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話説:人要臉,樹要皮。意思是做人要有道德底線,要顧及別人的看法,不能沒皮沒臉,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這其實説的是一個人的行為準則,也是一個人的自尊心。
通常情況下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不想落後於別人,落後要捱打嘛!正因為有這種自尊心,所以每個人都努力上進,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全力把事情做好。
很多姑娘在找對象時,都想找一個各方面條件好的異性。這樣,結婚後不僅能過上好日子,還能在別人面前有面子,可以滿足虛榮心。不過,找對象這種事是需要緣分的,不是你想怎麼樣就一定會怎麼樣的。
姑娘出嫁後,都會經常回孃家去看看父母,順便給孃家帶一些東西,表表自己的孝心。當然,這是在自己生活條件不錯的情況下,如果自己生活很困難,那可能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02
陳海琴嫁的婆家條件不錯,老公是個貨車司機,公婆都有正式工作,工資都挺高的。所以陳海琴每次回孃家,都會帶很多東西,吃的、用的、穿的都有,有時她還會給父母一些錢。
陳海琴的父母都在鄉下務農,原本家裏條件還可以。可後來哥嫂去做生意虧了一大筆錢,父母就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貼給他們去還債了,所以家裏的條件一落千丈。
每次説到哥嫂,陳海琴的心裏就很不是滋味,尤其是説到嫂子。本來哥嫂都好好地在打工,可嫂子非要和大哥去做生意,結果虧得一塌糊塗,害得父母都跟着吃苦。
最讓陳海琴生氣的是,她每次回孃家帶去的東西,母親總是會給嫂子,還讓嫂子帶回自己孃家去。陳海琴就很有意見,她買東西是孝敬自己父母的,不是孝敬嫂子父母的,憑什麼她出錢買的東西,最後卻讓嫂子的父母享受去了?
03
母親就説:“當初,你嫂子的父母不同意你嫂子嫁到我們家來,嫌我們家窮,可你嫂子非要嫁,還什麼條件都沒有。現在你哥嫂有困難,嫂子空空手回孃家,會被孃家人嘲笑的。你買的那些東西,我們不吃不用也無所謂的,我們想讓你嫂子回孃家時有面子些,人都要面子的。”
陳海琴聽了很生氣,就跟母親吵架。後來,母親不再當着她的面給嫂子了,但私底下還是會偷偷給。陳海琴的心裏就對嫂子很有意見,她覺得嫂子怎麼好意思?真是不要臉,拿小姑子的東西去孝敬自己的父母。
哥嫂生意虧本後第五年,有一天陳海琴回孃家,又帶了很多東西。她到的時候哥嫂不在,她就對母親説:“媽,這些東西不許再給嫂子了啊!是我專門買給你和我爸的,不是買給別人爸媽的。”
母親又像以往那樣,笑眯眯地説:“我不給你嫂子的,每次你買回來的東西,都是我和你爸用的,你嫂子也不會要的。”
母親每次都這麼説,但實際上陳海琴前腳剛走,後腿她就去把這些東西送給兒媳了。陳海琴心裏是有數的,只是她阻止不了母親,又不好直接去跟嫂子説,怕傷了和氣。
04
哥嫂家就在母親家隔壁,母親有他們的家鑰匙,所以隨時都可以進出兒子家。兒子和兒媳自從上次做生意虧本後,現在又在外面做別的生意,總是早出晚歸的。
因為陳海琴回來了,母親就給兒子和兒媳打電話,讓他們晚飯到母親家來吃。所以到吃晚飯的時候,兒子和兒媳回來了,兩個人手裏還提着很多東西。
兒媳把一些東西給婆婆,另一些東西給陳海琴,説:“媽,我們給你買了些東西,你看看喜不喜歡?小妹,這些東西是給你買的,你等會兒回家時帶回去。還有這五千塊錢,算是我們夫妻倆感謝你這幾年的幫助。”
嫂子説着,就從口袋裏掏出五千塊現金,然後遞給陳海琴。陳海琴不要,嫂子就硬是塞到了陳海琴的手裏。
陳海琴很納悶,不知道嫂子是什麼意思,嫂子就説:“小妹,你每次回來都讓媽轉交給我東西,讓我回孃家有面子,我不知怎麼感謝你。現在我和你哥生意做得不錯,掙到一些錢了,我們就想表表心意。”
05
陳海琴一愣,就看向了母親,原來母親每次把她買回來的東西給嫂子,竟説成是她讓母親轉交的。這時嫂子又説:“媽,我們在城裏看中一套房子,已經付掉首付了。等房子拿到手後,你和我爸跟我們去城裏住,也享享福。”
母親立刻笑了,高興得不得了,父親也一邊端菜,一邊樂呵呵的。陳海琴不知説什麼好了,心裏突然有一種慚愧之情,覺得自己以往太小心眼了,嫂子也是個懂得感恩的人。
哥嫂有困難,小姑子理應要適當幫助他們的,手足親情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互相幫助。母親體諒兒子和兒媳的困難,設身處地為兒媳着想,所以把女兒買的東西説成的是給兒媳的,兒媳自然就感激小姑子了。
很多人都是懂得知恩圖報的,陳海琴的哥嫂也是如此。所以他們條件好轉後,馬上就感謝小姑子,還要帶父母去城裏住,想讓父母享享福。
有時候,給別人臉面比給別人金錢來得更珍貴。陳海琴的母親就是在給兒媳臉面,不讓兒媳被孃家人嘲笑,所以兒媳才會特別感激和孝順婆婆。人心都是肉長的,婆婆對兒媳好,兒媳自然也對婆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