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將張玉華遺囑曝光:喪事從簡 不要骨灰盒

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9月10日凌晨2時37分,101歲的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

開國少將張玉華遺囑曝光:喪事從簡 不要骨灰盒

  9月16日上午,張玉華老將軍遺體在南京火化,遵其遺囑,只有老將軍的直系親屬和老幹部服務處幹部及身邊工作人員到現場送別。老將軍説,“喪事從簡,要辦出個從簡的樣子”,我們未能到現場送別,更沒有照片留存!

開國少將張玉華遺囑曝光:喪事從簡 不要骨灰盒

  2015年“9·3”大閲兵上,張玉華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開國少將張玉華遺囑曝光:喪事從簡 不要骨灰盒

  張玉華在2016年農曆猴年春晚《將軍與士兵》小品最後,坐在輪椅上被攙扶着站起來,面向全場莊嚴敬軍禮。

開國少將張玉華遺囑曝光:喪事從簡 不要骨灰盒

  張玉華離休後一直樂善好施,幫助全國各地困難羣眾。

  張玉華,山東省文登縣人,1916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參加膠東天福山起義,歷任連隊指導員,大隊政委,團政委,師政委,副軍長,瀋陽軍區炮兵參謀長、副司令員,瀋陽軍區炮兵副政委、政委,武漢軍區副政委,南京軍區副政委、顧問等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早在2001年,老將軍就已寫好遺囑,並三次修改。

  這份遺囑名為“我的後事留言”,內容有兩頁A4紙。

  他説,"我活着為人民,我的後事也要為人民着想,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不去做與死者無益與活者有損的事"。

  前線哥含淚摘錄其中——

  後事不要辦的有:

  1、不發唁電、唁函;

  2、不設靈堂;

  3、不開追悼會;

  4、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5、不舉行最後致哀儀式;

  6、不要花圈、花籃;

  7、不要挽帳、輓聯;

  8、不收禮品、禮款;

  9、不要壽衣、壽鞋;

  10、不用骨灰盒。

  後事可辦的有:

  1、可留張遺容照片;

  2、可將遺體解剖研究;

  3、可捐獻有移植價值的生理器官;

  4、可取出腹內子彈,裝入瓶內留給後代做“不忘過去”的紀念物;

  5、可用紗布將骨灰包好,埋在一棵樹下,起點肥效作用,注意防止水土流失污染環境;

  6、可繪製要圖,讓後代有機會看看那棵樹的成長;

  ……

  對遺款遺物的處理原則:

  1、凡是公家的一律如數退還,需要賠償的則堅決按照制度規定辦;

  2、屬於借用的,無論公家的或者私人的一律物歸原主;

  3、屬現金(存款)捐給老家張皮村小學,作為當年父母所設“張皮村小學華華獎學基金會”的積累;遺物捐獻給天福山起義紀念館;

  ……

  生前,老將軍有個幸福的大家庭。五個兒女,子孫滿堂,曾孫輩最大的十多歲,最小的才1歲。老將軍還特意立囑,"我的後代,要永遠跟着共產黨走,終身為共產主義奮鬥"。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真乃楷模。

  字字深情,令人起敬,如滌心靈。

  這遺囑,是老將軍經歷風雨的洗禮後的做人準則與行為規範。

  功勳卓著的老將軍,沒有留下金,也沒有留下銀,卻留下了比金銀更加珍貴的精神財富。

  張玉華老將軍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這個軍禮和一生的奉獻,卻永遠的烙印在了我們心中。

  老將軍視民如母,他説心中有3個媽媽

  他生前多次説,他的心中有3個媽媽,第一個是他的生母,第二個是養育他的人民,第三個是培育他成長的黨。對第一個媽媽,他非常孝敬她。對第二個媽媽,他永遠也報答不了,但只要他有一口氣,就要為人民做事情。對第三個媽媽,他的信念是,要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

  老將軍對黨忠誠,一生踐行愛黨信黨跟黨的諾言

  歷史與現實的價值、信仰與人性的真實,在他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一個有着80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始終不渝踐行黨員的諾言,單説他的遺囑,沒有慷慨激昂的詞語,樸素直白中流露出無比堅定的崇高信仰和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

