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這麼一輩子,我們在仰視這些我們無法實現的的夢想,眺望這些我們無法達到的目標之時,是否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我們的失利。“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對於一件事,只要我們盡力去做了,我們就應該覺得很充實,很滿足,而無論其結果如何。
照片中的女孩名字叫做璇璇,今年9歲,出生在偏遠的農村,女孩的父母在她5歲的那年離婚了,女孩當得知自己腦部患有腫瘤的時候説:如果我去世了你們能不能復婚啊。
這是璇璇的父母,兩個人已經離婚4年,知道孩子得病後兩個人四處借錢給孩子治病,並答應孩子只要你好了我們一定復婚。
璇璇的父母知道孩子生病了每天都以淚洗面,因為家庭不富裕面對高額的費用很快花光了積蓄。
在璇璇住院治療期間,璇璇母親在醫院照顧,父親有空就到街上撿塑料瓶賣,每天能撿十幾塊錢。
而原本天真可愛的她卻顯得沒有那麼活潑可愛,病魔奪走了本應該屬於她的天真。
而經歷了8個多小時的緊張手術,她也獲得了新生。家人們也非常的開心
圖為剛做完手術的璇璇,希望她早日康復吧。
人就這麼一輩子,要想活得輕鬆,活得灑脱,你就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唯有這樣,你才會活出一個富有個性的全新的自我!
面對廣島廢墟,美國人一句話讓世界讚歎。
與日本有歷史仇恨的不僅只有中國。世界上還有許多遭受帝國主義毒手的國家,有朝鮮菲律賓。
請輸入圖片描述
羅伯特。奧本海姆的帶領下研製出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武器-原子彈。DK博士是負責原子彈設計。在投放原子彈時,DK拿着攝像機,拍攝了第一顆用於維護和平的核爆炸。
參加廣島原子彈投放的人員,被媒體問道這種行為是否為正義行為時,均公開表示:此為我曾做過的最正確的事,否則人類將會遭受更大更嚴重的災難。
60年代,已高齡的DK博士,帶領一家老小前往日本慰問日本國民。博士參觀紀念館時,很高興地説他原來在小男孩原子彈上籤了自己的名字。讓等着看好戲的日本政府和媒體人員大失所望。
日本媒體仍然不死心,緊接着,博士又被帶到專門展示受害者遺物,照片的展館,日本官方不停地加壓,不斷地質問,博士覺得,每個人都在某種意義上加入了戰爭…他認為他在當時的情況下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
當翻譯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暗示博士,他要對兩個日本人道歉,要對日本政府道歉,要對整個日本國民道歉,博士更硬氣地説“我不會道歉,真正應該道歉的是你們,人類熱愛和平熱愛自由。他們死在了子彈,炸彈,與死在原子彈下是一樣的,你們真的很幸運。”
他們離開了,但廣島慘劇還留在人們的腦海裏,一幕幕歷史銀幕還在繼續。我們從沒有忘記過歷史,更記得我們原來遭受過的屈辱,我們只有敢於揭發侵略者的罪行,抵制他們的冷暖暴力,才能更好地走出過去的陰影,擁抱新的一天。
(2017-10-13)
美國一個電視頻道的軍事欄目曾公佈一份“20世紀戰爭中最受歡迎的十種步槍名單”,該名單是由英美等資深武器專家和來自數十個國家的老兵共同評選得出。評選指標包括射擊精度、戰鬥效能、設計獨特性、維護方便和使用期限五個方面。結果AK-47除了射擊精度稍差些,其他四項參數都獲得最高分,並高分當選為20世紀最受歡迎的步槍。而這款步槍的設計師就是素有世界“槍王”之稱的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卡拉什尼科夫在戰爭中受傷。在醫院療傷時,常聽傷員們談起前線德國人使用的自動武器。於是有了設計自動武器的念頭。卡拉什尼科夫請護士把醫院圖書館所有關於輕武器書籍找來閲讀,其中一本費德洛夫的著作《輕武器的演進》對他有很大的啓發。回家養傷期間,他設計出第一支準備與當時的PPSh41、PPS42/43競爭的衝鋒槍。結果雖然名落孫山,但他的能力引起了權威機構的注意,於是1943年他被推薦進入正規學校並被分配到武器試驗場擔任技術員。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根據7.62×39毫米M43中間型威力槍彈設計了一支卡賓槍。他設計的閉鎖機構日後成為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槍械的核心。在1947年,他在這種卡賓槍的基礎上改進了突擊步槍,即著名的AK-47,樣槍在比較測試中顯示了極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1949年AK-47突擊步槍成為蘇聯軍隊的制式武器,那年卡拉什尼科夫28歲。卡拉什尼科夫被調到了生產AK-47步槍的伊熱夫斯克軍工廠,繼續設計輕武器,相繼開發出一系列的輕武器裝備蘇聯軍隊。他改進了AK-47最終定型為AKM,並在1959年開始裝備蘇軍。他在AKM的基礎上發展了一系列班排用機槍,著名的有RPK,還有根據AK-47突擊步槍的工作原理所設計的PK通用機槍。在卡拉什尼科夫後期的職業生涯,他設計的AK-74小口徑突擊步槍以及RPK-74再次成為蘇聯軍隊標準制式武器。
