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志願軍這次行動,為何讓英軍王牌部隊驚呼“膽大包天”?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綜合

眾所周知,伏擊戰是戰爭年代司空見慣的一種戰法,這一類的成功戰例可以説屢見不鮮。但絕大多數伏擊戰一般是在本方可控制區域內進行伏擊,極少有深入敵軍陣地後對敵人進行伏擊的。如果真有人這麼做的話,那無疑稱得上是“膽大包天”的行動。
其實,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一個排就曾創造這樣一個讓人驚歎的戰例:他們潛入敵軍陣地,只用了5分鐘的戰鬥就將英軍一個巡邏班予以全殲,志願軍方面卻無一傷亡。
從1952年起,敵我雙方在“三八線”附近逐步形成了對峙防禦態勢,緩衝區狹小,敵人不敢脱離其陣地活動。

1952年11月,志願軍140師418團當面之敵,英聯邦師28旅皇家法斯羅團接防後,經常在黃昏以一個班到一個排的兵力,由210高地至其前沿進行巡邏。
志願軍418團為貫徹積極防禦的方針,殲敵有生力量,打擊敵人,捕捉俘虜瞭解情況,即決定命偵察股長高鵬才率領偵察排兩個半班兵力,在炮火支援下,潛入到敵陣地內158.7高地以東無名高地設伏。
偵察股長高鵬才受領任務後,除令全團各觀察所嚴密注意觀察,監視敵情,掌握敵人活動規律外,並親自組織率領偵察排班以上幹部反覆三次勘察地形,兩次潛插到敵陣地側後進行抵近觀察。

通過這些措施,使得全排對敵巡邏分隊的兵力派遣、換班時間、活動地區以及敵前沿陣地兵力、兵器、工事構築、警戒位置等情況都非常熟。
部隊根據已經掌握的敵情,進行了充分的分析研究,設想了在戰鬥行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此制訂了伏擊、遭遇、反伏擊等多種情況的作戰行動方案,進行了相應的戰鬥編組。
根據偵察兵各自的特點,編成了火力、突擊和破壞三個組,作了明確的分工,在參戰人選及裝備器材上作了適當調整,規定了聯絡信號和方法。

為了達到更好的協同配合,還選擇了相似地形,進行了反覆演練。
戰前,團長錢錫侯、政委張東辰等首長親自到偵察排所在坑道內,檢查偵察排戰鬥行動準備情況,進一步激發了參戰人員的必勝激情和信心。
11月12日天剛黑,偵察股長高鵬才率領偵察排從陣地前沿出發,沿基谷裏隱蔽靜肅地向敵陣地前進。
為了掩護偵察排行動,418團陣地上的炮兵不斷對敵人進行擾亂射擊,偵察排就利用炮彈爆炸聲的掩護迅速運動,進至敵陣地前沿。

這時有數道鐵絲網擋住去路,副排長鄭奎山帶破壞組連續剪斷敵七道鐵絲網,排除地雷兩枚,使偵察排隱蔽地潛入敵陣地內。
19時40分,偵察排摸至指定設伏地區,迅速展開設伏,注意了偽裝隱蔽和保持肅靜,做好一切戰鬥準備,靜靜地等候敵人出現。
20時,敵人一個巡邏班由210高地出發,分前後兩組大模大樣向偵察排伏擊區走來。

當敵人的先頭組7人進至距偵察排僅有10米時,尚未發現志願軍伏擊分隊,高鵬才一聲令下,戰士們以衝鋒槍、手榴彈突然猛烈開火,將敵人全部擊斃。
後面的6名敵人感到情況不妙,隨即開火向志願軍衝擊,戰士們當即以猛烈火力予以殺傷,並隨手榴彈爆炸聲。其中一個偵察班向敵左側衝擊,除俘敵一名外,其餘敵人全部被擊斃。
戰鬥僅進行了5分鐘,偵察排就迅速撤離伏擊區。此時敵前沿重機槍和縱深炮火向志願軍前沿陣地和緩衝區猛烈射擊,企圖封鎖偵察排撤回道路。

當全排撤至敵陣地前沿鐵絲網外時,高鵬才股機智果斷地指揮全排在敵鐵絲網外就地隱蔽,在敵人眼皮下潛伏下來。直到察明敵人火力封鎖空隙和規律後,他們才在部隊炮火的支援掩護下,迅速繞道,押着俘虜,於21時30分勝利返回418團陣地。
此戰共斃敵12人、俘敵1人,繳獲輕機槍1挺、衝鋒槍3支、子彈一部,志願軍無一傷亡,創造了在敵軍陣地內伏擊成功的經典戰例。
英聯邦師28旅皇家法斯羅團是一支大名鼎鼎的“王牌部隊”,卻從未料想到志願軍會如此“膽大包天”。據説此戰結束後,英軍官兵得知志願軍竟敢鑽到他們的眼皮底下打伏擊,無不驚呼:“中國軍隊真是膽大包天、神出鬼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