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中同為姐妹的子羣和子君為什麼有着不同的命運?

《我的前半生》中,同為姐妹的子羣和子君,在一個環境中生活長大,怎麼他們的眼界,以及他們的命運有着天壤之別呢?

我想,除了她們姐妹性格的不同以外,更多的是他們各自眼界的高低問題。她們各自的價值取向,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那麼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以下我為大家總結了,同在一個屋檐下長大的兩姐妹,命運如此不同,他們的原因所在。

01愛情和婚姻中,您的底線有多高,您的幸福值就有多高。

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與妹妹羅子羣,從小由媽媽拉扯着長大。羅子君上大學,畢業後很快和她的大學同陳俊生組成家庭。

由此可以看出,羅子君的愛情底線被認定為至少是大學畢業。

而她的妹妹子羣沒有上大學,在社會上混了幾年後,與無業遊民白光組成了家庭。

而子羣的愛情底線是看着順眼,談得來就行。

在看她們婚後的生活質量。子君和陳俊生婚後不久做了全職太太,陳俊生也有原來的小職員,一步步晉升到總經理的位置。

他們的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羅子君結婚十年,雖然説做了全職太太,沒有什麼成果,但是,她衣食無憂,生活上並沒有虧待自己。她只是在思想上停滯不前罷了。生活質量上還是蠻高的。

再來看看子羣,她和白光結婚後,兩個人,為了柴米油鹽。為了生活瑣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偶爾,還能動個手。

丈夫白光又是個吃啥啥沒夠,幹啥啥不成的主,整個家全由子羣去打工來養活着。

她不幸福、憂愁、生活上的算計,都在消耗着她的生命。她的生活質量是可想而知的。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走進婚姻所定的起點不同,而有所造就。

底線高一點,你的起點就高,努力起來只會比現在更好。而底線低的人,起點就低,他要付出千倍百倍的努力,才有可能趕上人家。

就像如今的女孩子出嫁找男朋友都是要看文憑,看人品,更要看家世。

不是她們嫌貧愛富,是她們的底線和眼界達到了這個層次。她們沒法去接受,比她們心裏的預期層次更低的人。

現實告訴我們,情感婚姻的底線要儘可能的定高一些。因為它直接影響着你以後生活的質量。

02生活中你的物質底線在哪?決定着你奮鬥的方向在哪裏。

羅子君結婚十年,做着全職太太,生活上她沒有虧待過自己。

而妹妹子羣結婚後,他們的生活經受着現實殘酷的煎熬,恨不得掙來的錢一半掰開兩半花。

自己的丈夫又是個不當家不理事的主,一家人的生活負擔,全部壓在了,她這個沒有什麼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識的人身上。

子羣的內心整天想的就是,我怎麼才能省下點錢,怎麼樣才能買到經濟實惠的東西?

這個月的錢不到月底花光了,下個月的生活費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休息的時候,子羣跑去給姐姐包餛飩,羅子君和唐晶在一旁坐着説話。

唐晶的大學同學,送她一個5萬塊錢的名牌手鐲被拒收,唐晶和羅子君認為無功不受祿,這樣人的禮品是絕對不能收的。

而子羣則認為,這麼好看這麼名貴的手鐲,別人送的,你不要白不要,到手的東西白白飛了,是不是傻?

羅子君和唐晶則認為想吃餛飩,可以去買,有包餛飩這時間我還不如去多做些工作,多掙點錢。

你看,物質生活的高低,限制了她們的思維和眼界。

低質量的生活,會把你的內心封存起來,讓你覺得,可能生活就是應該這個樣子吧?我只有更省更節儉,才能讓生活好過一點。

而高生活質量的人,他們每天都在享受着生活,完了他們就想着,如何把今天花掉的錢,成倍成倍的賺回來?

接着他們就會更加努力的工作。轉回源源不斷的錢,和產下源源不斷的工作業績,形成一個好的良性循環。

03工作中,你追求的價值取向,就決定了,你能夠在這條路上走多遠。

羅子君離婚後,她的生活條件雖然有所下滑,但是,她是以以前生活質量為標準,而去追求更高的層次。

所以,她才做了商場服裝導購以後,毫不猶豫的選做市場調研。但是子羣則認為,做一名商場的銷售員還是更穩定一些。

起點高的人,她追求的是一種更好的,前途無量的工作,而起點低的人,追求的是一種穩定。是每個月都能拿到一定的工資。

一個要的是飛黃騰達,一個要的是,最基本的保障。您的眼界有多寬?你的心,就能走多遠。

如果你把自己的內心,丟在一個牢籠裏,那麼自然,它也就在此中,打轉。

04知識的多少,決定了你眼界的高低

羅子君,大學畢業認識陳俊生,並且結婚生子。大學同學唐晶一路上披荊斬刺,幫扶左右。

通過大學同學唐晶認識了她的師傅賀涵,幫她快刀斬亂麻,助她飛黃騰達。

羅子君這一路的左幫右扶,都是因為他大學裏的同學,她的人脈關係。

子羣沒有上大學,她認識的人,都是社會上層次與她差不多相同的人。緊要關頭還是幫不上任何的忙。

知識層次的高低至關重要,你在哪個層次上?你的朋友,你的眼鏡就在哪個層次上,也就註定了你能走多遠。

這也就提醒現實中的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學到儘可能多的文化知識,上儘可能好的大學。

因為在不久的將來,他就會知道,自己這一路走來。不管有多麼艱辛和不易,都是在給自己攢人脈。

羅子君這一路走來,除了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外,朋友們的,相互幫扶,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這一切都源於她和朋友們曾經站在同一水平線上。

就像一個只有高中文化知識的人,他的同學大部分都是停留在高中的文化水平,沒知識,沒能力,就再努力,他的生活又能好到哪兒去。

但是一個大學畢業,他的同學們就停留在大學畢業的階段。

理論上來説,高中畢業的同學,相對於大學畢業的學生,他們工作的機會,工作的條件以及能力,都是差着一大截呢。

而大學畢業的人,他們工作的門檻相對來説是比較高的。他們的眼界和能力,也都在這個更高層次上,往上發展。

他們見識了人性的惡和醜陋,更見證了人的真善美。他們知道什麼人該交朋友,什麼人該遠離他。

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儘可能的見識到這世間美好的東西。“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因為人的心性都是向上的。他在這個水平線上見識到的好,他就會想着更高水平線上的好,那麼他也就會越來越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0 字。

轉載請註明: 《我的前半生》中同為姐妹的子羣和子君為什麼有着不同的命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