越南戰爭時期,很多美國士兵都曾公開稱讚越南遊擊隊使用的AK-47步槍,雖然與西方先進的武器相比,AK-47不免有些粗糙和過時,但其低廉的價格、可靠性和耐用性使它所向披靡。無論是冰天雪地,還是乾燥沙漠或是熱帶雨林,這種步槍都很少出現子彈卡殼的情況,再加上生產簡易,又便於攜帶和清洗,所以備受軍費有限的各國軍隊或組織青睞。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反政府武裝甚至西方國家的軍隊都廣泛使用AK-47系列步槍,許多國家都進行了仿製或特許生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AK-47約生產1億多支,共裝備了53個國家的軍隊,有5個國家把它畫到了軍徽上。
有人曾做過一個統計:歷年來死在AK-47槍下的人要比死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的人(超過20萬)還要多。卡拉什尼科夫曾對此感到後悔和遺憾。2003年他曾表示,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寧願花更多的時間來研究一些有用的工具,而不是設計破壞性極強的突擊步槍。我對自己的發明感到驕傲,但同時也感到難過,因為恐怖分子也在使用這種武器。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star”:直接説為啥後悔不就行了
網友“單身狗”:死在AK47槍口下的亡魂已不可計數了,少説也是原子彈的數十倍,堪稱人類歷史上最敬業的死神
網友“飛雪”:呵呵,我倉庫裏就有一把火麒麟
網友“人生過客2017”:風靡全球
網友“中山用户66xxxx658”:可以説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槍了
網友“北君”:卡拉什尼科夫説過槍械無罪 拿槍做壞事的人有罪 他從來沒有因為發明ak而後悔
(2017-10-22)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趙竹青)“如果沒有GNC,飛船隻能停留在科學幻想的階段。”什麼是GNC?它為何如此重要?帶着這個問題,記者走進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飛船工程組。
他們是我國11艘神舟飛船、1艘貨運飛船GNC系統的締造者,從成千上萬的信息流和代碼中“抽絲剝繭”,讓太空漫步、太空之吻一步步變成現實。
從無到有,確保飛船安全回家
GNC,是制導導航與控制的英文縮寫,相當於飛船的“眼睛”和“大腦”。它負責飛船飛行全過程的姿態和軌道控制以及在軌太陽帆板控制。也就是説,飛船如何運動、如何返回是由GNC決定的。
1994年,飛船工程組初成立時,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掌握飛船GNC技術。
“可以説,從無到有是靠人和時間堆砌起來的。”據參與了11艘神舟飛船GNC系統研製的班組產品保證經理李婷介紹,當時的計算機落後,大部分計算和數據判讀需要人工完成,當時已50多歲的原班組長王南華帶領十幾個組員不分晝夜地做設計、計算、測試。“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們曾經半年時間吃住在單位,即便後來到了發射場,還在編寫控制軟件。”
終於,在繼承我國返回式衞星控制系統成熟技術的基礎上,該班組拿出了我國第一個具有制導、導航和控制全部功能的GNC系統,並且能夠做到“一重故障正常,兩重故障安全”,確保航天員的安全。
為了讓航天員從太空“回家”時能夠更有方向感,飛船落點更精準,在型號領導及專家的帶領下,班組成員在飛船的姿態確定與返回再入控制技術上下了大功夫,先後突破了多項新技術,如在軌姿態對準技術、返回再入自適應制導技術等,保證了飛船具備多種條件下安全準確返回的能力。同時,班組還從技術總體角度突破了高可靠三級容錯控制計算機、大規模嵌入式GNC 軟件、具有消隱功能的新型紅外地球敏感器等關鍵產品和技術,設計並開發了全面的地面驗證系統。最終,神舟五號落地時“打靶中了十環”。
