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華語樂壇當中,我們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歌手的身影,然而從數量上來説是已經上去了,但是從整體的影響力上來説,卻始終是沒法和當年相比,在很多網友心中,如今樂壇的四小天后依然是蔡依林、蕭亞軒、孫燕姿和梁靜茹,儘管如今她們已經漸漸老去,但是卻還沒有新人能夠取代她們的位置!
梁靜茹
不過在這四小天后當中,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梁靜茹是後來居上的,而早年的四小天后當中,梁靜茹這個位置是周惠的,在當年周惠是和蔡依林孫燕姿齊名的女歌手,只是最終周惠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落了!
周惠
周惠的嗓音可以説是天籟之音,在當年也是轟動一時,她的一首《約定》更是風靡一時,此外還有《風鈴》、《不想讓你知道》等作品也是很受歡迎!
周惠
然而周惠在當年卻因為其貌不揚,而被恩師季忠平坑了一把,季忠平當年暗中和另外一個唱片公司密談,後來單純的周惠太過相信恩師,一不小心就簽了一份“賣身契”,而最終季忠平拿走了600萬“轉會費”,周惠卻是一無所獲,沒有了公司的包裝,沒有了後續的作品,最終周惠就此沒落了!
周惠
後來在周杰倫的幫助之下,周惠才獲得了重返樂壇的機會,在07年之時,周惠推出了專輯《綻放》,儘管最終已經沒有了曾經的關注度,但是最起碼是迴歸了!
周惠
此外,成龍大叔也是非常喜歡周惠的歌,成龍曾經在多個場合稱讚過周惠,而3年的消失也讓周惠被擠出了四小天后!
周惠
後來的周惠也發行過不少專輯,舉辦過一些演唱會,然而對於周惠這個人,喜歡她的粉絲始終是鐵粉,然而不瞭解她的人就幾乎永遠是路人了!
覃海洋是誰?當海軍選手覃海洋在青島全國游泳冠軍賽力挫三破全國紀錄的奪冠熱門閆子貝,勇奪男子200米蛙泳冠軍,並打破全國紀錄和世界青年紀錄後,大家都在追問,覃海洋是誰?
即將年滿18歲的覃海洋是湖南株洲人,來自海軍部隊,師從名帥葉瑾。他現在的身高是1米88,訓練紮實系統,也很刻苦,能夠跟上教練的計劃,比賽發揮也非常穩定。此前,他在2015年首屆青運會上包攬男子100米和200米蛙泳兩枚金牌。
200米蛙泳冠軍,賽前被眾人認為是湖北選手閆子貝的“囊中之物”,因為他先後在50米和100米距離中三次改寫全國紀錄,具備包攬蛙泳金牌大滿貫的潛力。
然而比賽靠實力説話,閆子貝一馬當先,前100米以1分01秒98率先轉身,衝擊全國紀錄有望。覃海洋尾隨其後,第二個進入後半程。從第三個50米開始,覃海洋搶過領頭羊的位置,越遊越猛,最後50米的衝刺更是漂亮,在觀眾的助威聲中以2分08秒71奪冠,把以前的全國紀錄提高了0.83秒。浙江名將毛飛廉收穫銀牌,閆子貝名列第三。
出水後的覃海洋對自己的成績表示意外:“這個成績比預期快,沒想到能遊進2分9秒以內。賽前的狀態不是特別好,我特別緊張。檢錄時也覺得心虛沒底氣,不敢多想。賽前葉教練告訴我‘放開了遊,跟着自己的感覺走’。我覺得心情挺沉重(閆子貝太強了)。我想遊好。想不到今天能遊這麼快。不過之前我的冬訓練得不錯,這次比賽是有目標而來,想破紀錄。”
但在教練葉瑾心裏,覃海洋的成績完全在“意料之中”。
“我賽前就預料到了他能游出這個成績,會打破全國紀錄。他的蛙泳和混合泳都不錯,原來仰泳比較差,我們進行了重點改進,如今他的仰泳水平提高了,四種泳姿比較平均。我很看好他未來的發展。”
其實此前一天,覃海洋緊隨里約奧運銅牌得主汪順,在男子200米個人混合泳中收穫銀牌,成績是1分57秒54,創造今年世界第二好成績,同時也改寫了世界青年紀錄,他的成績如果放在里約奧運會決賽可列第七位,前三名是菲爾普斯、萩野公介和汪順。
對於兩天內兩破世界青年紀錄的年輕弟子,葉瑾説:“覃海洋還年輕,希望他能繼續踏實訓練,向着東京奧運會去努力。”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尉年”:其實我是腹黑,哈哈
網友“SMH”:有wuli濤濤的實力,沒有他的顏值~
網友“馮正翔”:成績來湊
網友“尉年”:顏值不夠。
網友“La Blancheur”:然而寧澤濤起到了什麼作用?
