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14時左右,一場龍捲風襲擊江蘇省高郵市。在龍捲風波及的勤王村、管夥村、浩芝村3個村莊,部分房屋、車輛受損,4名村民受輕傷。幸運的是,無人死亡。這與一條提前46分鐘發佈的氣象預報,密不可分。
“暴力梅”襲擊江蘇 高郵遭遇龍捲風
6月12日午後2時許,揚州高郵城南新區勤王、管夥、浩芝三個村遭受疑似龍捲風襲擊。據目擊者稱,當時天色昏暗,狂風肆虐,大風直接把地面的東西卷向高空,現場還有轎車被掀翻。
@江蘇氣象 發佈的現場圖片
@江蘇氣象 發佈的現場圖片
13日上午,江蘇省氣象局災情調查小組攜帶無人機趕赴現場,通過航拍、拍照、走訪村民,收集視頻等方式收集相關災情證據,經國家氣象中心和江蘇省氣象局預報專家組初步驗證判斷,為一次EF1-EF2級的龍捲。
而就在災害發生前46分鐘,一份天氣預報從氣象部門發出,對可能出現的龍捲風作出明確提醒。
省氣象局官方微博“江蘇氣象”,也第一時間發佈強天氣快訊。
6月12日13時14分,在江蘇省氣象台的指導下,高郵市氣象局提前發佈暴雨黃色預警,提醒公眾注意強降水和與之相伴的龍捲風、8級至10級大風和雷暴天氣。
提前46分鐘的預警消息 來之不易
可以説,這是一次精準的氣象預報,為當地災害防禦爭取了寶貴的46分鐘提前量。為何寶貴?如果你知道龍捲風的“脾氣”,就能理解,這46分鐘,有多麼來之不易。
龍捲風是在強烈不穩定天氣條件下產生的一種小範圍的空氣渦旋,中心風力可達100~200米/秒,直徑一般在幾米到數百米之間。龍捲風形成後,一般維持十幾分鍾到幾小時。龍捲風尺度小、發展快、突發性強且生命史短,“殺傷力”極大。對龍捲風的準確預報預警,堪稱世界難題。
難以捉摸的龍捲風何以被提前鎖定
這要從龍捲風發生三天前説起。
6月9日,江蘇較往年提早10天左右入梅。省氣象台根據觀測資料得出“12日江蘇將遭遇首場全省範圍暴雨強對流天氣過程”的結論,提醒各市(縣)氣象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應對預案。
6月12日凌晨,強降水回波進入淮北地區並繼續發展東移。當日天氣會商中,省氣象台副台長王嘯華作出判斷:“據環流形勢,今日江蘇北部將有區域性暴雨、局部大暴雨,同時蘇北平原出現龍捲風的可能性較大。”
6月12日12時40分,多普勒天氣雷達探測到:安徽省天長市範圍內有對流風暴正向“龍捲風走廊”方向移動。
在江蘇省氣象台預報大廳,預報員共同分析雷達回波。
“對流風暴有發展成龍捲風的可能!”從雷達識別到的中氣旋和龍捲風渦旋特徵中,預報員們看到了與2016年“6•23”鹽城龍捲風相似的風暴特徵。這觸動了他們緊繃的神經。省氣象台迅速與高郵市氣象局聯繫,密切監視其發展趨勢,加強聯動會商,促成了這“來之不易的46分鐘”。
江蘇氣象打造強天氣綜合報警追蹤平台
“長期以來,我們與龍捲風的追逐戰,‘一刻不停’。”省氣象台副台長王嘯華説。
專家説,江蘇與龍捲風有“特殊淵源”。在我國龍捲風多發區域中,江蘇居首位。江蘇北部地勢低窪平坦、江河湖泊水網交織,處於亞熱帶和暖温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易積聚不穩定能量,有助於龍捲生成。根據江蘇省龍捲風時空分佈特徵統計,從安徽省天長市到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寶應縣及鹽城市建湖縣、阜寧縣、射陽縣一線是龍捲風的高發區域。
日益積累的科技力量 須臾不松的風險意識,換來了這場來之不易的平安。
經多年探索,江蘇氣象部門打造的強天氣綜合報警追蹤平台(又稱“SWATCH平台”),能夠集中且直觀地展現多部多普勒天氣雷達探測到的風暴屬性。該平台增加了基於機器學習的風暴客觀外推、光流法等預報算法,進一步為預報員定量、綜合掌握風暴特徵和臨近預警提供重要依據。
強天氣綜合報警追蹤平台截圖
尤其是在2016年以來,根據中國氣象局部署,江蘇省氣象局試點開展分類強對流天氣預警及龍捲風預警試驗業務,“追風”腳步不斷加速。
如今的江蘇,9部多普勒天氣雷達形成覆蓋全省監測網,可實現分鐘級雷達數據拼接;陸地自動氣象觀測站的站距從15公里加密至7.5公里;結合歷次災情調查結果,持續深入探析龍捲風形成機理,建立“梅雨期西風帶龍捲風概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