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組合拳相繼推出 萬億“大禮包”提前發放

  萬億“大禮包”,企業收到了嗎?(經濟熱點・“五大任務”半年報④)

降成本組合拳相繼推出 萬億“大禮包”提前發放
降成本組合拳相繼推出 萬億“大禮包”提前發放

  隨着五批減税降費政策出台,價值1萬億元的降成本“大禮包”提前發放。降税費負擔,降融資成本,降人工成本,降用能用地成本,降物流成本……25項降成本措施落地,企業的實際感受如何?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3家企業,算幾筆賬給您看。

  税負賬

  增值税率四檔變三檔,享受“簡”和“減”雙重實惠

  “銷售燃氣的税率從13%下降至11%。預計下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200萬元,可以節省增值税大約30多萬元。這筆錢對我們小企業來説,相當於全部員工半年的工資。”湖北宜昌秭歸科力生天然氣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譚濤告訴記者。

  譚濤説的税率下降來自於今年7月1日實施的增值税税率簡併。此前,我國增值税税率有四檔,徵管操作難度大,同時由於實行不同税率造成“高徵低扣”或“低徵高扣”的矛盾一直存在。作為繼續推進營改增的措施之一,增值税税率由原來的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不含零税率),取消原13%的税率,農產品、天然氣、食用鹽、圖書等23類產品增值税税率從13%降至11%。譚濤的公司主要為宜昌市秭歸縣各個小區、單位和出租車供應天然氣,正在13%降至11%的範圍內,報税簡單了,税費也減輕了,嚐到了“簡”和“減”的雙重甜頭。

  譚濤仔細算了算簡併後第一個月的税負變化。2016年,企業共取得天然氣銷售收入2075.4萬元,銷項税額305.5萬元,進項税額254.8萬元,進項税轉出5.4萬元,合計繳納增值税55萬元,綜合税負2.65%。税率降到11%後,今年7月,企業取得銷售收入352萬元,抵扣進項税額後的應納税額4.7萬元,税負大約為1.33%,與去年全年相比,税負降低了1.32個百分點。“這是真金白銀的實惠。”譚濤説,減税後公司將有更充足的流動資金投入工程建設、管網維護和經營管理,為當地安居工程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對發展前景,譚濤信心滿滿:“國家實施‘煤改氣’政策,要求企業使用清潔能源生產,工業用氣量陡增,科力生天然氣銷售收入相比以前將有較大漲幅。隨着收入規模逐年增加,未來企業享受的增值税減税優惠會越來越明顯。同時,公司準備再建設一座LNG(液化天然氣)儲氣站,建成後天然氣採購成本會大幅下降。”

  在宜昌市,像秭歸科力生天然氣公司一樣涉及簡併税率的企業共有725家,簡併增值税税率政策預計下半年為全市減少增值税1.9億元。宜昌市國税局負責人介紹,為了讓企業更好地享受税率調整政策,他們給全市相關企業各配備一名首席服務員,每到一家企業實地核查,首先與企業財務負責人召開閉門座談會,打消企業顧慮,引導其充分反映意見,並與企業建立微信羣,形成一對一聯繫工作機制。

  人力賬

  五險一金有所降低,希望勞動力成本漲得慢一點

  “降本增效”近年來一直是江蘇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經營的關鍵詞。公司製造各類裝備葉片,包括覆蓋火電、氣電、核電等電站機組的大葉片。“成本一直漲,競爭又激烈,產品價格在跌,這幾年公司面臨三明治式的雙向擠壓。”副總經理王金呂説。

  勞動力成本是透平葉片公司感覺壓力較大、增長較快的一部分。王金呂介紹,目前,企業所繳納的五險一金費率高達41.8%。其中養老保險20%,醫療保險7%,失業保險1%,工傷保險1.4%,補充醫療1.9%,生育保險0.5%,再加上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12%。“也就是説給員工發1萬元錢,公司得付出1.4萬元的成本,扣除個税等之後,員工真正到手的也就7000多元。”王金呂説。

  今年,1萬億元降成本政策中也包括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比如“允許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將總費率階段性降至1%”。今年1月1日起,江蘇省就將失業保險費率降至1%,政策將延續至2018年12月31日,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兩年,預計全省可為企業減負180億元。