從有到強,操控飛船“萬里穿針”
倘若説攻克返回控制技術是神舟飛船第一代GNC系統,那麼攻克交會對接技術當屬第二代GNC系統。
2011 年11 月3 日,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上使用的光學成像敏感器上演了首次“太空之吻”,對接精度比設計要求高近10倍,性能指標達到世界前列,標誌着我國首次掌握了空間交會對接GNC技術。
那一刻,北京指揮控制中心的飛船工程組團隊激動地抱在了一起。“起初心裏很沒底,當看到交會對接精度時,非常激動,五六年的辛苦付出值了,後續工作的信心也更足了。”班組長劉宗玉回憶起來,仍然難掩激動。
相比第一代的“刀耕火種”,現在的他們有了更加強大的工具:快速仿真技術、虛擬測試平台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通過仿真設計,提出指標和要求,形成任務書,然後把任務書變成一個個產品,通過充分細緻的測試、試驗驗證使設計‘迭代’。”班組成員郝慧如此描述他們的工作。
在神舟八號飛船GNC分系統研製中,交會對接敏感器是最關鍵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為了在地面驗證其性能,2007年-2011年,飛船工程組專門模擬交會對接軌跡和環境,先後奔赴阿拉善等地開展試驗。
據副組長馮燁回憶,阿拉善的冬天特別冷,白天他們冒着嚴寒測試,晚上就幾個人擠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裏互相取暖。而在掛飛試驗中,他們更是隻能坐在夾板上判讀測試數據,顛簸得頭暈噁心。“我記得,在酒泉做試驗時,氣温達到40攝氏度,大巴車裏開着空調,可温度始終降不下來。”組員劉增波説。
正是因為這些嚴絲合縫的試驗與測試驗證,才有了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精準漂亮的“萬里穿針”。
有趣的是,為了幫助航天員訓練,他們在地面上設計了一整套模擬座艙系統,航天員在這裏可以真實模擬太空手控交會對接操作。“於是,這裏成了全國首個‘太空駕校’,航天員每一次過來模擬操作時都非常認真,有時還會要求多操作幾遍。”班組成員李志宇説。
從神舟到天舟,交會時長縮至1/8
2017年9月12日,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實現了首次快速交會對接,從入軌到交會對接的全過程,由以往的2天縮短至6.5個小時。
其實早在2012年,當人們還沉浸於交會對接任務圓滿成功的喜悦中時,飛船工程組就瞄準了快速交會對接這項新技術。2015年末,天舟一號GNC系統正樣硬件和軟件產品研製已經完成,開始出廠前最後階段的測試,而這時有專家試探性地提出能否在天舟一號上實現快速交會對接,飛船工程組興奮地答應了,他們着實為自己的先見之明高興了一番。
飛船工程組需要在不打亂既定研發計劃的基礎上,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少的改動來滿足新任務要求。為此,他們1年內升級了10個軟件版本,有效提高了在工程約束下的GNC系統的精度和可靠性,也讓飛船變得更聰明,更自主,把原來需要地面干預的工作交給天舟一號計算機自主進行……
負責貨運飛船GNC分系統測試的組員李明明説,飛船的初樣測試是一個痛苦的迭代過程,因為總會發現問題,然後進行設計改進、再測試……“從2012年8月~2014年5月,我們大都是晚上九十點下班。”
工作中,班組成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根關於‘細緻’的‘弦’”。例如,加電測試階段,他們負責的數據參數表有600多頁,需要關注的參數有3000多個。“每個參數的變化都有可能反映系統的特徵表現,即便暫時沒有表現出問題也要找出原因,防止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組員高偉告訴記者。
新老搭配,“雁陣”團隊平均33歲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在飛船工程組內部,不同專業領域人員就如同七巧板,任何一塊都不能缺。如何讓這些人才發揮出1+1>2的效果,將型號研製與人才梯隊建設有機融合,是幾代班組長一直在踐行的課題。
他們想到,自然界中,“人”型雁陣是大雁飛得最快最省力的構型,雁陣飛行速度是單隻大雁的1.71倍。因此,飛船工程組借鑑這一理念,首創了“雁陣”人才培育模式——正、副組長為領頭雁,負責領飛;技術平台負責人為中堅雁,負責帶飛;組員為前行雁,負責跟飛。
