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
本報記者 韓業庭
中華古籍浩瀚如海。流傳幾百上千年的古籍,熬不過歲月的滄桑,很多古籍或毀於戰火,或毀於蟲蠹。若不及時對古籍進行有效保護,我們丟失的不僅是對歷史的記錄,更是中華的文脈。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在“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推行十餘年後,我國古籍保護的首個五年規劃《“十三五”時期全國古籍保護工作規劃》12日向社會發布,古籍保護終於有了“頂層設計”。
1、先摸清古籍的家底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正式啓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這是我國曆史上首個由政府主持開展的古籍保護領域國家級重要文化工程。
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已完成200萬部古籍的普查登記,命名12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修復珍貴古籍250萬葉。國務院公佈5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12274部)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180家)。通過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基本數據庫公開發布古籍普查數據40.6萬條,完成古籍數字資源4.6萬部。
同時,另外一組數據也顯示,截至“十二五”末,全國公藏單位中仍有約1300家未完成普查,這些單位的古籍存量約佔全部存量的43%。
古籍普查是古籍保護的基礎性工作。只有先摸清家底,才能談古籍資源的活用。目前的問題是,一方面大量的古籍尚未做好編目整理入藏登記工作,另一方面已編書目又面臨着流失的危險。
“古籍保護五年規劃,為今後五年的古籍保護工作提出了具體目標,作出了詳細規劃,將有力推動古籍的整理保護。”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興奮地説,“到2020年全國古籍資源和保存狀況將基本摸清。”
按照規劃,到2020年完成古籍普查登記的古籍收藏機構的數量將達到2000家,出版《普查登記目錄》的古籍收藏機構的數量將達到200家,古籍普查數據的發佈將達到72.6萬條。同時,國家級省級珍貴古籍保護狀況將得到明顯改善,珍藏古籍的修復數量預計達到350萬葉。
2、保護古籍要積極調動社會力量
在中國古籍保護協會會長劉惠平看來,要在接下來不到4年的時間裏完成上述目標,任務是相當繁重的。
從尚未完成古籍普查的地區來看,有兩類公藏單位佔的比例較大:一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基層古籍存藏單位;二是大專院校。這些單位,有的存在重視不夠,排不上單位工作日程的問題;有的存在資金、人力緊缺的問題。
劉惠平認為,完成“十三五”時期古籍整理保護的目標,僅靠政府的力量和資金是不夠的,要引入社會力量,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古籍保護的積極性。比如,2015年成立的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就在這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利用社會公益組織的特殊角色,從高校招募具有古典文獻學、歷史學專業背景的學生,組成志願者團隊,由專業老師帶隊,利用暑期去存藏單位參加古籍普查工作,同時從社會募集資金,解決開展志願服務的工作經費。
“從實踐結果看,大學生(以研究生為主)志願者基礎較好,經過短期培訓,很容易上手,工作起來效率高,達到了我們的工作預期。2015年,古籍普查志願服務在河北一炮打響,2016年暑期再次發起活動時,廣東、安徽、山西、四川參與,志願者人數達到192人,完成古籍普查的數量為43萬餘冊(件)。”劉惠平説。
劉惠平指出,長期以來古籍保護行業的自身建設比較薄弱,成立分支機構,有利於整合行業力量,凝聚發展共識。比如,古籍修復材料研究、檢測和標準的研製,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國家圖書館、南開大學、浙江省等都有研究,如果能協作起來各有側重和分工,加上企業作為實驗應用和實施單位的參與,定能形成合力,實現一系列重要突破。
3、讓古籍內容看得見、摸得着、用起來
如何讓這些古籍所承載的深邃厚重的內容“活起來”,更是一個嶄新的課題。
古籍出版所作的標點、校勘、註釋、今譯和彙編等古籍整理是學術性的,隨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採用圖像技術,營建虛擬場景,讓古籍的內容可視化,有利於古籍內容的傳播。比如,以我國經典的志怪古籍《山海經》的內容為素材,近年來先後創作出的《精衞填海》《搜神記》《山海經之赤影傳説》等影視作品以及《軒轅傳奇手遊》等網絡遊戲,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不少人看完影視劇後紛紛去翻古籍原著。
另外,一些音樂人利用現代音樂技術,從《瑟譜》《白石道人歌曲》《九宮大成》《魏氏樂譜》《碎金詞譜》等20餘種古樂譜文獻中,輯錄出原汁原味的古代歌詩曲調,並利用互聯網進行大量傳播,在音樂界掀起了一股“復古風”。
得益於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古籍的數字化步伐不斷加快。以上海圖書館為例,目前館藏善本、刻本約2.5萬種。截至2016年,約三分之一完成了數字化。今後人們足不出户,就可以隨時查閲各種古代典籍,這種接觸的便利性必將大大提升古籍的傳播率和利用率。
或許由於古籍的整理這一基礎性工作尚未完成的緣故,我國第一個古籍保護五年規劃,確定了“堅持保護為主、堅持搶救第一、堅持合理利用、堅持加強管理”的基本原則。可以預見,古籍保護仍有漫漫長路要走。
(本報記者 韓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