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人想進來,城內的人不想離開
提起御營壩,我想在綿陽第一口碑就是亂,但御營壩這個地方我想還是有很多人充滿回憶,今天我們走進御營壩看一看。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設置“涪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
相比來説,在三國時,劉備入蜀與劉璋在“涪城”相見,劉璋在今安昌河壩邊駐紮遂叫“御營壩”
走進御園街,就是御營壩的一個部分了
雖然和市中心只有一橋之隔,但是御營壩很多地方房租十分低,有的居民點一室一廳也才三百多...
抬頭望起來,一面是6層的老房子,一面是30多層的新樓,似乎格格不入,卻又有着相同的特點,因為他們都叫御營新村。
而我們的故事,就從這座來沒拆遷的老的御營新村開始。
感動中的御營壩
2011年,御營壩這片棚户區就得到改善規劃,以便捷的交通條件、完善的功能配套、優越的濱河景觀為依託,將御營壩建設成為宜居宜商的城市副中心。
儘管改善規劃後,有些地方還保留着20年以前的樣子,讓人感動!
時光中的御營壩
“前兩年這裏大部分房子都拆了,重新建了新樓,遺留下來的老房子有二十幾年的歷史了"一個擺了20幾年的攤攤的老大爺和我們介紹了起來。
作為綿陽最早的棚户區,雖然大部分都已經進行了改造,但在有些地方,還能看見當年這裏老樓,老景,老情。
去御營壩走走的那天陽光特別好,不少老人都坐在樓下聊聊天,曬曬太陽。"在這裏住很適宜,不會搬走了。"
"原來這裏都是農村,後來建了房子,房子建好的時候,我們就搬進來了。"阿婆比劃着接着説"這裏什麼都有,學校、菜場,很方便!”
一隻小土狗在自己的房子裏舒服的躺着,小編過去拍照還對視了幾秒呢。
温暖中的御營壩
雖然改造了御營壩棚户區,但是那條老街還是很熱鬧的,除了來來往往的人,很多老店還是留了下來。
五金鋪、理髮店和各種雜貨攤。。。大到電器,小到螺絲釘,可能只有在這樣的老新村,你想買的,才都可以找得到。
不想往菜場跑的話,路邊隨處就可以買菜。賣菜的阿姨似乎和這裏的人很熟,隨便也可以和大家拉起家常來。
走在路上,老遠就能聞到炸韭菜盒子的香味,忍不住買了兩個,阿姨説”旁邊學校一放學,這裏就被圍滿了,都愛來她這裏吃一口。“
那個買炒貨的老闆娘也在這裏待了5、6年了,她就住在御營新村裏。
這種古老的理髮店,在小編記憶中只有很小的時候才見過,過去理髮才幾塊錢
還有充滿回憶的借書屋與老式縫紉機
生活中的御營壩
阿爹在這裏下棋,阿婆就幾個人圍坐在一起聊聊天,説説孫子孫女的趣事。
不時還會有幾隻小狗在廣場上竄來竄去,或者和其他小狗攀比着看誰的叫聲更響亮。
擺在天橋上賣東西的老爺爺。
這樣老式的雜貨攤,看着彷彿回到記憶的小時候,和阿婆逛小市場的情景。
美味中的御營壩
味至濃時是故鄉。不願離開御營壩,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御營壩里布滿了太多的好吃的。芭夯兔,老火鍋,美蛙魚頭,咕嚕魚,串串,三碗不過崗,小編已經數不過來了。
小編最喜歡吃的是劉抄手,暖暖的一大碗抄手下肚,配上辣子和醋,也就覺得踏實了。
用筷子夾起一隻滑嫩的抄手送進嘴裏,輕輕一抿,軟嫩爽滑,香濃滿足感在舌尖彌散開來,令人回味無窮。
夜裏基本上都是滿座的,是開夜班車的司機大哥的最愛!
要是餓了,再到燒餅店來個燒餅,就會覺得很滿足。
如果小吃滿足不了你,那火鍋魚頭這些一定讓你滿意!這家梁胖子是很多“夜歸人”的最愛!
味道可以延續,記憶就會一直都在。在御營壩吃慣了,可能就會深深的愛上這裏的味道。當然不止這些,各位寶寶親子去轉轉,一定會讓味蕾得到滿足!
住在御營壩,適應了這裏一切,於是就真的離不開了。
離不開這裏方便的生活,似乎不用出御營壩,衣食住行都能解決,生活可以順利的運轉起來。
離不開這裏最實在的物價,比起外面,物價的飛馳好像沒對這裏造成太大的影響,在這裏生活更有安全感。
離不開這裏相互熟悉的街坊鄰里,每天都可以一起下棋,一起聊天。
離不開這裏點點滴滴,曾經走過的路,進過的店,生活過的印記。
最離不開的,還是這裏小確幸的生活,奔波忙碌了一天,回到這個安逸悠閒的小地方,才會有家的熟悉感。
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偶有三兩犬相聞
其中往來閒談者,怡然自樂
總有那麼點世外桃源的味道
這樣偌大的御營壩
來了便真的不想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