據瞭解,第一任“領頭雁”王南華是將“嚴慎細實”作風詮釋到極致的人。她習慣隨身攜帶筆記本,把問題和要點隨時記錄在冊。對於每一個設計接口,他都堅持測試到位、眼見為實。當時已是50多歲的她,每次測試都陪年輕人工作到深夜兩三點。“搞航天走的是一條攀登路,任務重,風險大,只能盡一切可能做好!”王南華説。她這種嚴慎細實的作風被“陣裏的雁子們”很好地傳承了下來。
近年來,飛船組型號任務出現井噴式發展,班組又衍生出了動態化的“微雁陣”。“從生物學角度考慮,大雁在飛的過程中是會交替換位的,以達到省力的效果。”副組長馮燁介紹説,“我們把不同的飛船型號作為不同的平台,每個平台有一個成熟的技術骨幹擔任負責人,帶領幾名技術人員開展設計或測試工作。當這幾個人逐漸成熟後,再把他們分到其他平台的不同位置上去。”
這種新老搭配、交替換位的模式,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加速了人才的成長。目前,飛船工程組全部成員僅有19人,平均年齡還不到33歲。“小團隊”做出了“大成績”。未來,他們將用自己的雙手,續寫中國人的太空傳奇,將越來越多的夢想變成現實。
(2017-10-21)
國慶將至,大街小巷掛上了五星紅旗。但是,你知道國旗的設計者是誰嗎?今年,恰逢他誕辰一百週年。
1949年7月中旬,《人民日報》等報刊登了徵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的通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收到了2992幅國旗圖案,其中有23幅是從美洲寄來的。
經過層層篩選,同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的決議。這面旗幟的圖案由一顆大星引導,四顆小星環繞周圍。大五角星象徵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象徵廣大人民,人民緊緊地環繞在黨的周圍,團結戰鬥,從勝利走向勝利。
當時大家並不知道這面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直到一年多後,人們才逐漸知道設計者的名字叫曾聯松。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學生時代的曾聯松,是一位充滿愛國激情的熱血青年。抗日戰爭時期,他就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5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發動了全面內戰。根據組織安排,他幾經輾轉,於1947年進入上海,在“現代經濟通訊社”任專職秘書,為中共收集國統區的經濟情報。隨着解放戰爭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全國解放已指日可待。曾聯松不禁為此激動和興奮。
不久,上海解放了。1949年7月,擔任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調研科副科長的曾聯松,在《解放日報》上看到新中國國旗圖案的徵集啓事後,他懷着對新中國無限熱愛、對祖國未來的美好憧憬,投入了國旗圖案的設計之中。
為了繪製出他心目中的國旗圖案,曾聯松先是反覆琢磨國旗圖案徵集啓事的要求,接着又到街上購買了一大捆設計所需的紙張、畫筆等各種材料,然後躲到不足10平方米的閣樓裏,畫畫剪剪,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設計了一張又一張草圖。
曾聯松的妻子項佩琴後來回憶説:“上海的夏天很熱,他晚上就鑽到閣樓上寫寫畫畫,我不知道他在幹什麼。每天早晨,我從樓上都掃出一堆剪得很亂的油光紙,有紅色的、有黃色的……直到後來中央來信了,證明了國旗是他設計的,我才知道那些日子他是在閣樓上畫國旗。”
一開始,曾聯松的設計並不是很順利。如何按徵集啓事的規定,在三與二之比的長方形上,設計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地域特點等要求的國旗圖案呢?曾聯松頗費心思。苦思冥想中,忽然想起人民羣眾渴望翻身解放,當家做主人的樸素語言——“盼星星盼月亮”,共產黨是勞苦大眾的大救星。於是,他決定在旗面上設計星星,以體現共產黨的英明偉大。
曾聯松在國慶50週年的照片
曾聯松的摯友張公度回憶:“有一天,他叫我上閣樓看一樣東西,是用油光紙剪制的國旗圖案。那五顆星在旗面上從左上角到右下角排列,五顆星是大星領頭,依次四星排下來。他問我怎麼樣?我説這不成了領帶了嗎?一點不像國旗。他見我反對,自己也搖頭了。”
