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10月25日,中國民營企業家中的“常青樹”魯冠球去世。魯冠球是改革開放後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標誌性人物。從白手起家到把萬向集團打造成橫跨汽車、新能源、房產、金融等領域的國際化企業,他充滿傳奇的一生與中國經濟的宏大變遷交織在了一起。

  紀念魯冠球的最好方式,莫過於重申企業家精神的價值與榮光。

  9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當時魯冠球評價稱:“這是國家意志的表達,是社會認知的導向,是企業信心最有效的修復,對企業家羣體力量的崛起,激發更多人的創業創新積極性具有持久意義。”

  和許多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一樣,魯冠球受教育程度不高,曾被稱為“農民企業家”。但他做過的明晰產權、國際化等決策事後證明極富遠見。與一些同輩企業家相比,魯冠球是幸運的,未曾遭受大風浪。不管怎樣,他們都是市場經濟的先行者,他們的成功與挫折都是留給後人的無形財富。

  魯冠球實際創業早於改革開放,他親歷了民營企業遭歧視的年代,所以後來還説,“對民營企業,對商人的歧視幾百年前就有,現在依然有,一萬年以後還是如此”。“一萬年以後”自是激憤之辭,與當年相比,今天的創業環境已是天翻地覆。企業家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們不是用抱怨而是用奮鬥來改變命運,去除偏見。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實幹精神,他們追求的是把事情做成。正如魯冠球説的:“我們爭不過別人,鬥不過別人,但是幹,誰也幹不過我們。 ”市場是企業家最好的大學,也是最公平的擂台。這些樸實的話語也是所有實幹者共同的心聲。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創新精神。只是他們的創新,不體現在書本和實驗室,而體現在產品上。魯冠球靠小小的萬向節起步,他後來念念不忘的夢想則是造車,這其實是中國向產業鏈高端奮力攀升的縮影。企業家創造產品,也創造崗位。今天的人們與其擔心AI搶走工作,不如呼喚企業家精神為社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回顧歷史,每一個現代強國在經濟起飛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羣有遠見卓識和冒險精神的企業家,他們在成就時代、成就國家的同時也成就自己、成就品牌。如果沒有安德魯·卡內基、亨利·福特、托馬斯·愛迪生、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這些名字,美國的經濟史便是不完整的。同樣,中國經濟崛起的征程必將留下一批中國企業家的名字。


  18日早晨,61歲的陳冠明發布了最後一條微博——一段與阿根廷當地居民合拍的視頻。而幾個小時後,陳冠明便倒在了一輛載滿貨物的大貨車的車輪下,不幸去世,他的三輪車騎行世界之旅也戛然而止。從2001年北京申辦奧運成功開始,這個來自江蘇徐州的普通農民便開始用騎三輪車的方式環遊世界,宣傳奧運,北京、倫敦、里約,最近的三屆奧運會,他無一缺席。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當地時間2012年7月26日,“奧運狂人”陳冠明現身倫敦唐人街宣傳奧運。 東方IC 資料

  “三輪老人”倒在

  前往“世界盡頭”的路上

  阿根廷當地華人媒體記者陳女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陳冠明老人是在當地時間18日晚上11點左右遭遇車禍的,位置在阿根廷南部聖克魯斯省距離聖朱利安港40公里的三號國道上,一輛由北向南行駛的依維柯大卡車撞上了陳冠明,造成其當場死亡。

  “駕車的是一名阿根廷男子,聖克魯斯司法當局已經下令將陳冠明的遺體轉移到了里奧加列戈斯市進行屍檢,事發車輛也已被警方扣押,以查明事故真相。”陳女士説,當地警方也已經向中國駐阿根廷當地大使館通報了這起事故。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陳冠明在騎行的時候都會在身上穿一件反光背心,但是最終還是遭遇了不幸,而在最近幾天的微博中,他一直表示當地的風很大,“這也可能為他的騎行帶來了困難,而且當時是在夜間。”陳女士説。

  據瞭解,遭遇車禍時陳冠明騎行的目標是佩裏託莫雷諾冰川,這個冰川位於巴塔哥尼亞地區南部,是人類可以抵達並近距離觀賞的少數冰川之一,而且這裏幾乎是人類居住大陸的最南端,但是陳冠明最終沒能親眼看上一眼“世界盡頭”的模樣。

  遇難時,陳冠明已經騎着三輪車行進了17餘萬公里的路程,他原本計劃在完成阿根廷南部騎行後抵達智利,然後再前往秘魯。陳冠明曾經表示,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抵達日本東京,參與2020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奧運會,然後回到北京參與2022年冬奧會,之後便“榮歸故里”。

  為宣傳奧運

  普通農民開始奧運之旅

  人生的頭40多年,陳冠明只是江蘇徐州銅山縣張集鄉二陳集村的一名普通農民,1998年,當時42歲陳冠明花費760元買了一輛三輪車,最開始他買這輛三輪車的目的是農閒的時候到城裏載客拉人,但是沒想到,這輛車被修修補補,陪着他走遍了世界的很多角落。

  陳冠明生前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曾經表示,和周圍的村民相比,自己算是一個比較灑脱的人,到了40多歲的時候還沒有成家,也不在乎有多少存款,2001年的時候,唯一的財產也就是那輛三輪車。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當晚回到家,他噼裏啪啦先放了一掛鞭炮,吵得附近村民直説他是“精神病”。熱血沸騰的陳冠明則直接騎上三輪車,開始了他的“宣傳奧運”之旅,“奧運會能在中國舉行,是令所有中國人自豪的事情,別的我沒有能力,就想着用騎三輪車的方式來宣傳一下奧運吧。”陳冠明生前説。

  在隨後的幾年,陳冠明騎着三輪車走遍了中國絕大多數的省份,期間因為父親病重,他才回過一次家,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十幾天,他就提前到了北京,“如果趕不上北京的奧運會,那我這一路宣傳奧運就都沒有意義了。”陳冠明曾説。

  北京奧運會之後,陳冠明的心越來越“野”,他決定騎着三輪車去參加在倫敦舉辦的下一屆奧運會,雖然他幾乎完全不會説英語,但是當有記者問到他如何與別人交流時,陳冠明説:“用心。”

  “中國阿甘”

  騎三輪橫穿美國

  滿世界地騎了十多年三輪車,陳冠明從40多歲變成了60多歲,他曾經計劃為自己申報三項吉尼斯世界紀錄——騎三輪車在西藏征服海拔7600米高山、騎三輪車行駛里程最長、駕駛世界最小的“房車”。

  一路上,陳冠明幾乎都是住在自己的三輪車內,在車棚裏搭一個板子,就成了一張簡易牀,所有的行李也都是放在三輪車的座位上,而吃飯則大多靠一路上好心人的幫助。因為故事傳奇,在倫敦奧運會期間,英國的一家高科技空間技術公司還對他進行了贊助,但是在生活拮据的時候,他甚至會幹起三輪車載客的老本行,而客人多會被他的故事所感動,給出比較高的小費。

  一路上,也有很多人為陳冠明提供過幫助,護照辦不下來的時候、三輪車需要託運的時候,都會有人協助他辦理手續。

  2015年,陳冠明騎着他的三輪車從西到東穿越了整個美國,為此,當地華人曾經稱呼他為“中國阿甘”,不過陳冠明曾説,他騎三輪車的初衷是為了宣傳奧運,所以自己還是更喜歡“奧運狂人”這個稱呼,他自己的微博暱稱也是“奧運冠軍陳冠明”。

  最近的三屆奧運會,陳冠明從未錯過,在倫敦當地華人的幫助下,他甚至觀看了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而那張門票是在開幕式開場前數小時才遞到陳冠明手中的。

  曾經接觸過陳冠明的胡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陳冠明無論走到哪裏,都喜歡喝紅星二鍋頭和紅雙喜香煙,有條件的時候,他總會在三輪車上備一些“存貨”,這也成為了他走遍世界的交際工具,曾經在土耳其遭遇雪災,在泰國碰見洪水,在阿富汗遭遇不知身份的持槍人員,十幾年來,加拿大、美國、阿根廷、土耳其等20多個國家都留下了他和那輛三輪車的印記。

  20日下午,陳冠明的百度百科頁面已經被換成了黑白的色調,許多網友也在陳冠明的微博下留言,紀念這位“奧運狂人”。“在前進的路上倒下,沒什麼遺憾。”網友“風知其樂”説。

  (原題為《環球旅行“三輪老人”不幸離世》)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濁者自清”:不枉此生,世界那麼大到處去走走的想法有幾人能做到的,

  (2017-10-21)


  沒有溝通,沒有交流,這些看起來都是小問題,但是最終可能會變成危及生命的災難。一些HIV陽性的人逃避他們的治療,一些人甚至因為基礎治療上的教育不到位而死亡。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最近,在姆博貝拉市,一名22歲的男子在停止治療後死亡,因為他認為自己服用了錯誤的藥物。

  根據他的妹妹Gloria Khoza的説法,這名男子沒有告訴任何人,他正在停止治療。“一開始,沒人知道他沒有接受他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直到我找到了幾瓶藥。當我們試圖説服他時,他只是告訴我們,護士給了他錯誤的藥物,他不會接受的。那時已經太晚了。在我們發現他沒有接受治療的兩週後,他去世了,”Khoza説,她也在接受治療。

  “自從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以來,我在這幾年裏兩次沒有如約到醫院。我知道我的理由對別人來説可能是愚蠢的,但那時候對我來説卻是一種真正的恐懼。”Khoza説:“儘管我知道這對我的健康很重要,但我不敢開口問問題,因為我很害怕護士。”她解釋説,她自己也經歷過類似的經歷。

  護士Phumzile Msizi説,雖然護士的職責是解釋和幫助病人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但病人也有責任提問他們不確定的事情。“我不明白為什麼總是把責任推到護士身上,因為這並不總是我們的錯。”Msizi説:“病人必須學會打開心扉,問與他們健康有關的問題。”

