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日話題:深度解析美聯儲加息背後原因 中國房地產市場將因此崩潰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綜合

  昨日引發全球矚目的消息,無過於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這是時隔一年美聯儲再次加息,也是十年來的第二次。這個備受經濟界、金融界人士關注的事件,與普通老百姓關係到底有多大,非相關專業背景的人其實是很難搞得清的,但這不妨礙一種論調的流行——美聯儲加息是為了剪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羊毛”,掠奪這些國家的財富,乃至會造成中國房地產市場崩潰。美聯儲加息真有這麼大威力嗎?

  要點速讀1如果説,美聯儲加息是為了在全世界“剪羊毛”?那何必從2013年開始就不斷放風,而3年來僅僅加了兩次,每次還只加了最少的基點?這豈不是讓“羊”們有了準備,怎麼去“剪”?2“剪羊毛”的想法之所以大行其道,自然與《貨幣戰爭》的一度風靡有很大關係,但深層原因恐怕在於“剪羊毛”的這種敍事,迎合了許多國人在國際經濟政治問題上的一種“零和博弈”思維。“剪羊毛”——《貨幣戰爭》營造的概念已然頗為深入人心

  百度百科上,“剪羊毛”有個專門的詞條,被列為經濟術語——“簡單的説,就是國際金融資本勢力先向某國投入大量‘熱錢’,炒高該國的房地產和股市,等泡沫吹大後再將熱錢抽走,該國股市、房市暴跌,引發經濟危機。然後這些金融資本勢力再以極低的價格收購該國的核心資產。進而控制該國經濟,以達到間接控制該國政治的目的。”

  看上去,這至少是個有些演繹過度的詞條,“控制經濟”也就罷了,華爾街的寡頭們真有閒情去“控制一國政治”嗎?按“剪羊毛”的字面意思,美國大亨們撈筆錢發個大財還更讓人相信些。不過,詞條描述的手段,看起來像那麼回事。而美聯儲加息,肯定有讓美元迴流美國的作用,即可以理解為詞條解釋中“抽走熱錢”,然後某國經濟就面臨危機了。有人還專門舉了委內瑞拉作為美聯儲加息要剪的“羊”——委內瑞拉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熱錢一抽走,生產受到影響,美元上升又導致油價暴跌進口商品漲價,委內瑞拉又無力償還外債,因此國家要崩潰云云。

  如果説只有各種網絡論壇充斥“剪羊毛”這種概念,那可能還不值得太認真對待,但讓人也許感到意外的是,很多正規刊物乃至證券機構的宏觀分析文章也經常在説“剪羊毛”,比如“總體來講,美國通過量寬來養肥羊,通過加息來剪羊毛”“美元加息升值,剪羊毛、摘果實”等等,隨處可見。




  “剪羊毛”這種概念的流行,與“貨幣戰爭”思維關係非常密切

  出現這種狀況,一方面是因為美聯儲加息會導致熱錢流向美國,以及匯率會出現波動,新興市場確實會受到衝擊;而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因為許多國人以及宏觀經濟分析人員就是有着根深蒂固的“經濟戰”思維——當年出版的宋鴻兵名著《貨幣戰爭》功不可沒。《貨幣戰爭》中詳細解釋了“剪羊毛”的概念,稱這是1920年代美國資本家對付富裕農民使用的手段,然後國際銀行家們用來對付新興市場國家,阿根廷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都是“剪羊毛”的後果。

  這種充斥陰謀論的説法真的靠譜麼?

  “剪羊毛”是個野雞概念,邏輯上不能成立

  百度百科上,“剪羊毛”的英文説法是(Fleecing of the flock),但在英文搜索引擎上,這個説法對應不上任何一個“經濟術語”,甚至也不是一個維基百科的詞條。這也不奇怪,百度百科上的“剪羊毛”詞條基本就是依據《貨幣戰爭》來寫的,可靠性自然很有疑問。不過,宋鴻兵也不是憑空發明這一概念的,《貨幣戰爭》本身參考的是一部美國業餘經濟類紀錄片《The Money Master(金錢主人)》,在美國一些關於經濟史、銀行史的業餘陰謀論説法中,確實有“剪羊毛”這種概念。比如一本叫《Vile Acts of Evil:Banking in America(魔鬼的邪惡行動:美國銀行史)》的書中,就提了好幾個關於剪羊毛的説法,比如“Fleecing the flock”“Shearing the sheep”“Milking the cows”等等,含義、舉例與《貨幣戰爭》中所説的類似。但在嚴肅的經濟學、金融學著作中,這一説法是不成立的。比如關於1920年代美國農民為何破產,是很複雜的原因,很多與此有關的歷史介紹壓根就沒提利用借貸手段“剪羊毛”這回事。


