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廣告、塗改二維碼、毀座拆鎖……公共自行車很受傷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綜合

  常偉騎車巡視

  公共自行車:騎我,不要欺負我!

  塗改二維碼、損毀車座、拆鎖、放氣…… 傷害公共自行車最狠的是小廣告

  常偉,40多歲,鄭東新區公共自行車管理處一名巡檢員。

  每天早上7點20分左右,常偉上班的第一件事並不是急着去單位報到,而是趕往地鐵口公共自行車站點。

  因為根據交通潮汐規律,地鐵站口站點在早高峯至少要接待三四百名使用者,他要確保每個使用者都能夠有樁可還、有車可借,這就需要他時刻關注着站點的情況,無樁可用時就將現有擠壓車輛進行轉移,無車可用時就往樁內調配其他車輛。

  巡檢員常偉艱難而仔細地清理小廣告

  8點30分,他又會前往上班族較多的寫字樓,因為這裏通常會集中很多公共自行車。

  9點,當使用高峯期過後,常偉就開始按站點順序對車樁進行清潔維護。在每個站點不僅要清理自行車及配套設備,還要檢驗每輛自行車的損壞情況。他通常會帶着一些簡單的工具巡查,遇到有問題的車輛就會停下來維修。

  此外,許多私家車經常會佔滿整個站點,巡檢員因此面臨巨大的額外工作――手動搬出每一輛亂停的車輛進行重新擺放。而這個時候,常偉和同事們已經忙到中午。這就是常偉所在上午班的大概行程。下午班從2點30分開始,所有的行程正好相反,從檢查車輛損壞、出入情況再到調度、鎖備車。

  通常一個巡檢員要負責6個站點,每個站點大概有平均50輛自行車,這樣下來每個巡檢員至少要負責300輛自行車,這其中還包括對配套設施例如車樁、鎖車器、二維碼的清理與檢修。

  記者瞭解到,負責鄭東新區公共自行車的巡檢員共有14名,根據8月21日的統計數據,當日2810人次借還車輛,運營652天以來,累計3882533次借車量,這些龐大的數字背後就靠着這十幾名巡檢員的“守護者”。

  常偉在清理車樁

  看看損毀公共自行車的“四宗罪”都是啥

  難以清理的小廣告

  鄭報融媒記者發現,幾乎每輛自行車車身上都有一些模糊的粘貼印痕。巡檢員常偉告訴記者,有許多無良商家在公共自行車車身貼上他們的小廣告,最多一輛自行車上會出現8張小廣告,有時一個位置會被重複粘貼3張小廣告。這些痕跡就是每天清理這些小廣告留下的永久“傷痕”。

  “因為怕用硬物劃傷車漆,所以只能用手一點一點地摳。”常偉一邊説着一邊蹲下清理身後一輛剛被貼過小廣告的自行車。清理工具十分簡易,先是用刷子或抹布沾水反覆洗刷,直到把廣告紙完全浸濕,再用手摳掉剩餘的殘留物。

  “車樁”變“垃圾桶”

  第二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很多市民會隨手把垃圾塞入車樁上的鎖車器。鎖車器恰是一個深色凹槽,巡檢的時候,常偉時常發現空間極小的鎖車器內被人塞入用過的衞生紙,還發現過塑料袋、麪包屑等垃圾。這些亂塞垃圾的行為讓鎖車器失效,自行車無法入樁歸還。繼而引起無鎖公共自行車丟失、可借車數量變少的系列影響。

  蓄意塗改讓“條碼”變“木馬”

  更加危險的情況是借車的二維碼被蓄意塗改或清除。常偉發現有些車樁上的二維碼被彩筆、馬克筆、小刀等工具毀壞,甚至有人在原有二維碼上貼了一層假條碼。前者需要重新修護,後者需要提防有人藉此詐騙。

  惡意破壞讓“單車”變“廢車”

  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門前停放了許多被線圈起來的自行車,巡檢員説這些車都是缺少部件或者功能被損害。記者現場看到,存在車輪被放氣、上私鎖、車鎖被拆、車圈損毀、左腳蹬被拆、車座損毀、前車籃損壞等眾多問題,不遠處還有一輛因為腳支被拆而“癱倒”在地面上的公共自行車。

  巡檢員告訴記者,這些受損單車的維修依然要靠巡檢員來解決。數十輛自行車需要三四名巡查員2到3天維修,而缺少零件的自行車從申報補寄零件到維修完成則需要不少於5到7天的時間。

  小廣告讓公共自行車很受傷

  提醒:

  公共自行車

  不是共享單車

  不要騎出東區

  2015年11月,鄭東新區CBD開始試運營公共自行車,是鄭州這座城市“共享概念”的先驅。

  巡檢員楊永展説,從那時起到今年3月,一共只丟失了2輛自行車。而從今年3月共享單車進入鄭州以後,公共自行車在一個月內就丟過100輛。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市民弄混了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誤以為公共自行車可以隨處停放,沒有區域限制,把公共自行車騎出東區以外,導致公共自行車有“家”難回。

  楊永展説,因為沒有GPS定位,他們往往花費大量時間在東區之外的區域搜尋丟失的自行車。他們還在站點貼上“入樁才可還車”的提醒條,並在微信號上加大對公共自行車借還方式的宣傳。近期,公共自行車管理方也在考慮通過技術更新來提高用户體驗質量的改進。

  鄭報融媒記者 張玉東

  實習生 宋相穎

  通訊員 王大任/文

  鄭報融媒記者 周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