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好消息!蒙古源流文化產業園區免費開放啦!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綜合

  最近氣温回升

  又要出去嗨啦!

  告訴大家個好消息哦

  蒙古源流文化產業園區免費開放啦!

  贊

  為了讓遊客更好的體驗園區的遊覽環境,自10月14日起,蒙古源流文化產業園區向公眾免費開放,已完成區域騰格里廣場、崇天門、蒙元石刻藝術博物館、太液池、蒙古村落、砂岩海角、北方民國城等地均可免費參觀。

  特別注意哦

  為了給遊客提供安全的遊覽環境,園區對在建項目元大都、元上都、哈喇和林等地進行全封閉管理,禁止遊客入內。

  螞蟻王國、萬舟滑雪場、元源營地、都蘭迪雅牧場、城市獵人弓箭俱樂部需要遊客自費遊玩。同時,為了方便遊客參觀各個景點,園區在遊客服務中心、P0、管理中心、北方民國城等多個點設置了停車場(遊客可以根據指示牌前往)。

  園區在免費開放的同時將進一步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加強運營管理,以更好的提升遊客體驗,希望市民遊客自覺遵守園區的相關規定,愛護園區環境和設施,文明出遊。

  來源:蒙古源流


  《宋史》記載,崖山海戰,十萬民眾隨宋末帝投海自盡。 南宋鼎盛時,全國總人口八千餘萬、迫近一億大關。在被蒙古人進來時,這個龐大族羣在被描述為任人切剁的“土豆”,全國各處都有張弘範(跟隨蒙古軍隊滅宋的漢人帶路黨)。

  而另一方面,在這場東方歷史“華夷之變”中,中國的一些“東洋鄰國”卻未被“殃及魚池”,甚至有着不俗的表現。

  13世紀下半葉,蒙古大軍在平定中國之後,對日本發動過兩次征服戰役。 第一次交戰是在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蒙古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面對第一次“蒙古遠征軍來襲”,日本舉國參戰,武士和民兵都投入戰爭中,慘烈的戰鬥進行了二十多天。擅長騎射的蒙古兵在擅長肉搏戰的日本人面前遭到重創, 頑強的日本民兵成功地阻止了蒙古軍的推進。由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隊尤為英勇,他們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着箭雨列陣衝擊敵人,與敵軍貼身近戰,使蒙古人的弓箭優勢失效。蒙古軍折損大半後無力繼續守住陣地,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上,蒙古的艦隊遭風暴襲擊。

  第一次伐日雖然失敗,但是忽必烈不肯輕易罷休,尤其完全征服了中國、得到東方最富饒的大陸後,不免得隴望蜀、再起盜心,於是對日本發動第二次海戰。此戰忽必烈投入的參戰人員是第一次戰的十倍,但是依然沒有撈到半點便宜,最後再次被夥同“神風”的日本武士和民兵打敗。

  兩次伐日皆北,蒙古人在東洋第一次遇到了勇氣不遜於自己的對手。遭到13世紀世界最強大的軍團侵襲,但日本卻沒有像宋中國那樣一敗塗地,而是最終擊潰了侵略者。除了地理優勢外,同仇敵愾不出叛將、全民皆兵鐵血抗敵也是要因之一。

  相似的情況在越南也曾呈現。

  在征服歐亞大陸過程中,蒙古軍三度征伐安南,1258年初元朝大將兀良哈台一度攻陷安南都城升龍(河內),1285年脱歡再佔升龍。但是,越南人在陳朝宗室、“興道大王”陳國峻的帶領下,奮起反抗,他們人人手臂上刺着“殺韃”二字,奪回升龍。隨即全境反攻,殺退來犯之敵。

  忽必烈大怒,此時他正在組織戰船進攻日本,遭遇“神風”。蒙古軍不敗神話竟然被島國日本、小小越南打破,於是他停止進攻日本,再派脱歡率10萬大軍攻安南。陳國峻以“游擊戰”切斷元軍的水路補給,利用漲潮而進攻,退潮則退走,並實施“木樁戰術”創造了以弱敵強、以小勝大的戰爭奇蹟--俘獲元軍400餘艘戰船,生擒主將烏馬兒。

  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中國大陸和莫斯科公國都被蒙古帝國吞併。然而,所向披靡的蒙古大軍卻在小小越南吃了敗仗。忽必烈死後,蒙古大軍再也沒敢侵略安南。

  同一地域,相近文化,卻沒有促成完全一樣的抗戰結果,這是為什麼?

