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我,但還是要愛我”,你還在用這句話默默毀掉孩子嗎?

因為工作關係,敏敏老師常常需要和不同的學生、家長進行交往;而自己身為人母,也常常會與孩子、父母進行交流。在長期的溝通中,我看到了一千個家庭也許有一千種互動模式,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每一種模式背後都可以被分為“健康模式”或“有毒模式”。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別人看不見的“內心父母”。

健康正面形象的父母,會給孩子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而負面的“有毒父母”,則會通過一些危害孩子心理的行為,給他們留下一生的傷害。

有毒父母,是美國心理學家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2002年提出的一個概念,她對此的解釋是“恐嚇孩子以滿足支配欲的父母”。

那麼,該如何區別父母偶爾的犯錯和有毒的教養方式呢?有毒父母具有哪些隱藏的特點呢?我們整理了以下特點,希望能夠對父母們有所警示。

怕我,但還是要愛我

有毒父母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自己的感受,永遠凌駕在子女之上。

可能是因為撫養者的身份,或者是生活其它壓力所致,大人的情緒和感受被放置在最重要的考慮地位,而孩子的需求被忽略,或者被最小化了。

“怕我,但還是要愛我”,你還在用這句話默默毀掉孩子嗎?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孩子很容易通過父母的腳步聲、開門的聲音、臉上的微表情來覺察到他們的心情好不好,也只有把父母感受放在第一位,去順從他們的情緒來緩和這種緊張的局面,是很多孩子會做出的選擇。

然而,對於有毒父母來説,情緒攻擊等同於愛和關注。

生活在猜測和恐懼中的孩子,也很容易因為一些瑣碎小事觸動父母的情緒開關,父母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還是不懂感恩!

用內疚感控制孩子

在一種不健康的關係中,一方會試圖讓另一方產生內疚感來獲得某種控制權。

比如,當孩子做了讓父母感覺不舒服的事情後,父母就會通過言行來暗示孩子是他的錯:

“你這樣做一點都不愛我!”

“我不快樂,都是因為你做不到我的期待。”

“你沒有這樣做,我怎麼會開心呢?”

——這就是所謂的“情緒勒索”。

內疚是一種強有力的控制方法,它的目的是在道德倫理的綁架下,迫使孩子去做他們希望TA做的事情。

一旦出現反抗,就會強行用“孩子不聽話”、“不付出就是不愛父母”的理論,去解讀那些自己無法接受的問題。

“怕我,但還是要愛我”,你還在用這句話默默毀掉孩子嗎?
拒絕讓孩子成長

有毒的父母,會不願意接受孩子越來越大、越來越有主見這個事實。

他們會通過“無微不至”的照顧來達到對孩子全方位的控制權,避免孩子在感情上可能與自己的脱離,好比用童年時期採取的控制方式塑造一個典型的“媽寶男”。

一旦孩子違背父母的成長限制而尋求獨立生活,父母就會感到被冒犯、繼而加大控制力度,甚至變現出侵略性。

因為孩子越想要獨立自主,就越不討父母的喜歡,他們對孩子任何威脅自己掌控權的改變都深感不安。

沒有界限感

邊界是任何關係中正常而健康的部分,而有毒的父母通常會試圖跨越界限。

對於他們來説,孩子並不是一個可以擁有個人空間的人,或者他們認為獨處就意味着各種潛在的危險。所以他們選擇不敲門就隨時推開孩子的房門,打開孩子的抽屜,跟蹤孩子的社交媒體,即便知道會踩到孩子的禁區,他們還是會有意無意地越過它。

因為“我是父母,因此我最應該瞭解”,這種簡單粗暴的態度,正是很多有毒父母的的高控制根源。

“怕我,但還是要愛我”,你還在用這句話默默毀掉孩子嗎?
如何面對有毒父母?

在東方傳統的倫理裏,“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一觀點,早已潛移默化到很多人的價值觀裏。

無論父母在孩子心田中播下的是陽光還是暗黑的種子,孩子都要全盤接受,並藉此建立對自己的認知。而那些未經檢視的錯誤理念,極有可能成為影響子女健康心理的“毒素”。

面對有毒父母,很難不讓自己免除其害,但我們可以通過保護自己的界限,來讓自己得到解放。

首先,自己要學會去質疑或者檢視。

如果你在親子關係中感到被論斷、被貶低、被操控、被虐待、被威脅等任何不舒服的情緒時,你要問問自己是否願意被這樣對待,想不想尋找出路。

“怕我,但還是要愛我”,你還在用這句話默默毀掉孩子嗎?
這並不容易做到,因為大部分人認為,從父母那裏獲得的不好情緒只能子女自行消化,但我們可以通過邀請身邊的人來關注我們所發生的事情,用另外一種視角來審視和父母的關係是否健康。

然後是,適當地“自私”。

美國心理學博士大衞·西伯裏(David Seabury )在自己的著作《自私的藝術》中表示,人們最常碰到的家庭紛爭、人際關係等問題,其源頭往往是被人們誤解的“無私”精神。

因此他認為,拒絕別人的邪惡自私,捍衞自我的“良性自私”,才有機會讓內在的自我獲得自由。

他總結出的一個基本法則就是,永遠不要讓自我妥協。

為自我劃定界限感,多增強自己的人生經驗,包括物質和精神上的充實,避免父母對你説出那句“我懂得比你多”。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家長權威不是靠“身份”或“情緒綁架”來樹立的。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服從,也並非天生,我們想要的是樹立正面健康的家長形象,從而讓孩子自願產生對父母的信服。

這背後,除了保證物質生活,還需要用正確的心態看待孩子的“不順從”、“逆反”,無需事事歸咎於“孩子不愛我”,而是要明白,孩子並非父母的附屬品,而是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

作為孩子,我們需要明白自己與父母的界限,如果感覺到不舒服,要及時明確界限,避免父母不斷插手我們的“私人領域”,從而保有自己的獨立人格。

作為父母

在自己有情緒時

你是如何面對子女的?

當他們不夠“乖”時

你又是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作為子女

你曾經做過什麼

來保持自己的“良性自私”、

保護自己的界限呢?

歡迎留言

一起討論交流吧~

同學們家長們,如果我們的文章讓你感同身受,不妨把我們設為“星標”★、點個“在看”吧!不錯過任何中美新鮮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83 字。

轉載請註明: “怕我,但還是要愛我”,你還在用這句話默默毀掉孩子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