  另外有個叫丹尼爾·艾默曼的理財分析師在一篇文章中用過“剪羊毛”這個概念,稱金融壓抑(Financial Repression)是一種高負債發達國家針對購買債券國的“剪羊毛”行動,但方式與《貨幣戰爭》説的“剪羊毛”正好相反,是通過降低利率來減少還債。

  所以説,“剪羊毛”基本上就是個充滿陰謀論思維的野雞概念。

  其實,一個簡單的事實就能擊破“剪羊毛”的邏輯——自伯南克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時候起,美聯儲在制定利率政策時越來越透明,越來越注重“預期”管理。簡而言之,就是定期開會,會上美聯儲官員要討論利率將要如何變動,由於近年來美聯儲長期維持零利率政策,所以説討論的內容自然是何時“加息”,未來三個月、半年加息的可能性有多大,都會公佈出來。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加息後市場出現波動,讓市場參與各方提前能有準備,進行消化。本次美聯儲時隔一年後再度加息,本身就是一拖再拖的結果,所以報道中都是“靴子落地”,因為市場早就做好了準備。

  如果説,美聯儲加息是為了在全世界“剪羊毛”?那何必從2013年開始就不斷放風,而3年來僅僅加了兩次,每次還只加了最少的基點?這豈不是讓“羊”們有了準備,怎麼去“剪”?事實上,這次美聯儲加息之前,新興市場國家就曾在IMF等國際機構下組織過多次會議,討論應對美元加息的衝擊,不少國家都表明“已經做好了準備”。

  在10月的一次IMF年會上,不少新興國家中央銀行行長都表示已經做好了應對美國加息的準備

  美聯儲加息的理由是經濟運行層面的,決策依據非常清楚明瞭,跟“下大棋”什麼的無關

  説到美聯儲加息,就不能不提08、09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推出的“量化寬鬆”。所謂“量化寬鬆”,指的是美國在實施零利率政策後經濟活動依然停滯,於是美聯儲決定“印鈔票”來促進借貸行為,從而促進生產、投資、消費,活躍經濟。當時這個行動的核心目標有兩個,一個是降低美國失業率,一個是將通脹率推高到經濟活躍的合適水平,即2%。當時這個舉措曾引來許多中國“陰謀論者”的痛罵,稱這個行動是向全世界“輸出通脹”。但其實,美國開動印鈔機只是為了國內經濟的需要,這些年來不管是美國還是全球,通脹水平都依然保持低下,甚至很多地方出現通縮風險。

  歷年來美聯儲利率變動狀況,最近幾年來美國一直都維持着零利率,加息也非常謹慎

  到了現在,由於美國經濟保持復甦態勢,就業和增長水平都不錯,因此為了防範過度舉債和經濟過熱的風險,美聯儲才重新談論加息。並且由於經濟形勢的反覆,美聯儲在加息問題上一直異常謹慎。要是加息真是為了剪中國等國家的“羊毛”,又何必猶豫那麼久?而且,“陰謀論者”當初因美國零利率、大印鈔票而罵美國居心不良,現在因美國加息又在罵美國居心不良,邏輯上也是很説不過去的。

  “剪羊毛”敍事反映了一種敵我零和博弈的二元論思維

  “剪羊毛”的想法之所以大行其道,自然與《貨幣戰爭》的一度風靡有很大關係,但深層原因恐怕在於“剪羊毛”的這種敍事,迎合了許多國人在國際經濟政治問題上的一種“零和博弈”思維。認為美國採取什麼行動就是針對新興國家、針對中國。有人甚至把美國加息跟特朗普最近的講話聯繫起來,認為是一種敵對中國的行為。但其實美聯儲向來最注重政策的獨立性,加息的節奏在3年前已經決定,而且加息的原因也只跟美國經濟的情況有關係。

  不少“剪羊毛”敍事都包含“美國剪不動中國羊毛”這一環節

  有趣的是,網上各種關於“剪羊毛”的分析文章中,很多人表示,很多國家被美國“剪了羊毛”,唯獨“剪不動中國”,這是因為中國進行了強硬回擊。這也算是“剪羊毛”敍事所固有的一環。其實對於國際金融這種需要專業知識比較艱深的學科,還是少點胡思亂想比較好——正如有論者指出的那樣:網上解讀各種刷屏,凡是解讀為“剪羊毛”的,可能就是要來收“智商税”的。不信就看看,這種公號所發文章中,標題含有“崩潰”“倒下”“震驚”“海嘯”等黑天鵝類關鍵詞的次數,是不是比烏鴉還多。

 

  美聯儲加息不是為了什麼“剪羊毛”,這種“大棋黨”思維根子上就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