  在古代,越南比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還要近--或為中國的藩屬國,或為中國一部分。兩國的文化有不少大同小異之處,越南的主體文化也受到儒家文化的深深影響。然而,同一地域,相近文化,卻沒有促成完全一樣的民風。縱觀歷史上兩國民間的表現,越南、日本民風明顯比中國彪悍。

  眾所周知,推崇“尚德抑武”的儒家文化是偏軟的。而雖然受到兩千年儒家文化影響,但日本、越南仍然長期保有“強悍、尚武、富有反抗精神”的民族傳統。那麼,這種民風傳統是怎麼形成和保留的?

  這就與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獨存的文化背景有關。

  從生存環境而言,日本和越南雖然不是“草原部落”,但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為生存廝殺爭鬥激烈程度不亞於草原部落。

  由於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戰爭頻繁,內外紛爭不斷,這些國家的歷史烽煙不斷,幾乎就是一部充滿戰爭的歷史,也因此造就不少名垂青史的戰鬥英雄。對於歷史上勇猛善戰的英雄人物,他們特別崇敬。由此形成了特有的“武士文化”、“戰鬥文化”。

  譬如抗蒙“興道大王”陳國峻,就被譽為民族英雄,越南南北處處有“興道大王”廟宇祭祀,香火千百年來不斷。越南人對英雄人物的頂禮膜拜以及英雄文化的傳統氛圍,由此可見一斑。

  現代越南歷史學家曾説:“越南民族的傳統,歷來是全民皆兵。在田裏幹活的農民,一旦需要扛起槍就能上戰場進行戰鬥。”生活中,他們是知禮謙和的普通百姓,而在戰場上,他們絕對是可怕而難纏的鬥士。

  舉國抗戰、全民皆兵--日本和越南這些特點,與“草原部落”騎兵的特點差不多。甚至可以説,他們的民風,就相當於東洋的“草原部落”。

  回顧這段歷史,之所以在偏軟的“儒家文化圈”中,日本、越南的民族精神沒有被“軟化”、得以保持“彪悍民風”,一是因為“儒家文化”對他們上層影響大,對底層民間影響小。二是因為整個國家形勢所迫、“實用主義”大過“中土主義”。獨特的地勢加鐵血的武士英雄文化,使得日本、越南等國在蒙古大軍鐵騎下,得以“獨善其身”。所以,他們愈加崇尚武士文化英雄文化,以“彪悍、善戰”民風為榮。

  (2017-09-20)


  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蒙古”一詞最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能歌善舞的蒙古族姑娘熱情開朗、樸實善良,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領略一下蒙古麗人的風采。

  蒙古人是東北亞主要種族之一,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姑娘擁有令人稱羨的好皮膚和高挑的身材。

  蒙古族姑娘的心胸如草原般寬廣,性格像駿馬一樣歡快,她們的笑容純真爛漫,總是給人無限温暖。

  蒙古族姑娘多才多藝,既能跨馬挽弓,又能巧手刺繡;既能婉轉歌唱,又能翩翩起舞。

  蒙古族姑娘有時英姿颯爽,有時温柔可愛。

  蒙古族姑娘的美難畫難描,想要一睹她們的風采最好是到草原上捕捉其靈動的身影。

  最後,奉上一張蒙古族小姑娘的美圖,蒙古麗人遠不止於此。

  圖片來源於蒙古麗人等網絡

  (2017-08-09)


  海都被稱為蒙古族的第一位“可汗”,然而《蒙古源流》卻沒有記載海都這個人。史家認為海都的第一汗位有可能是後世追諡的,合不勒罕才是蒙古族的第一位“可汗”,他是統一蒙古部落的第一人。

  《蒙兀兒史記》記載:”合不勒罕威望甚重,部眾歸心,想坤必勒卒後合不勒代領其眾,並轄蒙兀全眾,於是,始有可汗之號“。

  1148年金主冊封他為蒙兀國王。並且設宴款待合不勒汗。就在這次款待合不勒汗的宴席上,喝得酩酊大醉的合不勒汗竟去捋金太宗的鬍鬚。

  十七世祖:海都

  長子:博生豁兒•多黑申

  次子:察剌孩領忽,其孫子俺巴孩

  三子:抄真斡爾帖該

  十八世祖:博生豁兒•多黑申

  十九世祖:屯必乃•薛禪

  長子:合不勒罕

  次子:撏薛出列

  二十世祖:合不勒罕

  合不勒罕有七子。但是合不勒罕沒有將汗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察剌孩領忽的孫子他的從弟俺巴孩,俺巴孩被塔塔兒部落出賣,被送往金國皇帝,施以木驢之刑害死,臨死前留下遺言:你們就是五個指甲磨禿,十個手指都磨斷了也要為我報仇!塔塔兒族成為蒙古的世仇。