  但另一個病人Suzan Ndlovu説,護士們的態度往往令人生畏,而病人往往不知道如何尋求信息或幫助。一些護士們把他們的沮喪情緒發泄到病人身上。“想象一下,當你問問題的時候,一個護士説你沒有上過學,這不是他們的錯嗎?我同意,我們中的一些人沒有上學,但我們不需要被提醒。我們所要求的是護士們正確地完成他們的工作。”Ndlovu説。

  (2017-09-30)


  當地時間10月18日,有着“三輪老人”美譽的陳冠明,倒在了一輛載滿貨物的大貨車的車輪下,不幸去世,他的三輪車騎行世界之旅也戛然而止。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據悉,從2001年北京申辦奧運成功開始,這個來自江蘇徐州的普通農民便開始用騎三輪車的方式環遊世界,宣傳奧運,北京、倫敦、里約,最近的三屆奧運會,他無一缺席。

  據瞭解,遭遇車禍時陳冠明騎行的目標是佩裏託莫雷諾冰川,這個冰川位於巴塔哥尼亞地區南部,是人類可以抵達並近距離觀賞的少數冰川之一,而且這裏幾乎是人類居住大陸的最南端,但是陳冠明最終沒能親眼看上一眼“世界盡頭”的模樣。

  遇難時,陳冠明已經騎着三輪車行進了17餘萬公里的路程,他原本計劃在完成阿根廷南部騎行後抵達智利,然後再前往秘魯。陳冠明曾經表示,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抵達日本東京,參與2020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奧運會,然後回到北京參與2022年冬奧會,之後便“榮歸故里”。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濁者自清”:不枉此生,世界那麼大到處去走走的想法有幾人能做到的,

  (2017-10-21)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大家都知道,現在這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想要吃上反季蔬菜也根本不在話下。不過,這大棚菜終究不是特別好吃,因此好多農村老爺爺、老奶奶的菜在市場上賣得很好。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這老大爺早早地就把菜帶到這裏來,十分的新鮮,不過他來了之後還沒有開張,看起來十分着急。他只有耐心的等待着。

  過了一會,好不容易來了一位女子,老大爺十分的開心,他認真地幫她挑好菜,稱過了之後,一共是10元,女子覺得很便宜,掏出錢準備結賬。

  可是,當她掏出錢之後,大爺卻連連搖頭,女子十分的鬱悶,剛剛講好的價格,大爺怎麼又反悔了呢?於是她向大爺詢問原因。

  原來啊,前幾天有人拿100元在大爺的攤上買了一把葱,一共兩元錢,老人給他找了98.後來卻發現,這張100元是假的。女子今天又掏出了100元,老人説,即使是真的,自己都不敢相信了。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在戰爭中死去”:213

  (2017-10-08)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文/琴靈

  著名藝術家嚴順開16日去世,享年80歲。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嚴順開2009年因突發腦中風住院,一直在醫院治療的他2016年6月6日,還在醫院裏度過了自己的生日。不想一年後,還是撒手人寰。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提及這樣一位著名老藝術家,估計大家會很陌生。早期因長相平凡而被上戲拒之門外後,嚴順開接著嚴順開參加中央戲劇學院招生,毫不氣餒的他繼續報考中戲,最終憑藉一曲《真是樂死人》成功入學。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習的過程中,由於外形條件的限制,嚴順開大多扮演喜劇小角色,第一學期他的表演成績是滿分5分。1963年畢業後任上海滑稽劇團演員,兼任編導工作 。這樣的經歷充分磨練的他的表演水平。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1980年機緣巧合之下,嚴順開有幸出演電影《阿Q正傳》,在該片中飾演主角阿Q。潛心研究劇本細緻表演並不斷完善,當影片播出後,反響熱烈,而嚴順開也憑藉該片獲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瑞士第二屆韋維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金枴杖獎等多項大獎。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這個時期,嚴順開已然名聲遠播。1981年,嚴順開作為上海滑稽劇團主考監考中,遇到了前來考試周立波,因為周立波的能言善辯,讓嚴順開惜才之心萌發,當時,結果依舊被破格錄取了未滿15週歲的周立波。這個典故也廣為流傳。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1983年,嚴順開受邀出席第一屆春晚。那一年,他首次運用了“小品”這一新興表演形式表演《阿Q的獨白》,引發轟動。1984年,出演劇情電影《阿混新傳》,1986年,主演劇情電影《女局長的男朋友》。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有了諸多熒幕表演經歷後,嚴順開開始嘗試自己導演作品。1988年,他自編自導自演喜劇電影《阿譚內傳》,在片中飾演台灣施仁甫藥材店老闆施仁甫的兒子阿譚。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他那與生俱來的喜劇天賦讓觀眾深深記住了他。1990年嚴順開再登春晚,與黃宏合作小品《難兄難弟》。之後,他成為春晚常客,1993年的小品《張三其人》,1999年的小品《愛父如愛子》 ,均收穫觀眾的一致好評!

  2001年再次攜作品《金婚影展》準備登台春晚時,卻因為節目時長等限制,止步春晚三審 ,無緣與觀眾見面 。但不可否認的是嚴順開的喜劇已然自成一派。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從2002年開始,嚴順開成了諸多熱播劇裏的常客,出演愛情偶像劇《我的淘氣天使》,參演古裝推理懸疑劇《大宋提刑官》中飾演馮御史。

  2004年嚴順開主演電影《銀飾》,在片中飾演老銀匠 。2005年,嚴順開再執導筒,導演都市風情滑稽戲《太太萬歲》 。同年在諷刺幽默喜劇《王保長後傳》中飾演專員 。

  除此之外,嚴順開的話劇功力可見一斑,2006年出演話劇《烏鴉與麻雀》,2007年自導並主演滑稽戲《獨養女兒》。在不斷的表演和導演的過程中,嚴順開已然成了熒幕上不可獲取的一份子。

  2009年9月主演家庭倫理劇《我的醜爹》,在劇中飾演的醜爹汪木根 。然而,在拍攝完成這部作品後回到上海,他突然感到小腿有些疼痛去附近醫院就診,候診時因腦梗突然中風,左邊癱瘓,不能言語,以致神志不清,所幸的是醫護人員及時搶救,才避免了一場危險。

  但從那之後,嚴順開不得不離開自己心愛的大熒幕和演出舞台。2016年,6月6日,上海人民滑稽劇團滑稽演員曹雄在微博爆料:6月6日是嚴順開80大壽,我在醫院待了一上午,沒有人來關心他,悲哀!

  這樣的微博發出後,引來許多網友的關注。但媒體細緻調查後,才知其實諸多同事和朋友一直很關心嚴順開,在嚴順開患腦中風住院治療,前幾年,劇團負責人和他的弟子們也常去探望,但因為嚴順開每次一見到弟子都愛激動,愛哭,所以家人在感謝之餘,叮囑大家少去探望,給他一個安靜的康復環境。澄清之後,眾人才知,嚴老的病情並不樂觀。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如今,這樣一位春晚的常客,塑造諸多經典角色的老藝術家永遠離去了。扼腕嘆息的同時,衷心祝願嚴老一路走好!

  (2017-10-16)


  2016年3月17日,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簽署命令,追授信陽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隊溮河勤務大隊火車站中隊中隊長李勇同志“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證書於6月30日在信陽百花之聲頒發。

  逝者已去,小編懷着沉重的心情蒐集整理了關於李勇的相關新聞報道。緬懷!

  請廣大市民出行時,能夠遵守交通規則,理解交警工作的不容易!謝謝!

  1.

  信陽警察執勤中突發疾病殉職 市民自發上街哀悼

  2014-12-26 09:32

  來源:映象網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公安部給因公殉職的交警李勇送的花圈  吳彥飛 攝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早上7時,寒風凌冽,已有出租車自發排隊為李勇送行  吳彥飛 攝

  信陽公安系統民警參加李勇追悼會 吳彥飛 攝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信陽市公安局領導為李勇最後送別  吳彥飛 攝

  信陽市公安局局長陳洪傑安慰李勇家人  吳彥飛 攝

  李勇年幼的孩子為其送行  吳彥飛 攝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李勇的戰友參加完追悼會後眼含熱淚  吳彥飛 攝

  部分信陽市民自發走上街頭打着“生命逝去、精神永存”的輓聯送李勇最後一程  吳彥飛 攝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出租車和部分市民跟着靈車,為李勇送行  吳彥飛 攝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12月21日,信陽交警支隊溮河勤務大隊火車站中隊長李勇因突發主動脈夾層導致呼吸系統衰竭倒在警亭裏,經搶救無效,不幸因公殉職,年僅41歲。

  25日上午7時,信陽的天氣灰濛濛的,刺骨的寒風凌冽着。因公殉職的信陽交警李勇追悼會在溮河區勤務大隊舉行。公安部送了花圈,省公安廳發來唁電,信陽市公安局領導以及近千名市民自發自發上街哀悼。今天,他的戰友和出租車司機朋友們自發佩戴黑紗、白花,眼含熱淚,打着“生命逝去、精神永存”的輓聯送英雄最後一程。

  據瞭解,李勇生前系信陽市公安交警支隊溮河勤務大隊火車站中隊中隊長,197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1996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三級警督。曾多次被評為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工會積極分子。

  12月20日,週六。上午8時,和往常一樣,李勇在交接完大隊帶班後,繼續回到其所在的火車站中隊警亭值班。9時50分,火車站周邊路段道路出現交通堵塞,李勇在堵塞最嚴重的地點疏導、指揮。工作中,李勇突感不適,頭上冒着虛汗,坐立不安,趕回警亭後便暈倒在辦公桌上,被同事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不幸離世。經醫院方面鑑定,李勇因突發主動脈夾層導致呼吸系統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

  聽説李勇因公殉職的消息時,很多出租車司機都蒙了。“我們跑出租的都對李警官印象很好。”多名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李勇主要負責信陽火車站附近交通,那裏經常擁堵,“他很講原則,以批評教育為主,從來不是一上來就罰款。”

  一位徐姓的哥告訴記者,有一次在火車站因為違規停車拉客,他被李警官喊了過去。“李警官給我講了10多分鐘,讓我保證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沒罰款就讓我走了。”徐師傅説,“他有人情味,憑着這個交警,咱以後再不犯錯。”