一天晚飯後,曾聯松走出家門,獨自一人在霓虹閃爍的上海街頭漫步,一邊走一邊想着國旗圖案的設計。不經意間,他仰望漫無邊際的蒼穹,多好的夏夜啊!只見那閃爍的北斗星周圍,羣星璀璨,煞是壯觀!看到這一景象,他似乎從中得到了啓發,匆匆趕回家,鑽進閣樓,伏案創作:以一顆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以小星代表人民大眾。大星主導,小星環繞,如同眾星拱北斗,象徵人民大眾圍繞在中國共產黨周圍,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草圖出來了:大星居旗面正中,小星環繞在大星四周。仔細審視,他感到圖案四平八穩,視若莊重,卻天地狹窄,視覺侷促呆滯,缺乏生動氣息。於是,推倒重來,他把五星挪到旗面的左上角(即現在的五星紅旗的樣式),然後掛於牆壁,仔細審視,頓覺視野開闊,旗面猶如千里之廣,五顆金星居高臨下,光彩閃耀,彷彿看到了星光映照大地,燦爛輝煌……圖案就這樣定下來了。
接着,曾聯松又起草圖案説明詞。旗面為紅色,象徵祖國蒸蒸日上;五星為金黃色,象徵中華民族的膚色(黃種人);五星中的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星中的錘頭、鐮刀代表工農聯盟);四顆小星分別代表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象徵中國人民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五星構成橢圓形,象徵中國疆土之形狀……
1949年8月中旬,曾聯松將他精心設計的國旗圖案,鄭重地寄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
在國旗圖案評選中,曾聯松設計的圖案得到了許多委員的好評,認為圖案有新意,美觀、大方、簡潔,同時也指出了不妥之處,認為大五角星中大可不必出現錘頭、鐮刀。負責國旗圖案徵集的第六小組秘書彭光涵根據大家討論的意見,將曾聯松設計圖案上大五角星中的錘頭、鐮刀刪去,其他部分未作任何修改,並將其列入複選出的38個圖案之中,編為《國旗圖案參考資料》復字第32號。
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圖案,經過初選、複選和終選,終於在2992幅圖案中脱穎而出。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一致通過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五星紅旗。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毛主席親手升起了象徵新中國誕生的國旗。從此,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蔚藍的天空上,飄揚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
曾聯松是在《解放日報》上看到公佈的國旗圖案的。當時,他非常激動和驚詫,五星紅旗和自己的設計幾乎相同。但是,他無法確定是不是自己的作品。因為,在他設計的國旗圖案的大五角星中嵌有錘頭和鐮刀,而公佈的國旗圖案比他設計的圖案更加簡潔、更加美觀。想想可能是別人的作品,但他很難釋懷,心中總留着一個結。
這個結1年以後才得以解開。1950年9月,曾聯松因公出差北京,剛在飯店住下,就有人來敲門。來的是兩個陌生人,自我介紹是全國政協的。曾聯松有一種預感,莫非與國旗圖案設計的事有關?因為他清楚記得,他設計的國旗圖案是寄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的。
果然不出曾聯松所料,來人詢問了曾聯松關於國旗圖案設計的情況和投稿經過,問得很詳細、具體,還作了記錄。
曾聯松辦完公務後即回上海。1950年9月27日,他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的公函(第1139號),上面寫着:
曾聯松先生:
你所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已採用,茲贈送人民政協紀念刊一冊,人民幣500萬元(注:舊幣,相當於現在人民幣500元)作為酬謝你對國家的貢獻……
同時,曾聯松還收到了中央邀請他參加國慶1週年紀念活動的請柬和1份綢質觀禮證。遲到的喜悦令曾聯松心律加快……一個人,一個普通的人,能夠為偉大的共和國設計國旗,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光榮和自豪呢!曾聯松為此作《入選吟》詩一首:
