重的頸椎疾病,腰椎也不是很好。儘管從他手中已做好無數雙鞋,也帶出了一些徒弟,他還是擔心這門老手藝會失傳。他不僅讓女兒去學習設計專業,還讓兒子侯相甫跟隨自己一起做鞋、賣鞋,意在為老手藝輸送年輕血液,植入新的文化創意,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眼球,讓他們愛上布鞋,愛上手工鞋,從而讓這門老手藝能發揚光大。

  “穿布鞋是迴歸傳統,做布鞋是對老手藝的堅守。儘管很難,我還是會帶着我的子女傳承下去。”侯天龍如是説。

  本報記者 張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86 字。

轉載請註明: 平遙布鞋王的做鞋故事:傳承工藝賠錢也要賺吆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