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和爸爸吳鎮宇一起參加了《爸爸去哪兒》,帥氣男孩費曼 Feynman 走進了公眾的視野,還因此收穫了一眾姐姐粉和阿姨粉。
幾年過去,費曼已然長成了翩翩少年,經常會在社交平台上發佈一些搞怪逗樂的照片和視頻,看起來十分陽光。
但就在上個月底,費曼突然一本正經地在微博上透露了一個從未向任何人傾訴的秘密——他有舞台恐懼症和社交焦慮。
原來早前陸毅的女兒貝兒分享了一段自己唱歌的視頻,於是粉絲紛紛在微博評論區呼籲,想要費曼也可以錄一段展示才藝的視頻。
費曼拒絕之後,擔心粉絲們誤會他不禮貌,於是剪輯了一段視頻,向網友們解釋了什麼是舞台恐懼症,希望大家可以理解自己,不要強迫他表演才藝。
其實,翻看費曼的微博就能發現,這是個多才多藝的可愛男孩。
他會剪輯視頻、會P圖、會暖心地給粉絲送上生日祝福......
在發現自己追的動漫涉嫌“辱華”之後,立刻髮長篇文章解釋道歉,是個三觀很正的孩子。
作為尚未成年的孩子,費曼能夠直面內心的恐懼,坦率地説出自己的痛苦,是件非常勇敢的事。
雖然個性內向,不愛展現自己,但這並不影響費曼成長為一個正直優秀的大男孩。
和費曼一樣,在我們的身邊,也可能會有很多喜歡或者擅長唱歌跳舞的人,但往往因為性格內向、缺乏自信而恐懼舞台和社交,外界的期待和壓力常常令他們倍感壓力。
在這個社交至上的時代,大家似乎更為青睞外向的性格類型,人人都向往可以面對眾人侃侃而談、毫不怯場。
但是,性格真的有好壞之分嗎?外向開朗更容易獲得成功?內向敏感一定要被糾正嗎?
其實,生活中,像費曼這樣生性靦腆,但卻被逼表演才藝的孩子並不少,結局往往有兩種——
要麼是擰巴、扭捏地表演完,然後恨不得找到角落趕緊躲起來。
要麼是抗拒,被父母批判沒禮貌、慫、內向、將來在社會上混不開,然後被逼着外向起來,哪怕很多時候會覺得很累。
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説過:
“內向”和“外向”一樣,只是一個簡單的、中性的性格描述,並不能和“好”或者“不好”直接劃等號,它們只是獲取能量的方向不同。
外向的孩子通過社交來汲取能量,他們熱情、健談、愛交友。
當把自己投身於熱鬧的羣體中時,外向的孩子感覺是在“充電”。
而內向的孩子則剛好相反,過多的社交不僅不能讓他們充電,還會消耗他們的能量。
武志紅曾經分享過“逼”自己改變性格的經歷:
他一直都偏內向。
大二那年,他下決心想要改變,讓自己外向起來。
他開始一頓操作猛於虎,主動地多交朋友,熱衷於參加各種社交場合,結果,卻越來越焦慮。
朋友雖多,真正交心的卻很少。
社交活動很熱鬧,疲於應對的他卻開心不起來。
認識的人越多,他被索取得越多,不懂得拒絕的他就像是一步步被“掏空”。
相反,當他自己一個人獨處時,卻能獲得快樂與能量。
發現這一點之後,武志紅不再覺得“內向”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反倒越發珍惜自己“內向”的品質。
羅永浩也曾説:
“你們別看我站在台上能扯淡那麼久,其實我是個很內向的人。
參加超過5個人的飯局我就會全身不舒服,每次飯局後回家都要一個人狠狠讀一天書才能緩過來。”
原本內向的成年人,在“被迫”外向的時候,都會陷入掙扎和矛盾,更何況是孩子呢?
性格從來沒有優劣之分,父母的強行改變有可能適得其反,讓孩子陷入自卑和自我懷疑中。
一味地逼孩子和自己的本性反着來,只會過度消耗孩子的能量。
“都怪我太內向,不太會跟人溝通。”常聽到有人這樣描述自己。
可是,內向真的是一種錯嗎?
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今天,內向慢慢變成一個貶義詞,如果有人説:“你真內向”,言語裏就自帶一股同情、憐憫甚至責備的色彩。
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內向這個詞被賦予了很多別的含義:社交恐懼,保守,悲觀,孤僻,沉默寡言。
總之,沒一個好詞兒。
小時候,家長和街坊鄰居:“這孩子,這麼怕生,長大肯定沒出息。”
(內向=沒出息)
上學了,老師:“是個聰明孩子,就是太膽小,以後只能吃公家飯。”
(內向=保守)
找工作,面試官:“我們需要那種勇於表達自己、積極進取的員工。”
(內向=沒有進取心)
相親後,姑娘:“太悶了,以後肯定不懂情調。”
(內向=無趣)
父母擔心,同齡人疏遠,公司嫌棄,內向的人就像個異類。
讀書、工作、相親,走到哪兒都會被人説:“哪都行,就是太內向”。
事實上,世界上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都是偏內向的,如果內向是一種缺陷,那豈不是至少三分之一的人都是病人了?
其實我們都一樣,只是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不同。
不是所有的樹都要結果,也不是所有的魚只能待在海里。
20歲的英國少女娜塔莎·阿布拉哈特從小性格內向,不愛説話,如果讓她和別人説話,她便會臉紅、冒汗、呼吸急促。
父母聽過醫生的諮詢後,發現孩子患有“嚴重焦慮症和社交恐慌症”。
於是他們開始嘗試給她更多的私人空間,讓她自己在家裏彈彈琴、發發呆。
一直到大學那一次的300人演講,這個女孩的生活都是安然無恙的:學攀巖、學烘焙、甚至和朋友參加社團活動。
那一天,娜塔莎被校方告知:你要參加一場300多人出席的演講,你是主講人。
娜塔莎央求:在300人面前演講,真的可以壓垮我!