和璧混沌璞未開,幸有玉人琢剖才。
推敲圖案三千幅,五星紅旗入選來。
曾聯松被邀請登上天安門觀禮台,胸前佩戴着長條燕尾的觀禮證,上為國徽,下為座位號:(台右)0097號,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慶祝大會觀禮證”的字樣。在天安門觀禮台右側的第97號座位上,曾聯松目睹了由他設計的五星紅旗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不禁感慨萬千,詩情湧動,作了《七律·詠五星紅旗》詩1首:
聳立高樓高闕巔,天安門上舞翩翩。
袂連桃李花爛漫,袖拂雲霞彩萬千。
霹靂晴空競震擾,滂沱冷雨更相看。
冰霜不減嫣紅色,路轉峯迴見新天。
曾聯松塑像
此後,曾聯松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工作,不事張揚。他覺得自己為新中國盡了一份心意,履行了一個公民的職責,一切都是應該的。然而,新中國將永遠記住他的名字——曾聯松 (摘自《文史春秋》 陳知堂 文)
(2017-10-01)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美國的一家政府機構目前正計劃把人類送到距離地球最近的可居住行星上,從而實現人類對外星球的殖民統治,不過這項被稱為“百年星河”的工程規模巨大,可能要經過數代宇航員的不間斷努力才能完成。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以下簡稱“Darpa”)曾經為互聯網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如今,該機構將會針對太空中生命存在的形式進行規定,包括遵守哪些法律和秩序、人類究竟該以深度睡眠還是冰凍胚胎的形式前往太空等等。今年9月,Darpa將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召開的會議上提出對太陽系以外的星球進行探索和殖民統治的初步計劃。
Darpa成立於“冷戰時期”的1958年,它的主要任務是降低蘇聯在太空競賽中的領先地位,同時還要為軍方研發一些新技術,它還曾經研製了能夠取代協和式飛機的超音速飛機。48歲的里賈納·杜根(ReginaDugan)是Darpa公司的現任總裁,他將主持本次在奧蘭多召開的為期3天的會議,並對能夠滿足該計劃各種需求的組織授予30萬英鎊的“種子獎”。
地球最近的鄰居是半人馬座的阿爾法星——距地球4.35光年,而人類最快的太空交通工具是“旅行者1號”,時速為3.8萬英里,如果搭乘它需要7萬年才能到達阿爾法星,所以在如何成功地將人類運送至該行星的計劃上,科學家們還將面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此次太空旅行所牽扯到的社會影響和道德問題是不容忽視的,科學家必須對送往太空的人選進行慎重考慮。據悉,可能會派遣一批人來在太空中建立一個新的地球村。至於是否把地球上的法律法規帶到該村中,以及是否允許這些探索者創造他們自己的秩序法則,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一位前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告訴記者:“我們到底想要這些探索者代表現有的人類呢?還是經過自身的適應而成為外太空的新人類呢?我想他們要遵守的第一條法則將會是美國宇航局的‘太空無性交(no-sex-in-space)’條款!”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南陽用户72xxxx243”:深空探索可能會加速人累毀滅,還是加大投入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吧
網友“時光冷淺”:以後一百年之外的事情就不要發了、
(2017-10-22)
(2017-10-18)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是一個國家的主權意識不斷增強後必然的產物,最早誕生於近代歐洲。
清朝原本是沒有國旗和國旗的概念的,後來在和西方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因為不斷吃虧才逐漸認識國旗並意識到國旗的重要性。
“落後就要捱打”,打捱多了,也就學乖了。1862年10月17日,清政府終於制定了歷史上第一面非正式國旗——三角黃龍旗。此後,三角黃龍旗一直使用了近30年,直到1900年才被長方形黃龍旗取代。
