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壽命或觸上限 最高限度是多少?

  人類壽命或觸上限,最高限度是多少?無論是感性印象還是客觀事實,人類似乎越活越久。不久前,美國頂尖醫學研究中心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在Nature網站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則指出,人類不太可能比世界上目前已知最長壽的人活得更長了,並且這一點即使未來科學和醫療繼續發展或許也無能為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健康而長壽,生而為人,我們到底能活多久?

人類壽命或觸上限 最高限度是多少?

  最長壽命已達上限

  從上世紀開始,隨着飲食、環境、醫療以及各領域的不斷髮展,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呈現出不斷提高的趨勢。

  但是,愛因斯坦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代表最高預期壽命變化趨勢的曲線雖然目前仍在不斷向上延伸,但它最終會碰到一個“天花板”,並且人類差不多已經達到那個上限。文章通訊作者Jan Vijg表示:“人口統計學家和生物學家對最長壽命將不再持續增長持有異議,認為沒有理由去相信這樣的説法。但是我們的數據強有力地説明,人類最長壽命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到達了上限。”

  Jan Vijg和同事分析的數據來源於人類死亡率數據庫,該庫編制了40多個國家的死亡率和人口數據。結果發現,自從1900年起,這些國家普遍都呈現出老年人口(70歲以上)死亡率降低的趨勢:如果將老年人口按他們特定出生年份來分組,那麼出生年份越晚的人,他們存活到老年的人數越多,也證明其平均期望壽命在不斷提高。

  但如果着眼於自1900年以來100歲及以上人羣的增長量,在不考慮出生年份的情況下,研究人員發現增長量在100歲左右達到頂峯,之後迅速衰減。Jan Vijg解釋説:“這一發現指出晚年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在變緩,而人類的壽命可能達到了上限。”

  而隨後在對國際壽命數據庫中“最大報告死亡年齡”的分析結果,進一步佐證了他們的結論。1968年至2006年間在美國、法國、日本和英國四國得到確認的、活到110歲或者更年長的人羣中,其死亡年齡於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早期快速提高,但在1995年左右開始趨於穩定,這進一步佐證了人類壽命存在上限。研究者注意到,這一穩定值的出現接近1997年,這也正是122歲法國人Jeanne Calment去世的時間,她是人類歷史上有記錄的活得最久的人。

  因此,他們提出,人類的平均壽命最大值就是115歲,而125歲是人類壽命的絕對上限,絕對不可能再高了。也就意味着,在任何人有生之年看見世上有人活到125歲的概率小於萬分之一。

  “人類最高壽命為120歲左右”

  早在2005年,Science雜誌為了慶祝創刊125週年,向全球科學家徵集了125個有待解答的問題,其中一個便是“人類壽命到底能延長多久”。

  關於最高壽命,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老年學學會衰老與抗衰老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何琪楊告訴記者:“根據人口資料記載和科學實驗證據推算:人類的最高壽命為120歲左右。”

  他給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證據:首先,全球學術界公認的人類歷史上最長壽的人是法國人Jeanne Calment,享年122歲;其次,美國著名的衰老研究專家Hayflick L,根據人胚胎肺成纖維細胞的壽命為50代,每一次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能存活2.4年,然後死亡,繼續下一次分裂,把兩個數字相乘,推算出人類的壽命為120歲;其三,法國博物學家布豐根據對多種動物壽命的觀察,總結出物種壽命是其生長期5~7倍的基本公式,如果人類的生長髮育期以18歲計算,按照最高7倍推算,為126歲,與120歲接近。

  對於Jan Vijg最新發表的結果,有科學家表示反對,認為隨着科學的進步,人類的最高期望壽命可以進一步提高,並引證目前已經在線蟲及動物身上發現的提升壽命的控制基因或者限制飲食來提高壽命的方法。

  Jan Vijg對此表示反對,他指出,實驗生物身上的結果對於人類來説未必可行,並且本身的人工環境已經干預了這些實驗動物的生長狀態。他指出:“我不否認藥物和組織工程學對延長我們的平均壽命有很大益處,但這些措施真的能夠幫我們突破115歲的年齡上限嗎?我認為可能性不大。”

  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陳科博士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指出:“在動物身上起作用,要到人,只能説存在可能性。”

  要健康,而不僅是長壽

  “目前已經證實的長壽相關基因有叉頭轉錄因子,如FOXO3a、膽固醇酯轉移蛋白CETP、Sirtuins等。”何琪楊強調,這些是“長壽相關因子”,與長壽密切相關,但並不專一地負責延長壽命。

  “有不少針對長壽地區,比如日本、荷蘭等地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可能是長壽因子表達高,或者衰老因子表達低,最終呈現地區性的壽命延長。也有針對我國廣西等長壽地區的調查,但是結果並不呈現絕對相關,有的長壽老人不抽煙不喝酒,也有的嗜好煙酒,脾氣好的脾氣暴的都有。”陳科表示。

  “壽命的延長伴隨着疾病的增加,以糖尿病為例,我們的父輩比祖輩的發病率要高。生活水平提升了,壽命延長了,但是疾病也變多了。個人傾向於人類壽命是有天花板的。”陳科補充説。

  其實,相較活得更久一點,活得更健康一點才是我們更應該追求的目標。Jan Vijg指出:“也許,現在用來延長人類生存壽命的資源更應該用以延長健康壽命,即老年人可以享受健康生活的時間。”

  而如果期望自己活得更健康、更長壽,與其期望醫療的進步或者環境的改善,不如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心情愉悦。陳科提示説:“世界衞生組織(WHO)對人類健康與長壽因素進行過系統分析後,結果是每個人的健康與長壽,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環境的影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07 字。

轉載請註明: 人類壽命或觸上限 最高限度是多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