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各國合作的意願,產業的互補,我國構建了“一軸兩翼”的合作大格局,包括45個重點國家。“一軸”是指以中國為主軸,“兩翼”中的西翼是中東和中東歐國家,東翼是拉美國家。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
文 | 劉明 瞭望週刊社副總編輯
陳昕曄 《環球》雜誌記者
本文轉載自2017年10月4日出版的《環球》雜誌第20期,原標題為《“一帶一路”為“中國製造”走出去提供廣闊舞台》。
走進2017年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展廳,華為、海爾、長虹等中國大公司的巨幅海報佔據了正中央位置。在1805家參展商中,中國參展商超過700家,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
在美國拉斯韋加斯消費電子展上,3800多家參展商中同樣有超過三分之一來自中國。無人機、服務型機器人、VR(虛擬現實)設備、3D打印、可穿戴智能設備……更高科技含量的“中國製造”正日益走近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告訴《環球》雜誌記者,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業持續快速發展,有力推動了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顯著增強了國家綜合國力,支撐了中國的世界大國地位。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國正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就“中國製造”如何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迎接挑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製造”,把中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製造業發展的製造強國,張崇和接受了《環球》雜誌記者的專訪。
1
《環球》雜誌:中國輕工業是“中國製造”走出去的亮麗名片。近年來,輕工業抓住消費升級的時代機遇,着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你如何評估中國輕工業近年來發展與改革的成效?
張崇和:中國輕工業堅持以市場為引導、以創新為驅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和滿足人民羣眾高能級消費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輕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全國工業的21.4%,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各產業的發展突出綠色、品質、健康、安全,產品更趨智能、便捷和時尚化,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更高品質生活需求。藉助發達的市場網絡信息以及期貨等現代金融手段,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更加協調,部分龍頭企業放眼全球產業佈局,通過海外投資建廠或併購,提高原料保障水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中國製造2025》,中國輕工裝備智能水平不斷增強,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逐漸縮小。隨着國際產能合作的推進,輕工裝備的出口實現了較快增長,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
2
《環球》雜誌:2016年,輕工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6.8%,高於全國工業增速水平,走在了全國工業的前頭。對於“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中國輕工業的發展有怎樣的啓示?
張崇和:堅持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加強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促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這是中國輕工業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的基本經驗。
輕工業以消費升級為導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效應明顯。比如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家電引領消費潮流,家電產品智能化、時尚化、健康化特徵凸顯。各大家電企業開發擁有人機交互、機器互聯以及自學模式等更多智能化功能的產品。
輕工業圍繞智能製造、“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防偽追溯等重點方向,跟蹤生物製造技術、綠色製造技術、廢棄物資源化技術、智能製造技術等等,製造業升級改造不斷取得突破。近年來有50多家輕工企業被工信部授予兩化融合貫標企業,海爾公司智能黑燈無人工廠等一批智能製造項目得到國家部委的肯定與支持,一些企業開展“機器換人”活動,提升了行業先進製造水平。
在“互聯網+”的帶動影響下,輕工企業新商業模式助推消費大幅增長。如在2016年“雙11”中,海爾在天貓官方旗艦店的銷售額僅用79分鐘就突破5億元大關,全網銷售額穩居大家電榜首;茅台酒單日銷售過億;波司登公司旗下品牌全網銷售額再創新高至4.28億元人民幣,是2015年的兩倍。
概括來説,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以品質提升拓展消費市場、以品牌創建提升行業競爭力、以標準體系完善實現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中國製造”正在出現跨越式發展,並一定能夠順利完成轉型升級,進一步邁向中高端。
3
《環球》雜誌:在“中國製造”中,輕工業是中國較早市場化、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行業。輕工業對外合作,特別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張崇和:以對外開放作為發展動力,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努力優化國內外資源配置,大力拓展國際市場,是“中國製造”迅速崛起,推動我國迅速成為世界頭號製造業大國的重要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輕工業進入快速發展期。2016年輕工行業全部工業企業75萬個,全部工業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2萬億元;進出口貿易總額為6792億美元,佔全國進出口總額18.43%,其中出口總額5512.65億美元,進口總額1279.35億美元,貿易順差4233.3億美元,佔全國貿易順差的83%。