網友“中國夢”:顏值不夠
網友“健康是福”:中國遊、泳隊加油加油
網友“江邊看水”:光遊得快 就能成為寧澤濤麼?寧現在雖然為萬夫所指,已然落得不好的結局,自己也在承擔着。但他畢竟經歷過,不能否認其外在條件的優勢,想成為這曇花,也不是遊得快就行。不信,就試試。
網友“金築凡人”:出名要趁早
網友“by_Freeman”:中國泳隊越來越強!
網友“尉年”:顏值不夠。
網友“馮正翔”:成績來湊
網友“尉年”:顏值不夠。
網友“La Blancheur”:不要重蹈寧澤濤覆轍
網友“江邊看水”:光遊得快 就能成為寧澤濤麼?寧現在雖然為萬夫所指,已然落得不好的結局,自己也在承擔着。但他畢竟經歷過,不能否認其外在條件的優勢,想成為這曇花,也不是遊得快就行。不信,就試試。
網友“La Blancheur”:不要重蹈寧澤濤覆轍
(1970-01-01)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訊(記者 杜恩湖)8月24日北京採訪獲悉: 吳頌今聯袂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和廣州市音樂家協會,將於9月16日晚上8時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世紀大會堂聯合主辦的《嶺南飛歌30年——頌今作品羣星演唱會》。吳頌今向記者透露:著名歌唱家陳思思推辭了商演,將於9月16日,從北京到廣州參加“吳頌今作品音樂會”捧場演出。
吳頌今1992年為楊鈺瑩主創的甜歌《茶山情歌》《風含情水含笑》數百上千萬的唱片銷量,打破了音像市場港台歌碟無法超越的神話。
吳頌今向記者介紹,他一手打造的弟子陳思思、小曾、高歌、楊柳、朱含芳、任妙音、許家豪、花季少女組、小蓓蕾組合等人,還有從廣東歌壇走向全國的紅歌星張咪、甘蘋、廖百威、東山少爺、夢之旅等人,來自四川的著名歌唱演員廖昌永、烏蘭圖雅、扎西頓珠、美聲四季、馬曉夢等人,同本土歌唱家、唐彪、李素華、羅洪、王永春等人將應邀演唱吳頌今創作的30首原創詞曲經典作品。
吳頌今向記者介紹,為了參加恩師的這場音樂盛會,吳頌今的得意門生——陳思思,進入9月演出活動特別多。恰好9月15和16日有商業演出邀請,但為了支持吳頌今的廣州音樂會,陳思思不惜推掉了商演,將按時《嶺南飛歌30年——頌今作品羣星演唱會》。8月24日下午,陳思思對記者説:“吳頌今老師為了培養我成為音樂人才,他費盡了心血。恩師的這場音樂會演出,對老師對我都極其重要,我無論如何都不能缺席!”
