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太美引發早戀 奇葩真相讓人驚呆了

  校服太美引發早戀,奇葩真相讓人驚呆了。9月8日消息,校服,伴隨着學生整個中小學時代,可有關校服的記憶,卻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寬鬆肥大和藍白相間。新學期,校服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雖然“校服新政”出台已有一年,但一些中小學依舊按兵不動,部分學校雖率先推出新款校服,卻仍遭不少“差評”。

校服太美引發早戀 奇葩真相讓人驚呆了

  “款式太土”“看上去很慫”“我的青春被校服毀了”……校服為何總是廣為詬病?除了校服設計單調、款式老舊之外,萬校一服、不合身、不美觀、不舒適、不分性別、質量差等等,都是校服“醜成一樣”的原因所在。因為不美觀、不合身,學生不願穿;因為質量差、價格貴,家長不願買;因為要求多、選擇少,學校不願訂做,校服改良由此失去了動力。

  讓校服變美,首先要過質量關和價格關。傳統校服價格較貴、面料劣質,學生總結為“褲襠總裂、拉鍊總壞、口袋總破”,與之相對應的是不少地區頻頻曝出的“校服腐敗案”。有的開父子店8年斂財過億,有的教育系統從上到下均“抽成拔毛”。不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家長很難與學校在購買新校服問題上達成共識,後續的校服美化問題也就無從談起。只有不斷加強校服質量和價格監管,嚴懲校服採購中的貪腐行為,才能使校服質優價廉。這是校服變美的前提和基礎。

  讓校服變美,其次要革新思想。一是要去除保守心態,用審美價值中和實用主義。傳統校服有着“經濟實用、均貧富、防早戀”的特色,學校過多強調服裝之外的功能,讓校服喪失了“主職”功能。二是要去除簡單粗暴的管理理念。學校過度強調校服的統一效果,甚至男女同服,其出發點在於和諧統一、便於管理,提升學生的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弊端卻是壓抑了學生的個性。

  目前,儘管有學校嘗試打破“校服魔咒”,但“百花齊放”的局面並未出現。一些地方的家長擔心,引入的新式校服中男裝太帥、女裝太美,反而可能引發早戀,因此強力抵制。實際上,這種擔心大可不必。我國最早引入校服是在上世紀初期,當時就很注重美觀,男生的西裝、中山裝,女生的長裙、旗袍等,就很時髦洋氣,並充分展示了男女學生的性別特徵。現在畢業照流行復古風,就證明了這一時期校服的魅力所在。

  去年,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校服新政”,就是充分吸納學生、家長的意見,提高學生、家長在校服選購上的話語權。實際上,廣州等地已經開始試水,讓學生自主設計、選擇校服,一些地方還出台校服規範,使得校服在規則內創新、美化,從而凝聚教育部門、學校、家長、學生的共識,實現校服美化的各方共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4 字。

轉載請註明: 校服太美引發早戀 奇葩真相讓人驚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