近年來,我們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發展勢頭良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為1728.96億美元,佔輕工商品貿易總額的25.46%,出口額共計1449.93億美元,佔輕工商品出口總額的26.3%%,進口額共計279.03億美元,佔進口總額的21.81%。
基於產能比較優勢,輕工企業“走出去”地域遍及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和澳洲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推動輕工企業“走出去”的重點地域。從“一帶一路”起點出發,遠及歐洲的意大利、法國、荷蘭、德國、俄羅斯等,以及非洲國家馬裏、尼日利亞、突尼斯、阿及利亞、南非等。
家電行業如海爾、格力、美的、海信、海立等企業分別在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投資建廠,產品主要在當地銷售或輻射周邊國家。傢俱行業和乳製品行業主要在越南等國靠近原料資源的國家建廠,以解決原料不足和人工成本上升問題。食品行業主要是開發清真食品,產品輻射“一帶一路”沿線穆斯林國家和地區。
輕工企業較早針對“一帶一路”國家開展經貿合作,所以收穫成果早,參與企業眾多。“走出去”企業不僅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企業。
4
《環球》雜誌:對外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張崇和:一是境外直接投資。輕工企業對外投資涉及的領域有家電、皮革、食品、造紙、縫製設備、輕工機械、五金廚衞、傢俱等行業,其中投資最多的是家電和製鞋行業;投資形式有全資、合資、參股、技術轉讓、設備轉讓、工業園和工廠建設、對外勞務、成立貿易公司、開設境外工程諮詢和設計項目服務等。輕工企業境外投資總體規模不大,但近年來在非洲投資的數量有所增長,如温州哈衫鞋業於2004年在尼日利亞投資1000萬美元建廠;安琪酵母股份公司於2010年投資7500萬美元在埃及建廠,生產活性乾酵母。
二是開展品牌合作。皮革行業率先啓動“品牌走出去”戰略,如康奈集團迄今已在法國、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希臘、越南等國開設了幾十家海外專賣店。海爾集團在泰國、日本、約旦、突尼斯等國家建立起銷售機構和生產基地,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海爾品牌逐漸被當地的消費者所接受和喜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美譽度也不斷提高。
三是建設經貿合作區。2006年,海爾集團、康奈集團承建了中國首批8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中的2個,成為輕工企業“走出去”的典型代表。海爾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巴基斯坦建設海爾魯巴經濟區,規劃面積2.33平方公里,形成了大小電器、黑白家電的供應鏈及產業配套體系。康奈集團在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建設的經濟貿易合作區,規劃面積2.28平方公里,多家鞋業及傢俱公司等入園發展。浙江前江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開發的越南龍江工業園項目是經商務部核准的16箇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定位為綜合性工業園。
5
《環球》雜誌:作為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抓手,中國面向全球提出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倡議,探索通向持久繁榮的開放發展合作新路。你如何看待這一倡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產能合作出現了什麼新特點,是否有可以複製、推廣的模式?
張崇和:國際產能合作是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是面向全球的、更廣泛的合作,和“一帶一路”能夠形成互補。結合各國合作的意願,產業的互補,我國構建了“一軸兩翼”的合作大格局,包括45個重點國家。“一軸”是指以中國為主軸,“兩翼”中的西翼是中東和中東歐國家,東翼是拉美國家。
目前,中國輕工行業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地域遍及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和澳洲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這些企業不僅充分利用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還獲取了國際知名品牌和國外先進的技術及管理經驗,規避了國內市場飽和的現狀,增強了境外業務實力,拓展了業務區域和領域。
為推動重點行業的國際產能合作,經國家發改委批准,已在12個重點行業中先後成立了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2017年4月17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聯合國內有影響力的輕工企業及有關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輕工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聯盟將助力相關企業進一步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扶持輕工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輕工生產基地、產業園區,實施集羣式走出去,帶動我國輕工行業產能、裝備、技術的輸出,同時進一步規範輕工企業境外經營行為,推動輕工領域國際產能合作健康有序發展。
其中,中國建設的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成為國內優秀企業發揮綜合優勢,以境外投資帶動國內外相關業務的發展,打造和提升海外業績品牌,推進我國產品輸出及向資源豐富國家或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平台,在國際產能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些年,越來越多有實力的企業赴境外建設工業園區或產業基地,如海爾在俄羅斯、委內瑞拉、新西蘭等國家建海爾工業園、海信在南非建家電產業園,生產系列家電產品;伊利集團投資建設新西蘭大洋洲一體化乳業基地,項目同時覆蓋包裝、生產、深加工、科研等多個領域;新鄉市幣港皮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在埃塞俄比亞獨資建設中非現代畜牧業循環經濟工業區,集屠宰、肉類加工、皮革、製品、綜合利用於一體。
6
《環球》雜誌: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你多次談到,“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製造”走出去提供了廣闊舞台。如今四年過去,你能否對你的判斷做進一步的闡述?