但是每次老師都對她敷衍地説:“沒事啦!”“你要克服”“老師相信你可以挺過去的!”。
結果,為演講過分焦慮的娜塔莎,選擇在演講的前一晚上吊自殺。
對於社交恐懼的孩子來説:
你太悶了,要多講話呀!就像你對着一個禿子説:你太禿了,要多長點頭髮啊!
這種不尊重,不是一般的惡!
性格既然無絕對區別,自然也沒有高低之分。
內向不是一種缺陷。
可就是有些人老想改變你,對你説,“你的性格該改改了!”
《人間失格》這部小説裏就有一句關於“改變性格”的話:
“我將懊惱暗藏於心,一味地掩蓋自己的憂鬱和敏感,竭力偽裝成純真無邪的樂天派,逐漸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滑稽逗樂的怪胎。”
強行改變一個人的性格,逼一個內向者變得外向,一般只會適得其反。
紀錄片《零零後》裏,有個小男孩叫於錫坤,他就是典型的偏內向的孩子。
於錫坤喜歡做實驗,喜歡魔術,更喜歡一個人獨處。
為了讓他變得外向,媽媽送他參加小主持人學習班,同去的小夥伴後來都升到了更高的班級,而他還在原來的班級,依然喜歡獨處。
為了鍛鍊他的獨立和人際交往能力,媽媽又送他去參加英語夏令營。
在那裏,外教會領着孩子誇張地朗讀和表演,小錫坤還是選擇一個人躲在宿舍裏。
為此,小夥伴嫌他不熱情,老師表示無可奈何,於是媽媽來到營地,好説歹説讓他去參加活動。
結果,小錫坤背對着鏡頭掩面大哭了起來。
是啊,讓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強行融入喧鬧的環境實在是強人所難。
他鼓起勇氣,卻還是一臉茫然,面對與自己“格格不入”的羣體,他剩下的只有不知所措。
媽媽嫌他不自信,可在小錫坤介紹自己的發明時,他的眼睛裏閃爍着少見的光芒;表演魔術時,他笑得是如此自信輕鬆。
另一個叫一一的孩子性格也內向,老師試圖説服她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她拒絕了:“我有權利這樣,我不想要好朋友。”
一點也沒錯,獨處是一個人的權利,是一個人的選擇。
一個內向者想要變得外向,偽裝去合羣,對自己來説很難,沒有必要,而且這也是根本無法改變的。
哈佛大學神經科學教授卡爾?施瓦茲研究發現,那些在2歲時表現出靦腆內向的孩子,即使在他們長大到18歲,他們的性格還是內向的,難以真正改變。
外向與內向的人在大腦生理結構天生就存在差異,也就是説從出生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因為有的人只有在獨處裏,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存在,就像有的人只有在人羣中才能找到幸福一樣。
對於一個內向的孩子來説,他們可能更需要被接納、被欣賞,而不是為內向性格感到羞愧。
01
避免嚴厲的教育
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中,作者提到:“對於內向型孩子,嚴厲的教育必然失敗。”
內向型的孩子往往只需要簡單的提醒,就能夠調動他們內心的恥辱感,反覆多次地施加壓力,反而容易傷害孩子的心理,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02
注意觀察孩子的內心變化
內向型的孩子不愛表達,父母很難通過他們的主動表達瞭解孩子內心細微的變化。
比如面對校園欺凌和學習壓力,內向型的孩子往往不會選擇直接向父母尋求幫助。
這時候需要家長多用時間,耐心且細心地觀察孩子行為上和情緒上的改變,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03
不要故意讓他們難堪
許多父母喜歡拿孩子取笑,很多時候並不是出於貶低,而是為了搞笑。
但內向的孩子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識,並不太能接受這種互動方式的幽默感,還可能因此討厭與你溝通。
04
不要強迫他們與他人交談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更多地表達,在社交生活中如魚得水,但強迫他們與他人交談是行不通的。
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需要感到舒適才能放開。
如果強迫他去交朋友,得到的結果可能是負面的。
05
不要要求他們在別人面前表演
也許你的孩子擁有出眾的才藝,但他們可能並不願意在人前展示,也不希望成為全場的焦點。那麼作為父母不要追求不必要的聚光燈。
06
不要替他們説話
當孩子們在與他人的正常交往中,不要自作主張替他們做出回答。
他們也許太安靜、太害羞,所以回答得不夠快,父母需要給孩子留有一些表達的空間。
07
不要強迫他們出去玩
我們上面也提到,對於內向的孩子們來説,他們的能量來源自獨處和安靜。
出門社交,相當於一種損耗,那麼此刻,家就成為了他們的充電站。
當他們因為學業感到疲憊的時候,不要強迫他們出門社交,讓他們坐在沙發上或是躺在牀上看書,也是一種休息的方式。
08
不要貶低內向的性格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內向的性格,讓他們被迫表現出外向型性格的特徵,這對於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來説非但沒有任何幫助,還可能讓孩子更加想要退縮。
比起打擊,家長更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重塑信念,即內向是一種氣質類型,而非外向失敗的表現。
我們要明白,性格內向,並不是一個缺陷或問題。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色彩。
一個健康的環境要允許一些人享受安靜的空間,更要承認不同的性格同樣能夠擁有豐富精彩的人生。