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官話特點和分佈 全國名列第四

西南官話,亦稱上江官話,是漢語官話方言的一種。西南官話主要分佈在四川、重慶、貴州、雲南、湖北等省市,此外廣西、湖南、陝西、江西等省市區及東南亞北部部分地區也有分佈。西南官話下分6個片22個小片,是官話裏分佈範圍最廣,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區。
西南官話特點和分佈 全國名列第四
西南官話的定義是:西南地區以及附近的,入聲整體歸派到某一聲調或者四聲調值與成都、武漢、重慶、常德、貴陽、昆明、桂林相近的漢語方言。但西南官話某些小片仍有入聲保存,例如分佈於今四川岷江流域西部及瀘州、重慶江津等地區的岷江小片(即''西蜀片'')。西南官話在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具有官方地位,是少數具有官方地位的方言之一,其它具有官方地位的方言還有粵語(中國香港特區和中國澳門特區)、閩南語(中國台灣地區)和客家話(中國台灣地區和蘇里南共和國)。此外江西贛州市區和信豐縣城存在西南官話方言島,東南廣東、福建、海南、廣西的軍話有時也被視為西南官話的一支。
西南官話特點和分佈 全國名列第四
西南官話是從明代開始,因移民西南地區而逐漸形成的官話方言,其語音系統在官話中也是最簡單的,除了濁音清化,無尖團對立等官話的共同特點外,西南官話多數不分平、翹舌音,是一種帶有過渡性質的南方官話。使用人數多達2.7億,是官話方言中使用範圍最廣、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
西南官話特點和分佈 全國名列第四
西南官話一票之差不敵北京官話,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與會者就普通話的方言基礎產生了激烈爭論,最後,大會決定採用投票辦法,從覆蓋漢語區的15種主要方言中,選出一個作為普通話的基礎方言。當時的投票結果是:北京官話以52票位居榜首;西南官話(以西南官話為基礎方言,以成都語音為標準音)獲51票,以一票之差名落孫山;第三名是吳語(以吳語為基礎方言,以蘇州或上海語音為標準音),獲46票;粵語(以粵語為基礎方言,以廣州語音為標準音)獲25票,全國名列第四。 【該內容通過維權騎士士值品牌館授權發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1 字。

轉載請註明: 西南官話特點和分佈 全國名列第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