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湖南省人民醫院,接受顱內腫瘤切除手術的小周打着OK的手勢向醫生示意。圖/受訪者提供
紅網長沙8月5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開顱手術,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8月4日,在省人民醫院的手術室裏,35歲的小周就接受了這樣一台顱內腫瘤切除手術。手術中,他不僅可以自如地講話,比着OK的手勢表示“一點都不痛”,還能唱着張學友的歌。
小周是貴州人,兩個月前突然頭痛、左手無力,經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腦袋裏長了一個約5×7cm大小的腫瘤。由於手術難度大,經人介紹轉到長沙,住進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室。
經該院醫生診斷,腫瘤位於大腦功能區,鄰近語言中樞和運動中樞,手術既要儘可能地將腫瘤切除乾淨,又保護大腦功能不受損傷,避免出現失語、偏癱。因此,採用喚醒麻醉讓患者在手術中保持清醒狀態是最佳辦法,這樣可以讓醫生根據患者的反應邊評估邊手術,幫助醫生避開大腦功能區,避免損傷患者腦功能。具體來説,就是在打開顱骨階段讓患者睡着;在切腫瘤時讓患者平穩甦醒,能交談自如,手腳運動協調,智力無受損;待腫瘤切除後,再讓患者睡着,直到手術結束。
對此,該院醫生在術前與患者耐心溝通,告知他和家屬的手術過程和配合要點,解除他們的各種顧慮。麻醉採用全身麻醉置入喉罩和頭皮神經阻滯的方法,在超聲引導下精準實施神經阻滯和動靜脈置管,完善各項監測,實時把控患者的生命體徵和麻醉深度,運用靶控靜脈輸注,精確控制麻醉藥用量,掌握麻醉甦醒時間,手術中讓患者處於最舒適的側卧位,全程體温保護。
當外科醫生示意麻醉醫生可以開始喚醒時,僅僅10分鐘,小周就從睡夢中甦醒過來,睜開眼睛和大家交流。麻醉醫生拿出各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卡片給他辨認,他都能對答如流。長達兩個小時的術中喚醒,小周與醫生護士談笑風生,唱歌、背詩、做各種手勢,顯得輕鬆自如。手術中,他還清唱了張學友的歌。當醫生問小周有沒有不舒服時,他比着OK的手勢説,“一點都不痛,很舒服!”
打開頭顱,露出大腦,睜開眼睛和醫生聊天……新京報“我們視頻”昨天直播一場手術,記錄下這樣的畫面:切開頭顱,還能繼續聊天。
網絡配圖
開顱過程中,患者醒來説臉癢
昨天,是29歲小夥兒李潤(化名)做開顱手術的日子。3月23日晚,李潤在工作中,沒有任何預兆突然暈倒,手腳抽搐不止。
送醫後,醫生診斷其頭部有腫瘤,主治醫生認為,雖然病人目前發作較少,但未來發作頻率會逐漸頻繁,藥物只能治標不治本,如果不做手術,腫瘤蔓延他處,很可能導致癱瘓。
經過一系列商討和準備後,李潤最終確認,在4月17日進行開顱手術。
“來,快醒醒。”手術操刀醫生,叫李潤清醒過來。這時,手術還在進行中,李潤的顱骨已被手術刀切開,露出大腦。
李潤側躺在手術牀上,配合醫生的指令做出一系列動作:眨眼、張嘴、數數……幾名醫生正動用手術工具,在李潤的大腦裏摘除腫瘤。
網絡配圖
李潤被術中喚醒時,先後説自己臉癢、肋骨癢,讓醫生幫忙撓一撓。但是正在手術的部位,李潤感覺不到一絲疼痛。
網絡配圖
網絡配圖
手術順利結束,患者腫瘤切除,肢體功能未受到影響。下午5點半,戴學軍查房,李潤四肢活動已正常,體力恢復到術前水平,且思路清晰,言語流暢。
楚天都市報6月20日訊(記者李晗 通訊員高翔)開顱手術做到一半被醫生喚醒, 按照醫生指令活動手腳,還清唱歌曲向手術室外的妻子表白。6月20日下午,記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病牀上見到了這位男子,他的身體各項均恢復正常。