張崇和:“一帶一路”倡議是新時期我國的重大發展機遇,也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和人民的廣泛歡迎,在亞洲、歐洲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收穫了早期成果,成為迄今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國際合作平台。
特別是“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可望成為“中國製造”進一步做大做強的有效途徑,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新的更大的機遇。“中國製造”也必將隨着“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迎來更加廣闊的活動空間,邁上國際化、中高端的發展新階段。
當然,“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存在着文化和宗教信仰上的差異、市場需求的差異等,不少國家貿易渠道分散,經濟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因此,“中國製造”在商品貿易和基礎投資等各個領域都面臨着嚴峻的考驗。開展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貿易合作要顧及當地國家特點,深入研究沿線國家差異化的需求,進行差異化戰略佈局,通過多種方式,不僅實現“中國製造”優勢產能與當地市場有效對接,更要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互聯互通,才可能真正實現經濟共榮,達到優勢互補。
良好的產業環境的確為“中國製造”帶來了躍升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中國製造2025》等一系列戰略部署為“中國製造”指明瞭具體的前進方向和發展路徑。以“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帶動為契機,“中國製造”國際競爭力將會出現新的質的躍升,不斷滿足更高水平消費需求,為中國經濟的跨越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深化中國對外經貿合作
首先,創造市場機會。從絲路路線圖我們可以發現,它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亞和中東歐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多為發展中及轉型經濟體。相比這些國家,中國在基礎設施、製造業、冶煉等行業的技術更為先進,經驗也更豐富。“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幫助沿線國家加快自身經濟發展,也將深化各國間的貿易往來。總體上,各個國家間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都會因此獲得顯著提升;客觀上,中國的對外投資規模、進出口規模等,必然會躍上一個新的台階,中國企業也將獲得更多的海外潛在市場機會。
其次,多途徑利用全球資源。2014年,中國主要進口能源分別為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對能源資源的消耗也會不斷上升。外加中國本身是一個人均資源相當匱乏的國家,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2015年中國原油儲量為18bbl/人(注①)。據世界貿易組織對外公開的數據,亞洲進口產品最主要的為燃料 (fuels),佔總進口比約6.31%,其中中國是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未來,中國能源供需缺口將不斷加大。此外,依據U.S.EIA公佈的2016年世界石油儲量佔比,保守地將“一帶一路”按65個國家計算,我們發現“一帶一路”國家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總儲量比約57.11%(注②)。因此,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密切合作,可以降低中國在境外利用能源的難度。不僅是能源,其他經濟發展所需資源也有類似情形。“一帶一路”共同發展理念可多元化和穩定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範圍內各類資源的整合與利用,還可消除中國與全球資源類國家的貿易壁壘,降低貿易與投資的成本。
促進周邊地區經濟發展
期待各國共同實現規模經濟利益。雖然一個國家能夠建立一個完整的市場,但是相比整個國際市場,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本國市場都是狹小的,單純依賴本國市場實現規模經濟效應能力有限。若各個國家共同建立一個大市場,則可與其他“一帶一路”國家實現優勢互補。依據沿線國家的工業化水平評估結果(黃羣慧,2015),絲路途經國家的工業化程度差異較大,互補性很強。因此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技術、資金和人才的建設,不僅能提高參與國的工業化水平,還可以幫助各國企業拓寬市場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
非經濟意義
維護世界和平。各國間衝突的原因通常是國家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太大、利益或資源分配不均,“一帶一路”則通過增加國與國之間的深度經濟合作形成利益聯盟(Jacques,2009;Kang,2007)。雖然頻繁的經濟交往增加了貿易摩擦,但卻能夠降低軍事和政治的衝突概率。因而“一帶一路”可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進入一個正循環發展模式。
①通過將2015年中國石油總儲量25 billion bbl (來自美國能源信息署,網站:http: // www.eia.gov/beta/intemational/)除以同年中國大陸人口總量137 462萬人(來自中國國務院,網站:htp: //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得出該指數。因為中國的石油儲量數據僅更新至2014年,為得出最新結果,所以我們結合兩個國家的數據計算。
②絲路國家實際石油儲量佔比可能更高,因為U.S.EIA在2016年僅提供了17個國家的數據。
內容來源:
《
“一帶一路”當中國和歐洲邂逅在波羅的海
》
作者: (法)讓·保羅·拉爾松,李東紅,主編
出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chengx835”:一箭多雕
網友“呼延妍”:長遠戰略
網友“U66351253”:高,實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