  “粗略算一下,這項政策一年能給企業降低勞動力成本十幾萬元。”王金呂説,雖然這個數額不算可觀,但是企業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國家的扶持。

  “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肯定是趨勢,只是我們希望能夠漲得慢一點。”王金呂介紹,公司有40%的產品出口到歐美,做過國內外勞動力成本的對比。在這一行業,中國單位勞動力成本已經逼近歐美髮達國家,甚至一些環節的勞動力成本高於歐洲企業。“比如同樣一道工序,我們需要兩個人完成,歐洲企業只需要1個人,這個環節總的用工成本就高於人家了。”

  在王金呂看來,勞動力成本高企也有技術人才招聘難的因素。公司一共800多人,其中100多人是搞技術的,技術人才越來越難招,更有一部分選擇了離開。“有的去更賺錢的行業了,有的因為房價漲得厲害,回到房價、物價更低的老家了。”

  讓勞動力成本漲得慢一點,除了國家政策減負外,企業也在努力。“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勞動生產率,既能節省材料也能節約加工時間,同時公司完善員工技術等級制度,技術越好,職級越高,收入越高,激勵員工自我提升。”王金呂説。

  能源賬

  用能成本降低有感覺,“普降”不如“自降”

  今年1萬億元降成本的任務中,降電價的貢獻預計能佔到1/10――1000億元。

  1000億元怎麼降?國家發改委算了一筆總賬:“一改革”,上半年進行的第二、三批輸配電價改革,完成降價380億元;“兩降低”,電價包含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中,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徵收標準降25%,降價金額為160億元;“三取消”,取消通過電價徵收的城市公共事業附加共計350億元、取消電氣化鐵路還貸電價共計60億元、取消向發電企業徵收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共計390億元。

  企業的微觀賬本中,電價能降多少?“不是所有的降電價政策都與我們企業相關,輸配電價改革帶來的電價降低和城市公共事業附加的取消是普惠的。”上海泰勝風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濤告訴記者,電價能降2分錢左右,公司每年用電三四百萬度,用電成本降低區間在7萬―10萬元。“電價降得不多,但企業有感覺。”鄒濤説,對用電大户來説,普惠政策顯然會有更大的紅利。

  鄒濤認為,節能降耗,企業自我挖潛更重要。他介紹了公司的電能管理方案:“泰勝風能較早與第三方企業開展電能管理合作。第三方企業提供的電能管理系統實時監測生產現場用電情況,開幾台設備最節能高效?什麼時間段生產最省電費?通過大數據分析精確規劃用電量。”實施更加智能化的電能管理方案後,公司單噸產品用電成本下降近10%,平均每度電價下降近0.1元,年降成本在百萬元以上。

  鄒濤很清醒,在國家普惠政策下,降成本和增實力之間不能完全畫等號。“國家降成本是為了讓企業的包袱輕一些,創造更公平更良好的營商環境,要真正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必須自力更生,才能應對各種市場變化,比如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鄒濤説,去年到今年,鋼價一路看漲。作為一家以鋼為原材料、原材料成本佔總成本近六成的製造企業,泰勝風能的原材料成本一年間幾乎翻倍。“我們採取了套期保值等措施,在期貨和現貨市場建立對沖機制,一定程度上鎖定成本,降低鋼價波動帶來的風險。”

  “政府應該降的是不合理的成本,比如制度性交易成本,但降成本的主體歸根到底還是企業自己,畢竟降本增利是企業天然的動力。”鄒濤説。

  今年上半年,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對1.47多萬家企業開展“降成本”調研。結果顯示:總體看,政府降成本目前面臨着高成本時代降成本的有限性、成本全面快速上升背景下的創新能力不匹配性、降成本與防風險的矛盾性、成本轉化增值的低效性等難點。要認識到成本的本質是風險的轉化,降成本的着力點是降低公共風險和不確定性;實體經濟成本高的根源在於相關體制機制改革的速度與公共風險產生的速度不匹配,從而產生各種有形與無形的交易費用,最終轉化為企業的各項成本;需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整體的體制機制創新與完善。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 劉尚希

  趙展慧 製圖:張芳曼、郭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28 字。

轉載請註明: 降成本組合拳相繼推出 萬億“大禮包”提前發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