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媒體報道了兩條消息,都是關於西瓜的。
第一個説的是,河南通許縣的瓜農開着三輪,排隊找瓜販賣瓜。為什麼?西瓜太飄逸了。1斤8分錢。也就是説你買一包10塊的煙,你可以天天吃5斤的西瓜吃上近一個月。不過受傷的卻是瓜農們,他們賣不出的西瓜要麼直接扔溝裏,要麼拉回家喂牛。
那些號稱“吃瓜羣眾”的,我對你們的吃瓜能力表示懷疑!
第二個説的是,河北農民精心培育的心形“情侶西瓜”、“方形西瓜”進入收穫期,這些形狀變了的西瓜一斤二三十塊,一個瓜平均4斤,價值普遍都是100多塊。
一個河北,一個河南,這西瓜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河南遭大雨,瓜農遭大殃。河北變形瓜,民眾好新奇。
至於這些差距的成型,那就有多重因素造就。天災、市場、天氣、物流、創意、品牌、推廣等因素有關。而農民要想抵禦這類風險,其一可以購買農業保險,其二就是打破傳統賣瓜方式,學會運用信息化、品牌化去銷售。傳統+創新,總能在市場波動大、天氣影響大的情況下保障必要的收入。也不至於這樣大的虧損。當地政府也應該幫助瓜農們建立一種保障機制,運用政府的公信力和資源,幫助瓜農們保本並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