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通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旅遊“內外兼修”迎新機遇

  中新社香港9月29日電 題:連通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旅遊“內外兼修”迎新機遇

  中新社記者 楊

  香港以其獨具魅力的豐富景點,多年來持續吸引全球各地遊客。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在推動區內城市羣成為世界級旅遊區的同時,也給香港旅遊帶來新的機遇。

連通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旅遊“內外兼修”迎新機遇

  香港迴歸20年來,不少近百年曆史的街道不但風采依然,而且容光煥發。

  迴歸20年來,香港旅遊市場取得了飛躍式發展,其中與內地之間遊客往來起到重要作用。數據顯示,從1997年到2016年,內地赴港旅遊人次從236萬暴增至4277.8萬,佔整體訪港旅客的76%;而2016香港往內地的遊客總數達8106萬人次,達到了內地入境市場的59%。雙方目前已互為最大旅遊市場。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這樣一個有人口數量、有旅遊資源、有消費能力的城市羣,進一步打通城市之間的聯繫無疑將提升區內旅遊業的增長潛力。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認為,香港只作為一個單一城市發展旅遊,吸引力提升潛力有限。有大灣區城市間的配合,對旅客的整體吸引力必將大大增加。

  實際上,融合的步伐早已開始。三地旅遊部門早在1993年便組成粵港澳旅遊推廣機構,建立起長期合作機制。很多旅客也喜歡以“一程多站”的方式,在一個假期之中擁有不同的體驗。數據顯示,九成的長途旅客以及五成的短途國際旅客都以“一程多站”方式遊港。

連通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旅遊“內外兼修”迎新機遇

  香港迴歸20年以來在內地和香港多個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旅遊業經歷了突飛猛進的成長。內地訪港旅客人次從1997年的236萬攀升至2016年超過4277萬。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

  董耀中説,三地旅遊各有特色,隨着國家推進大灣區建設,景點得到進一步串連後,可形成有機結合的旅遊生態圈,促進“一程多站”旅遊發展。“澳門是休閒旅遊城市,香港是現代化中西結合的都市,加上廣東省的城市有各自的特點,整體配合上行程豐富,景點多樣,可安排空間大。”

  旅遊發展,交通先行。2016年大灣區內5大機場客運量超過1.8億人次。隨着未來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以及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完工,輔以公路、客輪等多種交通方式,簡化通關手續,城市居民往來將進一步便利,這成為城市旅遊融合的重要基礎。

  香港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表示,香港具備條件建設成為到大灣區旅遊的中轉中心,藉助區內發達的交通脈絡,將海外旅客輸送到大灣區內的城市羣,令整體旅遊業受惠。而香港發達的專業服務、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以及國際化的視野都將幫助其在大灣區旅遊發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連通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旅遊“內外兼修”迎新機遇

  圖為天星小輪滿載遊客往來維港兩岸。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

  香港除發揮交通等方面的對外聯通優勢外,對內也必先“修身”,增強自身魅力。特區政府已着手推廣包括行山徑、地質公園和離島遊等行程的綠色旅遊;新辦賽車錦標賽和音樂節,打造香港為盛事之都;在啓德郵輪碼頭附近開發新的景點,吸引遊客到訪。

  香港特區政府旅遊事務專員朱曼鈴也曾在談及相關議題時指,特區正加強交通運輸網絡建設,便利城市間往來;同時加強城市本身的吸引力和獨特性,做到錯位發展,挖掘更加多元化的旅遊特色。

  作為香港經濟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旅遊業的發展,獲益者絕不僅僅是一個行業。董耀中表示,隨着旅客增加,香港的酒店業、零售業、餐飲業等都將得到帶動,從而加速城市整體發展。

  今年8月9日,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旅遊局在京簽署《關於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旅遊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旅遊產品開發和宣傳推廣等方面合作。特區政府也就此表示,未來香港會有多項大型基建落成,發展“一程多站”旅遊,利用周邊城市的旅遊資源,吸引更多遊客到香港再往其他城市,配合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在姚思榮看來,未來大灣區的旅遊,將呈現一派嶄新景象:城市發揮各自獨特優勢,豐富多彩的景點有機結合為整體,人員流通便利,以熱情好客的傳統迎接八方來客。而香港在其中有更清晰的定位,獲益於大灣區建設,並帶動城市整體發展。“隨着國家大灣區規劃的落實,相信三地會協調資源共迎全球遊客,迎來旅遊業的新發展。”(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1 字。

轉載請註明: 連通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旅遊“內外兼修”迎新機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