  “聽説他因公殉職,全市8家出租車公司,每個公司都有的哥、的姐自發來為他送行,總共來了50多輛。”的哥陳啓發説。出租車師傅們稱,“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送他最後一程。”

  據李勇的領導反映,在18年的從警生涯中,李勇始終謹記八句箴言:謙虛低調;少説多做;誠實守信;腳踏實地;淡泊名利;奉獻為本;敢闖敢幹;目光長遠,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火車站人車流量大,交通環境複雜,交通任務艱鉅,每天都要24小時值班,許多人都不願到這裏工作。李勇卻主動請纓要求到這個崗點值勤。

  李勇的家庭很一般,工資並不高,且由於任務重,他陪伴家人的時間非常少。他很平凡,每天站在路口指揮交通,憑着一腔熱血,為了市民出行安全盡心盡力,最終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責編:彭瑩瑩

  2.信陽警察李勇:燃盡生命寫忠誠 無怨無悔鑄警魂

  2014-12-30 10:57

  來源:映象網

  李勇生前的工作標照

  李勇生前在路上執勤的照片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公安部給因公殉職的交警李勇送的花圈  吳彥飛 攝

  部分信陽市民自發走上街頭打着“生命逝去、精神永存”的輓聯送李勇最後一程  吳彥飛 攝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出租車和部分市民跟着靈車,為李勇送行  吳彥飛 攝

  李勇,男,漢族,197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文化,1996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三級警督。2014年因工作突出,經過公開選拔,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幹部,任命為信陽市公安交警支隊溮河勤務大隊火車站中隊中隊長。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工會積極分子,多次獲得嘉獎。2014年12月20日10時零5分,李勇在執勤中因突發主動脈夾層,導致呼吸系統衰竭,經搶救無效於21日不幸犧牲,年僅41歲。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12月25日上午7時,信陽的天灰濛濛的,刺骨的寒風凌冽着。因公殉職的信陽交警李勇追悼會在溮河區勤務大隊舉行。他的戰友和出租車司機朋友們自發佩戴黑紗、白花,眼含熱淚,打着“生命逝去、精神永存”的輓聯送英雄最後一程。李勇短暫的生命和18年的從警生涯為其贏得了廣大市民和司機的尊重,因為他的付出,才贏得了近千名信陽市民自發上街為其哀悼送行。

  驚悉李勇光榮殉職的不幸消息,公安部交管局、河南省公安廳、信陽市公安局等分別發來唁電,對李勇同志表示哀悼,對李勇親屬表示慰問,號召廣大民警向李勇同志學習。

  他,為了站好最後一班崗累倒在路上

  2014年12月19日,按照信陽市交警支隊溮河勤務大隊的安排部署,李勇作為副科級領導幹部在大隊部帶班,負責19日大隊全天的日常工作處理。12月20日(星期六)上午8時,李勇交接完大隊帶班後,繼續回到其所在的火車站中隊警亭值班。上午9時50分,火車站周邊路段道路交通堵塞,他在堵塞最嚴重的地點疏導、指揮,通過他的疏導,堵塞點暢通了。

  上午10時5分,李勇感覺不舒服,頭上冒着虛汗,坐立不安,趕快回到警亭,一隻手捶胸口,另一隻手掐大腿,暈倒在辦公桌上,後被同事送往醫院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經醫院方面鑑定,李勇因突發主動脈夾層,導致呼吸系統衰竭,經搶救無效於21日不幸犧牲,年僅41歲,李勇為信陽市交通管理工作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18年,他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從警誓言

  18年,對於人生來説是既漫長又短暫的,但對於剛到不惑之年就戛然而止的生命是彌足珍貴的,對於紮根基層一線,守護人民平安、奉獻青春乃至生命的從警生涯來説是可貴的。李勇用生命中的18年,證明了人民警察的無私無畏,展現了忠誠為民的有情有義。

  從參加公安工作的第一天起,李勇就紮根在公安交警的一線崗位,上路巡邏、點崗執勤、安全宣傳、查處違法、處理事故,處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中等的身材,清秀的面容,謙虛善良的為人,總是帶着標誌性的靦腆微笑,默默無聞地認真幹好每一件事。

  每天從整理內務開始,李勇就像是上足發條的機器,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各項工作之間,在站口,在路上,哪裏最忙,哪裏都有他,哪裏最累,哪裏更是少不了他,從早上,到晚上,總是看到他忙忙碌碌的樣子,很難看到他停下來的情景。

  李勇執勤的火車站附近的路段車流量總是很大,也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他總是主動上路疏導,有時在路上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他一直是中隊值班最多、休息最少的民警,同事有時勸他注意休息。他總是靦腆的一笑,平靜地説:“沒事,我是中隊長,咱們負責的路段是信陽的對外文明的窗口,我作為老交警,經驗豐富些,多幹點沒什麼。”他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只要是工作需要的,他總是放在第一位,只要是工作需要的,他總是衝在第一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從警18年來,李勇以隊為家,盡職盡責,在崗工作的時間遠遠多於與在家休息,與同事共處的機會遠遠大於與家人相聚;18年來,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知放棄了多少次休息,更不知犧牲了多少個和家人相聚的機會。18年來,他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從警誓言,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奮戰在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多少次值班加點,他堅守在維護道路暢通、保障交通安全的第一線。

  在18年的從警生涯中,李勇始終謹記八句箴言“謙虛低調;少説多做;誠實守信;腳踏實地;淡泊名利;奉獻為本;敢闖敢幹;目光長遠”,本着“嚴格執法、執法為民”的思想,始終牢記並努力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格執法,熱情服務,憑藉自己對公安交通管理事業的堅定信念和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鋼鐵意志,把生命全部奉獻給公安交通管理事業。

  他,鐵面執法內心卻柔情為民

  李勇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羣眾滿意作為工作的根本標準和出發點,嚴格公正執法,文明規範辦案,熱情為民服務。他心繫羣眾,真情為民,與羣眾關係融洽,積極為羣眾解決實際困難,羣眾工作成績突出,深受轄區羣眾擁戴,在社會產生了良好反響。

  2010年11月23日上午,李勇帶領兩名協警員在轄區巡邏時發現一輛出租車違反停車規定,於是他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依法下發了《違法停車通知書》,並按程序錄入《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台》;一個小時後,出租車駕駛員拿着《違法停車通知書》來到火車站警亭,向李勇解釋説:“李警官,真不好意思,剛才送一位突發疾病的老人,因時間太緊,違反了停車規定,看能不能照顧一下,這是老人親家屬打給我的電話,你可以確認一下;我真的很委屈,再説我們一天就掙百兒八十的,一家老小還靠這點錢吃飯。”李勇聽取了駕駛員的申辯和陳述,確認了駕駛員陳述的事實後,解釋説:“同志,違章是要接受處罰的,既然您已經承認了錯誤,這次以教育批評為主,違法我來幫您交;同時我們還要學習您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出租車司機感激的連忙道謝,與李勇握手道別。隨後,李勇拿着《違法停車通知書》,來到違法處理中心自己掏錢為出租車駕駛員交納了罰款。

  2013年10月的一天清晨,李勇早早來到火車站崗亭,像往常一樣為一天的工作做準備,此時才剛剛七點,離上班時間還有二十分鐘。突然一位同志匆匆跑到警亭,語氣急促地説道:“路口有一位騎摩托的老人突然倒在地上,不能動彈,警察同志快幫忙去看看。”李勇聽到這話,立刻放下手中文件,帶一名民警急忙跑過去,發現一位老先生躺倒在新華西路的機動車道上,摩托車摔倒一邊。李勇上前詢問,發現老人已經不能動彈,情況十分危急,他立即將老人抬到路邊,及時撥打了120,並將老人送上了120急救車輛。因為當時老人不能説話,聯繫不到老人的家屬,他並不放心,下了高峯崗,他親自跑到急救醫院探望老人。老人的子女趕到醫院知道情況後,十分感動,緊緊地握着他的手連聲説“謝謝,交警同志真是好人啊!”事後,有媒體記者特意來到火車站中隊對此事進行了採訪和報道,號召大家學習他樂於助人的品質。李勇時常教導中隊警員,羣眾有困難,交警出手幫助是份內的事,多做好人好事,努力做個對人民有用的好交警。

  2014年2月初,寒風中夾雜着雪花,天氣很冷,在火車站警亭旁有一位兩鬢斑白衣衫不整的老人,蜷縮在郵政大廈的一角,手裏還拿着一個小本本,精神有些異常,於是李勇便叫上一名協警員一起把老人扶到警亭取暖,併為老人倒上一杯熱水,李勇親切的問:“老同志,您家是那的,家裏有什麼人,為什麼不回家”。老人沒有回答,李勇看着老人手中的小本子便接了過來,這是老人以前的工作證,從上面瞭解到:老人原是江蘇省人民政府的一位幹部,本子上還有一串模糊不清的數字。李勇便撥通了“110”,請求巡警出警將老人送到救助站,在送老人到巡警的警車上時,老人大聲嚎叫,就是不願意上車,無奈只好讓巡警離開;李勇説這可不行,得想一個辦法讓老人回家,他想起了老人工作證上的數字會不會是電話號碼,因數字模糊不清,李勇播了6次才打通對方的電話,“喂,您好!我是信陽交警,有一位老人在我們警亭,不知道您認識不認識”。對方是一位女同志,她激動的説:“那是我老父親,因得精神病,走丟了,我們全家都找他二十多天來,都快急瘋了,太感謝您們了,謝謝警察同志!”,李勇連忙回答:“我們應該的”。隨後,李勇找到了信陽火車站派出所的同志,並自己掏了300多元為老人買了火車票,並送老人上了火車,同時叮囑乘警一定要照顧好老人。10小時後,火車站警亭的電話響了,“喂,您好!我是李勇,請講!”,老人的女兒哽咽着説“李警官,父親我們接到了,太感謝信陽交警同志們了!我也是一名警察,您們是我學習的榜樣”,電話的那頭是老人一家團聚的激動的哭聲。

