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三分線造就寒武紀爆發 球員角色重新分為10類!
2017-08-25
體壇加
體壇+記者柴夫報道
關於籃球這項運動,人們的傳統觀念是將他分為5個位置。但隨着NBA這項世界頂級籃球聯賽的發展,人們慢慢開始將籃球位置模糊化,比如傳統的中鋒正在鋭減,純控衞也愈發稀有。這時候我們就要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需要重新為籃球比賽中的角色進行分類呢?
如果將NBA的發展和生物在地球上的演變進行類比,那麼3分球的出現就好比寒武紀大爆發。在這之後,球員個人和球隊的風格變得更加多樣化,他們的角色也不再僅僅被位置所限制。
依據1996-97賽季以來的數據,一位名叫布拉默的美國籃球愛好者(他自稱是籃球痴)利用硬聚類算法重新為NBA球員進行了角色定義。他將所有球員分成了10類,這樣的結果確實很有意思。
球員類型和代表
1.防守型後衞:阿里扎,貝弗利,2017年伊戈達拉。
2.漏勺三分手:萊恩·安德森,科沃爾。
3.全能內線:“追夢”格林,“濃眉哥”,霍福德。
4.防守+擋拆內線:泰森·錢德勒,史蒂文·亞當斯,卡佩拉。
5.只攻不守發動機:德羅贊,歐文,安東尼。
6.中庸內線:費沃斯,埃爾·傑弗森。
7.中庸側翼:蘭斯·史蒂文斯,科裏·布魯爾,英格拉姆。
8.中庸後衞:伊斯·史密斯,卡爾德隆,2017年隆多。
9.內線硬漢:帕金斯,瓦萊喬,哈斯勒姆。
10.神:詹姆斯,科比,庫裏,杜蘭特。
下圖可以讓我們看到這10類球員在過去20年內的發展情況。
值得關注的有兩點:1.三分射手的數量飛速增加,他們在1997年僅佔聯盟球員的13%,如今卻高達29%;2.大個子的數量在下降,儘管全能內線和防守內線幾乎不變,但中庸內線和硬漢的減少卻很明顯,可見現代籃球正在淘汰單一的內線攻擊手或者籃板手。
改變從何時發生?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射手和硬漢的數量在三分線誕生之後很多年裏幾乎持平,但改變發生於2005-06賽季。
那一年發生了什麼呢?史蒂夫·納什捧起了個人第二座總冠軍獎盃,那正是他和太陽“7秒進攻”的巔峯期。同時,勇士在那年之後僱傭唐·尼爾森任主帥,重新開始炮轟打法,並在隨後的一個賽季完成了黑八奇蹟。
球隊類型和代表
1.穩紮穩打:1997公牛,2001湖人,2001馬刺。
2.高效:2017勇士,2017馬刺。
3.單打大隊:2017步行者,2017活塞,2016雷霆。
4.完美配角:2016雄鹿,2009-15灰熊。
5.速度與空間:2017凱爾特人,2017火箭,2017騎士。
6.內線強攻:1999湖人,1997馬刺。
7.中投大隊:1998魔術,1997公牛,2005湖人。
下圖展示了近20年這7種球隊數量的演變。
很明顯,速度與空間型球隊飆升,你也可以叫他們跑轟大隊。依靠內線強攻的隊伍幾乎滅絕了,中投大隊也經歷了巔峯和迅速衰退直至滅絕。單打球隊就像小強一樣頑強地生存着。
結語
眾所周知,丹特尼、波波維奇和老尼爾森是新時代的開闢者,他們讓炮轟和高效打法成為了如今籃球運動的主流。像納什、庫裏這種現象級球員的出現則加速了球員的轉變。當今的籃球運動和20年前相比基本已經面目全非了。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你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納什第二座。。。總冠軍獎盃?
網友“閃電俠 ⚡韋德 ”:哥,這回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