(2017-08-24)
【編者按】
12月3日,世界史學家齊世榮去世。作為齊先生的弟子,冷戰史專家沈志華著文追憶了他與齊先生相處的點點滴滴。《沈志華憶齊世榮:哀悼恩師,追思先生》原載於《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眾號,經作者授權,澎湃新聞轉載。內文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2015年12月3日早晨6點多鐘,我正在伏案修改新作中朝關係史的書稿,突然接到齊世榮先生女兒衞華的短信:“我爸今天早上6點去世了。”我一時呆住了……,還沒緩過神兒來,徐藍又發來微信報喪,並附有痛哭的“表情”。
11月12日衞華短信:“老爺子腦出血、肝癌,送急診了。目前還算穩定,就是一陣清楚一陣糊塗。”我當時正在上海給學生上課,立刻打電話問了情況,感覺是問題不大,並建議衞華採取保守治療,先生畢竟已是90高齡,且情況穩定。我打算12月趁回京開會的機會去醫院探望。11月20日在台灣輔仁大學開會遇到首都師大梁佔軍(他叫我大師兄),他告我齊先生的情況不太好。24日我趕回北京,並於第二天晚上與丹慧同去醫院看望。衞華引領我們進入急診室時,先生還在昏睡,我們在一旁靜候。過了一會兒,衞華湊到先生耳邊大聲説,志華和丹慧來看你啦。先生睜眼看了一下,突然微笑起來,並向我們伸出手。我連忙趕上前,俯身握住他那乾癟纖瘦的手,叫了一聲:齊先生,我和丹慧來看您啦!不知怎的,一時間竟熱淚盈眶。先生微笑着説,你們來啦,好,好。再説了幾句,聲音還是很有底氣,但有些含混,我沒有聽清楚。衞華説,老爺子發病前還在改他的一篇文章,看他即將出版的論文集的清樣,入院後經常要他的書稿,但一時清醒一時糊塗,實際上什麼也看不了。説着話,齊先生又閉上雙眼,我就一直緊緊握着先生的手。過了一會,先生又睜開眼睛看着我,又看看丹慧,笑了,好像要説什麼,但沒有説出來。衞華説,他認出你們了。從先生的微笑和眼神中,我感覺他知道我們是誰,但一時叫不出名字來。我現在也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看着很熟的人,就是叫不出名字。先生再次醒來時,我們告別,我説,您好好養病,12月5日我要回北京開會,那時再來看您。握手之後,先生又睡過去了。就在我們要出門時,先生突然睜開雙眼,大聲説,過幾天再見。我又是一陣心酸。路上我們和衞華還説,看樣子齊先生挺幾個月沒有問題。不想,那天見面竟是永別。我坐在書桌前,含着熱淚回憶起與先生交往的一幕幕……
2007年沈志華(左)與齊世榮(右),沈志華供圖。
跟隨齊先生求學
我是齊先生的第一個研究生。1979年我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的研究生,那時社科院有資格帶研究生的人不多,就在各高校聘請了一批老師。我報考的是世界現代史專業,先是讓我做非洲史,導師是吳秉真。入學後不久,世界史研究所所長朱庭光先生找我談話,為了配合當時要進行的經濟改革,確定讓我做蘇聯史,研究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於是指定齊先生做我的導師。齊先生是一位嚴師,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上課,一位同學好像在課堂上做了什麼其他事,先生一聲怒吼:你不想聽就出去!其實先生在私下場合並不是那麼威嚴,至少對我來説,不像很多同學那樣對他敬而遠之。我經常去先生家裏談話,除了學問,也談政治,交流看法。他説的很多話,在我看來是不大會在公開場合講的。
從做學問的角度看,齊先生對我教誨最多的是:作為歷史研究者,首先要重視史料,特別是第一手史料。當時還談不上看檔案文獻,別説出國了收集檔案了,就是外文資料都很難找到。我做蘇聯史,齊先生推薦的必讀書目中,最主要的不是蘇聯出版的通史著作(中譯本),而是英國大家卡爾和戴維斯的英文多卷本《蘇俄史》,因為書中大量使用了檔案文獻。那時我就知道,判斷一本史學著作的價值,首先要看註釋,看看作者是依據什麼史料寫的。
