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經常被父母唸叨:
“你好朋友考那麼多分,再看看你”
“你隔壁阿姨家孩子,都會做好多人的飯了”
長大了,這樣的聲音還是不絕於耳:
“你王叔叔家孩子,去年已經買房了”
“你看那誰,和你一樣大,年薪都幾十萬了”
往好一點説,父母這種愛比較的心理,是想讓孩子看到和別人之間的差距,激勵他更加努力、進步。
然而哪位父母敢否認這其中“功利心”“愛面子”的部分呢?
如果一個孩子一路走來總是被父母拿來和別人作比較,不管對父母自身還是對孩子,都會產生很多負面效應,得不償失。
一、影響父母的情緒狀態
越是內心不夠強大、對教育孩子不夠自信的父母,越愛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因為不確信、不篤定,所以需要通過和別人對比,找到自己的定位。
比過了別人,心裏就沾沾自喜,優越感得到滿足;
比不過了,便充滿焦慮和擔憂,回頭把這份焦慮也傳遞給了孩子。
這樣的心態是不穩定、不健康的,容易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迷失。
曾經在地鐵上,聽到一位媽媽數落自家孩子:
“這次期末考試考得太差勁了,你同桌平時沒你學習好吧,這次比你多了10分。”
“暑假哪裏也不要去了,在家給我好好複習,畫畫課也暫時停掉!”
比得過別人,就代表自家孩子已經非常優秀了,所以可以不那麼嚴格要求、自我滿足了嗎?
比不過別人,自己家孩子就非常差勁,所以要更加嚴苛對待、甚至改變教育策略了嗎?
顯然都是片面的看法。
愛比較的父母,看到別人任何“好”的一面,就想要求孩子也做到,變成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樣子。
小紅的鋼琴都八級了、小剛數學競賽拿了一等獎、小明的體育特別厲害······
天底下優秀的人那麼多,各有各的優缺點。
但凡一個理性客觀的父母,都可以意識到這種比較,是沒有盡頭,也沒有意義的。
反而容易影響自己的心態,情緒不穩定,更加不利於教育好孩子。
二、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思維模式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自我認知和思維能力發展不夠充分,非常容易受父母影響。
從小就生活在比較之中的孩子,不管“比得過”還是“比不過”,都會倍感壓力和焦慮,變得敏感、嫉妒心強、內心匱乏。
對於“比得過”的孩子,哪怕可以獲得自信,也是極不穩固的;
反而會為了保持父母心中那個優秀的樣子而變成固定型思維,不敢挑戰有難度的事情。
“如果我失敗了,代表我比別人差勁,所以我乾脆什麼都不做。”
而總是“比不過別人”的孩子,由於經常收到父母的否定和打擊,容易產生自卑感、不配得感。
“我好像什麼都不如別人”、“我不配得到更好的。”
習慣了被父母比較的孩子,也會變得喜歡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大學時,曾有一位得了抑鬱症的朋友告訴我:
“從小一直被比較,自己也習慣了和別人比較、競爭來確定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可是到了大學,每個人都是千姿百態的,家庭背景、個人才藝、社會經驗、學習成績,我找不到可以比較的對象。
突然,我發現在過去的20年裏,我一直關注自己是否超越了別人,從來沒有認真關注過自己,現在我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感到非常空虛,我的生活失去了方向
總被父母拿來比較的孩子,潛移默化中會把自我價值感和幸福感建立在與別人比較上面,這樣的人生往往更加辛苦和曲折。
三、最好的教育,是能真正看見孩子
知乎一位網友説:
“從來不覺得父母愛我,他們愛的只是我給他們帶來的面子上的虛榮感、滿足感。”
總被比較的孩子,很難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無條件的接納,內心缺乏真正的自信和安全感,終生都在追求別人的肯定和認同。
父母需要了解到的是:優秀的孩子,從來都不是“比”出來的。
每個孩子,從生下來就是不一樣的,遺傳天賦、性格特質,也因此註定了他們會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特點,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孩子真正的自信和優秀,是父母用愛與尊重澆灌出來的:
是用縱向比較代替橫向比較,多關注孩子個人點滴的變化和進步;
是發自內心地接納孩子、看見孩子,瞭解他的長處和短處,讀懂他內心的感受和需求,增強親子間的情感鏈接。
父母因為了解,所以才會更加懂得怎樣的教育方法適合孩子;孩子因為被愛,所以有發自內心想變好的動力。
父母不比較,孩子才能擁有良好的心態。
他會更加專注自身,探索自我,找尋自己的價值所在和人生意義,不被他人所幹擾,獲得真正的幸福感。
想成為好父母,先從不比較開始吧!
|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