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年・我與中國”:我與中俄關系共發展

  五年前,從北京唱響的“中國夢”引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共鳴。五年來,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實踐,到“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到“一帶一路”;從經濟轉型發展到反腐倡廉……中國的頭條新聞總能引發海外華僑華人的思考與感懷,僑胞們與祖(籍)國、家鄉呼吸相通、砥礪奮進。

  “這五年•我與中國”徵文活動發起後,海內外僑界踴躍來稿,表達心聲。一篇篇優秀徵文也將陸續與大家見面,共同講述“我與中國的這五年”。

  ――編者按

  這五年我與中俄關系共發展

  吳昊

  2017年7月3日晚,我和友人相聚於俄羅斯一家咖啡館內,以歡度節日的良好心情瀏覽着當地媒體對中國國家元首來訪的大幅報道。“中俄兩國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兩國人民傳統友誼源遠流長。當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習近平主席在歡迎儀式上的一席話自然而然地牽動了我的心緒,五年前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首次訪俄的情景又浮上我的腦海。那是2013年3月22日,習近平主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出席俄羅斯“中國旅遊年”開幕式,在致辭中指出:“我和普京總統一致決定,把擴大各領域務實合作作為今後兩國關係發展的重點,為提高兩國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提供重要推動力……希望雙方以舉辦旅遊年為契機,把旅遊合作培育成中俄戰略合作的新亮點。”

  撫今思昔,我和俄羅斯華僑華人的心裏就像7月莫斯科的氣温一樣,暖融融的,為習主席五年前的願景成為現實而倍感欣慰。

  據統計,與五年前相比,俄羅斯的入境旅遊客源國,中國已從第二上升為第一位;俄羅斯遊客的出境旅遊目的國,中國也從第三上升為第二位。僅今年1-4月,到中國旅遊的俄羅斯公民已達71.6萬人次,同比增長29%。

  中俄雙向旅遊熱在俄羅斯的標誌之一是中國元素悄然興起,融入了俄羅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克里姆林宮的三大教堂門前的宣傳欄上,赫然出現了中文的簡介。連各個廳內檢查門票的老太太們,漢語也會脱口而出,帶着莫斯科口音的“Nihao”(你好)和“Zaijian”(再見),在克宮裏此起彼伏。

  紅場東側的“古姆”(中央百貨商場)曾經不太歡迎中國遊客,現在已把中國客人尊為貴賓,那自然是因為中國遊客的錢包鼓了起來,人數也在不斷攀升。“古姆”中到處可見中文,一些專賣店還聘用了中文導購。即使你上到三樓,走進帶有蘇式懷舊風格的“第57號食堂”,也不要發愁選不對東西:每道菜邊都打有中文的名稱。

  漫步到老阿爾巴特街,你會驚喜地發現旁邊就有一家中文書店,而且整條老街上幾乎每家商店都有中文標牌、廣告和能講中文的售貨員。如果你驅車到距離莫斯科70公里的謝爾蓋耶夫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遠處大教堂的金頂和路邊門樓上“舌尖上的俄羅斯”七個醒目的漢字。6月27日,我送一個代表團到聖彼得堡普爾科沃國際機場,當看到屏幕上顯示着中文的航班信息、聽到機場廣播裏中文的登機通知時,代表團成員個個睜大了眼睛,露出驚喜的表情。

  是呀,在這個歷史上有着大國沙文主義情結的國度,中文轉眼間快成第二官方語言了,怎麼能不讓人又驚又喜呢!莫斯科的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也不例外。其F航站樓二樓大廳醒目的大屏幕上,就閃動着中文的航班信息。

“這五年・我與中國”:我與中俄關系共發展

  吳昊(作者供圖)

  與中俄雙向旅遊熱如影隨形的是俄羅斯的中國文化熱――中文熱、中餐熱、中醫熱。學習漢語的年青人越來越多,有些中小學已把漢語作為第二外語,能唱幾首中文歌曲也成了當今俄羅斯青年的一種時尚。中餐館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他們點菜也越來越老道,不再像過去那樣“單打獨鬥”――一人點上一條“松鼠鱖魚”完事。到中醫點看病的當地人越來越多,還有不少俄羅斯人會趁到中國旅遊之機接受中醫理療。

  更令人振奮的是,中俄雙向旅遊熱推進了民心相通。俄社會輿論基金會今年7月初進行的一次民調結果顯示,在與俄羅斯最友好和親近的國家排名中,中國首次超過白俄羅斯,排名第一。這一變化讓我忍不住由衷點贊:厲害了,我的祖國!

  民心相通,一通百通。對此,我有切身感受。2015年9月,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我因工作關係,出面與俄羅斯最著名的衞國戰爭紀念館聯繫,共同舉辦“血寫的歷史――日本軍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罪行圖片展”時,雙方一拍即合。

  俄羅斯老戰士、俄中友協和莫斯科主流僑社負責人、留學生代表及中俄友好人士等300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儀式。俄羅斯衞國戰爭紀念館館長扎巴羅夫斯基、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庫利科娃和老戰士代表等先後發言,表示俄中兩國人民有責任有義務共同捍衞二戰勝利成果,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圖片展”的成功舉辦只是民心相通的一滴水,可一滴水也能折射民意,折射中俄戰略合作的現狀。

  隨着元首外交引領中俄關系不斷前行和“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順利推進,五年來,我在推進中俄文化交流中也有了自己的新亮點。

  2013年,我撰寫的《我的奧運夢》獲“中央電視台全球僑胞中國夢”徵文特等獎,並收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僑胞中國夢》一書。2014年2月,我與妻子合譯的《斯大林傳:命運與戰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獲“2014年最佳俄羅斯文學翻譯獎”。2016年6月,我被莫斯科州國立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此時,我與父母合著的以遊子鄉愁為主要內容的文集《春夢秋韻》又即將面世。

  個人這些新亮點的取得,受益於“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的現狀,受益於祖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的大幅提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作為中國人,怎能不為之自豪,為之喝彩!

  正如我在《我的奧運夢》中寫的那樣:“我的海外經歷告訴我這樣一個似乎淺顯、其實深奧的道理:有了民族的復興,個人的夢想才有生根發芽的最佳土壤;有了國家的富強,個人的夢想才有開花結果的最佳環境。”

  【作者吳昊系俄羅斯華僑華人青年聯合會會長,俄羅斯華僑華人聯合總會秘書長兼常務副會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17 字。

轉載請註明: “這五年・我與中國”:我與中俄關系共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