齊先生也特別重視理論,他説你要研究蘇聯史,必須認真讀列寧和斯大林的著作,瞭解他們的思想。他給我留的作業中,很多是如何解讀列寧的著作。後來我寫出《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的道路》一書,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仔細通讀過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一卷和《列寧選集》。齊先生確實是一位史學大家,可以説是學貫中西,通古博今,他精通俄語、英語,還會日語和德語,做的是世界現代史研究,講起中國古代史也如數家珍。對此,我輩學人遠不能及。我對先生欽佩不已,當時就立志要隨他做一輩子學問。我入學時已29歲,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加倍努力,曉雲的父親廖沫沙先生也是這樣鼓勵我的。我去求教,他為我提寫了一副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的確很刻苦,在學期間發表了七八篇論文。
萬沒想到,就在我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時候出了問題,1982年5月,還差十幾天就要論文答辯了,我因捲入一個莫名其妙的涉外案件,突然被捕入獄。在黑暗的單身牢房中,我感到今生最對不起的就是我的父母、世界史所所長朱庭光和導師齊世榮,他們都對曾對我寄予很大期望,而我卻讓他們失望了。1984年出獄後,老朱為了讓我重回中國社會科學院,想方設法,四處奔走,但終未如願。那時,作為一個勞改釋放人員在北京是很難找到工作的,就是我在獄中寫就的那本關於蘇聯新經濟政策的書,也沒有一家出版社敢於接受。後來,我聽説廣東搞了一個特區,在那裏“英雄不問出處”,可以各顯身手,便決定去闖一闖。臨走前我先去看過老朱,感謝他為我工作的事情費心,現在沒有辦法,只能先解決生計問題。然後到了齊先生家,記得徐藍當時也在那裏(她是我的師妹,但我得叫她大姐)。我很激動,對先生説的大意是:弟子不孝,辜負了您的期望,如今走投無路,只能外出求生。但只要我賺了錢,一定回來,重頭跟您做學問。如果弟子無能,那就客死他鄉,永不回頭。出了先生的家門,我仰天長嘆,眼角流下一行淚水。
重頭做學問:先生再領我進學術界
90年代初,我回到了北京。那時有幾十萬元,已是不小的數字了,我想自己做學問沒有任何問題,還可以資助別人呢!我再見到齊先生時,第一句話就是“弟子回來了!”我對歷史學的資助第一筆錢就是給齊先生的,當時國家教育經費很少,齊先生作為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會會長,召開一次學術討論會竟感到囊中羞澀。我資助他在河北師範大學開會,並親自開車送他去保定。然而面對眾多師生,我卻是一個陌生的外人,一個商人,沒有資格參加會議。43歲那年,我決心重新開始學術生涯,並懇請齊先生再次把我領入學界。先生介紹我認識了戴逸、王慶成、金衝及、劉家和、劉桂生等學術前輩,還專門帶我拜訪了他在清華大學歷史系讀書時的老師週一良先生。與週一良先生暢談一番後,他讚賞我重歸學術的選擇,並欣然答應出任我所資助的東方歷史學術文庫評審委員會主席,其他幾位老先生都是評委(周先生去世後,戴先生、金先生、齊先生先後擔任主席)。後來,週一良先生送給我一本他的回憶錄《畢竟是書生》,還用左手簽了名。光是這個書名就令我感慨萬分,我想,以後我要寫回憶錄,免不了取個類似的書名,比如《還是做書生》。同時,我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作,到莫斯科收集俄國檔案,組織整理翻譯;利用這些解密檔案研究朝鮮戰爭、中蘇關係;在國內組織冷戰國際史研究,每年自費召開學術討論會……。在齊先生的幫助和引領下,我的後半生再次交給了學術研究。
這段時間,我與先生經常見面,但多是談東方歷史學會的工作,討論學術問題不多。不過,有兩件事給我印象很深。《歷史研究》1998年第5期發表了我的專題文章《俄國檔案文獻:保管、解密和利用》,那時我寫了不少介紹俄國解密檔案、強調歷史研究必須利用檔案文獻的文章,但我也指出,研究者不能迷信檔案。我在這篇文章中寫到:“人們可以舉出無數的案例説明俄國新檔案文獻的問世如何改變了歷史學家對蘇聯歷史以及相關歷史事件的看法,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輕易使用這些檔案文獻可能給人們理解過去所造成的迷惑、困境和陷阱。”