  2014年5月1日,一位自駕遊的上海駕駛員在火車違章,當協警員把駕駛證和行駛證交給李勇接受處罰時,駕駛員申辯説:“警察同志,我們是從上海來信陽旅遊的,因對信陽路況不熟而違規,看能不能照顧一下。”李勇二話沒説,把證件還給了駕駛員,並派中隊民警開着警車將遊客送到溮河賓館。有位同事問:“外地車違章為啥不處罰。”李勇説:“外地司機人生地不熟的,不是嚴重違法,以批評教育為主,説不定他這一輩子只來信陽一趟,不能因一張罰單,影響信陽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2014年11月8日,一對江西籍的回族老夫婦來信陽找工作,身上的錢全發完了也未找到工作,在警亭邊走來走去,李勇問明原因後,拿了25元錢,給兩位老人買了兩碗清真麪條,並通知了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將兩位老人送回了家。因火車站中隊所處的位置特殊,需要救助的人太多太多,有些同志便問:“火車站天天都有需要救助的,而且騙子有很多,你每次二十三十的,就不怕被騙嗎?”李勇説:“他們是騙子是他們的事,咱做了是憑咱自己的良心。”

  在羣眾自發送別“我們的好戰友、人民的好公僕”李勇同志的數千人隊伍中,有一位叫劉起雲的老同志,原是信陽市第四人民小學的副校長,由於某種原因,被教育部門開除,且家人不讓進門,無依無靠的他,只好在垃圾桶中撿一些剩飯剩菜來填飽肚子,李勇看到這種情況,每天吃早飯,就多帶一份給劉起雲吃,時間長了,劉起雲就成了火車站中隊的常客,在李勇的開導下劉起雲也樹起了生活的信心。李勇借給他錢為他買了一輛三輪車,維持了劉起雲的生活。

  多年來,被李勇救助過的羣眾還有很多,他始終堅持把羣眾當親人,才有了近千名市民自發上街頭為“好警察”李勇送別最後一程。

  他,敢於擔當紮根基層保障暢通

  李勇在工作崗位上忠誠履職、恪盡職守,出色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敢於挺身而出、頂得上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亮劍,堅決鬥爭。

  41載生命歷程,18年的交通民警生涯,見證了責任的分量。“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李勇用自己的態度對待着這份事業,用生命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誓言。

  作為一名交通警察,站崗執勤是最基本的本領,不管春夏秋冬,天晴下雨,每日不變的時間段內準時到崗履職是最基本的要求。18年來,李勇從不敢有絲毫的放鬆和懈怠,因為他深知,自己的崗位是全體交警確保城區道路交通暢通安全整體中的一環,牽一髮而動全身。

  火車站人車流量大,交通環境複雜,交通任務艱鉅,每天都要24小時值班,許多人都不願到這裏工作。李勇卻主動請纓要求到這個崗點值勤。他説,愈是交通環境差的地方,愈需要交警。大夥都不願去,我去,再説條件越艱苦越能鍛鍊人。自2006年到火車站中隊上班以來,和他搭夥的同事前後換了20多人,但他一干就是8年。在這期間,他沒睡過一個懶覺,沒請假休息過一天。夜間專項整治行動從不缺席,雙休日值班備勤從不含糊,8年來的近3000個日子裏,累計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40000餘起。

  “當了交警就要把一生交給馬路,把摯愛獻給人民”,李勇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2008年1月,一場50年一遇的強降雪天氣襲擊了信陽大地,給信陽的道路交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積雪過膝,路面溜滑,車輛擁堵受困,交通頻頻告急。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號角,危急關頭,李勇始終堅守在一線,對重點路段和出入口滯留車輛24小時不間斷疏導,困了就在警車上打個盹兒,為了方便一日三餐餓了就吃方便麪。冽冽寒風中,在雪地裏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鞋和襪子都被雪水浸透,把濕漉漉的鞋襪放在警車暖風口吹的半乾就又穿在腳上繼續工作。感冒了,凍傷了,也顧不上去醫院就診,簡單用過藥後稍做休息,又繼續投入工作。李勇時時刻刻起到了一個交警中隊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帶領着全中隊民警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工作中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在李勇同志追悼會的當天,一位痛哭着喊:“救命恩人”的男同志,他叫付傑,信陽到光山的大巴車司機。2007年 10月4日,因同線路的客車爭搶客源,他們糾集了二十多人,把付傑用刀捅傷,滿身是血,生命危在旦夕,在這危急關頭,李勇火速趕到現場,衝進鬥毆的包圍圈,在二十多人的拳打腳踢中救出了付傑,並揹着他上了警車,送進了中心醫院,晚上7點多醫生從手術室裏走了出來,告訴付傑家人,付傑的生命是保住了,但會落下殘疾,如果不是公安民警搶救及時後果將不堪設想,是交警同志救了付傑一命。

  信陽市創建“全國衞生城市”以來,李勇分包的新華西路、新馬路、長安路是交通整治難點,這些路段工作任務重、壓力大、難度大。他帶領中隊民警和協管員起早貪黑、廢寢忘食,甚至雙休日、節假日都工作在第一線,但他從無怨言。由於連續的加班和惡劣天氣的影響,李勇患了感冒,一心撲在工作中的他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一再拖着不去醫院,病情也隨之加重,發燒達到39.2度,中隊的同事見他臉色憔悴,身體疲憊乏力,急需休息和治療,大家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紛紛勸他退下來去醫院看病好好休息,他都婉言拒絕,繼續堅持工作,實在頂不住了他就利用中午或晚上下班休息的時間去醫院打吊針,有時中午正打着吊針,接到單位加班電話,還未等到護士過來,自己就急忙把針頭拔下來,立即起身馬不停蹄的趕到隊裏,拖着疲憊的身體繼續投入到創衞工作中。在他去世的前四天,也是信陽市創衞檢查的最關鍵時刻,仍拖着疲憊的身體堅持在工作崗位上。 “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李勇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忠誠敬業和無私奉獻。

  從警18年來,李勇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為此他放棄了休息日,放棄了和家人相處的親情時刻,放棄了陪伴老人的機會。2013年8月的一個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籠罩整個信陽城區,不到10分鐘的時間裏,城區的四一路涵洞、中環涵洞、趙家橋涵洞、平西涵洞等多處出現了嚴重積水,當時正值晚高峯,車流量大,李勇帶領中隊民警站在雨中忘記了時間。當交通恢復的時候,已經是晚上9點鐘,他拖着全身濕透的身體正準備回家休息時,又接到大隊的緊急命令,為應對暴雨來襲,要求各中隊要留人值班待命,作為中隊長,他顧不上休息,又投入到值班備勤中。次日回到家裏,妻子和孩子都已經出門工作和學習。身為一家之主,因為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難免忽略了對家庭的照顧,妻子開始很不理解,但慢慢地看着總是早出晚歸的他也沒有辦法,只好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對於孩子和妻子他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只能把那份愛深深的藏在心裏,為此他心中愧疚不已。

  他,清正廉潔不徇私情敢於亮劍

  李勇嚴格執法,秉公辦事,認真貫徹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在廣大人民羣眾中口碑良好,無違法違紀問題。

  李勇身處的崗位,手中握有一定權力,但他深知權力來自於人民,要服務好人民,在工作中嚴格依法辦事,不徇私情,敢於亮劍,對前來請客送禮、託人辦事的現象一律婉言拒絕,並講明政策、法律。而且教育身邊的同志用好手中權力,公開、公正、文明、嚴格執法,虛心接受人民羣眾監督,樹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他總是説他所做的工作其實很平凡。可大家都知道“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他在平凡的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地體現一名交通警察的無私與奉獻,體現着當代交警的精神風貌。他説過他將以更嫌虛、更紮實的工作作風,更加務實的創業精神,努力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為金色盾牌增添新的色彩。

  2014年12月20日,李勇在連續工作52小時,疏導完生命中的最後一次交通擁堵後暈倒在工作崗位上,在武漢協和醫院,經過數十個小時的搶救,也未能挽救回李勇同志年僅41歲的生命,2014年12月21日下午14時,李勇同志與世長辭。年邁的母親失去了兒子,年輕的妻子失去了丈夫,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親,我們失去了最親愛的戰友。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無限熱愛和執着追求。

  身為一名人民警察,李勇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絕對配得上這份職業,撐得起這身警服,夠得上這種崇高,他用41歲的生命展現了拼搏奮進、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他用18年的時間履行了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從警誓言。他用自己的生命維護了人民警察的尊嚴,樹立了人民警察的形象,他用自己的生命擦亮了神聖的警徽、鑄就了不朽的警魂。當他的生命走到最後的盡頭,當他的微笑成為永恆的回憶,他的名字也會讓我們牢牢銘記,他的身影會屹立在我們心中,他的精神會傳承在我們身邊。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信陽公安戰線的好民警——李勇。

  責編:彭瑩瑩

  3.信陽市公安局交警李勇:把一生交給了馬路

  2015年03月31日11:21  河南省公安廳

  12月21日,又一個戰友因公殉職。他將生命最後一刻定格在三尺崗台。12月25日清晨,在李勇追悼會現場,數千羣眾自發趕來為他送行。

  12月19日,李勇作為負責人在大隊部帶班,負責當日大隊全天的日常工作處理,忙碌了整整一天。12月20日上午8時,完成帶班交接後,李勇本可以休息一上午,但他放心不下其所在的火車站中隊,便回到中隊崗亭繼續值班。

  信陽火車站是全市最繁華地段,由於路面老化、狹窄,每到高峯期,極易出現堵車。上午9時50分,火車站周邊路段開始逐步出現交通堵塞。好在多年來的風風雨雨,李勇和戰友們練就了超常舉措,再堵的路段,在他們手上,很快就會暢通無阻。經過李勇和戰友們十多分鐘的疏導,堵塞點暢通了。望着眼前依序而去的車流,李勇總算是喘了口氣。然而,當指針指向10時05分許,勞累的李勇突感不適,頭上不斷滲出顆粒大的汗珠,坐立不安,他只好叫其他戰友維護交通秩序,自己回到警亭休息。他一隻手使勁捶胸口,另一隻手狠狠地掐着大腿,直喊腿疼,想走卻用不上勁。戰友們見狀,立即撥打了120,將他送往醫院緊急搶救。