46歲的劉建羣家住武昌,平時身體一向不錯。6月7日中午,他在單位食堂和同事吃飯時,突然身體抽搐,無法正常説話,半分鐘後失去意識昏迷。同事撥打120呼叫救護車,3分鐘後,劉建羣意識恢復,10分鐘後停止了抽搐,此時救護車也趕到,他被送到武昌一家醫院。醫生髮現劉建羣顱內長有腫瘤,非常危險且位置特殊,手術難度很大,上週,劉建羣被轉診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經過磁共振等檢查,劉建羣腦袋裏有一個直徑4公分,如同雞蛋大小的膠質瘤,瘤體橫跨大腦的語言及運動功能區,所以出現短暫抽搐和失語,如果任其生長很快將導致偏癱,必須儘快切除。但由於位置特殊,手術中稍有不慎,就會對功能區造成永久損傷。
經過反覆論證,6月16日上午,醫院神經外科陳勁草、李志強兩位教授聯手進行手術,先通過“三維導航定位”和“熒光引導”技術,對腫瘤實施精準定位。手術開始後半個小時左右,劉建羣顱骨被切開露出大腦,在準備切瘤時,麻醉師將麻醉藥劑量調減,劉建羣清醒過來,按醫生的指令活動手腳,還即興唱起了“老婆老婆我愛你……”向在手術室外等候的妻子李彬表白。
原來,得知丈夫要進行開顱手術的李彬非常緊張,早上七點就守候在手術室外,一直到中午手術結束片刻不離。當她看到護士錄下丈夫唱歌的視頻後,既緊張又感動地流下熱淚。
劉建羣和妻子李彬
與醫生“互動”約20分鐘,劉建羣再次被全身麻醉。三個小時的手術非常成功,昨日,劉建羣的身體功能恢復並能下牀行走,預計本週就可以出院。
“我和妻子結婚20年了,新婚時就曾答應帶她去三峽旅遊,一直都沒能成行,出院後一定帶着她和女兒出門玩一趟。”劉建羣表示,在手術中被喚醒的二十分鐘裏,自己並不覺得疼痛,腦海裏更加意識到健康的可貴。
手術醫生李志強介紹,腦部功能區腫瘤都可以通過"術中喚醒術"切除,既切除腫瘤,又能保留患者神經功能。這種方式通過讓患者意識短暫恢復,確定患者腦部功能沒有受到影響。這需要外科醫生,麻醉師等醫護人員密切配合,體現了手術團隊的整體技術水準。
運營人員: 趙穎 MX007
中新網長沙8月4日電(記者 徐志雄 通訊員 梁輝 黃倩)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開顱手術,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8月4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的手術室裏,一名小夥子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成功接受了顱內腫瘤切除手術。術中,他不僅可以自如地講話、唱歌,還打着OK的手勢表示“很舒服”。
術中被喚醒後,患者用手勢表示“OK”。 黃倩 攝
記者瞭解到,接受手術的“80後”小夥子小周來自貴州,兩個月前因突然頭痛、左手無力,在當地醫院檢查後發現腦袋裏長了一個約5×7釐米大小的腫瘤。由於切除該腫瘤的手術難度很大,小周經人介紹轉院住進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室。
“患者的腫瘤位於大腦功能區,鄰近語言中樞和運動中樞。”該院神經外科主任舒毓高教授組織科室醫生和麻醉科專家會診後一致認為,手術既要儘可能地將腫瘤切除乾淨,又要儘可能地保護患者的大腦功能不受損傷,避免出現失語、偏癱。而採用喚醒麻醉讓患者在手術中保持清醒狀態是最佳辦法,這樣可以讓醫生根據患者的反應邊評估邊手術,幫助醫生避開大腦功能區,避免損傷患者腦功能。