  俺巴孩死後,蒙古族聚集在斡難河畔豁爾豁納黑-主不見的地方召開(khuraju)“呼剌爾台”大會,這是蒙古的貴族和宗親大會,也可能是現代呼拉爾的來歷。這次大會推舉了合不勒罕的兒子忽圖剌為可汗。

  1161年,金國與塔塔兒部聯軍在捕魚兒湖一帶,打敗了蒙古軍。從此,蒙古國衰落,部族戰爭連年不斷,蒙古高原重新陷入混亂分裂狀態。

  合不勒汗有七子:斡勤巴爾合黑、把兒壇巴阿禿、忽禿黑禿蒙兀兒、忽圖剌、忽蘭、合達安、脱妥延惕赤斤

  把兒壇巴阿禿是鐵木真的爺爺。

  (2017-07-24)


  蒙古勒格日,即,蒙古房子。上端傘形,下端丹筒形的圓形尖房子。俗稱蒙古包,古時稱作“穹廬”。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

  蒙古包,在大風中阻力小,不積雪,下雨時包頂不存水。包的門方而小,且連地面,寒氣不易侵入。包的百葉哈納,用時拉開便成園形的壁牆,搬遷時摺疊,又能當牛車的車板。包的頂端“套恩”可通煙通氣,又可採光。蒙古包是遊牧生活的產物。

  蒙古包,從其規格上分為大小四、六、八、十、十二個哈納等幾種。普通高十三、四尺,周圍高四、五尺,中經園筒部則依包的大小,有七、八尺至十七、八尺的。各户根據自己家境、人口、生活情況調劑使用。但很少有超過十二哈納的。蒙古包,雖然有大小之別,好壞之分,但其總體結構則是相同的。多由烏如和、套恩、烏尼、哈納、門等五大結構和幾十種小物件來組合。包架總的由上下

  蒙古包的五大結構:

  烏如和

  即氈頂子。用四方氈子製作,四周用粗毛繩鑲邊,裏邊用粗毛繩軋雲頭圖案,修飾縫紉,將其四角正對南北東西,置於蒙古包的正中和天窗架的中心。氈頂子的四面均有粗毛扣繩,在壓蓋或拉拽時使用。北和東西三面壓着屋頂裝飾。氈頂子起着夜間壓蓋,白天揭開調劑室內温度作用,

  套恩

  即天窗架。蒙古包的天窗架在屋頂。天架主要由直徑三、四尺,上雕美麗花紋的外圈、裏圈、中心橫撐、橫撐、方形櫃、天窗頂部聚合處,橫閂、圈木卡、牽繩等組成。它有通風通氣、採光之用

  烏尼

  即椽子。長約七尺,粗約一寸的柳製作。一頭細,一頭粗。粗頭稱作椽子榫,將它定在天窗架外圈上。細頭鑿眼串粗毛繩,蒙古語其為斯乙格,即椽尾扣繩,將椽子細頭擔在哈納端上用椽尾扣繩釦住便可構成上小下大的傘形頂。即,上部。

  德布日

  天窗架、椽子用以圍氈、苫布覆蓋,蒙古語稱作“德布日”。即,頂蓋。用氈子或葦蘆製作。 冬春用氈頂蓋,夏秋用蘆葦頂蓋,以適應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氈頂蓋要製作兩塊,上下邊用青布沿邊,上面縫紉藻井圖案。覆蓋頂蓋時,由包頂西側正中開始轉到東側正中,再接第二塊到西側正中結束。蘆葦頂蓋不僅適用於夏秋兩季,一年四季離不開它。冬春季節,將它覆蓋在圍氈子之上,可防止風雪襲擊。夏季不僅取涼而且防水,降十幾天連雨也不漏。頂蓋,沿着上邊做裝飾。蒙古語稱“呼魯特日格”。即,屋頂裝飾,區分為有腿、無腿兩

  哈納

  即壁牆、木柵圍壁。哈納,屬蒙古包總體的下部,是蒙古包壁牆之總稱。其實它由哈納木、哈納頂端、哈納下端、哈納接頭、哈納皮釘、哈納格子、哈納皮條、哈納結釦等部位和物件組成。所謂六個哈納的蒙古包,是由六塊木柵用皮條連接而成。每塊木柵由長短不等18根柳枝交叉格架;組成方塊形。架蒙古包時,根據哈納和門所佔地面積,先畫個園圈,照園圈的大小壘起比平地稍高的包基,從門的西側開始將幾塊木柵沿着園圈立起來,用皮條結好哈納接頭兒。爾後將蒙古包上部用杆子撐起來,把四根稍短的椽子用椽尾扣繩釦於門楣上(蒙古語稱套都勾),從門的西側始順時鐘方向轉,把所有椽子一一擔在哈納頂端,繫好扣繩,蒙古包的架起就算竣工。