1.連續吃虧意識到國旗的重要性
1856年10月8日,英國侵略者因為“修約”的無理要求被拒,製造了嚴重踐踏中國主權和損害中國管轄權的“亞羅號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實際上,“亞羅號”跟英國人沒有多大關係,它的船主是香港華人葉亞明。也就是説,“亞羅號”其實是一艘中國的普通船隻,但英國人卻以此為由挑起了戰爭。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1856年10月8日早晨,4名中國官佐和60名兵丁因為懷疑曾被海盜奪去的“亞羅號”船上藏有一個臭名遠揚的海盜而登船搜捕。最終,他們拘拿了船上的12名華人船員。但是,在搜捕過程中,英國國旗卻不知被誰扯了下來。
10月12日,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受英國駐華商務監督兼全權代表包令的指示對中方侮辱英國國旗以及不經英國領事的許可拘捕船員(“亞羅號”曾向英國香港皇家殖民地當局登記,但此時“亞羅號”的登記已經過期)提出嚴重抗議,要求釋放全部12名船員以及尊重英國國旗,並以“水師扯下英國國旗、侮辱國旗”為由要求兩廣總督葉名琛在48小時內出具一份書面道歉。
葉名琛嚴詞否認當時船上掛有英國國旗、拒絕道歉,並質問巴夏禮“為什麼干預一樁由中國巡捕在一艘停泊於中國港口及中國人所擁有的船上拘拿中國人的案件”。
顯然,巴夏禮對葉名琛的答覆非常不滿。為了逼迫葉名琛讓步,巴夏禮下令扣押一艘中國師船作為賠償要挾。10天后(10月22日),葉名琛被迫放回了12名船員,卻依然拒絕道歉。次日,英駐華海軍突然闖入虎門海口,進攻珠江沿岸炮台,悍然向廣州發動進攻,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由於廣州當地軍民的英勇抵抗,英軍被迫於1857年1月退出珠江內河。但是,在這次事件當中,當時的中國人和清政府卻第一次意識到了國旗的重要性。
無獨有偶。1862年,大清朝又吃了一次沒有國旗的啞巴虧。
當時,在湖北長江水域發生了一起中英水兵鬥毆事件。事後,在雙方交涉的過程中,佔盡便宜的英國人一口咬定中國船隻沒有掛國旗,所以不知道那是中國兵船,拒不負責。
後來,此事被上報到了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大臣——恭親王奕訢那兒。奕訢痛定思痛,開始考慮制定一面國旗。
2.為維護清朝威儀決定製定國旗
鴉片戰爭後,中國國門洞開,閉關自守的清王朝被迫同西方列強交往。隨着和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洋務運動領袖李鴻章在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經常會遇到西方列國莊嚴懸掛國旗、而中國無旗可掛的情況。對此,李鴻章常常深感“有失天朝威儀”。
實際上,李鴻章後來還遇到過清朝沒有國歌的尷尬。
1896年5月,李鴻章應邀參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儀式。當時,司儀每唸到一個國家,這個國家代表就出來,並奏這個國家的國歌。但是,唸到大清帝國的時候,當場卻一片死寂。原因很簡單,大清帝國沒有國歌。當時,大家的目光紛紛投向了坐在輪椅上的李鴻章。這時,這位大清帝國的代表做了一個大家意想不到的動作——他站起來,清了清嗓子,親自將“國歌”(其實是李鴻章家鄉的廬劇)清唱了一遍。李鴻章唱完後,全場掌聲雷動。
為了維護清朝威儀,李鴻章最終決定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
3.三角黃龍旗誕生
1862年中英水兵鬥毆事件發生後,奕訢終於意識到了國旗的重要性。
為了使制定國旗的想法儘快落實,奕訢將打算提議制定國旗的事情通過書信告訴了時任兩江總督曾國藩,向他詢問在船艦上增掛龍旗是否可行。
曾國藩接信後,第一時間把湖北、江西等地涉及水軍的巡撫找來會商,眾人一致認為應該儘快制定國旗。於是,曾國藩將眾人對此事形成的統一意見報給了奕訢:擬設計黃龍旗為國旗,以皇家專用顏色“黃色”作為底色,用“龍”象徵皇權和皇帝。不過,後來曾國藩發現製作出來的黃龍旗形態與長方形的滿清正黃旗相似。為防止僭越,曾國藩決定將之削去一角。於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面“國旗”就變成了三角形的黃龍旗。
1862年10月17日,清廷批准了總理衙門奏請制定三角黃龍旗的請求,並委託總理衙門發表照會:“希即行知貴國各路水師及各船隻。嗣後遇有前項黃龍旗幟,即系中國官船,應照外國之例,不準擅動。倘有移動,即照犯禁辦理。”