“如何讓患者在清醒的狀態下開顱做手術,對麻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湖南省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孔高茵教授介紹,這需要在手術中實施術中喚醒麻醉。即在打開顱骨階段讓患者睡着;而後在切除腫瘤時讓患者平穩甦醒,能交談自如,手腳運動協調,智力無受損;待腫瘤切除後,再讓患者睡着,直到手術結束。
由於手術具有一定風險,術前,湖南省人民醫院制定了周密的麻醉方案和應急預案,並與患者耐心溝通,告知他和家屬手術過程的配合要點,解除他們的各種顧慮。
當天,小周被推進手術室後,麻醉醫生先對其進行全身麻醉,並運用技術和設備實時把控生命體徵和麻醉深度,精準掌握麻醉甦醒時間。當外科醫生打開顱骨示意可以開始喚醒,麻醉醫生僅用10分鐘便將小周喚醒。之後,麻醉醫生拿出各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卡片給他辨認,他都能對答如流。
兩個小時的術中喚醒時間裏,小周説話、做各種手勢,顯得輕鬆自如,甚至還即興唱起了歌。而在手術幕布的另一端,神經外科醫生則在全神貫注地切除腫瘤。當護士問到小周有沒有不舒服時,他豎起大拇指説:“一點都不痛,很舒服!”
“在術中喚醒的過程中,患者出現的任何不適都可能是致命的。”孔高茵表示,因此,麻醉醫生既要保證患者不因缺氧而窒息、不因失血而休克,又要避免出現任何不適的症狀,還要保證手術中全程無痛,讓患者平穩醒來的同時不感到痛苦。
在小周與醫生護士的“談笑風生”中,多科室協作的這台喚醒開顱手術得以成功實施,小周腦袋裏的腫瘤被順利切除,病理檢查證實為“大腦功能區膠質瘤”。
腫瘤切除後,麻醉醫生重新讓小周睡着,待到整台手術完成後五分鐘,小周再次甦醒過來。他思維清晰,語言流暢,運動協調,沒有任何疼痛,連連讚歎到:“現在的醫療技術太神奇了!”(完)
運營人員: 楊亞茹 MX004
來源:中新網 08-05 12:59
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開顱手術,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8月4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的手術室裏,一名小夥子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成功接受了顱內腫瘤切除手術。術中,他不僅可以自如地講話、唱歌,還打着OK的手勢表示“很舒服”。
記者瞭解到,接受手術的“80後”小夥子小周來自貴州,兩個月前因突然頭痛、左手無力,在當地醫院檢查後,發現腦袋裏長了一個約5×7釐米大小的腫瘤。由於切除該腫瘤的手術難度很大,小周經人介紹轉院住進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經該院專家會診後一致認為,手術既要儘可能地將腫瘤切除乾淨,又要儘可能地保護患者的大腦功能不受損傷,避免出現失語、偏癱。而採用喚醒麻醉讓患者在手術中保持清醒狀態是最佳辦法,這樣可以讓醫生根據患者的反應邊評估邊手術,幫助醫生避開大腦功能區,避免損傷患者腦功能。
4日當天,醫護人員為小周進行了喚醒開顱手術。麻醉醫生先對其進行全身麻醉,當外科醫生打開顱骨示意可以開始喚醒,麻醉醫生立即對小周實施喚醒。在隨後兩個小時的術中喚醒時間裏,小周説話、做各種手勢,顯得輕鬆自如,甚至還即興唱起了歌。
“消失的光陰散在風裏,彷彿想不起再面對,流浪日子你在伴隨有緣再聚。”
在小周與醫生護士的“談笑風生”中,多科室協作的喚醒開顱手術得以成功實施,小周腦袋裏的腫瘤被順利切除,病理檢查證實為“大腦功能區膠質瘤”。
運營人員: 黃醒夢 MZ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