  經多家醫院全力搶救,終因突發主動脈夾層,導致呼吸系統衰竭,12月21日14時許,李勇因公犧牲。

  日記片段

  李勇愛寫日記,他寫的很多日記都與工作有關。在他的日記中,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工作的熱愛和對人民羣眾的深情。“當了交警,就要把一生交給馬路,把摯愛獻給人民”。他是這麼寫的,也是這麼做的。

  “不吃苦中苦,體會不到當警察的滋味” ——李勇日記片段之一

  眾所周知,交警的工作很辛苦。不論春夏秋冬,天晴下雨,每日不變的時間段內準時到崗履職,是最基本的要求。

  李勇的同事楊啓泉説,火車站人車流量大,交通環境複雜,交通任務艱鉅,每天都要24小時值班,許多人都不願到這裏工作,李勇卻主動請纓要求到這個崗點值勤。

  李勇曾告訴楊啓泉,“愈是交通環境差的地方,愈需要交警。大夥都不願去,我去,再説條件越艱苦越能鍛鍊人”。

  2008年1月,一場50年一遇的強降雪天氣襲擊了信陽,給當地道路交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積雪過膝,路面溜滑,車輛擁堵受困,交通頻頻告急!在這危急關頭,李勇始終堅守在一線,對重點路段和出入口滯留車輛24小時不間斷疏導,困了就在警車上打個盹兒,一日三餐餓了就吃方便麪。冽冽寒風中,在雪地裏常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鞋和襪子都被雪水浸透,把濕漉漉的鞋襪放在警車暖風口吹得半乾就又穿在腳上繼續工作。感冒了,凍傷了,也顧不上去醫院就診,簡單用過藥後稍做休息,又繼續投入工作。

  楊啓泉説,自2006年到火車站中隊上班以來,和李勇搭夥的同事前後換了20多人,李勇卻一干就是8年。在這期間,他沒睡過一個懶覺,沒請假休息過一天,夜間專項整治行動從不缺席,雙休日值班備勤從不含糊。李勇之所以不敢絲毫放鬆和懈怠,是因為他深知,自己的崗位是全體交警確保城區道路交通暢通安全整體中的一環,牽一髮而動全身。

  據統計,李勇在火車站中隊工作的8年近3000個日子裏,累計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40000餘起。

  “羣眾是水我們是魚,只要羣眾需要,就值得付出” ——李勇日記片段之二

  李勇沒有時間思考生命的價值,卻在具體實踐中踐行着自身的價值。在李勇的內心世界裏,羣眾好比生身父母,為羣眾解決實際困難,是理所應當的事。

  2013年10月的一天清晨,李勇早早來到火車站崗亭,像往常一樣為一天的工作做準備,此時才剛剛七點,離上班時間還有20分鐘。

  突然,一位同志匆匆跑到警亭,語氣急促地説道:“路口有一位騎摩托的老人突然倒在地上,不能動彈,警察同志快幫忙去看看。”李勇聽到這話,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帶一名民警急忙跑過去,發現一位老先生躺倒在機動車道上,摩托車摔倒在一邊,老人痛得已經不能動彈,情況十分危急。

  李勇立即將老人抬到路邊,及時撥打了120,並將他送上了120急救車。因為當時老人不能説話,聯繫不到老人的家屬,李勇不放心,下了高峯崗,他親自跑到急救醫院探望老人。老人的子女趕到醫院知道情況後,十分感動,緊緊地握着他的手連聲説:“謝謝,交警同志真是好人啊!”事後,當地媒體特意來到火車站中隊對此事進行了採訪和報道。

  李勇不僅自己愛民,還時常教導中隊警員,羣眾有困難,交警出手幫助是分內的事,多做好事,努力做個對人民有用的好交警。多年來,李勇先後救助過120餘名羣眾。

  “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李勇日記片段之三

  信陽市創建“全國衞生城市”以來,李勇分包的新華西路、新馬路、長安路是交通整治難點,這些路段工作任務重、壓力大、難度大。他帶領中隊民警和協管員起早貪黑、廢寢忘食,甚至雙休日、節假日都工作在第一線。

  由於連續的加班和惡劣天氣的影響,李勇患了感冒,一心鋪在工作中的他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一再拖着不去醫院,病情也隨之加重,發燒達到39.2℃。同事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紛紛勸他去醫院看病好好休息,他都婉言拒絕,繼續堅持工作,實在頂不住了就利用中午或晚上下班休息的時間去醫院打吊針,有時中午正打着吊針,接到單位加班電話,還未等到護士過來,自己就急忙把針頭拔下來,立即起身馬不停蹄地趕到隊裏,拖着疲憊的身體繼續投入到創衞工作中。在李勇去世的前四天,也是信陽市創衞檢查的最關鍵時刻,他仍然拖着疲憊的身體堅持在工作崗位上。

  從警18年來,李勇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為此他放棄了休息日,放棄了和家人相處的親情時刻,放棄了陪伴老人的機會。

  2013年8月的一個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籠罩整個信陽城區,不到10分鐘的時間裏,城區的四一路涵洞、中環涵洞、趙家橋涵洞、平西涵洞等多處出現了嚴重積水,當時正值晚高峯,車流量大,李勇帶領中隊民警站在雨中忘記了時間。當交通恢復的時候,已經是晚上9點鐘,他拖着全身濕透的身體正準備回家休息時,又接到大隊的緊急命令,為應對暴雨來襲,要求各中隊要留人值班待命,作為中隊長,他顧不上休息,又投入到值班備勤中。次日回到家裏,妻子和孩子都已經出門工作和學習。身為一家之主,因為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難免忽略了對家庭的照顧,妻子開始很不理解,但慢慢地看着總是早出晚歸的他也沒有辦法,只好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對於孩子和妻子他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只能把那份愛深深地藏在心裏,為此,他時常感到愧疚不已。

  在眾人眼裏,李勇手中握有一定權力。不過,他卻常説,“我是人民警察,不是某個人的警察”。李勇不徇私情,對前來請客送禮、託人辦事的現象,他一律婉言拒絕,並講明政策、法律。在嚴以律己的同時,他還常常言傳身教,囑託戰友用好手中權力,不能做有愧於人民警察的“壞事”。

  有人算過一筆賬:幾年來,李勇先後拒絕收禮120餘次,也為此,有人背後稱他“鐵面交警”。

  生前榮譽

  李勇,男,漢族,197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文化,1996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三級警督,生前系信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溮河勤務大隊火車站中隊隊長,先後三次被評為全省優秀人民警察、6次被評為優秀黨員。

  各界評價

  信陽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支隊支隊長陳浩:李勇是我們全市公安交警系統的榜樣,他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憑藉自己對公安工作的無限熱忱和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鋼鐵意志,把畢生精力全部奉獻給了公安交通管理事業。

  李勇的同事杜名東:在我眼裏,李勇只有一個心願:那就是確保本轄區道路暢通,做一名羣眾滿意的人民警察。他謙虛低調、淡泊名利;腳踏實地、少説多做;他始終兢兢業業,在本職崗位上默默奉獻着自己的青春,直到最後一刻。

  火車站新建街居民張強:李勇是最美警察的代表,只要我們有困難,儘管不是他的職責,但只要他知道,就會盡全力去幫助我們,他也不富裕,但他的愛民心永遠存在。

  4.

  信陽交警李勇被公安部追授“二級英模”

  2016-07-01 10:15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信陽訊(記者 吳彥飛)6月30日下午,追授信陽交警李勇同志“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稱號暨2016年上半年全市公安機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百花之聲召開。

  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出席會議並要求全市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以李勇同志和受到表彰的單位及個人為榜樣,在履行使命上作出新貢獻,在保駕護航上展現新作為,在隊伍建設上樹立新形象,為信陽決勝全面小康、加快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省公安廳政治部副主任司廷俊宣讀了公安部《關於追授李勇同志“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稱號的命令》,併為李勇同志家屬頒發“二級英模”獎章、證書。

  據瞭解,李勇1996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生前系信陽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隊溮河勤務大隊火車站中隊中隊長,三級警督。2014年12月20日,李勇因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過度勞累誘發心臟疾病,不幸犧牲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1歲。2016年3月17日,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簽署命令,追授李勇同志“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

  在表彰會上喬新江説,近年來,全市公安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為抓手,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目標,講政治、守紀律、重實幹,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贏得了人民羣眾普遍滿意。當前,維護社會穩定面臨諸多挑戰和艱鉅任務。我們務必保持清醒頭腦,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切實把各項工作做好,不斷爭創新的業績。

  責編:彭瑩瑩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2016-07-01)


  最近兩天,重慶江津區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裏流傳着這樣一段視頻:一位身穿黑衣的老人倒在地上,已昏迷不醒,似乎頭部受傷正在流血。而在老人身邊,一個身穿淺黃色外套的年輕女子,正在為老人做心肺復甦搶救。隨後,女子還脱下口罩,為老人進行人工呼吸。現場周圍圍了不少看熱鬧的羣眾,大家圍成圈,防止有車撞到兩人,其間有人還大呼撥打120求助。

  這是發生在兩天前(9月27日)中午的一件事,地點就在江津區客運中心轉盤附近。有網友稱,倒地的老人是在過馬路時被車撞倒的,從散落在老人身邊的物品來看,老人當時正買了菜準備回家。但更讓網友們關注的,是跪地救人的黃衣女子。

  不久網友們就找到了視頻中救人的黃衣女子——江津區中心醫院新生兒科27歲的護士張嫡。

  張嫡説,當天中午下班後,她開車路過客運中心,看到一人躺在地上,周圍圍了很多人。憑着職業敏感,張嫡意識到可能出事了,於是她靠邊停車,並圍了上去。她發現,傷者是一位五六十歲的婦女,地上有血跡。