  老將軍熱愛學習,從不錯過每一次教育活動

  2016年2月29日《人民日報》登載了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等文章,老將軍當晚就召集身邊工作人員和在南京的子女開會學習。他還特意打電話給遠在北京、瀋陽的子女們,要求他們積極參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弄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把握共產黨員為人做事的基準和底線。

  老將軍博施濟眾,這些年捐款近百萬元

  從1986年離休後,他的工資留60%,其餘40%都捐出去了。他説:“我就想不通有的人有了幾十萬想百萬,有了百萬想千萬,要那麼多錢幹什麼?我留十萬二十萬就夠啦!所以是領了工資就捐,再領再捐,我是年年捐。”30多年來,他用自己大部分收入,給西到新疆、西藏,南到海南島,北到東三省的貧困羣眾、學校捐款近百萬元。2012年,他榮獲“中國好人”稱號。

  老將軍生活勤儉,這些年捐贈大米近20萬斤

  老將軍自己生活十分儉樸,卻捐贈大米近20萬斤。他一件衣服穿很多年,他的襪子有補丁,他的手錶從上世紀70年代戴到現在去世。有一次,老家親戚送他一幅刺繡,工作人員問他要不要裱一下,他卻讓直接用膠布粘在牀頭上方的牆壁上。

  老將軍堅持閲讀,每天都會寫日記、記筆記

  每天堅持閲讀,是老將軍從年輕時就養成的習慣。其兒子張建文介紹,讀書看報是父親每天的必修課,除此以外,還每天寫日記、記筆記,80多年從未間斷。這幾年,隨着年齡的增加,老將軍讀書看報略顯吃力,大部分是在牀上完成,但寫日記、記筆記都要端坐在書桌前。

  老將軍注重保健,經常送人健康秘訣

  老將軍生前就愛在院子裏種些青菜、茄子之類的小菜自己吃,只要一提起如何養生,便會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他自創的一套健身16字口訣:“運動健身、飲食健身、衞生健身、樂觀健身”,來人必送自我保健的彙總材料。雖是小禮物並不貴重,卻飽含老將軍的真情厚意。

  如今,老將軍離別,依舊不忘奉獻,將自己一生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崇高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老將軍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

  9月10日凌晨,老將軍去世後,南京市紅十字會眼庫的工作人員趕到南京總醫院病房,向老將軍的遺體鞠躬,摘取了他的眼角膜。前線哥獲悉,雖然老將軍已是百歲高齡,但眼體結構良好,老人的捐獻遺願得以實現。

  老將軍説捐出留存體內77年的子彈

  他23歲第一次參加戰鬥,是“天福山起義”領導人之一,曾參加過膠東抗日第一仗——雷神廟戰鬥。此後,他參加了14年抗戰,解放戰爭中的四平攻堅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海南島戰役,以及抗美援朝戰爭。戰爭中他三次身負重傷,還有一顆子彈在他體內殘存77年。他曾寫“後事留言”説,“離世後可取出他體內的那顆子彈,裝在瓶子裏留給後人,作為‘不忘過去’的紀念物。”

  老將軍説再給老家小學捐些錢

  按其遺願,老將軍子女將給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昌小學(以前叫張皮村小學)捐款10萬元,作為華華獎學基金。

  老將軍還説過去世不留骨灰

  子女將於9月17日,前往天福山,將老將軍的骨灰撒向當年的起義地。

  老將軍的離去,留下太多的悲傷。

  張玉華老將軍走了,留下了一份平平凡凡、安安靜靜為理想奮鬥的傳承,留下了一個從從容容、坦坦蕩蕩為事業奉獻的典範,留下了一股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力量。

  101歲開國少將張玉華逝世 曾任南京軍區副政委

  9月10日凌晨獲悉,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將軍因病醫治無效,於9月10日凌晨2:37在南京逝世,享年101週歲。張玉華老將軍在2015年“9·3”勝利日大閲兵上,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2016年農曆猴年春晚《將軍與士兵》小品最後,坐在輪椅上的張玉華被攙扶着站起來,面向全場莊嚴敬軍禮的場面震撼人心。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77 字。

轉載請註明: 開國少將張玉華遺囑曝光:喪事從簡 不要骨灰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