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人人動手,乾濕分離家家行動”,垃圾分類在浙江推進得如何了?5月13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召開,會上聽取了省政府關於全省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情況工作的報告。
在全省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已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省設區市城區垃圾分類覆蓋面達88%、縣級城區達78%、農村行政村達76%;通過分類處置,全省生活垃圾增長率從2016年的12.2%下降到2019年的0.7%,資源化利用率提高到85%,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各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這些年,浙江着力突破減量難題,以食品、禮品、外賣等為重點,開展過度包裝專項治理,努力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減少超市、農貿市場等場所的塑料袋使用,推行菜籃子、布袋子;餐飲企業、學校、單位食堂推行“光盤行動”;進一步健全回收體系,全省共建設分揀中心144個、回收站6172個。
減量的同時,處置設施則在不斷完善。浙江以縣域平衡為原則,加快補齊短板,全省已建成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49座,日處理能力超過9萬噸;同時,加快推進焚燒和餐廚垃圾處置設施建設,湖州、舟山已提前實現焚燒、餐廚設施縣縣全覆蓋和“零填埋”。
在提升垃圾分類質量上,浙江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湧現出不少具有浙江特色的“金點子”,如杭州江乾區的“桶長制”、金華金東區的“兩定四分”、温嶺市的“物業 ”等可複製、可推廣的分類模式。
對於生活垃圾分類不規範的企業及個人,浙江強化負面約束,依法查處,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處罰8萬多起,罰款1400多萬元。
今年,浙江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的目標是:實現生活垃圾“零增長、零填埋”;今年底,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不低於50%,每件快遞包裝耗材平均減少10%以上;焚燒處置設施實時監控裝置安裝率達100%,其他處置設施達80%以上。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