自此之後,中國所有官船(民船不得懸掛)、水師船艦以及個別涉外官衙均開始懸掛三角黃龍旗。從此,三角黃龍旗成為了清王朝歷史上第一面非正式國旗。
1872年,總理衙門擴大了三角黃龍旗的使用範圍,所有福州、上海炮局所制船舶及各關口巡河船,均建此旗以標認識。隨後,在一些外交場合和博覽會中,清政府使團開始用三角黃龍旗作為代國旗。
4.正式國旗誕生
1881年9月,清政府從英國定購的“揚威”號、“超勇”號兩艘巡洋艦回國。當時,“揚威”號、“超勇”號升掛的仍然是三角黃龍旗,與西方列強各國軍艦上的長方形國旗皆不相同。為了和國際接軌,李鴻章經清廷批准制定了北洋水師軍旗的質地、章色,又將三角黃龍旗改成了長方形黃龍旗。不過,此時長方形黃龍旗也只能算是清朝的海軍旗,還不是全國通用的正式國旗。
直到1889年5月26日,清末駐美國公使張蔭桓奏請定長方形黃龍旗為國旗,清政府才決定從1900年起採用本為海軍旗的長方形黃龍旗作為大清國旗。可惜的是,黃龍旗在全國懸掛之際,正值國家危難之時——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
此後,長方形黃龍旗(俗稱“黃龍旗”)一直被當做清朝的正式國旗使用,直到1912年清王朝覆滅才被“五族共和旗”(五色旗,中華民國第一面法定國旗)取代,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2017-10-19)
1945年,美軍為了逼迫日本投降,在杜魯門總統的命令下,在日本本土的廣島和長崎扔下了兩顆原子彈,日本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遭受原子彈攻擊的國家。一時間,這兩座城市成為廢墟,日本政府害怕繼續抵抗下去,恐怕整個大和民族都會滅絕,於是在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徹底的勝利。但是可能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在戰當年執行投放原子彈任務的保羅卻飽受日本人的攻擊,日本人一直要求保羅道歉。
除了保羅意外,還有一個人讓日本人更加仇恨,這便是當年參與設計原子彈的D.K博士,在原子彈爆炸整整60年後,還攜帶全家訪問日本廣島。當時的日本人知道當年的原子彈設計者要來,認為他是要來向原子彈受害者賠禮道歉的,然而事實卻大出日本人所料,在參觀原子彈紀念博物館時,他對着原子彈的模型笑着説道,這個上面還有我的簽名呢。
之後在見面會上,日本特意安排兩個當年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倖存者,鼓動他們和D.K博士交流,目的其實很明顯,希望博士能夠道歉,然而D.K博士完全沒有這種想法,他心平氣和地對着這兩個人説,“我知道我的舉動摧毀了你們的家園,但是當年在日本,你們每個人都以某種意義參加了戰爭,你們在後方支持前方的日軍作戰,你們並不是無辜的。”
在最後的環節,日本人居然一直在要求D.K博士道歉,這位84歲的老人不得已發了飆,他對着他們説,你們才該道歉,在南京大屠殺中,中國人死了30多萬你們怎麼不道歉,在巴丹死亡行軍中,無數的美軍戰俘慘遭蹂躪,你們怎麼不道歉,在我的眼裏,你們能夠活下去只是你們的運氣好,你們應當為你們曾經犯下的累累罪行負責任。
筆者認為,坦白來説,當年的日本政府在國內大肆鼓吹軍國主義思想,日本國民完全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積極參軍,在日本國內支援前方的作戰,並不是無辜的平民,美軍使用原子彈轟炸,也是為了早日結束戰爭,還世界一片太平。日本這個民族實在是讓人費解,要知道的是,當年在南京屠殺了30多萬無辜的和中國軍民,卻從來沒有想過投降,還想着篡改教科書,這就難怪D.K博士不願意道歉了。
(2017-10-05)
日本“東武動物園”裏那隻沉迷《獸娘動物園》呼嚕嚕看板的企鵝“葡萄君”在10月12日下午14:30左右死亡。為此,《獸娘動物園》的角色設計者吉崎觀音獻上了自己親繪的悼念圖。讓葡萄君與呼嚕嚕永遠呆在了一起。
東武動物園昨天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葡萄君走的是比較突然的,10 月 11 日葡萄君停止對外展示前還是正常進食,而葡萄君的死因目前正在調查中,預計兩週後公佈。
對於東武動物園比較尷尬的是前幾天剛宣佈要做一個葡萄君的主題祭典,但沒想到葡萄君突然去世,祭典變成了哀悼會,為此東武動物園從今天開始設立了一個葡萄君獻花處,供遊客追思葡萄君。還有葡萄君鑰匙鏈扭蛋機供大家消遣。
(20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