  在得知已有人撥打了120後,張嫡迅速清理傷者口腔中的嘔吐物,隨後立即進行搶救。大概做了5個循環之後,救護車趕到了現場,將傷者運走。張嫡這才悄悄地轉身離開。

  今天上午,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輾轉聯繫上了江津區中心醫院新生兒科護士長江女士,她告訴記者,張嫡救人的事已經在當地傳開了,而且最近兩天來找張嫡的記者很多。就張嫡而言,她是一個比較“低調”的人,這幾天的“熱鬧”讓她有些不適應。護士長轉述張嫡的話説,“這是做了該她的事”,但最後沒能救到老人,張嫡感到很遺憾。

  記者也瞭解到,雖然張嫡路過車禍現場時,對受傷老人進行了及時的搶救,但無奈傷者傷勢過重,最後還是去世了。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Risan”:這位90後女孩堅定的表示:醫生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積極施救是自己的本職。可是你是護士,不是醫生。

  網友“來吧嫂嫂”:這是正能量

  (2017-09-30)


  文丨毛華屆/吳麗偉/徐成

  5月21日下午14時28分,公安部中級執法資格等級考試衢州第18考場,距離考試還有3分鐘,29位身着警服的考生在一聲“起立”口號中全體站立、低頭、默哀,僅有的一個空位上,桌角的白紙上打着“戚光景”三個字。這是他們的戰友,一個缺席了這次考試的戰友,一個再也回不到人生考場上的戰友。

  就在考試的9天前(2017年5月12日) 19時許,戚光景突發心肌梗死,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於21時17分不幸離世,年僅43歲。

  5月12日那天,本是戚光景職業生涯中的平凡一天。早上6點多鐘起牀,7點多鐘趕往單位上班,8點10分即開始投入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工作,檢查城區幾個主要上牌點的工作情況,接連處理衢江、柯城、城區交警中隊有關電動車牌照、證件、設備的各種問題,一直忙到晚高峯結束。

  可是偏偏就是這一天,他沒有再邁過去,一個突發的不適,瞬間使這平凡的一天變成了悲痛的一天。醫院裏,妻子嚎啕的哭聲、喊聲,手機裏,依然不斷的鈴聲、微信,他再也不能聽到、看到……

  戚光景因公犧牲後,浙江省委常委、公安廳長徐加愛代表省廳黨委表示了沉痛哀悼並作出相關批示。6月29日,省公安廳發佈命令,追授戚光景同志個人一等功。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善

  “好人”、“實在人”、“勤懇的老黃牛”,認識戚光景的人幾乎都會對他作這樣的評價。

  “從小到大,他的個性從來沒有改變過。”衢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支隊長鬍偉民是戚光景的老鄉,又是初中、高中、警校的同學,還是與戚光景一起投身公安事業的戰友。

  “戚光景的一生都是屬於公安的”。胡偉民介紹,2年的浙江省人民警察學校、1年的市局巡特警籌建民警、13年的城區交警中隊民警、8年的交警支隊辦公室副主任到主任、半年的車管所副教導員,“整整26年,沒有離開過公安崗位半步”。

  “他從小就是個內向的人,很會吃苦,高中住校時每天都在宿舍熄燈後照着手電筒讀書。”1991年,胡偉民成了學校文科“快班”裏唯一考入警校的學生,而戚光景則成了理科“慢班”裏唯一考入警校的學生,倆人都成為當時全鄉有名的“狀元”。

  1993年,胡偉民與戚光景警校畢業後,又同時被分配到衢州市公安局正在籌建的巡特警支隊工作。從當年的老火車站到鬥潭的黃金台,他們的工作就是帶着武警24小時制步行巡邏,作為衢州第一批巡特警民警,他們都感到無比光榮。

  1994年的一個寒冷冬夜,他們巡邏到老火車站時發現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獨自站在風中瑟瑟發抖,戚光景當時便提議過去看看。倆人把女孩帶進治安崗亭,給她買了吃的,問她家住哪裏,女孩卻只能簡單地回答一兩個詞。聽出是常山口音,又諮詢了中巴車售票員得知女孩可能有精神疾病且就是常山城區的人,他們便隨同女孩一起坐上去常山的中巴車。在常山縣城,戚光景逢店便問,逢人便問,終於一點點地問到女孩家的線索,倆人將她送到早已哭成淚人的父母手中。“再趕到衢州時已是凌晨三四點鐘。”胡偉民説,這是他記得的戚光景做過的第一件善事。

  交警支隊同事徐一萍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戚光景資助一位貧困生的事。1997年,戚光景在城區交警中隊,負責柯城區姜家山鄉、萬田鄉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瞭解到萬田初中有名女生剛讀初一,成績不錯,可父親因病去世,家裏經濟十分困難,他主動和學校對接,決定資助這位女學生。第一次,徐一萍和戚光景一起到學校為女孩繳納學費和生活費,當時戚光景的身上只有600元錢,繳費時才發現還差100多元的學雜費,戚光景便向徐一萍借了錢交了上去。這些錢,是戚光景當時一個月的工資。

  這一資助從女孩初一開始,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期間,戚光景還自己出錢出力,送女孩母親住院治病。女孩考上了衢州一中後,戚光景還經常帶着自家做的梅乾菜扣肉去看望,“他説感覺就像自己親生女兒一樣的”。 徐一萍還被戚光景叫去一起給女孩家送過兩袋化肥,給她們種桔子用。“結果路上壓死了一隻雞,”“又沒人看見,他硬是自己到村裏去問,賠了30元雞錢。”回想起這些,徐一萍雙眼通紅。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2015年7月的一個雨天週末,同事周文與戚光景一起開車上路執勤,途經市區新元路口時,一位農村穿着的老人,身上滿是泥漿,手裏拿着扁擔和一捆麻繩,焦慮地左顧右盼。戚光景馬上靠邊停車,下車詢問老人有什麼困難。原來老人已近80歲,家住衢江區杜澤農村,早上六點多進城賣自家的竹編,賣完後卻因雨天路滑摔了一跤,一時間到汽車北站乘車的路又找不到了。戚光景當即接過老人的扁擔、麻繩放到車上,小心地扶老人上了警車,並把老人送到北站。當時已經中午12點多了,擔心老人餓肚子,他又買來麪包、礦泉水給老人,同時一再囑咐中巴車司機注意照顧好老人,老人感動得一個勁地念叨:“好警察啊,好警察!”

  “每個人都説他好,但他卻又從來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民警吳霞原是交警支隊政治處民警,和戚光景同是支隊考核辦成員。剛是新民警時,她的母親剛好和戚光景妻子陳雪娃在一個單位工作。有一次,母親電話長時間無人接,吳霞硬着頭皮去找戚光景,讓他請陳雪娃幫忙尋找。沒想到戚光景很熱心,和妻子打了很多個電話,找到母親後還讓她電話打過來才放心。

  沒有一點架子,很會關心人,就像師長一樣。吳霞因此時常會在戚光景面前提起工作中的困難,每次都會從戚主任那裏收穫不少東西:心裏的解壓、思路的轉變、方法的改進。有時受到領導批評,戚光景知道了也總是勸她:“誰不被領導批啊,沒什麼的,事情用心去做就好了!”吳霞負責考核材料的收集,每次戚光景的材料肯定是最認真、最規範

  的之一,“從來不以自己是辦公室主任和工作忙為理由,交差了事。”

  同為新民警的葉霞曾經在市治堵辦借調幫忙3年,經常因為業務上的問題去請教戚光景。“每次去他都會放下手中的事耐心地教我。”葉霞回憶,有一次,她的一篇簡報報市局後總也發不出來,去請教戚光景時,他先是幫她分析稿子中的問題,教她如何去改,告訴她為什麼要這樣改,然後又教她對簡報中涉及的業務應該去找誰瞭解,稿子寫好後該給誰審核,報給誰,一步一步,從頭教到尾。“戚主任的為人真的好,我一直非常感激他!”5月14日戚光景告別會那天,葉霞身在外地沒來得及送他,回來後她一個人買了花,來到戚光景的墳頭去祭拜。“那是我唯一能夠表示內心沉痛的方式。”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公道

  “認真,公道,總是為別人着想”,這是支隊民警吳麗偉對戚光景的評價。他們曾是支隊辦公室的同事,戚光景是主任,吳麗偉是副主任。

  “每天戚主任都是最早到辦公室的一個。”同樣要送小孩上學,但因為每天總是6點多鐘就起牀,身為主任的戚光景反成了室裏的勞動標兵,“當我們趕到辦公室的時候,戚主任早已幫我們打好了開水。”

  “戚主任做事非常公道。”吳麗偉説,作為辦公室主任,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當好參謀,協助支隊主要領導抓好決策部署的落實。戚光景要將領導的意圖轉化為文件、方案、措施,既要給各部門派任務,又要督察、考核任務完成情況,因此沒少有得罪人的時候,但是單位裏幾乎沒有人會説他的壞話。“他會把一項工作考慮得非常細,標準尺度把握得很好,任務分配合理、辦事公道。”

  琚芳麟是戚光景在城區中隊時的中隊長。90年代初,衢州北門的農貿市場是戚光景的管轄區域。“髒、亂、差,那個時代的市場就是那樣,”琚芳麟説,那時候因為馬路邊擠滿了菜農和買菜的市民,因此交警還要幹現在執法局的活。“沒人願意去那裏管,我就安排戚光景去,他就回了我一個字:‘奧’。”

  當年的協警齊建軍還記得戚光景管理農貿市場的場景:一個清瘦的高個子警察,穿着橄欖綠的警服,來往於鬨鬧的馬路市場上,既管車,又管人,既管菜農,又管行人。他做工作很有耐心,從不和別人吵架,菜攤佔道了,他就一邊笑着和人講理,一邊幫着搬菜農的簸箕;行人佔道了,他也笑着勸別人離開,免得被車子蹭着了。“無論是老闆也好,菜農也好,他都一樣的態度,講究一樣的公道。”

  有一次,一個時常不服從戚光景管理的販菜老闆裝了滿滿一三輪車菜,車子發動時沒想到車頭忽然上翹,正好一輛中型拖拉機經過,三輪車被帶進拖拉機底下,好在這危急時刻,戚光景正站在前方五米的路邊,他趕忙跑到路中央攔下拖拉機,從車底拖出菜老闆,搶出一條命來。老闆對戚光景萬分感激,逢人便稱這個警察不一般。