還説:“當研究者得到了他多年可望而不可及的印有‘機密’或‘絕密’字樣的檔案文件時,往往容易在他的研究著作中迫不及待地儘量利用這些文件,而忽略了追本窮源。其實他不應該忘記,檔案文件中的白紙黑字未必就是歷史的真實。確如卡爾所説,有些文件很可能是其擬定者‘希望別人想到他所想到的事情’。”齊先生看過這篇文章後給我打電話説,“你能這樣寫,説明你已經成熟了。”我理解先生的意思,研究歷史當然應該重視第一手史料的收集,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解讀和利用這些史料。2003年我的《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一書終於被允許在大陸出版了,這是我的成名作,自然要請恩師作序。先生在短序中這樣寫道:“二十幾年前,我已認識沈志華同志,那時就覺得他是一位好學深思的青年。現在,他在學問的大道上已走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著述豐富,日益成熟。明末清初大儒顧亭林説:‘昔日之得,不足以為矜;後日之成,不容以自限。’我希望沈志華同志謹記顧亭林的話,繼續努力,攀登歷史科學的高峯。”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你、提攜你,在你取得成就的時候,提醒你、鞭策你,師生關係莫過於此。
1995年沈志華(中)與齊世榮(左)、王忍之(右)在蒙特利爾國際史學大會,沈志華供圖。
2004年,陳兼和楊奎松拉我去華東師範大學,與黨委書記張濟順面談,學校有意聘請我來主持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的工作。作為民間學者,我在學界遊蕩了十幾年,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小有名氣,但隨着年齡增長,也想到了學問傳承的問題。儘管那時我在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做兼職教授,也帶了幾個學生,不過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如今,華東師大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台,況且讀研究生時,在朱庭光所長的領導下,我便熟識了上海葉書宗、王斯德、李巨廉幾位老師,可我長期遊離於體制之外,現在“出山”,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是否能夠承擔起這個重任,心裏着實沒有底。於是,我又去找齊先生請教。先生很贊同我回到體制內,説這樣可以為歷史學的發展發揮更大作用。他詳細地向我講述了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的情況,各種規章制度,各校的特點和短長,還推薦天津師大的侯建新教授、南京大學錢乘旦教授給我“上課”,甚至親自帶我走訪一些學校。我到華東師大上班後不久,先生又專程來到上海講學,為我“站腳助威”。這些年下來,我漸漸摸索出一套把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優勢結合起來開展研究和教學的路數。可以説,在學術生涯中,是齊先生又把我帶上了一個新台階。
齊先生為什麼沒有寫一部專著?
在上海教書、研究的這些年,事務繁多,除了開會相遇,我與齊先生私人會面的機會漸漸少了,但是每年春節前後,我和丹慧必定要請先生吃一次飯,常常還邀金衝及先生、張椿年先生、阮芳紀先生作陪。齊先生愛吃海蔘,所以每次我都為他點一道高檔的小米煮海蔘。
