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以來,印度軍隊可謂“流年不利”,頻頻發生一些堵心的事情。上週,加勒萬附近距離中印邊境60餘公里的一座印度橋樑被卡車壓垮,整座橋從中間部位折斷成幾截,連車帶橋跌入山谷,車內二人重傷。值得注意的是,這座橋是印度在該地區唯一能向邊境村鎮和邊防部隊運送給養的陸上通道,橋樑垮塌後,周邊7000餘名邊民和軍人的糧食供給線也就斷了,面臨着餓肚子的風險。而今,圍繞着這座橋的“噩夢”似乎還沒結束……
當地時間6月28日,據《印度快報》報道,2名印度士兵在加勒萬地區死亡,分別為37歲和23歲,當時二人正在執行“修橋”任務。據悉,其中一名士兵乘坐的船在河裏翻了,可能將人員直接拍在了湍急的河水中,隨後該士兵被淹死。而另一人跳下河救人時,沒能把人撈上來,自己的頭部也撞到了水下的岩石,隨即身亡。
從他們執行的“修橋”任務來看,這二人應該屬於同一支舟橋部隊或工程部隊,要麼是在嘗試修復此前被車輛壓垮的橋樑,要麼就是打算在附近位置建起一座新橋。然而慘劇也在此發生了,事故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面:
第一,當時的作業環境並不符合安全要求。不論是修復橋樑還是搭建新橋,工程類部隊都需要將重型施工機械和橋樑建材運抵施工地點。從印媒的報道來看,軍隊選擇了用船隻運送器材。考慮到裝載了大重量組件的船隻可能存在重心升高,即“頭重腳輕”的現象,再加上河流湍急程度超出了安全規定限制,故在這種條件下作業時,意外隨之發生。
第二,印度舟橋或工程部隊的裝備較為落後。與擔負戰鬥任務的部隊不同,舟橋部隊和工程部隊以維修、保障、建築等任務為己任,自然也裝備有屬於自己的大批獨特工程裝備。
戰爭時期,這些兵種負責為戰鬥部隊掃清地形障礙物,保證人員和車輛等能夠快速通行。而在和平時期,憑藉手中的施工建設裝備,舟橋部隊和工程部隊還肩負着各項搶險救災任務,如汶川地震時的解放軍工程兵,以及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中的陸上自衞隊工程部隊等。
而從印度經歷的大多數地震與洪災來看,其國內工程類部隊的表現往往差強人意,缺乏性能上乘的重型機械設施,如軍用挖掘機、推土機、吊裝設備和大型駁船等。或許自詡為“全球第四軍事強國”的印度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到了採購戰鬥裝備的領域,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工程類部隊的需求。
橋還沒修好,就出現了2人死亡的慘劇,實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這一次印度軍隊怪不了任何人,傷亡不是被任何國家打的,只能自認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