  1999年4月,戚光景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時很多人都想着早點入黨,”琚芳麟回憶,“戚光景從沒有因入黨的事找過我,但他卻被公推為中隊最早的建黨對象。”

  和氣

  待同事友善,待羣眾和氣,這是黨員戚光景給多數人留下的印象。

  1994年的衢城,夜市興起,每當夜幕降臨,許多小攤販會來到馬路邊甚至機動車道上隨意擺攤,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和安全。戚光景那時還在巡特警支隊,常年巡邏在街頭巷尾,勸離攤販,疏導交通,這本不該是巡警的職責,但交通專業畢業的戚光景忍不住,時常自找“麻煩”,幹些路面交警的工作。

  那一年,他遇到了一位攤販“釘子户”。

  這位“釘子户”常年在市區中百商廈路口擺攤,每天傍晚6點左右會準時出現在路口的非機動車道上,賣些日用的小商品。附近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都喊他“老芋頭”。衣衫襤褸,沉默寡言,“老芋頭”的存在似乎與繁華的夜市格格不入。

  交警從發現“老芋頭”的那天起,就開始反覆做勸離工作,可是其他攤販都走了,只有他不聽不改,勸急了,還會出手鬧事,就像一顆燙手的山芋,讓交警和附近的居民無可奈何。

  戚光景決定用自己的方法去試一試。一天晚上,他來到“老芋頭”身旁,蹲下身子,對“老芋頭”露出了他標誌性的微笑,問他叫什麼名字?家住哪裏?家裏還有誰?可對於戚光景一連串的問題,“老芋頭”根本不予理睬。

  戚光景沒有再去打擾“老芋頭”做生意,而是站在攤位邊上疏導交通。一整個晚上,“老芋頭”邊做生意邊用奇怪的目光打量着眼前這個民警。轉眼到了夜裏11點多,路上幾乎已沒有車輛和行人,“老芋頭”收拾東西離開了,而戚光景則一直跟在他身後。

  跟了近20分鐘,來到一處破舊的居民樓,“老芋頭”快速進門並關門。而戚光景則跑到了附近夜宵店買了兩碗熱騰騰的湯麪,再次回到“老芋頭”家門口,敲響了門。門打開了,“老芋頭”看着手端面條的戚光景,終於像冰塊遇見了暖爐,他把戚光景邀請進門,兩人邊吃麪邊聊了起來。

  原來,“老芋頭”一直生活艱苦,早些年還因為一時衝動犯錯進了牢房,釋放後回到社會,因為之前的污點,找工作處處碰壁,這讓他感到絕望。無奈之下,他只得到批發市場買些小商品去市區轉賣,而中百路口地處繁華,固執的他咬定了要在此謀生,誰也趕不走。戚光景很同情地開導他,同時也表示了對他在路邊擺攤可能會遭遇危險的擔憂。在隨後的幾天裏,戚光景在巡邏過程中細心觀察,終於找到了一個人流量大、有空位擺攤且不影響道路通行的地方,他把“老芋頭”帶到那裏,可把“老芋頭”高興壞了。

  從那天開始,衢州馬路上出現了一名特殊的交通宣傳員,他在自己街頭的攤位上寫滿了各種交通安全標語;時常勸導在車道上擺攤的小販,不要影響安全通行;他總是對人們誇讚着一名叫做戚光景的交警同志……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拼

  “光景一定是累壞了才走的。”衢江區後溪鎮的鄭三才是戚光景多年的朋友,“他人太硬了,工作太拼了。”

  10多年前,鄭三才是跟着戚光景一起執勤的協警,一直跟了他五六年。那時候,公共交通遠不如今天這樣發達,居民出行靠的多是個體中巴車,而衢北一帶的中巴車起始、終點站都在北門,戚光景就管着北門片區的交通秩序。

  為多拉人,多掙錢,中巴車路口違停、超載加載現象十分普遍。為根治這種亂象,戚光景總是拉上鄭三才等人每天提前半個多小時上班,下班也會拖得很晚。那些被管理對象看到他出現就不免心慌,因為只要有問題被他發現,都逃不過他的認真勁,該罰的罰,該教育的教育,一點不含糊。“很多老闆給他送煙,送杜澤枇杷,送各種土特產,他從來沒有收過。”

  戚光景幹工作的拼命勁在鄭三才的印象裏尤其深刻。“每年的工作業績都排在全隊的最靠前。”有一次,單位組織無證駕駛轉向整治行動,戚光景從早上五點開始,一直工作到深夜,中途沒有休息,他所在的小組一天就查處了無證駕駛人30多人,辦理行政拘留18人。

  1999夏天的一個晚上,戚光景和協警小齊在市區的十字路口執勤,突然看到執勤點附近南街上的長城歌舞廳裏冒出滾滾濃煙。還沒等小齊反應過來,戚光景已經衝了過去。一個,兩個,三個……戚光景一次次救出被困人員,又一次次再衝進火海,當他們救出第三個人的時候,消防部門趕到了現場。

  “糟糕!”已經被濃煙燻黑的戚光景事後來到執勤點上,這才發現路口已經堵得不成樣子了。他趕緊投入交通疏導,抬手指揮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右手在剛才救人時不知怎麼被劃傷了,鮮血直流。事後,他還捱了一頓罵。但他卻笑着對領導道歉説:“今天那裏堵車確實是我失職,以後我會注意的。”

  在人世的最後16小時,戚光景的時間也全部被工作佔據,整整一天,他通過電話聯繫和現場處理的方式,為全城各個電動自行車牌照上牌點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決了多個問題,終因勞累過度引發心梗與世長辭……

  其實2016年12月底,他就已經調到了車管所任副教導員,這本該是個相對輕鬆的崗位。但是5月1日,《衢州市市區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正式實施,這是浙江省首部、全國第二部與電動自行車相關的地方性法規。支隊為此早在3月份就成立了工作專班,“老黃牛”戚光景到車管所才2個月就又被召回支隊,成為專班的骨幹力量。

  早在2015年,戚光景擔任辦公室主任時,就和同事一起針對電動自行車管理問題進行大量調研,並起草了《衢州市市區電動自行車號牌管理細則》,填補了省內關於電動自行車號牌管理的空白。不僅如此,他還建議將電動自行車號牌分為正式號牌和臨時號牌,臨時號牌為期5年,創新地解決了大量超標電動自行車上牌難題。

  他還幾乎跑遍全城,建議在電動自行車分佈最集中的地方設置便民辦證服務點。結合戚光景的調研報告,衢州市公安局在市本級設置了50個電動自行車固定上牌點、3個帶牌銷售點、3個流動上牌點,並開通電動自行車上牌熱線電話,推出微信預登記和上門登記等便民措施,得到了羣眾的一致好評。

  但戚光景卻帶着羣眾的好評永遠到了另一個世界。轉任車管所副教導員後,他本想召集辦公室的同事吃一餐散夥飯,但是卻一直沒有擠出時間來。“副教導員要做政工工作,我還是個新人,得先學習適應,等過段時間再請大家吃飯。”吳麗偉説,他一直期盼着這場飯,誰能料到被抽調專班後,戚光景的工作更忙了。這頓散夥飯最終還是沒有吃成,“這是我們一生的遺憾!”

  正直

  失去了這樣一個正直的好友,鄭三才更是痛惜不已。離開協警崗位後,鄭三才依然和戚光景保持着濃濃的情誼,幾乎隔一兩個月就要聚一次,“就像親兄弟一樣”。可是即便是這樣好的關係,戚光景卻從來沒有幫他違規辦過一件事情,“哪怕是讓他幫我駕照銷點分都不肯,説是不好違反規定。”戚光景調車管所後,鄭三才開着新買的車去找他,想讓他幫忙弄個好號碼,誰知戚光景連這個小忙也不肯幫。

  “他就是這樣一個認死理、不上路的人。”在戚光景的妻子陳雪娃看來,沒有人比她更瞭解他了。7年戀愛、18年夫妻,25年來,她早已領教了丈夫的古板。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陳雪娃是早年在市府招待所工作時認識戚光景的,那時他們雖是兩個單位,卻同住一幢樓。但她的工作是臨時性質,待遇不高,沒有雙休,因此工作經常換。“很多招待所時的同事後來都被老公安排到了好單位,可光景卻從來沒有幫過我。”

  閲歷、能力、文憑都不缺的陳雪娃,卻始終找不到一個穩定的工作。她是金華人,在衢州沒有太多人脈,曾經也一度把希望寄託在丈夫身上,畢竟丈夫的社會接觸面廣,認識的人多。可是每次提起來,戚光景總是對她説:“我們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能力好到哪裏都有飯吃。”一次次的失望過後,她再也沒有和丈夫提過找工作的事。

  2008年,陳雪娃參加駕照考試,科目一通過後,想讓戚光景在科目二考試中幫忙打個招呼。戚光景説:“我們還是自己考吧,這是對你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結果,陳雪娃考了兩次才過關,有同事笑她現成的關係不知道用,她覺得自己特沒面子,為此還和戚光景鬧了好幾天彆扭。這也是他們20多年婚姻裏唯一一次紅臉。

  2011年,陳雪娃來到市區一酒店做房務經理,酒店給她佈置了1萬元的月餅銷售任務。她找到丈夫,希望出面幫下忙。在她看來,公安隊伍龐大,這點任務只要丈夫單位裏稍微推銷一下就不難完成。可是即便是這麼簡單的事,戚光景都拒絕了她。

  2014年,陳雪娃又來到一家汽車4S店工作,公司在龍游、江山都有分店,工作人員時常會抱着僥倖心理開着無牌無證的新車去分店。有一次路上被查獲扣車後,公司領導讓雪娃跟戚光景説情,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把車子放了。戚光景又拒絕了,他噌怪妻子説:“車子無牌無證上路,發生交通事故又沒有保險,誰來負責?這是為你公司好啊。”

  自己的妻子不幫忙也就算了,可戚光景對自己的家人、村裏人也都是一樣。

  他的弟弟是一名貨車駕駛員,有一次車子去年檢,但因為車輛某些性能不達標,年檢通不過,於是當即打電話給哥哥請求打招呼幫忙。哪料戚光景在電話裏對着弟弟一頓教訓:“我看過那麼多事故,你開着不合格的車子到處跑,讓我這個做哥哥的怎麼能放心?”弟弟自知理虧,只好按要求去做。

  至於其他親朋好友、村人鄰居,這樣的例子更是多了去了,要説罵名,這恐怕是戚光景最大的罵名了。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孝道.父愛

  “這個女婿真當是好啊!”戚光景的丈母孃此次事發後來衢陪伴女兒,我們前往採訪時,嘴裏一直唸叨着女婿的好。 “以前我一來,他就忙着給我燒好菜,帶我衢州四處逛。”她還記得,雪娃的外公多年前來衢州時,因為房子小,夫妻倆還把自己的牀讓出來給老人睡,他們自己則睡地鋪。

  “他自己家在下張農村,只要有空他就會帶着兒子一起幫父母種地、種菜、幹農活,陪父母聊天。”陳雪娃説,作為家中的長子,他的孝道也是全村公認的。父母年近70,可至今還沒有坐過飛機。去年,戚光景原本想帶父母出去玩一趟,坐一次飛機,後來碰上杭州G20峯會,戚光景又被調去杭州增援,一去就是一個月。今年,夫妻倆原計劃暑假時再帶他們去的,怎麼也想不到他自己竟這麼走了!