三年前一次相聚,我發現齊先生突然瘦了許多,但精神很好,説話底氣十足,便沒有在意。後來衞華告訴我,先生那時就發現患了癌症,但他不許家人對外説起。看着先生到處開會,講話,還時常寫文章(先生每次發表文章都會寄給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已經絕症纏身。用衞華的話説,老爺子就是一輩子好強。好幾年前有一次聚會談到寫作,金先生問齊先生,你的學問那麼大,寫了很多文章,編了很多教材,為什麼沒有寫一部專著?齊先生笑着擺了擺手,沒有作答。後來金先生還讓我去勸説齊先生,趁着體力還行,抓緊時間搞一部專著留下來。我猶豫再三,沒有再提起這個問題。為什麼?齊先生曾十分氣憤地對我説起他在中南海講課的事情:那年教育部請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講世界史,並提供了舒適的環境,但是對他寫出的講稿卻任意刪改,並要求只能照着稿子講。我想這大概就是先生不願寫書的原因,不是不能寫,而是不願寫。歷史學家留給後人的白紙黑字,應該是他自己滿意的作品,是他認為可以留得住的作品。很多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經成名的作家,後來沒有再寫出一部有影響的著作,大概也是這個原因。無論如何,先生這樣走了,還是留下了遺憾,是他的,也是我們的。
2007年沈志華陪齊先生回到他抗戰時期就讀的重慶清華中學。沈志華供圖。
那晚在中日友好醫院急診室的病榻前,我緊緊握着先生的手,頭腦中翻滾着本來準備到春節聚會時要對他講的話。我想告訴先生,今年4月,經全國社科基金規劃領導小組批准,給我下達了一個國家特別委託項目——《中國周邊國家對華關係檔案收集及歷史研究》,我正在組織這個龐大的工程,希望聽取先生的意見和教誨。我想告訴先生,今年10月,我苦心研究了幾年的《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1945-1976)》已經完稿,儘管中文尚未出版,但美國、日本、韓國都在翻譯,而且徵求意見稿送出之後,也得到了一些好評,在大陸出版中文本不是沒有可能。這是一個極為敏感也是前人幾乎沒有研究過的課題,希望先生對書稿提出修改意見。我還想告訴先生,我主持的上海市社科重大課題《中朝關係:俄國與東歐國家解密檔案選編》已經基本編好,我正在做最後的統稿,今年年底便可結項。在離開醫院回家的路上我還想,待12月見面先生精神好一些的時候,我再行彙報。學生有了一點成績,第一個就想讓老師知道,這大概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能為師門增光,就是盡了弟子的本分,我多麼希望先生可以親耳聽到這些消息。然而,現在,今後,所有這些話,我只能到先生的靈前去傾訴了。我相信,先生在九泉之下聽到這些消息也會高興,也會微笑的……
恩師駕鶴仙逝,弟子悲痛萬分,唯可告慰先生的是,學生定會繼承您的事業,不辱師門,為中國的歷史學發展奉獻畢生!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風行天下”:沈先生進出自如,雖冷暖自知,可讓人佩服之至
網友“、 魑魅魍_魎”:第一張圖片應該是在雲南大學會澤樓前面拍的,後面兩張都給出拍攝地點,第一張卻不給,啥意思?!澎湃看不起雲南大學還是怎麼説?
網友“bob”:沈老師講座風趣幽默,他的老師想來也是一位治學嚴謹的老人家,一路走好
網友“Ecstasy”:老先生千古
網友“齊齊和心心”:信息量好大。不虧是大師
網友“魔言”:好學生好老師
網友“九斤老大”:原來沈志華時政而經歷。
網友“毛毛淼”:信息量好大
(1970-01-01)
我們心目中的國內第一右後衞唐淼,不僅僅貢獻7個助攻,還有2個進球!低調做人,高調踢球,這是唐淼的風格,不過他的慶祝動作是不是土了點?哈哈哈。他也終於與時俱進了,女友看了得多高興。
好了,現在球隊形勢不錯,衝擊亞冠是有希望的,那麼斯托伊科維奇和老闆在聊些什麼呢?斯托壓力之大,唯有請教恩師了。
《那一抹藍》漫畫版改版之後,從每期一張10格漫畫變成每期兩張4格漫畫,效果還不錯,有不少球迷喜歡這種輕便的小品漫畫。
本期推出的是《慶祝動作》、《我的老師》。富力足球文化是多元的,除了扎哈維激情四射的進球,還有許多精彩的幕後故事。這些細節,也是我們熱愛富力的原因!故事都是玩笑,不必太當真。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下一站等你”:可垃圾霸道吧,第一次和魯能踢,讓吳興函突到懷疑人生,第二次,吳興函一上場,就沒他什麼事了
網友“真段神”:再敢調戲我娜我可就要出馬了!我娜的段子會有人比我知道的更多?
網友“驕陽”:廣州富力假摔隊
網友“我叫.張孔亮 ”:娜娜不是千年老二嗎?
網友“傻傻的分不清。”:記住阿姨J在9JJ??′:::本:.丨:?!ꪦ彡丨?
(2017-08-25)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