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668棵行道樹背後的“綠蔭保衞戰”

  新華社福州8月13日電題:668棵行道樹背後的“綠蔭保衞戰”

  吳劍鋒、孟健、葉磊

  位於福建福州的668棵行道樹,近日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福州在建的濱海快線是福建省重要的城際交通線路,該線路沿六一路建設,途經市區5個站點,隨着項目推進,六一路沿線上千棵樹木的去留,成了繞不開的問題。

  是“移樹開路”還是“為樹讓路”?按照原有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圍擋期間,這些行道樹都將被遷移——這在過去的城市建設中並不少見,面對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道旁樹的“犧牲”似乎是“最優解法”。

  然而,在此次博弈中,當地選擇了留下樹木。7月21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在踏勘濱海快線市區段時部署,減少對樹木的移植,儘可能實現“就地保護”。

  由此,一場由地鐵集團、交警支隊、園林中心三方合作的“綠蔭保衞戰”正式展開。

  “移走樹木很容易,但福州市多年的綠化成果同樣來之不易。”福州地鐵集團第一項目部部長彭宇國在福州工作近10年,在他看來,這座城市對“綠蔭”有着別樣的珍視。

  據介紹,從7月22日起,每天上午8點至下午3點,福州地鐵會同設計院、施工方等單位分6批次,對市區站點周邊需要遷移的行道樹進行測量、清點,並對市區內每個站點的圍擋方案進行優化。

  “以南公園站為例,我們計劃將人行通道結合公園步道通行,這樣就可以留住打鐵港公園內的樹木。”彭宇國説,按照原方案,該站點將設置三條車道和一條人行道,經過優化後,人行道不再單獨設置,17棵行道樹因此得以保留。

  類似的點滴調整最終匯成了一個新的方案:濱海快線市區段沿線施工減少佔用5894平方米綠地,減少移植668棵樹木,其中包括189棵直徑40釐米以上的大樹。

  地鐵規劃牽一髮而動全身,隨着遷移的樹木越來越少,施工的難度卻呈幾何級上升。“一要保障建設施工,二要保障綠化成果,三要保障交通順暢,每項任務都很重要,對我們的挑戰很大。”福州市交警支隊交通規劃設計中隊中隊長張雷説。以閩都站為例,原先盾構下井後,都是直接始發作業,但為減少佔地面積,團隊改從一個作業井吊入盾構機,平移至另一側盾構始發點,再啓動盾構作業。這一操作雖然延長了作業時間,但最終換來令大家滿意的結果:閩都站圍擋寬度減少20米,34棵行道樹得以保留。

  在彭宇國看來,留住這些樹不僅留下一方綠色景觀,更是留住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情感。據瞭解,保留下來的行道樹大多為榕樹,這一樹種在當地有上千年的種植歷史,福州也因此得名“榕城”。六一路兩旁的榕樹是20多年前園林部門栽下的第一批行道樹,對沿街市民而言,它們已經是生活中割捨不去的記憶。

  據瞭解,對於無法被保留下來的樹,當地還制定了“一樹一檔”管理機制,做到遷移過程全程監控、責任追蹤,全力保證樹木存活。

  在六一路的施工圍擋外,記者看到,幾十棵榕樹仍鬱鬱葱葱,一部分待遷移的樹木被工作人員標記了序號。福州市園林中心花木公司工程科科長陳猛告訴記者,這些樹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記錄着遷移時間、遷移單位、運輸單位等信息,以便在後期養護工作中有針對性地掛營養液、澆水、施肥。

  記者瞭解到,濱海快線施工完成後,沿線園林綠化恢復將保持區域內風貌特色不變,部分景觀質量還會得到明顯提升。福州地鐵表示,未來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將繼續貫徹環保理念,努力平衡好地鐵施工與綠化、交通的關係。(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4 字。

轉載請註明: (環境)668棵行道樹背後的“綠蔭保衞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