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伊朗誤擊事故的背後:導彈技術來源於我國,至今威懾力依然巨大!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綜合

伊朗海軍幾乎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大型水面艦艇,唯一能夠對波斯灣地區美軍艦艇造成實質上威脅的可能只有上世紀90年代,伊朗從俄羅斯進口的三艘"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以及波斯灣沿岸的一大堆反艦導彈了。伊朗反艦導彈裝備的技術水平基本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末,但是龐大的數量以及各種黑科技也讓美國海軍不得不對其產生些許畏懼感(伊朗甚至有"霍爾木茲"這種反艦彈道導彈,號稱射程可以達到300公里突防速度為7馬赫),畢竟在和平年代,美國海軍是絕對不會拿自己艦艇的安全去試驗伊朗人的導彈靠不靠譜的。
(伊朗發射C-802導彈)
不過沒等到美軍動手,伊朗卻率先來了一出"誤擊友軍"。近日伊朗海軍的一艘1500噸級輕型護衞艦在演習過程中誤射了一枚"努爾"反艦導彈出去,導彈隨即飛到了"科納拉克"號後勤支援艦身上,劇烈的爆炸當即把後者炸得粉身碎骨,整個上層建築幾乎被掃平,當時這艘船距離碼頭不遠,因此盡最大努力擱淺坐沉,不過目前來看幾乎不存在任何修復價值,根據法新社的報道,總共有34人在這場誤擊事故中傷亡。
這裏就不得不提到伊朗這款"努爾"反艦導彈了,該反艦導彈是伊朗軍工部門從1994年開始對我國C-802反艦導彈進行逆向工程的產物(C-802導彈事實上就是鷹擊-83的出口型號),該導彈擁有着100公斤以上的高爆半穿甲戰鬥部,最大射程為120公里,如果能夠做到精確命中的話,一發重創一艘4000噸左右的水面艦艇不存在任何問題,再加上該導彈的彈體表面兩排藥型罩的設計加大了成型彈丸的殺傷效果,其戰鬥部的巨大威力可見一斑。
(伊朗軍艦被誤擊)
"努爾"導彈之所以會出現誤擊,一方面是由於伊朗海軍自己的組織協調存在大問題,另一方面"努爾"反艦導彈實際上依然沒有敵我識別系統,其必須在發射之前就指示好目標,然後導彈點火飛向目標區,隨即雷達導引頭再開機尋找目標加以攻擊。對於"努爾"的技術水平來説,其大概率是自動選擇雷達反射面積最大的目標,因此才造成了悲劇。事實上,"努爾"作為C-802的伊朗版承受了它這個體量不該承受的壓力,其自從誕生之日起設定的目標就是硬剛敵對國家的大型水面艦艇,因此戰績相當慘淡。
(伊朗的"努爾"反艦導彈)
2006年黎巴嫩真主黨第1次使用這款反艦導彈攻擊了以色列的"哈尼特"號輕型護衞艦,後者的防空系統幾乎是毫無反應地放任"努爾"來攻擊自己,即使這樣"努爾"也只是輕微損傷了這艘護衞艦的後部直升機飛行甲板而已。"努爾"後來還被用來打擊過美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但是在後者的電子干擾之下全部沒有命中目標,截止到目前"努爾"只取得了兩個像樣的戰果,還全部是胡塞武裝乾的,第一是擊沉了阿聯酋海軍"迅捷"號高速運輸艦,第二是擊沉了阿聯酋海軍一艘500噸級的輕型護衞艦。
(魚叉導彈)
不過話説回來,"努爾"的技術水平與美軍的"魚叉"也差不了多少,後者自從問世以來,迄今為止取得的像樣戰果屈指可數,還多次發生了類似的誤射事件,只不過是因為裝着訓練彈頭才沒導致大規模死傷。雖然"努爾"的技術水平早已經落後,但放到今天依然對美國海軍有着巨大的威懾力,龐大的數量規模足以做到"飽和攻擊",只要加強命中精度(在反艦導彈在進入目標區之後可以在海平面上10米左右的位置突襲,從當年以色列海軍護衞艦防空系統未能做出反應便足見其突防能力之強)和指揮協調,就能讓波斯灣地區的美軍第六艦隊不敢輕易動手,其未來仍將作為伊朗反艦導彈的絕對主力之一繼續服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