  蒙古包的壁牆,要用圍氈來圍。蒙古語稱作“圖一日嘎”。即,氈牆、氈圍子。有以氈子或蘆葦製作的兩種,以適應四季氣候的變化。氈圍子用青布軋寬沿,軋細雲頭圖案。圍圍氈子時由門西側始正轉至門的東側結束。

  氈牆要用繩索捆縛於壁牆上。蒙古語稱這繩索為“烏特”。即,帶子。將四根或六根粗毛繩縫製成扁形帶子,使用時分上下兩行,行距一尺六寸,縛緊氈牆。

  架起蒙古包骨架,圍好上下部圍子,在頂蓋與氈牆之間要用一塊氈子合縫。蒙古語稱其為“扎巴嘎”即,接縫。

  門。蒙古語稱作“哈拉嘎”。蒙古包的門,高約三尺五寸左右,寬約二尺五、六寸,。門大多向南或東南。冬季門是雙層的。里門兩向開動,叫風門,外門單扇門,從左向右開,叫封閉門。

  門簾。蒙古語稱“務得”。蒙古包用兩種門簾。一種是用氈子製作的,上有用青布精細縫織的起雲圖案或吉祥結。一種是用葦蘆或白柳條做成,一般在夏季使用。

  蒙古包內陳設。通常稱謂八個家當,實則不盡然。

  帷幔。帷幔用布做成,忌用白布。掛幔時從右邊開始正轉到左邊扣完幔帳掛帶。

  板凳。包內板凳分長方形、三角形兩種。長方形板凳三塊,三角形的,即,側翼板凳兩塊。鋪用時將方形板凳放在北、東、西三面,側翼板凳置在東北角和西北角。

  佛箱子。解放前,多數蒙古人信仰喇嘛教。因此,在包內西北角置有佛箱子,上擺龕、佛像、佛燈、祭品等物。解放後,經過無神論的教育及廣大牧民文化素質的提高,觀念的更新,現在包內供佛者已不見,包內西北角放置了收音機、收錄機、電視機。

  匣箱子。家裏的幾代人,各有大小不一的箱子,擺放的方位也不同。父親的放在西北佛箱子處,母親的放在東北角,兒子、兒媳的放在西邊,佔居各自的位置。

  牀桌。長四尺,高約一尺五寸,有三、四個抽屜,繪有花卉,擺放在正面。其上邊卷疊鋪蓋行李,抽匣裏則分別裝鞋、靴或手頭零用東西。

  立櫥。立櫥大小和式樣不同,但裏邊一般都分上下兩層,櫥門繪有鹿、仙鶴或花卉、松柏。置於包內左端,上層裝碗、筷、盤等器皿,下層放糧食、炒米、奶食品、油、滔等飲食。

  包的東南角擺放奶桶、水桶、鍋、茶壺、勺子等用具。

  西南角的哈納梢上掛有男人用的鞭子、弓箭、砂槍、蒙古刀、布魯、乘馬用具等。

  火盆。火盆形狀為園形,用黃黏土或紅土摻鬃毛而製成,有的也用舊鐵鍋,放於蒙古包的正中。

  鍋撐子。鍋撐子擺放在火盆上,擔放鍋或壺用來燒茶煮飯。鍋撐子由四根支柱、三股圈和鍋撐足組成。

  鬥。長方形,用木板或柳條編織而成。放在鍋撐子的前面裝牛糞或羊糞磚。在其旁放有火夾子、烘籠等燒火用具。

  解放前,蒙古包內都是靠用鍋撐子煮飯取暖,從五十年代末始,多以配套的爐子代替了它。

  蒙古包外之庭院配置也有一定形式。一般用柳樹條、榆樹枝或柞樹圍柵一個院牆。其避風處圍一個畜圈。圈前堆積牛糞和羊糞磚以作燃料。

  蒙古包是蒙古族遊牧經濟的產物,隨遊牧而搬遷。冬營地設包房一般要選擇山灣或窪地。這樣一則牲畜的飲水易得,二則可避暴風雪侵襲;夏營地則尋找高處和通風地建設包房,既能防止牲畜受熱,又有利於輪換草場,避免過牧。春秋兩季移場點要視水草的情形而定。

  (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