  “也許,在外人的眼裏,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因為他將有生之年奉獻給了他一生熱愛的公安事業,夜深人靜他還在單位加班、狂風暴雨他仍在路口執勤,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妻子和兒子,現在他又匆匆離去,沒有機會看到兒子金榜題名、成家立業。”這是戚光景的兒子戚楓晨在和父親告別時的真情表露。在他的印象中,父親真的陪他很少,從小學階段起,他就習慣了自己一個人上學、回家,習慣了一個人做作業。“但是為我讀高中的事,爸爸在媽媽的逼迫下,第一次向別人求了情。在我的記憶裏,這也是爸爸唯一一次求情。”

  其實父親的言行無時不在影響着兒子。還在讀小學時,戚楓晨就與航埠一名少數民族學生結對,經常給他送去學習用品,生日時給他送去禮物。初中時,他又參加了學校的“温暖接力”活動,為衢江區灰坪鄉三位困難學生送去學習和生活用品。

  “在我的心中,父親是偉大的,他用行動告訴我:作為一個男子漢,要頂天立地。我也會像父親一樣,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惜別

  戚家客廳的茶几上,一本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中級執法資格考試題庫》依然擺在那裏,中間夾着一支筆,顯示試題已經做到了第352頁。

  “光景在家裏有空就喜歡捧起書看,可是這本書他再也看不完了……”

  “其實他在今年4月底體能測試後就覺得不舒服了,胸悶。我勸他去看看,他説等忙完了這陣再去。可是後來就一直沒有去……”

  “我們的夫妻感情真的非常好,結婚婚檢時查出我乙肝抗體陽性,我不懂,以為不好便大哭,他説‘你放心,我不會不要你的’。”

  “我現在上班的單位經常要晚上八九點才下班,他有空常會來接我,有時我很累,他就揹着我上樓。”

  “我們都空的時候,經常一起去散步,像戀愛時一樣手拉着手,鄰居們都很羨慕我們。”

  “休息在家的時候,我喜歡給他剪手指甲、腳指甲,他喜歡給我拔白頭髮。我就很舒服地躺在沙發上,頭枕着他的腿,他會很細心地幫我一根一根地拔……”

  妻子唸叨的這一切,忽然都成了過往,成了幻影,成了回憶,成了永恆……

  謹以此文,祭奠好人、好警戚光景同志!

  (圖文來源: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處)


  ——END——

  【轉載、投稿、合作】

  請郵件聯繫:[email protected]

  喜馬拉雅FM搜索“衢州都市微頻道”

  讀一本書懂一座城

  (2017-08-23)


  全國老齡辦披露,

  根據測算,同樣是3年後的2020年,

  我國空巢老人將達到1.18億,

  失能老年人將達到4200萬。

  生活越來越好,生命越來越長固然令人欣喜,

  但這也表示社會老齡化已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心痛!中國社會老齡化現狀

  先看一組數據。衡量老齡化壓力的重要指標,是老年人口占比。當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10%時,社會就進入老齡化。我國許多省市的老年人口占比,早已超過這個標準,成為老齡化問題的“重災區”:

  ▲江蘇、四川和浙江的老年人口占比都非常高

  另外一個重要指標,則是老年撫養比。目前我國的老年撫養比為13.7%,也就是説,每100個勞動年齡人口,就要撫養13.7個65歲以上的老年人。

  重慶、四川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江蘇、山東、遼寧、湖南、天津

  青海、新疆、西藏、寧夏

  雖然這一比例在不同省市間差異巨大,但不可否認的是,越是人口稠密的發達地區,老年撫養比帶來的老齡化壓力就越大。在以億計算的老年人口中,最受關注的羣體是: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

  18.3%失能老人1.吃飯2.穿衣3.上下牀4.上廁所5.室內走動6.洗澡這六大生活指標至少一項不能完全自理,必須依靠他人照料的老人,稱為失能老人。

  根據國家測算,失能老年人口將持續增長,2020年增至4200萬,2300年增至6168萬,2050年增至9750萬。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51.3%空巢老人無子女照顧,獨居或僅與配偶居住的老年人,成為空巢老人。

  空巢和獨居老年人口也將持續遞增,2020年增至1.18億,2030年增至1.8億,2050年增至2.62億。

  另外,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也不斷增長,2020年增至2900萬,2030年增至4300萬,2050年增至1.08億。

  ▲ 未來我國的老年人口數量

  “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裏”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孝敬父母,天經地義,可如今,在父母身邊盡孝道,似乎越來越困難……而最近一篇《空巢老人:你爸躺在地上 而你在通訊錄裏》的報道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

  65歲的朱阿姨一人照顧癱瘓老伴已5年了,有一次老伴從牀上掉到了地上。朱阿姨折騰了20多分鐘根本整不動。女兒遠在成都,親朋都在熟睡,剛強了一輩子的朱阿姨去央求兩位保安,一再保證即使出了問題也和人家沒關係,才把老伴搬到了牀上。

  張阿姨每天也不讓自己閒下來,獨生女畢業留在廣州,老伴去世後她更怕家裏的靜。收音機、電視從睜眼開到閉眼,還特意花幾千塊錢買了條小狗,就為了自己説話時,有個“應聲”的。女兒離家13年,在張阿姨的手機通訊錄裏始終叫“啊”,因為能一直排在第一位。

  67歲的陳阿姨胃潰瘍穿孔,和老伴一商量,不想讓在美國的兒子惦記,偷偷辦了入院手續。兒子來電話,“媽,你在家呢?咋這麼半天才接電話呢?”“媽在廚房擦瓷磚呢,沒聽見!”陳阿姨最後一個字説完,用牙咬住了下嘴唇,就怕兒子聽見自己的哽咽聲。

  79歲的柴大爺和老伴就怕生病,花錢遭罪都是第二位,關鍵是給孩子們添麻煩。前年柴叔做了手術,孩子們都孝順,和單位請假耽誤了工作。從那以後老倆口想通了:出錢出力都幫不上孩子們,只能把自己“整明白”,不添麻煩就是最大的幫忙了。

  ……

  當我們在北上廣深打拼時,當我們享受青春時光時,這就是遠在家鄉的父母,的生活常態。不敢病、不敢老、不敢報憂,他們曾經是我們幼時頂天的英雄,他們現在依然想為我們分憂解難,可他們也正默默承受着“老無所依”的孤獨和無助。他們,是空巢老人,也可能是未來的你我。

  空巢老人如何才能不空心?

  調查顯示:心情暗淡、沮喪、孤寂,食慾減低,睡眠失調,脾氣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與人相處,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殺。而近年來,“空巢老人因孤獨頻繁報假警”、“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無人知曉”、“空巢老人被騙光養老積蓄”等等相關新聞偶見報端,令人難過不已。

  我們常常輕易對朋友説出‘我愛你’,卻往往忽視了及時向至親的父母表達愛。遠在千里的遊子,如何讓“空巢老人”不空心?一位叫@劉元通分享:空心需要愛心填。

  有句古語,父母在,不遠遊,常被用來勸誡即將遠行闖蕩的人。日前爆出一條新聞,似乎就是這句話的生動寫照。一位65歲的老人,凌晨三點因抱不動摔在地上的老伴,只能暗自落淚神傷,而距離遙遠的獨生女兒,只能躺在通訊錄上。

  父母在,到底應不應該去闖蕩,確實是許多青年心頭解不開的謎。父母往往不會勸阻兒女去闖世界,而子女大多也並非沒有考慮父母,只因想闖出一片天給父母更好的生活。而在沒有為人父母之前,一些青年對於父母的愛,理解得略有片面,有的認為多給父母一點生活費和物質上的東西就可以了。殊不知,父母的“空心”恰恰並不需要這些,他們的付出或許只想聽到子女愛的迴響和精神上的關懷。

  實際上,父母在不遠游下一句常被人忽略,“遊必有方”。這個“方”,應當就是對父母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的妥帖安排。絕不能認為父母不愁吃喝就是做到位了。當然,除了青年自己,社會也要多幫助他們分擔養老,比如可以大力推進社會化的養老服務,讓養老方式更加多元,為青年們的熱血奮鬥,營造更加寬鬆適宜的空間。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可能是人世間最悲哀的一件事了。那種無力感、無法逆轉的後悔和痛苦,是任何世俗的成就都無法抵消的。

  最簡單的幸福就是“在一起”,所以,趁着父母尚在,有空多陪陪父母,多和他們打打電話聊聊天。父母在哪裏,家就在哪裏。不要等到失去再追悔莫及,不要讓遠在家鄉的父母成為空心的空巢老人。

  【部分數據和內容來自國家統計局、新京報、人民日報】

  (2017-10-2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936 字。

轉載請註明: [社論]魯冠球離世, 企業家精神長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